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46891500000004

第4章 为自己的心理状况把脉(3)

20.我感到要有坏事发生12345

21.我觉得疲劳12345

22.我常为一些小事而心情不好12345

23.我不能容忍别人12345

24.别人有成绩我生气12345

25.我的想法与别人不一样12345

26.遇到挫折,我便灰心12345

27.我经常责备自己12345

28.害怕别人注意我的短处12345

29.我一紧张就头痛12345

30.我有想打人或骂人的冲动12345

31.感到别人不理解我,不同情我12345

32.我固执己见12345

33.我对什么事情都无兴趣12345

34.我心里焦躁12345

35.我过人多、车多的十字路口心里发慌12345

36.遇到紧急的事我尿多12345

37.我心情时好时坏12345

38.我对新事物不习惯12345

39.我感到别人亏待我12345

40.我感到很难与人相处12345

41.我有想摔东西的冲动12345

42.我觉得我出力不讨好12345

43.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议论我12345

44.我爱揭别人的短处12345

45.我喜怒都表现在脸上12345

46.我紧张时睡不好觉12345

47.我无缘无故感到紧张12345

48.遇到应采取果断行动时,我就犹豫不决12345

49.我与人相处,关系紧张12345

50.该做的事做不完我放不下心12345

51.我不分场合发泄我的不满12345

52.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12345

53.当别人看我或议论我时,感到不自在12345

54.别人对我成绩的评价不恰当12345

55.我感到自己没有什么价值12345

56.我总觉得别人在跟我作对12345

57.我情绪波动大12345

58.我担心别人看不起我12345

59.我感到忧愁12345

60.我心情紧张,胃就不舒服12345

61.在变化的情况下,我不能灵活处事12345

62.我觉得我的学习或工作的负担重12345

63.我对比我强的人并不服气12345

64.我不能接受别人意见12345

65.我对亲朋好友忽冷忽热12345

66.我觉得生活没意思12345

67.我担心自己有病12345

68.遇到紧急情况,我心跳得厉害12345

69.我与陌生人打交道感到困难12345

70.我心里总觉得有事12345

71.我在公共场合吃东西感觉不舒服12345

72.我的朋友有钱,吃好穿好我感到不舒服12345

73.我做事想怎么做就怎么做12345

74.我难以完成工作任务或学习任务12345

75.紧张时我手出汗12345

76.我常用刻薄的话刺激别人12345

77.我遇到杂、乱、脏环境,强烈噪声,不能承受12345

78.我容易激动12345

79.我的感情容易受到别人伤害12345

80.到一个新环境,我不能很快适应12345

3.评分方法

(1)因子分:“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共包括10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都包括8项。各分量表的因子分的计算方法,是将8个项目的分数加在一起之和除以8,为该分量表的因子分。每一项目采用5等级评分法,即“无”为1分,“偶尔”为2分,以此类推。每个因子的8项按此标准计分除以8,即为该因子的因子分。

判断自己心理健康状况,读者在自己填完“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后,10个因子均以2分为简单判断标准分数线。根据10个因子的因子分,以2分为简单判断标准分数线,就可以简单、初步地判断哪些因子存在问题和症状。初步确定心理问题和症状严重程度的评定分数值:2~2.99分为该因子轻度存在问题;3~3.99分,表示该因子存在中度症状;4~4.99分为该因子存在较重的症状;5分表示该因子存在严重的心理症状。

自测中,如果在“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某因子上存在轻度问题,可以通过自我心理调节予以改善和解决。某因子分超过3分,不超过4分,也可以通过自己心理调适,逐步得到减轻和改善。如果自己的心理调适,超过一个月仍没有缓解,最好找心理医生咨询。如果某因子分超过4分,也可自己先做心理调适。一周后再用“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测一次,如果该因子分仍为4分以上,则建议找心理医生咨询。

(2)总均分:总均分的计算方法是把该量表80项各自的分数加在一起之和被80除,得出的分数便是受试者心理健康的总均分。

用总均分判定受试者心理健康状况:2~2.99分为轻度的心理问题;3~3.99分为中等程度的心理问题;4~4.99分为较严重的心理问题;5分则为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果受试者的心理健康总均分在2分以上,应找心理医生咨询。

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

专家介绍,由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人的盲目行为增多,加之过分追求短期效益,因而失败的概率较高,内心失去平衡,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心理专家认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常常直接影响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他的某个具体行为。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显得更为重要。”

从理论上讲,一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和排解心理障碍。面对“心病”,关键是你如何去认识它,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虽然我们找心理医生看病还不能像看感冒发烧那样方便,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心理自我调节,学会心理适应,学会自助,每个人都可以在心理疾患发展的某些阶段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首先,是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科学知识,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其次,是能够冷静清醒地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特别是主观原因和缺欠,安排好对己对人都负责任的相应措施;再次,是恰当地评价自我调节的能力,选择适当的就医方式和时机;最后一点,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处世观,拥有正常睿智的思维,避免走入心灵的误区。

1.加强修养,遇事泰然处之

要清醒地认识到生命总是由旺盛走向衰老直至消亡,这是不能抗拒的自然规律。应当养成乐观、豁达的个性,平静地接受生理上出现的种种变化,并随之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主动地避免因生理变化而对心理造成的冲击。事实上,那些拥有宽广胸怀、遇事想得开的人是不会受到灰色心理疾病困扰的。

2.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

人在无所事事的时候常会胡思乱想,所以要合理地安排工作与生活。适度紧张有序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上滋生失落感,令生活更加充实,而充实的生活可改善人的抑郁心理。同时,要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广泛者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活丰富多彩就能驱散不健康的情绪,并可增强生命的活力,令人生更有意义。

3.尽力寻找情绪体验的机会

一是多想想你所从事的事业,时时不忘创新,做出新的成绩,跃上新的台阶;二是要关心他人,与亲朋、同事同甘共苦,无论悲欢、离合,都是对心理的撼动,它会使人头脑清醒,心胸开阔;三是多参加公益活动,乐善好施,为子孙造福。最好是学会一门艺术,无论唱歌弹琴、写作绘画、集邮藏币,都会使你进入一种新的境界,产生新的追求,在你的爱好之中寻找乐趣。

4.保持心理宁静

面对大量的信息不要紧张不安、焦急烦躁、手足无措,保持心情平静,学会吸收现代科学信息的方法,提高应变能力。最后,要尽量多地设想出获取它们的可行途径,并选择一个最佳方案行动,从而减轻个人的心理负担,又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5.适当变换环境

一个人在一个缺乏竞争的环境里容易滋生惰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于安逸的环境反而更易引发心理失衡。而新的环境,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生活,可激发人的潜能与活力,变换环境进而变换心境,使自己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避免心理失衡。

6.正确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要根据社会的要求,随时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使之更符合社会规范。要摆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成功与失败。这样,就可以减少心理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