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谁走在你向往的路上
46887500000013

第13章 最清晰的脚印留在最泥泞的路上(2)

她开始苦练营销术。每天收工回家,她对着镜子练习如何微笑;把镜子里的自己当作客户进行交流,练习胆量。她每天早出晚归,从一天推销掉一件化妆品,到全力以赴售光当天的所有化妆品,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极大努力。她不想让女儿看到自己携带沉重的包裹回家。

一年后,由于业绩突出,她当上了这家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员,月薪增至25万韩元。但好景不长,公司总部突然改变经营策略,由上门销售改为货架直销,一个庞大的推销团队不得不接受解体的厄运。她再次沦为无业游民。

危机也是重新创业的商机。经深思熟虑,她成立了自己的团队和一个新的化妆品公司,并创建自己的化妆品品牌。不久,自主品牌的化妆品上市了,公司员工增加到20人。

她摇身一变成了这家公司的CEO,开辟新的市场。

十多年后,她不仅还清了别人以为工作一辈子都无法还清的巨额债务,在韩国还赢得超高的赞誉。她以自己的创业打拼经历写就的《把自己放在悬崖边上》一书,受到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的热力推荐。

这个女子就是韩国顶级化妆品品牌“八高魅力”的CEO朴炯美。她以惊人意志力度过重重难关,在销售领域展现非凡才能,并从身无分文者蜕变成年薪12亿韩元的品牌公司掌门人。

把苦难熬成花朵

顾晓蕊

穿过一条古朴的街巷,沿着青石板路向前走,我回到梦中的故园。这里是我的出生地,可少小离家,近年又回来得少,对它的记忆已近淡薄。我随意地四下逛着,不知不觉来到阿婆家,见门头挂着个“农家书屋”的牌子。

我怀着几分好奇,走进篱笆围成的小院。在一个简陋的房间里,有两排书架,架上摆着许多旧书。柜顶有几盆绿色植物,长长的藤蔓,素雅的花朵,使整个房间充满了生机。地上放有长条桌椅,几个孩子坐在那儿读书。

阿婆倚着门,坐在太阳下织毛衣,神色从容安然。这时,适逢阿婆的儿子从屋里出来,相互寒暄了几句后,我随口问道:“怎么想到开书屋呢?”

“我在村里小学教书,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很单调,母亲提议开间书屋,让孩子们多读些课外书。”他笑着说:“我骑三轮车带着母亲到县城,收集居民捐赠的图书,为了收书可没少跑路啊。”

在随后的聊天中,他讲起一段曲折而伤感的故事。

阿婆本名叫陈梅香,30多岁守了寡,带着年幼的儿子。她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到地里干活,晚上还要在煤油灯下糊纸盒,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有一年赶上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家里断了炊,儿子饿得直哭。

阿婆哄道:“你看,一大片阳光,暖暖的,香香的。”孩子止住泪,眼睛瞥向门外,可阳光抵不住饥饿,没一会儿他又哭了起来。

阿婆叹了口气,把儿子一个人留在家里,自己出去挖野菜。

傍晚回到家时,阿婆又累又饿,双脚如踩在云上,儿子抱着几个窝头跑出来说:“娘,娘……有吃的了。”阿婆眼睛一热,走进灶间烧水做饭。

多年以后,阿婆还记得那顿饭的清香,盐水煮菜叶,就着窝窝头,吃得浑身直冒汗。这以后,儿子出去玩时,兜里经常塞有乡邻给的食物。他们用这样的方式,悄悄地关照苦命的母子。

阿婆苦盼苦熬地把儿子带大,供他读书上学。儿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终于在那年夏天,考上了县里的一所高中。虽然日子好过了不少,不再为温饱担忧,可学费还是让阿婆犯了愁。

村里人知道后,这个送来半袋面,那个送一篮鸡蛋,里面放着10元、5元的零钱。阿婆眼角湿湿的,对儿子说:“这世上没有迈不过的坎,可得记住乡亲们的恩情。”

阿婆的儿子高中毕业后,回到村里任教,一晃30多年了。起初,由于乡村教师工资低,儿子想外出打工,阿婆劝他说:“村里缺老师,孩子们要读书,你就安心留下来吧。”他听从母亲的话,渐渐喜欢上这份职业。

我们正闲聊着,听到阿婆喊:“柱子,过来试试毛衣。”一位衣衫单薄的男孩,放下书本跑到阿婆身边。深蓝色毛衣套到身上,正好合身,男孩兴奋地大声说:“我有新毛衣穿了。”

阿婆的儿子对我说:“平时书店由母亲照看,她对孩子的情况比较了解。那个孩子家里条件不好,到了冬天手脚冻得红肿,母亲赶集时称了毛线,给他织身毛衣毛裤。”

男孩开心地在屋里转了一圈,然后偎在阿婆身边,忽闪着眼睛问道:“阿婆,你在看啥呢?”

她微眯着眼,很享受地说:“你看,多好的阳光啊。”男孩歪着头,伸手去抚摸金色的阳光,阳光在他的指尖跳跃。

阿婆笑了,脸上的皱纹绽开如菊。她尝遍人间的苦,白发如雪,满面沧桑,仍旧平和而慈祥。

我不由得想正因为她心有阳光,才能穿过幽暗的岁月,把苦难熬成花朵,那是开在心灵深处的善良之花。

索性不管开头

枕戈待旦

有一位学生,在上耶鲁大学时,产生了一个创新性的航空货运理念,他认为这个想法必然会使人们发送和接受邮件包裹的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于是,他在经济学课程的期末论文中提出了自己的这个想法。结果令人伤心的是,教授打回了他的论文,封面上有一个红笔写的硕大的“C”:“理念很有趣,也很严谨,但是,如果你想得到高过C的成绩的话,就不要写这些不可行的事情了。”

成绩虽让人沮丧,但是,他始终坚持,并终于募集到了7200万美元的贷款和证券投资。几经挫折和失败,并在头几年的经营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1975年,他终于迎来了近2万美元的盈利。

这个学生就是联邦快递公司(FederalExpress)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弗雷德·史密斯。他凭着坚忍的意志和对梦想不懈的追求,终于在别人认为“不可行”

的想法基础上开创了一个价值70亿美元的跨国企业。今天,他的公司在全世界210个国家中开展业务,员工超过14万名,日处理邮件量超过300万件。

还有一位演员,在他成功之初,曾经因为将要演出一场别人已经演过但失败的戏,而遭受一些自认为“内行”的人的讥笑,但是他并不把他们的讥笑放在心上。

这个戏以前在波士顿演出失败了,因此有许多戏院都把它从一切节目中剔除,认为那是一个注定失败的戏,可是他却花钱把戏的剧本买了过来。他有一个在戏剧界中久负盛名的朋友,说他买这赔钱货是“白痴”。可是上演时,观众每天都挤得水泄不通,可以说是演艺界的空前盛况。

他就是世界着名的演艺大王佛洛门。

万事开头难,不错,很多事情在开始做起来是不容易的,从每个人自身来说,对于未来的结果不是立马就能看到的;从外界来说,也很容易被人不看好或者嘲讽甚至阻挠。

那就索性不管开头,生活中有好的想法和创意就好好地做下去,说不定一项新的发明和成就就在你的坚持下诞生和实现,并且成就了你自己。

改变人生从不断质疑自己开始

燕子南飞

他出生在美国圣地亚哥一个贫民家庭,父母心地善良,没有固定工作,靠四处打零工维持生计。这样的家境,让他长期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

直到多年以后,他每每向别人介绍起自己的童年,总是说,家里物资匮乏,我们家的主题曲就是-买不起。

迫于生计,他辍学了。

辍学后,他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到一个小餐馆洗盘子,每天下午4点上班,常常工作到翌日凌晨。这样的生活让他疲惫不堪、极为厌烦,丢掉洗盘子的工作后,他又到一家停车场去洗车,接着又换了一家清洁管理公司工作。在清洁管理公司,他常常洗地板到深夜。这样频繁地更换工作,让他在闲暇的时候,总忍不住想:难道我一辈子就这样洗东西·

他开始尝试改变自己的生活-每天辛勤的体力劳动之后,他都会用5个小时时间学习。当时,很多同伴都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做体力劳动的人每天还要这样拼命读书·

他对他们说,读书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我不想一辈子做这种工作。

20岁那年,他开始到处旅行,曾经和两位好友用300美元,穿越了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靠汽车和步行,行程1.7万英里。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他吃尽了苦头。也就是那个时候,他开始意识到-每个人都必须穿越自己的撒哈拉沙漠。

此后的几年,他居无定所,到处打工,每天连续工作12小时,忍耐着高温、尘埃和机油等恶劣不堪的工作环境。后来,就连这些出卖体力的工作也找不到了,他便开始从事直销工作,挨家挨户上门推销商品。

可这样的生活始终让他无法摆脱人生的困境。

30岁那年的一个晚上,夜深人静,他却无法入睡,不甘平庸的他开始质问自己:“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却还是住在便宜的公寓中,不能开名车、住豪宅·”这时,他渐渐意识到,成功或许没有捷径,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规律。

惊人的转变,从那个夜晚开始。

此后,在业余时间里,他开始认真地思考成功的方法。

通过观察同一家公司的顶尖业务高手,他开始学习他们拜访客户以及对时间的管理方法。

之后,他开始对自己进行有序的调整,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工作规划,并付诸实践。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奇迹出现了。不久,他的业务开始迅速飙升,很快赚到了数倍于以前的收入。他开始踏入成功人士的行列,事业也一片坦途。

这样的生活过了将近10年。他渐渐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业务员,成长为一名业务出色的超级业务员,他的业务越做越大,为很多老板赚取了百万财富,也为自己赢得了不一样的人生。

但是,在他的人生进入坦途,事业一片光明的时候,他又开始质问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不,我要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别人分享。当许多人都以为他要大展宏图、一路高歌、快步前进的时候,他突然放弃了这项事业,反而转去做演说家和作家了。

凭着自己的执着与智慧,以及对成功的独特理解和对成功规律的准确把握,很快,他就成长为在国际上光芒四射的演说家和潜能激励大师。他开始不断出版专着,四处演说。

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90多个国家,曾经在40多个国家成功举行了演讲,有400多万人接受过他的言传身教。

他成了全球业务员顶礼膜拜的心灵导师,包括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巴菲特、迈克尔·戴尔和杰克·韦尔奇也都曾听过他的演讲。他出版了多部成功学着作,作品畅销全球。

他就是美国着名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逊的潜能激励导师,当代中国成功学大师陈安之的师公,全美最具影响力的演说家和成功学讲师,当今世界上最知名的心灵导师-博恩·崔西。

如果人生是一次漫长崎岖的旅途,那么改变旅程路线与方向的最好办法,就是在路途中以及路途的岔口处,不断质问自己:我们究竟要到哪里去·我们怎样才能成功到达那里·

贫穷不是平庸的借口

顾晓蕊

遇见她是在一次笔会上,她穿了件白底蓝花旗袍,婉约如一首宋词,举手投足间透着清雅。随后的两天,我发现吃自助餐时,很多人盘里堆很多,结果又吃不完,而她从不浪费一米一菜,还似乎很喜欢吃苦瓜。

面对众多美味佳肴,她为什么独恋苦滋味?同在一张桌上就餐的我,跟她渐渐熟络起来,趁着聊兴正浓,抛出心底的疑惑。她盈盈一笑,讲起一段往事。

她出身于贫寒的农家,为了供她上学,父母节衣缩食。可是,自从到了一所重点高中,她心里有说不出的失落。别的同学吃的穿的样样好,只有她衣着陈旧,甚至为了省钱,每顿都买最便宜的菜。

同学们议论的时尚话题,她一句也插不上嘴,那些对她来说太遥远。她成绩平平,很少有人注意到她。她觉得像流落到一座孤岛上,四周是漫无边际的寂寞,渐渐消磨去她的信心。

到了高二这年,她以为日子仍会流水般静静淌过。有一天,新来的语文老师说,有位同学的作文,写得实在是好。他大声诵读,没想到是她的文章。第一次得到这样的夸奖,她低着头,笑意一点点漾开。

这以后,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读她的作文。他还跟别的班的老师说,我们班有位女生文章写得飘逸,有灵气,能写出那些词句的学生,很不简单呢。

老师不知道的是,每到周末,同学们都出去玩了,她独自到校阅览室看书。在孤单的日子里,读书,成了她唯一的快乐。她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莲一般的心事,倾诉在纸页上。

不久,老师发现每到单元测验,她的成绩并不理想。她清瘦的脸庞,漫不经心的眼神,让老师心里五味杂陈,觉得应该跟她谈一谈。

她来到老师宿舍,神情拘谨,双手紧张得不知该放哪里好。老师笑吟吟地说,我炒了几个菜,咱们一起吃顿饭。菜很快端上了桌,豉汁拌苦瓜、苦瓜炒鸡蛋……

老师热情地招呼她,吃菜吃菜。

她伸出筷子,夹起菜,闻起来香香的,吃起来微苦。老师说你吃得惯吗?

她说,这在乡下是家常菜,可清热解暑呢。

老师意味深长地说,苦瓜虽苦,却是一道好菜。生活原本也如此,要学会苦中作乐,以苦为乐,苦是人生的良药。她怔住了,低头思索着。

老师接着说,你冰雪聪明,老师相信你会很出色……老师的话,句句敲在她心上,她的脸红了。

从那以后,她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成绩有了很大提高。那年高考,她顺利地考上了一所外地的大学。

跟随通知书一起到的,还有一封信和汇款单。信是老师写的,他说,祝贺你考上大学,并获得了助学金。

她走进了大学的校门,书本如张着白帆的船,带她遨游知识的海洋。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找了份工作。她利用业余时间写作,成了小有名气的作家,再后来她结婚成家,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时隔20余年,在一次同学会上,她又见到了老师,说出藏在心里的话:谢谢老师对我的鼓励,此外,我还要感谢母校,给我发放了助学金。

老师脸上浮起温和的笑容,有同学忍不住说:哪有什么助学金,老师把自己积攒的钱拿了出来,同学们知道后,也都或多或少的捐了些。

望着一张张亲切的面孔,她心里溢满了感动,朝着大家弯下了腰,深深地鞠了一躬。

片刻后,周围响起如雷的掌声。

我们无法选择出身,但绝不要因为贫穷,而甘于平庸,失去乐观向上的心。当你把贫穷当作一种砥砺,它不再是心灵的包袱,将化做坚强的动力,引领你更好地追求尊严和幸福,拥有绚丽多彩的人生。

有一种“穷”很给力

鲁西南

有人说,穷绝不是什么美好的事情。的确,真正的穷是不值得赞美的。挣扎在温饱线下生活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的。

在人们都追求富的时代里,穷,是我们每个人需要去摆脱的缰绳和枷锁。而我觉得有一种“穷”之于人生却是很“给力”。

穷而不酸。这是说要求我们消除因穷产生的怨愤,见到比自己更穷的不能去嘲讽鄙视人家。贫和富总是相对的。赤裸裸的穷当然是要弃绝的。不是每个人都像巴菲特、比尔·

盖茨那样富。穷不仇富,心平气和地过自己的日子,并通过不断的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

俗话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穷和富是相互转化的。穷,通过奋斗是可以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