书城保健养生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46891500000007

第7章 弥补性格的心理缺陷(3)

好猜疑的人疑忌重重,绝少交心,整天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因为自我封闭,阻碍了外部信息的流入和内心真情的流露,甚而由怀疑别人进一步发展到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失去信心,变得怯懦、自卑、被动、消极。

疑心生“暗鬼”

英国思想家培根曾说过:“猜疑之心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惑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茫,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

猜疑心重的人,神经常常处于人为的高度敏感的状态,借助自己的想象,根据个人的好恶来判断周围的一切。于是,捕风捉影,吹毛求疵,无中生有,将许多正常的情况当成“敌情”来处置,从而扭曲了事情的真相。

比较典型的就数“疑人偷斧”这个寓言了。一个人不小心丢了斧头,就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从这个假想目标出发,他觉得邻居的儿子无论是神情仪态,还是言谈举止,都像是偷了斧的样子,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进一步巩固和“明确”了设定的假想目标,他断定窃斧贼就是邻居之子了。可是,不久后他在山上找到了斧头,回来再看那个邻居的儿子,竟然一点也不像偷斧的人。

俗话说,疑心生暗鬼。丢斧子的人一开始就钻进了猜疑的死胡同中。由此可见,猜疑通常是从某一假想目标开始,绕了一圈后又回到假想目标,就像画一个圆一样,越画越粗,越画越圆。

现实生活中猜疑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几乎都是被这种封闭性思路主宰了正常思维的结果。

古人云:“长相知,不相疑。”反过来就是,不相知,长相疑。其实,“他信”的缺乏,常常与“自信”的不足有密切的联系。疑神疑鬼的人,表面上是怀疑别人,实际上也有对自己怀疑的成分,至少是信心不足。有的人在有些方面自认为比别人差,因而总以为别人看不起自己,在议论自己,算计自己。如果一个人自信心很足,就很容易信任别人,所以很少产生猜疑的心理。

长相知不相疑

猜疑的实质是对他人缺乏基本的信任,猜疑能给人一种错误的心理暗示,即觉得他人都是不可信的。但哪怕一星点儿的猜忌,也有可能让你失掉最宝贵的东西。

多猜疑的人常常会因猜疑而生误会,严重影响亲情、友情和爱情。这在生活中也不乏实例。为了避免生活中不必要的隔膜和冲突,消除猜疑,建立人际交往中的互信准则,可以尝试从下面几点去做。

1.理性思考,不无端猜疑

当发现自己生疑时,应当立即寻找产生怀疑的原因,而不要朝着猜疑的方向思考。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我要这样想?有事实根据吗?如果怀疑是错误的,还有哪几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在做出决定前,要引进正反两个方面的信息,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要像“疑人偷斧”中的那个农夫一样,无端猜疑。

2.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都应当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积极地培养自信心和自爱心,相信自己会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会给他人一个良好的印象。这样,就会充满信心地去工作和生活,就不用过多地担心自己的行为,也不用随便怀疑别人是否在议论自己、算计自己了。

3.采取积极暗示,学会自我安慰

在人生的漫长旅程中,一个人难免遭到别人的流言和非议。这不用大惊小怪,胡乱猜疑。如果别人对自己有看法,那也不必放在心上,但丁有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情,不要在意他人的议论。有时不妨采取精神胜利法:你说又怎样,我该怎样做还是怎样做。这样不仅解脱了自己,而且产生的怀疑也烟消云散了。

4.加强交流,消除猜疑

有些猜疑缘于相互的误解,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就应该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方式,两人坐下来交流交流。通过谈心,增加心灵的透明度,求得彼此的了解,增加相互的信任,消除隔阂,融释误会,以避免因误解而产生冲突。

“谣言止于智者”,聪明的人是不会听信谣言的,更不会传播谣言。做一个聪明的人,相互信任,相互友爱,让生活充满理解的阳光吧!

测测你的猜疑特质

有一天,与你相爱多年的恋人突然说要与你分手。你很困惑,就去找算命先生算命,算命先生说你们俩无缘,还是早点分手好,这时,你心里有何感想?

A.算命嘴,胡说八道。

B.莫非我俩真的天生无缘?

C.多年的恋情应该可以挽回。

D.我就不信我俩没缘分!

有一个女孩子正在厨房里做饭,忽然在里面尖叫一声,你猜发生什么事了?

1.看到了蟑螂。

2.看到了老鼠。

3.把东西弄倒了。

上面两个问题组成一道大题,下面的答案组合你会选哪一个?

1.选择(A)+(1)你具有天秤座的猜疑特质,不是不信,只是最好再想一想。

2.选择(B)+(1)你具有摩羯座的猜疑特质,少来这一套,我没那么容易被骗。

3.选择(A)+(2)你具有水瓶座的猜疑特质,没确实证据,怎么能信。

4.选择(B)+(2)你具有金牛座的猜疑特质,信与不信,没啥两样。

5.选择(A)+(3)你具有双子座的猜疑特质,信也不信。

6.选择(B)+(3)你具有处女座的猜疑特质,还是别那么快就相信别人。

7.选择(C)+(1)你具有巨蟹座的猜疑特质,这人会不会别有意图。

8.选择(D)+(1)你具有白羊座的猜疑特质,有必要再做研究。

9.选择(C)+(2)你具有天蝎座的猜疑特质,先静观其变再说吧。

10.选择(D)+(2)你具有狮子座的猜疑特质,好吧!暂且就信这么一次。

11.选择(C)+(3)你具有双鱼座的猜疑特质,这人应该不会说谎吧。

12.选择(D)+(3)你具有射手座的猜疑特质,相信一次又如何?

五、击退敏感 轻松出发

敏感的人往往很有才气,很有创造力,像许多画家和音乐家,正是有对艺术的高度敏感性,才成就了大量灿若云锦的天才之作。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过于敏感,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过于敏感,就有必要加以抑制了。

过度敏感委屈多

敏感的人爱对号入座,而且容易产生联想和猜疑,结果都是庸人自扰,自寻烦恼,不仅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破坏集体的安定团结,而且影响自己的大好前程,更甚者会酿成无可挽回的悲剧。

过于敏感的人常常会因终日猜疑而活得疲惫不堪。这时就要及时地调整和击退敏感心理,学会用善意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和别人的做法,走出敏感误区,轻松出发。

周敏在一家杂志社做编辑工作,她在以前的工作中很敏感。她回忆说:“在办公室里,我是最爱哭的,有时主任说的话有些严厉了,我的泪水就忍不住流下来。为了使我敏感的神经少受刺激,我申请只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如此一来,许多好机会就错过了,我又开始怀疑当初地决定了。后来,我才醒悟我的过度敏感是因为我的自信严重不足。我的学历程度不高,家里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我弄到这个单位来。然而,主任是由于信任我才让我做这份工作的,我怎么能与自己过不去呢?想到这里,我明白了,从此,我很愉快地接受各种工作任务。”

过度敏感常常是不成熟的体现。碰到棘手的问题,受了一点儿委屈,“金豆子”就会流出来,于是躲到角落里哭。这对工作不利,也有害于身心健康。

心理学家指出:“如果一个指责很过分,那么你也要懂得回敬那个指责你的人,不要让别人自以为有权利就可无端指责你。”遇到使你烦恼的事,要尽快找到解决的办法,比如向亲友倾吐。跟别人交流得越多,就越能多角度地看问题。原来认为很难办的事情,其实并非不可能办到;原来天大的事,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

27岁的小莉谈了自己生活中的感受:“当我的男朋友在情人节给我买了一套性感套装时,我就会想他可能是认为我不够开放。当他夸我的新发型很漂亮时,我问他,‘你怎么从没说过你不喜欢我以前的发型呢?’简言之,我经常跟他赌气,都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所以,为了克服这种情况,过度敏感的人要学会自我表扬,要以积极的思维看问题。

敏感者也是有心人

敏感的人往往是洞察人性的有心人。正是由于对自己、对他人的敏感,所以他们有一种很强的能力来照顾周围的各种关系。由于敏感和注重细节,他们的“第六感觉”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到了他人的脆弱性,从而萌发出要保护他人的愿望。

张小姐说:“上周,在公司聚餐时,有人开了一个嘲笑残疾人的玩笑。我明显地感觉到当时有个人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我急忙把话题引开了。其实,当时我并不知道,他的一个刚刚在一场车祸中受重伤的亲人,很可能残废,很多同事都知道,但此时谁也没有想到那个玩笑会在他心里产生怎样的影响。”

由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敏感的人是更善于倾听、更善于观察的人。他们尽量避免伤害到别人,甚至比别人自己想到的更多。他们有很准确的直觉,能一下子就看出人性中的弱点,如言不由衷的阿谀、欲言又止的犹豫和眼神中流露的不信任,一切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虽然敏感的人有时想得太多,容易跟自己过不去,但这种人却是一个有心人,不至于撞到南墙还茫然无措。

敏感的人可能会更快地察觉到问题,而不会对周边事物视而不见。或许我们从敏感者的身上可以获得某种启示,那就是防止让自己变成心理麻木者。别人提出批评时,问问自己,他说的有没有对的地方?

如果能做到这一步,那么别人的批评对你的进步和成熟便能起到建设性的作用。对于那些不喜欢你的人,你有没有想过要去试着改变他们对你的态度,让他们喜欢你,并且将这个目标变成让自己必须迎接的一个挑战。真正有这种思维并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但是,一旦你做到了,你对人性的适应能力便会超过你的同事,就会让你拥有更多的机会。

学会快乐地生活

那么,如何克服过度敏感,轻轻松松地生活呢?

1.要有豁达的心胸

法国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心胸豁达者是真正的强者,乐观则是他们的真情流露。乐观者能应付生活困境,掌握自己的命运。

邓小平的胸怀就很博大,在他80岁高龄时,联邦德国总理科尔问他的“长寿秘诀”,邓小平说:“天塌下来我也不怕,有大个的顶着。”乐观的人即使面临变糟的事情,也能迅速做出反应,找出应对办法,确定新的路线图。乐观的人不会对生活、事业表现出失落、绝望的情绪,正如EQ中所说:“悲观的心态泯灭希望,乐观者则能激发希望。”

2.增强自信心

自信心强、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一般不多疑,较看得开别人的批评与指责。增强自信心,就意味着要培养个人适应各种社会环境的能力。如果缺乏这方面技能,那么从实践中学习;如果不善交往,则应多参加群体活动;如果确有生理缺陷,也可用一技之长来弥补。这一切努力都有助于你融合于社会、集体中,而不至于走向极端。只要你感到自己有某一方面的优势,你就不会失去自信,也能避免陷入多疑的泥淖中不能自拔。

3.改变思维方式,克服偏见思想

“缺乏变通,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敏感、猜疑,往往出自偏见。因此,当你出现某种疑虑时,不妨先观察一下,看看猜疑是否与事实相符。也许你会在观察中消除疑虑和误会,走出心理过敏的误区。

4.乐观是身心健康的法宝目前的研究表明:人类寿命的自然极限应为130~170岁之间。但绝大多数人至今都未活到这个岁数。长期以来,科学家也在进行着大量研究,并且开始承认,人的疾病与寿命除了“生物模式”之外,还存在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东地区一位150多岁的长寿者,把自己的长寿秘诀概括为一句话:“快乐地生活。”敏感其实比麻木好,对周围的人、事物和环境保持一定程度的敏感是有好处的,它能帮你及时地发现问题,灵活地处理问题,更好地适应环境,而不至于像着名的“青蛙实验”中的青蛙一样,由于丧失了对水温的敏感而送掉了性命。

但一定记住,要注意敏感的程度,一旦超过了界限,影响了你正常的工作和交际,则要及时调适。不要让过度敏感成为你快乐的绊脚石。

测测你是否有过度敏感心理

过度敏感心理,就是感情脆弱,承受能力差,微小的刺激(一句平常的话,一个平常的手势,一个平常的眼神)就能引起严重不安,紧张得要命,好像要发生什么大事。

过度敏感之人非常痛苦,终日生活在“防御”状态下,这种心理要及时克服。根据自己的行为表现,可以有目的地检查一下过度敏感心理程度,以便心中有数。

仔细回忆一下,近一段时间以来,你常常有下列情况发生吗?

1.别人谈话时,感到是在议论自己吗?(是)(否)

2.别人说话语气生硬时,感到别人对自己有看法吗?(是)(否)

3.办公室或者他人丢了东西,觉得大家怀疑自己吗?(是)(否)

4.领导在批评大家时,认为就是指的自己吗?(是)(否)

5.爱人最近对自己爱理不理的,认为爱人变心了吗?(是)(否)

6.别人的眼神不对,认为对自己有看法吗?(是)(否)

7.别人不主动给自己打电话,认为是有意疏远自己吗?(是)(否)

8.身体偶尔不适,便认为很严重吗?(是)(否)

上述8个问题,建议你在自然的状态下,凭直觉填写出来。根据填写的结果,可以自测过度敏感心理程度。

在上述问答中,如果出现3个以上“是”的话,说明你的心理比较敏感;如果出现5个以上“是”的话,那么你的心理就是敏感心理了,应该及时调节,逐步走出阴影。过度敏感心理的产生,也与个人成长经历有关系,应引起注意。

六、平息浮躁 静心做事

浮躁在字典里解释为:“急躁,不沉稳。”这个词语,现在越发流行。王菲专辑命名为《浮躁》,贾平凹也写过《浮躁》这种名字的小说等,由此可见,浮躁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如果想取得成功,就必须静下心来,摆脱速成心理的引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才能稳步走向自己的成功之路。

警惕职场“浮躁症”

职场中,激烈的竞争形势,强烈的成功欲望,导致了职场中人很多的心理问题。忧虑、欢喜、暴躁、惶惑、失落、颓丧、茫然、无聊……交替走进你敏感的心。许多时候,你在这种心境中变得茫然无措。也许,这就是浮躁吧。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些草子吧,”徒弟说,“别等天凉了。”师傅挥挥手说:“随时。”中秋,师傅买了一大包草子,叫徒弟去播种,秋风疾起,草子飘舞。“草子被吹散了。”小和尚喊。“没关系,吹去者多半中空,落下来也不会发芽,”师傅说,“随性。”撒完草子,几只小鸟即来啄食,小和尚又急了。师傅翻着经书说:“没关系,随遇。”半夜一场大雨,弟子冲进禅房:“这下完了,草子被冲走了。”师傅正在打坐,眼皮都没抬说:“随缘。”半个多月过去了,光秃秃的禅院长出青苗,一些未播种的院角也泛出绿意,徒弟高兴得直拍手。师傅站在禅房前,点点头:“随喜。”故事至此,也许你一定能看得出,徒弟的心态是浮躁的,而师傅却是一颗成熟而理性的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