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一个叫诺依的小女孩却例外,她既没有同大家一起叫嚷,也没有与其他人争抢。她只是谦让地站在一边,等别的孩子都拿到以后,她才把剩在盘子里最小的一个面包拿起来。她也并没有急于离去,而是向面包师真诚地表示了感谢,并亲吻了面包师的手后才向家走去。
第二天,面包师又把盛面包的大托盘放到了孩子们的面前,其他孩子依然如昨日一般疯抢着,羞怯、可怜的诺依像昨日一样,只得到一个比头一天还小一半的面包。她拿回家后,妈妈刚一切开面包,许多崭新、发亮的银币滚了出来。
妈妈惊叫道:“立即把钱送回去,一定是揉面的时候不小心揉进去的。赶快去,诺依,赶快去!”当诺依把妈妈的话告诉面包师的时候,面包师慈爱地对她说:“不,我的孩子,这没有错。是我把银币放进小面包里的,我要奖励你。愿你永远保持像现在这样的一颗平安、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诉你妈妈这些钱是你的了。”她惊喜地跑回家,告诉给了妈妈这个令人激动的消息,这是她的感恩之心得到的回报。
日本的一些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他们的感恩教育主要是教育孩子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所有关心自己的人。感谢父母,是因为父母养育了我们;感谢老师,是因为教师给予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感谢其他关心我们的人,是因为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使自己渡过人生的道道难关。
有一段话说得好:“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智慧;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该自立;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
感恩,不是压力,不是桎梏,更不是债务负担,而是催人向上的动力。学会感恩吧!我们从父母和师长那里学会感恩,我们还要教给我们的孩子学会感恩。在感恩的心情中,我们定将成为更健康、更完整、更完美的人。
感恩从来就不分大小。只要你常怀感恩之心,你便可以在工作、生活和交际中更加如鱼得水。
学会感恩,是善举,是回报,更是我们刻骨铭心的一种感知。学会感恩,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必需要领,是我们生命中的必备情愫,更是我们在人生中博取成功的必经捷径。
每天一点点
1.感恩父母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并且抚养我们长大,教育我们成人,为了那一份至深的爱和发自内心的感动,感恩父母吧,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只要能让他们感到欣慰,这就够了。比如,帮父母做点儿家务,为他们留下点儿零花钱等。
2.感恩老师
马其顿王亚历山大说:“我尊重亚里士多德胜于生身之父,因为如果说我的生命属于父亲,那么赋予生命价值的所有一切都属于亚里士多德。”
老师燃烧了自己的青春,培养了一代一代的人才。他们的幸福,是桃李满天下,是学生唤他的一声“老师”。感恩老师,用优异的成绩,用骄人的成功,用你一点一滴的进步来告诉老师,“老师,我能行”。
3.感恩他人
任何帮助过我们的人,打击过我们的人,都值得我们去感恩。因为前者给予了我们温暖,让我们自信前行,而后者让我们成长、进步,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对他们真诚地说一声“谢谢”。
4.感恩生活
古代日本的阿伊努人,把小米捣碎做成饼之后,家中的老人要向饼祷告:“哦,谷神啊,我们向你礼拜。……你滋养人们吧。我现在吃你。我礼拜你,感谢你。”祷告之后,才能拿起一块饼吃。
感谢生活,感激自己所得到的一切,并且以平常心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尤其是在遇到困难、不幸的时候,仍然要感谢生活,不怨天尤人,才能做生活的主人。
3.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谦虚一点,它可以使你有求必得。
[埃及国王 阿克图]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在打猎的时候,会去请教猎人,而不是政治家。正如他有政治难题的时候,会去请教政治家,而不是猎人一样。
年轻时,罗斯福在一家牧场打工。一天,他跟一个小头目麦利在培德兰打猎,他们看见了一群野鸡,罗斯福便追着去打。
“不要打!”麦利大声喊道。
罗斯福却没有理会。当他正盯着野鸡的时候,忽然从旁边的草丛里跳出来一只豹子。罗斯福顿时傻了眼,他想掏出手枪射击,但已经来不及了。要不是麦利及时开了枪,罗斯福就可能没命了。
麦利红着眼珠,责骂罗斯福是个头等的傻子,并以命令的口吻说道:“我每次叫你不要打的时候,你就要站着不动,懂吗?”
罗斯福安然地忍受着同伴的怒火,因为他知道麦利所说的是完全正确的。
此后,每次打猎,罗斯福都认真服从猎人的命令,就连他日后当上总统后都是如此。
“遇事一问,必长一智”,活到老,学到老,问到老。那么,所学到的东西便能在不断的积累中增值翻番!
养成谦虚做人的习惯,就会多一份清醒,少一份自我陶醉;把自己看低一点,就能常提醒自己:“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从而见贤思齐,取长补短,完善自我。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见优点而不见缺点,常常以己之长比人之短,就会把自己越看越高,越比越目中无人,以至昏昏然、飘飘然起来,最终走向歧途。
谦虚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金钥匙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谦虚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成功者的必备因素。
史书记载:正考父首次被任命为士时,是低着头走路;被任命为大夫时,是弯着腰走路;被任命为卿时,身体像伏在地上,沿着墙边儿走路。正考父以自己的谦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约翰·保罗曾说过:“一个真正伟大的人,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谦虚,就是要把自己看低一点。况且自己本事不高,别人也很难把你看高。如果自己真的很有本事,再加上虚怀若谷,不是锦上添花、两全其美吗?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这是莎士比亚送给人们的最好诠释。
有一天,苏格拉底的弟子聚在一块聊天,一个出身富有的学生对其他同学夸耀他家在雅典城附近有一片很大很大的庄园。
苏格拉底在一旁不动声色地拿出了一张地图,对这个学生说:“麻烦你指给我看,亚细亚在哪里?”
“这一大片都是。”学生说。
“很好,那么,希腊在哪里?”
学生好不容易在地图上找出一小块地方来,但和亚细亚相比,实在是小多了。
“雅典在哪里?”
学生指着一个小点说:“好像是在这儿”。
“现在,请你指一下你那块很大很大的土地。”
学生满头大汗。他的田地在地图上连个影子都没有。
多一些谦虚,才有继续探寻真理的动力。巴甫洛夫曾经说过:“无论在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知道了一切。”苏格拉底在这一点上做得很是出色。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着名的哲学家,他才华横溢、着作等身,许多青年人都投身他的门下学习。每当人们称赞他学识渊博、智慧超群的时候,他总是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他曾经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他的智慧,他对门徒们说:“我们的智慧都好像一个圆,只不过我的圆比你们的稍微大些,正因为我的圆大些,我的圆外未知世界才更大,我才觉得我的知识是多么的贫乏。”
由此可见,一个智慧越大的人,他对知识的渴望就越大,他反而会觉得自己是无知的。反之,一个知识浅薄的人,一个越是夸夸其谈的人,他对自己的认识就越是肤浅,越是可笑。
谦虚是重要的,但是我们所说的谦虚并不是一味地谦让,而是要合理地礼让。
否则,这种谦虚就会变成懦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在外交上,恭谦有礼会显示出一个大国应有的风度,但一味忍让,外交就没有了任何意义;在工作中,彬彬有礼、谦让有度,才能得到他人的好感,但对那些庸俗者一味让步,只能让别人看轻;在生活中,谦虚大度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但如果你在任何机会面前都在谦虚,那样等于放弃机会。只有学会如何谦虚,人们才会知道如何进步。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要养成谦虚的习惯,对人对事不可锋芒过露,才能修炼自己,提高自己。
每天一点点
1.少夸夸其谈,多洗耳恭听
“上帝给人一张嘴和两只耳朵,就是要让人少说话,多一些倾听。”只有谦虚地听别人说话,才能发现别人话中的亮点,也才能完善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当自己对有些问题不明白时,更是要谦虚地多问问别人,而不能不懂装懂,贻笑大方。
2.闻过则喜,知错能改
谦虚一点,就容易听取他人意见,就能闻过则喜,知错就改。当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就会有人主动帮助你;当你有缺点和不足时,就会有人指出来,从而让你飞得更高、更远。如果夜郎自大,唯我独尊,看不起身边的人,最终只能成为孤家寡人。
4.难得糊涂,是真清醒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福报也。
[中国清代文学家、书画家 郑板桥]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处世哲学,当年他写下“难得糊涂”四个字时,下面还有一行款跋,即“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如今,在这个竞争激烈,稍不加快脚步就会落后的时代里,很多人也把这四个字作为自己的处世哲学。可是“难得糊涂”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呢?
当初,也就是郑板桥为官之时,他将官场、世事看得太清楚、太明白、太透彻而又无以为释。但另一方面,郑板桥为人性情刚直,不阿谀奉承,不狡诈圆滑,面对着诸多不平之事,不管他怎样努力,怎样累,怎么烦,都不能够改变。为此,他开始在“糊涂”之中寻求遁世之术。也就是凡事不较真,不计较,襟怀坦荡无私,不和自己过不去,也不跟别人过不去,更不跟生活过不去,时时刻刻保持一颗轻松愉悦的心。为此,郑板桥的人生不可谓不洒脱、自在。
难得糊涂是一个人处世做人的成熟和从容。这种糊涂与不明事理的真糊涂不同,它是高明人生的平和心态的写照。在处世上难得糊涂一点儿,你便可以获得大自在。
大智若愚,藏巧于拙
糊涂常指不明事理的人或事,例如骂人是糊涂人,糊涂东西、糊涂虫,这是人的一种情态。难得糊涂是一种“悟”。一般顿悟者很少,而大多是经历多了,感受多了,才悟出来的。
其实,人们原本都是推崇精明的,从精明于世到“糊涂”一生是一种选择,这意味着要有所放弃。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放弃往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只有看得远、看得深,经过洗涤与磨炼之后,才能够使自己的灵性得到升华,才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因此,糊涂也是难得的。
在“二战”期间,美军破译了日本人的密码,对日军在海上的作战部署了如指掌。但此时一个多事的记者知道这件事后,便作为独家新闻做了报道。这样一登报,可以说是闯了大祸。但罗斯福却来了个“糊涂计”,对泄密事件既不派人调查,也不将那个记者逮捕下狱。这则新闻虽然被日军高层看到了,但是了解到美国对此事若无其事,便误认为是美国使用的“迷惑计”,也对这则报道不以为意。这就是“假作真时真亦假”。这样,罗斯福骗过了日本人,他们还继续使用原来的密码,并且不断地被美军破译。罗斯福对日军行动了如指掌,所以在中途岛战役中大获全胜。
很多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士,其内心深处也几乎都隐藏着一种绝妙的迟钝和糊涂。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得主利根川博士曾说过,“我带有某种迟钝,只能依稀看到对大家来说显而易见的东西”,并以此来证明“迟钝”恰恰能够摆脱世间常识的羁绊,出人意料地取得“世界性的发现”。
居家过日子,尤其是婆媳相处、夫妻磕碰、两辈代沟,难得糊涂是一种包容。
婆婆唠叨了,比如让你多穿衣服、多吃点儿饭,她是好心,那就让她说去,注意身体总比不注意强。只要自己的亲人原则上不错,尽可以包容一点儿。难得糊涂可以使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对于上班族来说,难得糊涂并不是在工作上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而是在处理与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时,不可得理不饶人,不要在小事上纠缠不清。比如,他奖金多了,我少了;谁说我什么话了;谁爱占小便宜了等。这些都不必太在意,也影响不了你什么。一个月的奖金多少并不会使你们贫富差距加大,说不定你下个月又会比他高。要避小嫌而合作共大事,只有公司搞好了,大河有水小河满,得到的利益并不会比谁少。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难得糊涂都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高明。
美国夏威夷大学一位心理学家指出,“有限度”的糊涂对于引发个人的创造力、导致事业成功,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都有益处。实际上,不少成功的人、和谐的家庭、和谐的人际的重要秘诀便是“难得糊涂”。
每天一点点
1.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难得糊涂并不是说对什么都放过,于己无关,而应在大事上把握好方向,决不能出差错,比如不贪污就是不贪污,一分钱也不收受;按政策办事就是按政策办,决不渎职。在小事上就不妨宽容一点儿,比如,单位发福利,尽可以少得一点儿,而让家庭有困难的多得一点儿。
2.有理让三分,无理不取闹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不与人发生矛盾、冲突更好,一旦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如果理在你这一边,那也不要得理不让人,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还需要合作共事。如果你确实理亏了,那也不要无理取闹,而应勇于承认错误,这样不但不是失面子,反而给人讲理明礼的印象。
3.活出本色的自我
吃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乃人之常情。与其遮蔽掩饰,不如丢掉面具,卸掉伪装,轻松自我才是人生真谛。能做到宠辱不惊、胸怀天下、大度能容固然好,做不到也莫强求。就当个凡夫俗子,难得糊涂,走自己的路,吃自己的饭,也不失为一种坦荡的快乐。
5.能屈能伸方能成大事
做人的道理,刚柔并用,不可偏废。太柔就会萎靡,太刚就会折断。
[中国清代政治家、文学家 曾国藩]战国时期,秦王听说赵王得到了“和氏璧”,便提出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当时,赵弱秦强,不答应,秦会攻打赵;答应了,又徒惹天下人耻笑。后来,有人推荐蔺相如出使秦国,他果然不辱使命。
当蔺相如看到秦王无意用城池换“和氏璧”时,便以性命相逼,秦王阴谋没有得逞。随后,蔺相如用计使人把“和氏璧”带回赵国,同时让赵国做好迎敌的准备。这样,既保住了“和氏璧”,也让赵国免受了秦国的攻打。
自古以来,凡以弱胜强者,成大业者,多是能屈能伸,以智慧取胜的。养成能屈能伸的做人习惯,才能“以柔克刚,水滴石穿;柔韧有术,生存妙道。刚中有柔,圆通无碍;柔中有刚,绵里藏针。”
大丈夫能屈能伸
诸葛亮躬耕南阳,姜子牙渭水垂钓,可谓“屈”;而孔明一席“指点江山,三分天下”之豪言,姜太公一竿“无钩钓鱼,愿者上钩”之猖狂,可谓“伸”。
“屈”是遇到锋芒时的暂时避让,是以逸待劳,迷惑对方;是“该放手时则放手”,才不致“眼前无路想回头”。
“伸”是相机而动的“趋进”,是“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气概。在三国时代唯一能与诸葛亮相抗衡的司马懿就是一个“能屈能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