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自卑
自卑是由于受到暂时性挫折而产生的一种心理障碍。大学生在择业前,往往踌躇满志,而一旦受挫后,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信心减弱,自尊心受损伤,甚至对自己全盘否定。自卑不仅使一些学生悲观失望,不思进取,错失良机,而且也有碍自身才能的正常发挥。过度自卑,还会产生精神麻木不振,心灵扭曲、孤独、丧失生活信心等心理现象。
(4)怯懦
怯懦在毕业生面试中表现尤为明显,面试前,如临大敌、紧张不安;面试中,面红耳赤、语无伦次。有的谨小慎微,生怕说错一句话,以致缩手缩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所以,毕业生平时要加强面试技巧的训练,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便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从而帮助自己顺利就业。
心语提示
毕业生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要想获得择业的成功,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没有良好的竞技状态是不行的。所以,大学生在毕业前夕,就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转变就业观念,克服就业心理障碍。
三、不可忽略的面试技巧
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除了取决于毕业生自身的素质、条件和社会因素外,掌握求职面试的技巧有时也显得非常重要。掌握了面试的技巧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毕业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在择业的过程中,用人单位常通过面试来决定是否录用应聘者。面试不仅能考核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还可以使应聘者通过观察,了解应聘者是否具备从事某种工作的能力,所以面试是大学生毕业择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予以充分重视。心理专家建议面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求职目标,切忌盲目自卑
有些毕业生在求职面试多次碰壁后变得茫然起来,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缺乏对自我的认识。还有些毕业生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在求职面试时干脆对招聘者说:“让我干什么都可以,没有工资也行,只要能给我一次表现的机会。”这使得用人单位哭笑不得:对一个单位而言,适合什么都能干的人的岗位只有CEO了!
对大学毕业生,特别是屡屡受挫的求职者来说,掌握就业信息至关重要。求职面试前要先在相关网站浏览一下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后,再根据自身状况,明确求职目标与方向。在当前大学毕业生呈直线上升的情况下,切忌把目标定得过高,并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锲而不舍地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2.备好求职材料,切忌面面俱到
毕业生首先必备的是一份简历,一份求职信。推销自己的简历一两页纸就可以了,招聘者往往最不耐烦冗长的简历了。简历切忌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使用人单位在最短的时间里就能了解应聘者最主要的内容;要突出自己的能力、专长或师从的着名教授;要避免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另外,简历不要太花哨了,而且在寄简历的同时,应针对不同的单位附上一封简要的求职信,概述一下自己的目标和愿望,再简述自己的经历和能力。一些毕业生抱着“广种博收”的心态把“精美的”自荐材料复印若干份寄往不同的用人单位,这些毫无个性的自荐材料往往很难引起招聘者的兴趣和注意。
3.衣着举止得体,切忌不拘小节
国外的一位招聘专家曾说:“我们很注意观察应聘者的行为举止。当应聘者来到房间后,我会注意观察他是否等我请他坐下时再坐。”实际上,很多毕业生并不了解,招聘者都很注意观察应聘者的衣着和言行举止。穿一件花衬衣和五颜六色的袜子肯定不合适,尽管西服、领带显得有点儿严肃,但还是最好的着装。
要更多地关注细节。如说话不能粗鲁、带脏字。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比如穿的皮鞋,它能反映一个人的个性。如果皮鞋鞋面磨损,满是灰尘,会被认为不爱整洁和不拘小节;皮鞋过于新潮,会被认为是喜欢引人注目。这样的衣着对到像政府机关、银行等要求庄重的单位求职的毕业生会很不利。
4.发挥应变能力,巧避面试“陷阱”
看人看相,听话听音。某些招聘者在招聘时喜欢给应聘者设一个“圈套”,以声东击西的方式,从求职者的回答中来判断他的性格、品德、为人处事的原则等方面的信息,最后决定是否录用。因此,对一个毕业生来说,要能清楚地理解招聘者的“言外之音”,并用巧妙的回答拉近与招聘者的距离,从而取得求职的成功。
5.考虑应聘细节,做到“八要八不要”
除注意上面求职面试细节外,大学毕业生在实际应聘面试中还要随机应变,努力做到“八要八不要”,即:不要迟到,要提前到现场;不要喝咖啡,要保持心情平静;不要主动握手,握手要适度;不要紧张,要自然大方;不要急于问待遇,要掌握好问的时机和火候;不要套近乎,要有自信心;话不要说得太多,但要说得得体、有分量;不要灰心丧气,要善于表达愿望。
心语提示
求职面试是用人单位通过当面交谈对应聘者进行考核挑选的一种方式,是毕业生求职择业必经的阶段。同时,面试对于求职者而言,也是压力最大的一个阶段。
因为求职能否成功全靠这“临门一脚”。毕业生要想在求职面试中应付自如,就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努力提高求职面试技巧,最终才能求职成功。
四、择业与爱情间的彷徨
现在的大学里谈恋爱的很多,大学校园处处可见一对对的情侣或相拥而坐,或携手散步,甜蜜又浪漫。但是,他们之间也有一个谁也不愿触及的问题,那就是毕业后双方怎么办。而且这个问题越临近毕业,越是困扰着情侣们,从而陷入了择业与爱情的两难抉择的境地中。
青年学生恋爱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客观的、必然的现象。从生理上看,大学生已经走过性发育阶段而进入性成熟时期。从心理上看,一般也结束了由性意识发展而引起的紧张不安和心理不适应状态,并由性接近阶段向恋爱阶段发展,渐渐萌发了具有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爱情意识。
可是,沐浴在爱河中的人不一定永远都是甜蜜和如意,比如恋爱中的青年学生在面临择业时,心理上往往会出现重重矛盾。
杨瑞和小茹同在一所大学就读数学专业。杨瑞来自温婉秀丽的南方,小茹来自辽阔平坦的北方,共同的志趣和爱好使他们频繁地接触和交流。天长日久,他们的友谊不断升温。最后,在大三下学期,他们由无话不说的友人变成了亲密无间的恋人,虽然他们一个来自天南,一个来自地北,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梦想。两个人在学习上互帮互助、生活上体贴照顾,因而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更体验到了爱情的伟大力量。然而一想到毕业后找工作,愁云就会布满两个人的脸。岁月匆匆,很快就要毕业了,杨瑞是家中独生子,父母执意要他回南方找工作,而小茹是个地道的北方姑娘,她也不愿抛开父母和亲人去南方扎根,他们谁也不屈从,两人各不相让,无奈,只有分手。但四年的感情怎能说断就断,为此,两人都在痛苦中挣扎着。
杨瑞和小茹所面临的问题同样也是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实质性问题,爱情、事业、亲情,到底该选择哪一个?他们面临的矛盾主要有两点:
1.爱情与亲情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更希望他们大学毕业后能回到自己的城市找工作,这样就可以经常陪在父母身边,特别是女生,孤身一人在外地,父母更加不放心。
很多在大学期间谈恋爱的大学生们,毕业时想尽办法到一起,但由于父母的期盼,又倍增许多无奈。男生希望女朋友到自己的家乡落地生根,女生却希望男朋友到自己父母身边成家立业,即使商议出一个折中的方法,双双留在外地,却还是不合家人的意。为此,很多恋人最终不得不被迫分手。
2.爱情与事业
许多大学生虽然很看重爱情,但他们更看重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远大理想和追求。于是,当面临爱情和事业究竟该选择哪一个时,他们不停地在两者之间徘徊,却难以做出抉择。
如果恋人的家乡有适合于自己的工作的话,那还好说。但若要两者只能选择其一的话,就必然要放弃一方的利益,选择爱情,那么将会失去自己喜欢的事业,也许会遗憾终生;选择事业,就意味着将要离开自己心爱的人,势必给心理造成巨大的创伤,严重的可能影响到自己未来的生活和工作。
那么,在生理和心理上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究竟该如何处理好上述关系呢?心理专家建议应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1.审视爱情观
大学生谈恋爱,起初大多数意识还很模糊,想得也不是很周详,他们对未来缺少思考,这是因为刚刚离开父母而独立生活,缺少亲人的关心,于是想找一个能在身边关心、照顾自己的人;还有的是受别人谈恋爱的影响,别人都谈了,如果自己不谈可能被认为是有什么缺点或缺少魅力等,从而未形成正确的恋爱观。
因此,在临毕业找工作之际,毕业生一定要冷静地审视自己的恋情,看对方的爱究竟是不是天长地久的爱,这是恋爱成功的先决条件。如果两个人仅仅是为了追求外表、金钱或社会地位,甚至为打发无聊而在一起,是不会获得终生幸福的。因此,一定要理智地分析你的爱情是不是双方志同道合,有共同的理想和生活的基础,如果不是,就要果断、合理地做出解决。
2.事业为重
如果是因为种种原因,两人不能在一起工作怎么办?如果一方突然改变决定,又将如何处理?不成熟的学生,感情也是最容易波动的,把握不好会酿成大错。
因此,总的原则是以事业为重。爱情与事业关系密切。伟大的事业会成就美好的爱情,美好的爱情又会促进事业向前发展,两者同时到来,又同时发展;当两者出现冲突时,就要把事业放在第一位。因为一个人没有爱情只会影响他一时的生活,若没有事业就会影响他一生的生活。
3.相互付出
不论是恋爱的哪一方,都应具备为对方的事业而牺牲自己利益的精神。作为恋爱双方,可以有各自的事业与人生目标,但两个人不能不为对方考虑而一味追求自己的事业和理想,两人在某种程度上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而为对方创造发展的条件。这样双方都付出一些,才能使爱情有美满的结局。
4.动之以情
对于双方的父母,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理解子女的苦衷。如果是两人都留在外地工作,应先征得各自父母的同意。如果是到一方家乡去,就要做好另外一方父母的思想工作,告诉父母自己的想法,并且要给父母更多的关心和爱。
不管怎样做晚辈的要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用我们的爱来说服和感化他们。
心语提示
毕业后,如果能处理好择业与爱情之间的关系的最好,但如果双方都不肯妥协,面临着两难选择时,不妨从错综复杂的因素中跳出来,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来审视你所处的境地,你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你的发展潜力所在,这样你就可能更理性地来做出判断了。总之,一定要以事业为重,兼顾爱情。
五、树立正确的择业心理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就业引入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机制。大学生可以在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长、目标和理想选择职业,这对于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求职择业并非是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选择与被选择的简单关系,也不仅仅是一纸推荐书和靠一些面试技巧所能完全左右的。因此,大学生如何才能获得理想的职业,进而被社会承认,被用人单位所接纳,是摆在毕业生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擦鞋这个职业收入低下,地位卑微,甚至被排列在72行之外。但是,有一位大学毕业生却丢下好好的白领不做,当上了擦鞋匠,不久便在全国开起了连锁店。这个人就是“罗记星级擦鞋”连锁店总店的创始人罗福欢。
1996年,罗福欢从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后,被分配到父亲所在的单位工作。在单位里工作轻松,待遇优厚,但一次偶然的机会却让他迷上了擦鞋这一职业。
一年冬天,罗福欢在春熙路看见一位老太婆在寒风中等人擦鞋。尽管他的鞋不脏,但他还是坐了下来。鞋擦完后,他拿出10元钱递给老人说:“不用找了,你这么大年纪了,天又这么冷,挣钱不容易。”老人淡淡一笑:“你以为我很穷吧?其实我一天能收入七八十块钱呢!”罗福欢大吃一惊,便站在旁边观察起来,发现老人说的并非大话。他甚至发现有个擦鞋匠在一小时里擦了16双鞋,平均不到四分钟就挣1块钱。
这就是被人看不起的擦鞋匠!罗福欢不由得有些心动了:虽然自己是高级知识分子,但是未必有擦鞋匠挣钱多。他经过调查后,发现这一行业还未得到充分开发,现在的市场不过才刚刚起步。于是,他坚定了当擦鞋匠的决心。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由于他的周到细致的、高水平的服务,他的罗记星级擦鞋已经拥有上百万资产,并且与国际着名品牌合作,创立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品牌连锁店。他的理想是,不仅要把擦鞋店做成知名品牌,还要努力将其推向世界。
罗福欢的成功说明了,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那么在任何岗位和职业上都能做出一番成就和事业的。当前,一些大学生毕业生因为受不良择业心理的影响,在择业时挑三拣四,举棋不定,到最后不仅没有找到好的工作,反而贻误了宝贵的择业时机。不良的择业的具体表现为:
1.功利心理
调查显示,很多毕业生都有获取高收入、高地位的渴求。他们把“工作条件好、有利于发挥才能”排在第一位,把“经济收入高”排在第二位,把“社会地位高”排在第三位。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学生们求职择业时的功利心理。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清贫、社会潮流的影响以及校园经商的启发,诱发了择业中追求高经济收入的心理。
2.安全心理
安全心理是指,在择业时有些人往往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而选择那些机关、事业单位。这种心理在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大的求职者身上常常遇到。此外,怀着安全心理择业的人群中,家长越俎代疱者居多。
3.求名心理
在消费者中,有一种求名心理,即追求商品的名牌,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
同样,在择业者中也有这种求名心理,他们不了解职业的内在要求或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某些工作,而是单纯追求“名望高、名誉好”的单位。
4.求闲心理
求闲心理是指在求职择业中追求舒适、清闲的心态。在一些大城市里常有这样一种怪现象,即有些工作无人愿意干,而有些人无工作可干。在一些招聘会上,常能看到许多大学生在“挑肥拣瘦”地寻求职业。他们宁可待业,也不愿去当煤矿工人、纺织工人、清洁工人等。求闲心理在大学生的求职队伍里只占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