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习惯决定未来
46886100000024

第24章 从现在开始做起,踏上培养人生习惯的9周之旅(7)

谈话结束时,将军问他在海军学校的学习成绩怎么样。他立即自豪地回答到:“将军,在820人的一个班中,我名列第59名。”

将军皱了皱眉头,问:“你竭尽全力了吗?”

“没有。”他坦率地回答,“我并不总是竭尽全力的。”

“为什么不竭尽全力呢?”将军直盯着他的眼睛,大声质问道。

此话如当头棒喝,让卡特猛然惊醒。此后,他事事竭尽全力,终于成为美国总统。

管理学大师彼得·F.德鲁克说:“全心全意做事的人,是唯一能够真正取得成就的人。”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管理哪种事业,都应该全心全意、尽职尽责,这不仅是工作的原则,也是成就人生的原则。

全力以赴做好每件事

戴尔·卡耐基说:“要想获得成功,仅仅尽力而为还不够,还必须全力以赴。”成功对那些全力以赴的人格外青睐。许多成功人士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都尤其强调全力以赴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激情。事实证明,全力以赴去做事的人,他们获得成功的概率达到了90%。

那些做什么事都抱着“试试看”态度的人,肯定不会去尽力做好每一件事。即使他们有什么好的想法,也只会停留在嘴皮子上。不能全力以赴去做事的人,就不会有激情和干劲,即使成功的机会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会视而不见,结果丧失掉了成功的契机。

有一个猎人带着他的猎狗去打猎,当他打伤了一只兔子之后,就命令他的猎犬去追。这只猎犬追了大半天,却并没有追到兔子,猎人气得大骂这只猎犬:“你怎么这么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而兔子回到洞里后,伙伴们都纷纷过来祝贺他逃过了猎犬的追捕,并问它:“哎!你已经受伤了,而猎犬跑得那么快,你为什么还能活着跑回来?”兔子说:“你们不知道,如果我被猎犬抓到了,我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我就全力以赴地跑!而猎狗抓不到我,它回去顶多挨一顿骂,挨一顿饿,它只是尽力而为。”

兔子是在逃命,它全力以赴,所以最终逃脱了追捕,保住了命;而猎犬只是在执行命令,它尽力而为,最终却没有能抓住兔子。由此可见,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全力以赴,差一点就可能使结果改变。任何成功,不拿出百分之百的力气是得不到的。尽力而为的人看着的是失败,而全力以赴的人看着的则是成功。

在日常工作中,就要养成全力以赴的良好做事习惯,不要以为把眼前的工作尽力完成就足够了,实际上你还有更大的空间和潜力:你完全可以干得更加出色。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说:“生活中有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不管是最伟大的道德家,还是最普通的老百姓,都要遵循这一准则,无论世事如何变化,也要坚持这一信念。它就是,在充分考虑到自己的能力和外部条件的前提下,进行各种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做的工作,然后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做下去。”

有了全力以赴的做事习惯,我们就可以对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始终保持强烈的激情和进取心。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怎么样才能得到以及为什么一定能得到。

艾森豪威尔年轻时,有一次晚饭后跟家人一起玩纸牌游戏,连续几次他的牌都很坏,于是就变得很不高兴,满腹牢骚。

妈妈看在眼里,就停下来对他正色地说道:“如果你要玩,就必须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怎么样。”他愣了愣,母亲又接着说:“人生也是如此,发牌的是上帝,不管你手中是怎样的牌,你都必须拿着,你能做的就是尽你全力,求得最好的结果。”

在以后的人生旅程中,艾森豪威尔都始终牢记着母亲的这句话,从未再对生活有过任何的抱怨。相反,他总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迎接命运的每一次挑战,全力以赴地做好每一件事。在这种做事习惯的影响下,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平民子弟,一步一步地成长为中校、盟军统帅,并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第34任总统。

人生也像在打牌,既然你掌握不了发牌权,那么不管发到你手里的是什么牌,你都要把它打下去,并努力打好。除此以外,你没有别的选择!任何想有所成就的人,都要下定追求成功的决心。

英国政治家狄斯累利说得好:“当一个人全心全意追求一个目标,甚至愿意以生命为赌注时,他是所向无敌的。”在我们决定全力以赴地投入时,还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但是,你要记住,只要下定决心就已足够,当你决定全力以赴去达到目标时,一切在你原先看来很难克服的困难就会变得不再那么困难;但如果你抱着半真半假的态度,那么你仍然可能会面临严峻的考验。

每天一点点

1.告诉自己“我要做到”

征服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者说:“我要做到这件事。”那些宣称“我要全力以赴”、我要尽力”、“我要做到”的人,都有机会比别人先达到目标。不论他们是商人、运动员、一般小市民或家庭主妇,莫不如此。我们唯有认真地做一件事,才有可能得到希望的结果。

2.培养自己的恒心

有许多青年人人都学有所成,能力非凡,似乎具备了成就事业的种种能力,但他们终其一生,却只能从事一些平庸的工作。究其原因,就是恒心的缺乏。缺乏恒心,会让他们一旦遭遇些许的困难与阻力,就立刻退缩,裹足不前,或者浅尝辄止,避重就轻,这样的人怎么可以担当重任呢?

3.激发出我们的热情

一个人工作时,如果能有充足的热忱和激情,再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不论做什么样的工作,都不会觉得劳苦。以饱满的热情去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专家;以冷淡的态度去做最高尚的工作,也不过是平庸的工匠。如果能始终保持主动、努力的精神来工作,那么即使在最平庸的职业中,也能做出惊人的成就。

5.轻重缓急,做事的指南针

必须分清轻重缓急。最糟糕的是什么事都做,但都只做一点,这必将一事无成。

[美国管理学之父 彼得·杜拉克]

从前,有两个猎人,一起去野外打猎。这时,一只大雁向他们飞过来。其中一个猎人拉开弓瞄准大雁说:“我把它射下来煮着吃。”另一个猎人却拦住他说:“鹅是煮着吃,大雁还是烤着吃更香。”“煮着吃!”“烤着吃!”两人争论不休,互不相让。此时来了一个农夫,于是他们就请农夫为他们评理。农夫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把大雁分成两半,一半煮着吃,一半烤着吃。两人认为有理,达成协议之后,他们决定将大雁射下来,但这时大雁早已飞得没影了。

怎样才能养成井然有序、高效做事的习惯呢?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理清头绪,个个击破,这样做起事来才会井井有条,忙而不乱。只有安排好自己一天所要处理的事情的次序,统筹规划,合理分类,才能够节约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最重要的是能给自己减少许多麻烦。

价值2.5万美金的时间管理方法

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我知道我所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但我的精力有限,一次只能处理一件事情,于是我就按照所要处理的事情的重要性,列一个顺序表,然后就一件一件地处理”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的人做事总是有拖拉的习惯,这并不都是由于他们办事懒散、没有责任心的结果。相反,有些人甚至还很勤勉,踏踏实实地做着事。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状况呢?那就是他们做事没有计划,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的结果。

做事要按照章法和事情的轻重缓急一步一步地来,合理调控时间,把事情处理得有节奏、有条理、有效率,你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思考,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就。

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理查斯·舒瓦普,很为自己和公司的低效率而烦恼。

于是,有一天他亲自去找效率专家艾维·李寻求帮助,希望李能卖给他一套思维方法,使他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

艾维·李说:“好!我10分钟就可以教你一套至少提高效率50%的最佳方法。”

李接着说:“你把明天必须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记下来,按重要程度编上号码,最重要的排在首位,依此类推。第二天早上一上班,立即从第一项工作做起,一直到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去处理第二项工作,第三项工作……直到你下班为止。即使你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才完成了第一项工作,那也没关系。只要它是最重要的工作,就坚持做下去,并把它做完、做好。把它当作习惯,每一天都要这样做。当你对这套方法的价值深信不疑后,叫你公司全部的人也都这样做。”

李说完后,又补充了一句:“这套方法你愿意试多久就试多久,然后给我寄张支票,并填上你认为合适的数字。”

舒瓦普认为这个思维方式很有效,不久就填了一张2.5万美元的支票寄给了艾维·李。舒瓦普后来坚持使用艾维·李教给他的那套方法。五年后,伯利恒钢铁公司从一个鲜为人知的小钢铁厂一跃而成为最大的不需要外援的钢铁生产企业。

舒瓦普常对朋友说:“我和整个团队坚持拣最重要的事情先做,我认为这是我的公司多年来最有价值的一笔投资!”

习惯很小,但只要坚持,从长远来看,那就是一笔巨大的投资。艾维·李的时间管理方法体现了“要事第一”的原则,被管理学界喻为“价值2.5万美金的时间管理方法”。如果你或你公司的每一位员工,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做最重要、最有生产力的事情,那么可以想象,只要假以时日,那会取得怎样的成就啊?

做事要分轻重缓急,重要性最高的事情应该优先处理,不要颠倒次序。如果不分轻重,将重要性最高的事情和最低的事情混为一谈,最终一定会错失良机,徒劳无功。

处理每天的具体事务是如此,做人生的长久规划也是如此,人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人生的长远目标、短期目标和即时目标。也许这些目标有时会相互交叉碰撞,让人难以取舍,无论怎样权衡利弊,始终不能达到尽善尽美。这时人们就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要善于发现并解决最迫切的问题。只有先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在乱中找出规律,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养成“先做最重要事”的良好习惯。

每天一点点

1.养成给事情分类的好习惯

每天需要我们处理的事情很多,但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一次只能处理一件事情,因此按照所要处理的事情的重要性分别处理,就会减少不必要的慌乱。

2.努力做好最重要的事情

怎样分清轻重缓急,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着名的“80/20定律”,即在日常生活中,20%的事情就足以决定80%的成就,所以应该先辨别哪些是最可能见效的20%的事情。一旦辨别清楚了,用80%的时间做好这些最重要的事情,再用剩下的20%的时间做其他事情。每个人在每段人生情况不同,人们不必机械地套用这些百分比,而应将它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学习和生活当中,就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并做好最重要的大事。

3.六点优先工作制,立即提升50%工作效率的方法①写下未来一周内要做的全部事情;

②按事情的重要顺序,分别从“1”到“6”标出六件最重要的事情;

③每天一开始,请你全力以赴做标号为“1”的事情,直到它被完成或被完全准备好,然后再全力以赴做标号为“2”的事情,以此类推。

6.创造机会,才能抓住机会

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功的人,都努力去寻求他们想要的机会,如果找不到时,他们就自己去创造机会。

[英国剧作家 萧伯纳]

有个人在森林里走时,突然掉进了一个十米多深的土坑里,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没有人来救他。

他在将死之时,冥冥之中好像听到有个声音对他说:“你摔伤了不能动弹了吗?”“没有,我一点儿也没有伤着。”那个声音又问:“那你怎么还在这儿没有出去呢?”“看来我运气不好,没有人来救我呀。”那个声音又响起:“那你怎么不自己创造出去的机会呀?”“我一心只在想着等待救援,哪里还会想到自己创造机会出去呢?”“其实,只要动脑筋,有很多办法的,你原本可以创造许多出去的机会。比如,这坑的上边全是灌木丛,如果你把衣服撕成一条一条的,搓成绳子,拴上一只鞋,再把鞋抛上去,只要鞋能卡在灌木丛中,你不就可以攀着绳子上去了么?”这个人痛心地说:“我只知道等待机会,从没想到去创造机会,现在醒悟已晚矣!”不一会儿,他就死在了土坑里。

英国有一句谚语:“如果良机不来,你就自己创造良机。”机会从不是偶然得来的。人生变化的机会有很多,要想获得成功的机会,你就得行动起来,为机遇的到来做准备,并且要主动去创造。只有创造一个又一个机会,才能制造一个又一个成功。

人们常说,机会可遇而不可求。其实,这只是那些没能成功的人给自己所找的借口。机会不仅可遇,亦可求。“弱者等待机会,强者把握机会,智者创造机会!”只要养成主动创造机会的习惯,而不是消极等待,那么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创造成功的机会。

天赐良机,是潜心奋斗者的回报

“最能干的人并不是那些等待机会的人,而是那些创造机会、运用机会、攫取机会、征服机会的人。”成功的人之所以能每每抓住成功的机遇,完全是由于在生活中处处都很留心,他们具有一双捕捉机遇的慧眼,当机遇来临的时候,他们就能迅速做出反应,从而把机遇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即使没有机会,他们也会创造出机会。

美国商人哈默就是因为不断抓住机遇、不断创造机遇,从而使自己的事业踏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使自己成为美国巨富的。

哈默从小便是一个善于创造机会的人。

小时候,哈默是三兄弟中最不听话的,但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精神的一个。16岁那年,他在读高中期间,就曾做了第一笔成功的“大买卖”。一天,他看到一辆双座旧敞篷车正在百老汇大街上拍卖,尽管售价高达185美元,但他还是决心买下来。他向在药店售货的同母异父哥哥哈里借款。买回汽车后,为一个糖果商送货,每天可得到20美元的报酬。两周后,他不仅如数还清了哥哥的钱,获得了这辆汽车,而且还在继续赚着钱。

这件事使得哈默明白了机会的重要性。在此后的人生历程中,他从不坐等机会的到来,而是不断地创造着新的机会。

哈默自从1956年接管了经营不善、当时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加利福尼亚西方石油公司之后,便开始热衷于石油开发事业。石油业的风险相当大,只有找到石油和天然气才有出路,可到哪里找呢?哈默自有办法,他专门在别人认为找不到石油的地方去找油。

当时,有一家叫德士古的石油公司,曾在旧金山以东的河谷里寻找过天然气,可钻头一直钻到5600英尺,还不见天然气的踪影,这个公司便放弃了。哈默得知这一消息后,便立即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哈默以30%的风险系数,70%的成功概率,带着妻子和公司的董事们来到这里,在“死刑”的枯井上又架起了钻机继续深探。结果在原有基础上,又钻进3000英尺后,天然气果然喷涌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