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工作要懂心理学
46888500000004

第4章 求职心理(1)

走进人才市场,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竞争”,求职有多难。不论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久经职场的老手,面对浩浩荡荡的求职大军,很多人就是在这里被呛了几口水,也因此而没有了底气。所以,求职者只有及时调整好自己的求职心理,才能增加成功的筹码;只有走出潜在的心理误区,才能在求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只要留心,在人才市场的招聘中就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无论是刚跨出校门的学生,还是久经磨炼的职场人士,即使自己已经具备了做某份工作的能力,但还是有所畏惧,总感觉自己还差一大截,怕人家看不上自己,从而丧失机会,导致求职的失败。

杨杰在大学时是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很有能力和想法,但让人不解的是,毕业后他的想法就是先找个工作能糊口再说。所以在求职过程中,他盯着的仅仅是那些规模很小的公司,职位也是最低的,稍大一点的他连看都不敢看。对此,家人和同学都为他感到惋惜。

后来,他的家人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做了一个科学家曾经做过的实验,实验是这样的。

把一只跳蚤放进一个玻璃杯里,跳蚤立刻跳出了杯子。再重复结果还是一样。

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可以达到它身体长度的400倍左右,所以说跳蚤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

接着,把这只跳蚤再次放进玻璃杯里,不过这次同时在杯子上扣一个玻璃盖,只听一声闷响,跳蚤狠狠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非常不解,但是它还是继续跳,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而一次次被撞,使跳蚤终于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再一会儿呢,观察发现跳蚤再也不会撞击到这个盖子上了。一个小时后,实验者把盖子轻轻移开,但跳蚤并不知道盖子已经不在了,它还是在原来的那个高度上不停地跳。一天以后发现,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杯子里跳着——它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

其实,求职者的心理和这只跳蚤也很相像,在求职路上,求职者就像玻璃杯里的跳蚤,不断地想跳出杯子,以取得成功。但人才市场的残酷是尽人皆知的,求职不可能一帆风顺,遭受挫折是常有的事。几次求职失败以后,他们便不再像以前那样信心十足了,而是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个层次的工作。面对失败,他们不是锲而不舍地去追求理想中的工作,而是逐步降低求职的标准。即使成功的界限已经降低了,但他们也不敢跳到那个高度了。人们往往因为害怕达不到成功高度的限制,而甘愿忍受失败者的生活。

作为局外人,我们清楚地知道,跳蚤是完全可以跳出这个杯子的,但在一次次的“撞壁”之后,它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那就是它永远也跳不出这个杯子的。即使它有这个实力跳出去。那么应如何来激发它跳出去呢?实验者重重敲击了一下桌面,跳蚤受惊后,会“嘣”的一下跳出杯子,然后逃之夭夭。这就是兵法上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实际上,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也是这样的。在求职路上,许多求职者在经历了很多次失败之后,就根本不敢再想着成功了,因为他们就像那只跳蚤一样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他时刻暗示自己:得到这个职位是不可能的,这家公司根本看不上我,等等。

杨杰终于下定决心要去上海找工作了。家人赶紧动用关系把他推荐给了一家艺术公司,并根据他的专长和优势推荐他担任策划总监。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杨杰完全可以得到这份工作的,但令人遗憾的是,在面试时他的心理又出问题了,面对公司副总,他竟然满脸通红,说话结结巴巴,还说自己没有工作经验,更别提这么大的公司了。他主动放弃了面试。

这次面试失败后,杨杰又往几家大公司投去了简历,但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后来,他索性直接去见公司的人事部经理。但去了几家后,仍然是“高不成低不就”。无奈之余,他又打电话给原先的那家大公司要求面试,这次他鼓起了勇气,很有信心地和公司副总面谈,谈话很顺利。

可想而知,杨杰终于成了公司的策划总监,而且表现优异。

温馨提示

心理专家认为,在求职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个“心理制高点”的问题,在它面前,很多人望而却步了,所以没有成功;而有些人却奋而起跳,终于跳过标准,所以成功了。面对“心理制高点”,一定要敢于跨越,才能拓宽求职空间和加大成功概率。

求职妙招

1.正确对待失败

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由于经验和心理承受能力的不足,求职失败是常有的事,但遗憾的是往往出现恶性循环,失败导致自卑,自卑引起失败。要知道,在漫长的人生征途上,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而挫折和失败倒是必然会发生的,对此持平常之心,就不会在感情上产生很大的波动。英国着名教授汤姆逊在总结自己工作成功的经验时,把它概括为两个字,那就是“失败”。

2.积极与他人交往

自卑者多数孤僻、不合群,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当积极地与他人交往时,注意力就会被他人吸引,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心理活动就不会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小圈子里,心情自然会变得开朗起来。

3.提高自我评价,注重自我激励

要对自己进行全面正确的分析,要多看自己的长处,经常回忆过去的成功经历,借以激发自信心。一个人不可能没有缺点,也不可能没有优点。不要只看到缺点,不看优点。对自己过去失败的事例,要进行重新归因,不要将失败的原因过多地归咎于自己。当你感到信心不足时,要不断进行自我暗示、自我激励。

4.增加成功的体验

自卑感通常是由于自我表现过程中遭受挫折和失败而引起的,所以,成功地表现自己,补偿过去的失败,对于战胜自卑是非常重要的。要懂得循序渐进地克服困难、锻炼自己的能力。另外,切不要忽视小小的成功,因为任何的成功都会提高人的自信。随着成功体验的不断增加,自卑感便会逐步被自信取代。

自卑可以使自己的心理制高点降低,而盲目则是过分抬高了心理制高点。

选择工作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竞争对手的增多,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获得求职的成功,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竞技状态是不行的。有些人觉得自己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学习成绩好、学校牌子亮、专业需求旺、求职门路广,因而盲目乐观,择业目标定得很高,最后往往会因为对自己期望过高,而对自己的缺点和困难估计不足导致在择业中屡屡受挫。

有一名南京某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大学四年拿了很多第一。他觉得自己条件十分优秀,一心想去外企,简历投了不少,但很多企业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给他。

这名大学生很困惑,不知道为什么竟然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对此,心理学家给他支招: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可能是他的简历太简单,没有体现出招聘单位想要的东西。

投简历时要运用换位思考。试想,如果你是一名领导,你会欢迎什么样的新人加入自己的团队呢?所以在求职前要充分了解招聘方的基本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制作求职简历。一份精心准备的求职信,会让招聘方觉得你对他们非常重视,从而赢得他们的好感。这也会增加你求职成功的概率。

刚毕业的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通常是漫天撒网,其实,这是一种不知所措、生怕丧失机会的不自信的表现。上了大学不一定就能解决工作问题。大学生也得考虑自身定位,调整好期望值。在择业时,无论你多么优秀,都应该抱着先到基层锻炼的态度,你会发现机会是很多的。避免盲目的第一步就是做一份合适的简历,简历要尽量把自己的优势都展示出来,要与众不同,并且符合招聘方的胃口,有时面面俱到反而不是良策。

小培是一所知名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上学期间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成为各用人单位的“抢手货”。但同时他也产生了苦恼:有的工作待遇很好,但自己不喜欢;自己喜欢的待遇又很差。

心理专家认为,针对这种情况,避免盲目的方法就是要找准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关系。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不应在待遇问题上过于苛刻,要把前三年看成是一个人逐步认识社会和自身的过程,这时工作的作用是帮助自己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在这个阶段,关键是培养自己把每一件事情做好的能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先完成短期目标,找个高薪的工作,把兴趣先放一放;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不用担心家庭经济状况,就不妨从长远考虑,为自身的纵深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聪明的求职者在求职时,懂得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公司的外部环境和人员情况,懂得分析办公地所在的位置以及公司人员的基本素质。在和老板谈话的过程中,可以听到老板的一些要求和企业特点。避免盲目,还可以在去公司面试前通过自己的耳朵以及咨询手段了解公司经营的发展概况,获得信息的途径很多,比如上网找资料、发帖询问等,也可以通过和前台、保安等一般职员聊天来了解公司现状。

温馨提示

职场中,风险和报酬是成正比关系的,择业也是如此。过于理想化的选择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心态要平和一些,把现实看得更多样化一些。做好现在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之间的调整,就会减少许多矛盾和盲目。

求职妙招

1.不能贪心

年薪几百万元的职位谁都眼馋,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实力去竞争的。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不管你多么优秀,多么有实力,这种职位想都别想,要从最低的职业干起。

2.不要心急

急于找工作的心理,给一些利欲熏心的人找到了假借招聘骗取钱财的机会。这些人,以报名费、服装费、培训费、证件费等各种名目收取应聘者的费用,并一再拖延对应聘者的承诺,在骗取一定的钱财后,便人去楼空。

3.不要糊涂

虽然现在工作难找,但并不是说有工作就要。我们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有个思路清晰的规划,不要盲目地“挖到篮里都是菜”,只要仔细研究,多长点见识,还是能看清招聘中的很多“猫腻儿”的。

一部分缺乏主见的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容易出现依赖从众的心理。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跟随大多数人的从众心理。这种人缺乏主见,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切合实际的选择,而是人云亦云,见别人都往大城市、大机关挤,自己也跟着凑热闹;另一种是依赖政策、依赖他人。他们不是主动选择、积极竞争,而是觉得反正国家要兜底,反正有毕业生优惠就业政策,等着学校给自己落实单位,而不管好与坏、适不适合自己。

以上两种心态是不能适应激烈的职场竞争的社会现实的。但是这种依赖的心理总会不时地流露出来,这和求职者潜意识里的技巧有关。有些人很喜欢走捷径,寻找一些投机取巧的方法。

王超在毕业前夕就收集到各种应聘技巧,并将这些技巧制作成小册子进行恶补。因为了解了许多理论知识,所以他也自信了许多,在人才交流会上,他在一家图书公司的摊位前,递上了自己的简历,那位面目和善的女经理认真地看起来。看完后,经理话语中充满了玄机:“老实讲,虽然你的学业不突出,但我很佩服你的诚实和敢于‘亮丑’的勇气。简历先收下,能不能参加面试等我们的通知好了。”

经理的话让王超的心里一阵窃喜,根据他的经验,看来本次应聘成功的概率是很大的。而更让他高兴的是,敏锐的王超从经理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里,分辨出了她那家乡话的尾音。

王超想,赶紧和经理拉拉关系吧,为自己争取一点儿机会。于是他为了加大面试的筹码,红着脸问:“经理,我想问一个题外话,您是不是XX地方的人?”

经理一听,大吃一惊,脸色立刻变了,不悦地反问道:“是的,但这和招聘有关系吗?”

王超随即兴奋地用家乡话跟她拉扯了几句,经理敷衍了一下,然后态度急转直下,严肃地对他说:“这位同学,看得出来你很有心机。虽然我们是正宗的老乡,但是我有自己的工作职责和招人的尺度。对不起,出于种种考虑,我现在就正式告诉你落聘了。”

这让王超很尴尬,没有想到事情弄成了这样。

心理专家分析说,如果经理当时真的是出于老乡的面子给你一个面试机会,这也应成为双方心照不宣的“秘密”。这个“秘密”等上班后再私下说出来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王超大庭广众之下打了“老乡牌”,就把本来还尚存的一线希望给彻底浇灭了。经理是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给其他的应聘者留下一个“徇私情”的印象。

依赖心理很容易使求职者陷入困境中,这种心理的产生一般是由于缺乏最基本的求职理念和自信引起的。在求职中,求职者要彻底放下这种不良的心理,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求职面试中,还应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实力,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求职的最终成功。

温馨提示

很多求职者都有着潜在的依赖心理。比如通过同学、老乡、亲戚寻找工作的人,就是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招聘方的欢心,但不能总寄希望于走捷径,要获得自己理想的工作、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最终还是要凭借自己的真实能力。

求职妙招

1.面试前要了解招聘方的情况

如果真的向往这份工作,就要进一步去了解这个公司、这个职位,这个公司是做什么的,经营哪些业务,这个职位需要做什么,做成什么样,如果你得到这个职位将如何开展工作,会遇到什么问题等,要先在心里有个底稿。你觉得有信心了,能够胜任,再争取面试的机会。

2.面试时的言行举止要得体

与招聘方见面,不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要求“月薪N千元起”。虽然薪水是工作应得的,但不是工作的全部,而且这样太突然,招聘方心理上也不好接受。一个有经验的招聘者从见你的第一面起就会开始打分,而并不是从回答面试问题那一刻。你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面试的成败。你进场面试的神态,你的语速,是否自信等无不被其收入眼中。也许就是你面试结束后的一句“谢谢”都能够决定你是否被录用。

3.面试后的感谢信必不可少

要想确定是否能得到该工作,感谢信必不可少。在面试过后的几天,你可以写一封真诚的感谢信,感谢面试人员对你的面试,并询问一下结果。无论结果如何,表示一下你对对方工作的感谢。这样既能表明你对该工作积极的争取态度,又能给人以非常懂礼貌的印象,即使这次没有录用你,下一次也许会优先考虑你。

当今时代,浮躁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现象。求职路上也有部分人会出现浮躁心理,尤其是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求职者和多次找工作碰壁的求职者,浮躁心理是非常容易产生的。

如果你是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在求职中参加了不少单位的面试,而自己又在面试中表现得非常出色,但往往在面试过后就没有什么消息了。一连几个月过去,你是不是就开始浮躁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