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个年轻人关切地问她:“夫人,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老妇人莞尔一笑:“不用了。我在这儿躲会儿雨,马上就走。”老妇人随即又心神不宁了,不买东西却借用人家的屋檐躲雨,有点不近情理。于是,她开始在百货店里转起来,哪怕买个头发上的小饰物,也给自己躲雨找个理由。这时,那个小伙子又走过来对她说:“夫人,您不必为难,我给您搬了把椅子,放在门口,您坐着休息就是了。”
雨过天晴后,老太太向那年轻人道谢,要了张名片就走了。几个月后,费城百货公司的总经理收到一封信,要求把这位年轻人派往苏格兰收取装潢一座城堡的订单,并让他承包这个家族企业下季度办公用品的采购订单。总经理很惊讶,因为这封信带来的利益几乎是他们公司两年的利润总和。在迅速与写信人取得联系后,才知道写信人是美国亿万富翁卡耐基的母亲。而这笔订单则是为了报答年轻人的关照之恩。
为什么一声问候、一把椅子,竟然给一个年轻的售货员带来了如此丰厚的回报?这件看似不寻常的事情背后有着普遍性,那就是相互回报的心理在起作用。前辈们总会教育我们要“知恩图报”,我们应该尽量回报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回报对方呢?
心理学家认为,相互回报行为同其他行为一样,也是由人的某些社会需要和动机引起的,如果收了别人的恩惠而不去回报对方,往往就会因为负债感而使自己感到不适。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维持心理上的平衡是回报的主要原因。施恩和结怨虽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人际行为,但都打乱了个人原有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要得到改善并达到新的平衡,只能通过回报得以实现。我们常说:“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这其实为了寻求心理的平衡,不通过行为把内心被压抑的情感发泄出来,人们就难以恢复原来的心理状态。
获得社会赞许也是回报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动机。在传统的认识中,相互回报是与社会的伦理道德相符合的。有恩不报太无情,有仇不报太窝囊。所以,回报行为能为当事人赢得社会赞许,而如果不回报,则会成为社会谴责的对象。但是报恩是值得提倡的,而报仇往往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也会造成对自己的伤害,是需要克制和化解的。
此外,回报是为了保持人际的社会交往。回报行为中的报恩行为,在保持人际社会交往的功能中具有较明显的效果,不仅还了所欠人的“礼”,还可扩大社会交际圈,消除孤独感。而回报行为中的复仇行为,虽然从社会性上说,它代表了人们的社会参与意识,但是却会影响人际交往的质量,要知道,“怨怨相报何时了”,“冤家宜解不宜结”,结缘总比结仇好。
无论是“点头之交”,还是亲密的长期交往关系,回报心理都存在并发挥着作用。而一个人如果接受了人家的恩惠却不回报,在社会群体中是极不受欢迎的。只有在条件或能力不允许而不能回报他人恩惠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得到众人的谅解。
在赌博的过程中,赌徒们总是觉得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能够控制骰子,掷出自己想要的点数。其实这是一种控制错觉,对于一些偶然的事物,并不是凭努力去改变它。
对于偶然的事情,其实是非人力所能控制,但是很多时候,人们却总是以为自己可以控制。
有一家公司向职工发售了一批有500万美元头奖的彩票。每张售价是1美元,其中一半彩票是职工自己挑选的,而另一半是公司直接派给的。
到抽奖的时候,公司专门派出调查人员找到那些持有彩票的人,表示自己的朋友想买彩票,希望他们能够转让给自己。结果发现,是自己挑选的彩票平均售价是8.16美元,而不是自己选的彩票每张平均才卖1.96美元。其实,自己挑选的和公司派送的彩票中奖概率是一样的,可是人们就是认为自己挑选更容易中奖。
另外,我们看到那些在玩“双六”的赌博游戏时,会在心里想着掷出“六”,口中也会小声地说出来。并且拿着骰子的手也会不自觉地用力,其实,这些小动作对结果没有什么影响,但是,人在潜意识里觉得这样做自己可以控制骰子,让它遵循自己的意愿,掷出自己想要的点数。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人们总是以为自己能够控制偶然发生的事情,并为这件事情付出巨大的努力;事实上,很多人也都知道这种努力是无济于事的。那么,人们为什么还会做出这种努力呢?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之所以会发生这种行为,是因为一种叫做“控制错觉”的心理定律在作怪。
心理学家还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给了一些人钱,让他们采用掷骰子的方式赌输赢。比较他们在掷骰子前下的赌注大,还是在掷完骰子还未开宝时下的赌注大。结果发现,大多数被试在掷骰子之前下的注更大。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大多数被试认为在没有掷骰子前,靠自己的努力,能使骰子赢的可能性更大,这显然是一种错觉,掷骰子胜负只是和当时那一掷有关系,而与自己的技术和能力没什么直接的联系,它是偶然的。人们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在潜意识里觉得,自己越努力,越容易如愿所偿。
人们之所以错误地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偶然的事情,是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主要的活动,都能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和训练加以控制,于是我们把这种能控制、能驾驭的感觉延伸到其他所有的事情上。
日常生活中,在一些必然的事情上,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控制一些事物,可以取得一些成绩,比如,多花点力气,多扛一些货物,就可以多赚一些钱;多花点时间,多记一个知识点,在考试的时候就会多考一点分数。但是我们不能把这种努力可以改变结果的规律运用到一些偶然的事情上来,这样只能会被控制错觉所迷惑,不能理智地看待事情,而使自己陷入到空想和执迷之中无法自拔。
控制错觉对人们的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应该改变这种错误的想法。比如买彩票、赌博等,人们因为放大了自己的对未知事物的控制能力,以为自己可以决定结局,因此沉迷其中,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事实上,偶然性的事情本身与我们的能力和技术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无法用自己的思想去控制它。所以,在对待中奖和赌博等偶然性的事情时,应该正确地认识到自己是无法控制结局的。
人们因为受到先入为主地影响,容易对事物做出定位。在习惯了某个位置之后,就不容易更换。例如在开会的时候,大家自由入座,而之前坐在什么位置,休息回来还会坐在那个位置。
生活中,人们有时候会很认死理,很古板,即使没有人约束自己,也常常会在一种固定的模式下来做事或者思考问题,形成一种心理定势。而不愿意尝试去进行改变。
社会心理学家曾做了这么一个实验:在开会时,先让与会者自由入座,会议进行一段时间后,会让大家到室外休息片刻,然后再入会场,如是五六次,结果发现大多数人都坐在他们第一次入座的座位上,而没有更换位置。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人们习惯的工种、专业、职业等社会定位,也带有定势化的现象。人们在选择专业、职业时,对已经自行选定的专业、职业,总会有一种潜在的坚持,一般不易放弃。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自己选定的角色位置不因其他因素而发生太大变化的现象,称之为定位效应。在定位效应的作用下,人们一旦习惯了在某个位置,定准了某个事物,就不会轻易更换。
之所以会存在定位效应,从深层的心理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与个人的心理特制,社会心理以及环境影响都有很大影响。
首先,定位效应的产生是受先入为主的影响,也就是首因效应。一般来说,人们在第一次接触原本并不熟悉的事物而留下的第一印象,往往会对其后来的认知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第一印象往往能在人们的头脑中保留很长时间,在没有其他特殊或重大刺激时,这种第一印象就会抵制后来的刺激影响,使第一印象占居主要地位,不轻易改变。例如,当你第一次与某人交往,而他给你留下的印象并不好,那么你难免会对他形成一定程度的偏见,而不愿意再接触他。
其次,定位效应的产生要依赖于一些人本身具有的定位者特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有定力的人,往往容易产生定位效应。因为,如果一个人很有定力,就很难为周围因素所干扰,能够始终把精力集中在最先自己所选择的对象上。而相反地,那些见异思迁,缺乏定力的人则会随波逐流,就不太可能定位,而是经常变位。
懒惰的人也容易受到定位效应的影响,在他们身上存在着一种惰性心理,性情不活跃,懒得去费脑筋思考,懒得去费劲地争取或改变什么,怕苦怕累怕危险,没有什么特殊情况的话,他们能照旧就照旧,根本不愿意改变目前的境况。所以一种生活模式他们可以过一辈子,一种工作他们会一直做下去而不厌烦。
自信心极高的人也容易定位。因为他们总是相信自己是对的,甚至有些自命不凡,对于自己做出的选择更是深信不疑,不会轻易接受他人的建议,而是一意孤行,从不反悔。
再次,人们一般都会持有一种自我认知协调一致的心理要求。在无特殊情况下,人们总希望能够给人留下一种前后一致的印象,而不希望经常变化,让人难以接受。在这样的一种认知协调动机的驱使下,人们就会对自己的态度与言行做出相应的控制,尽量保持前后一致。除非产生了其他更强烈的选位动机,否则就不会轻易改变。例如,某人被大家公认为是一个顾家的好男人,为了保持自己的好印象,即使他有些不愿意,也会极力地去以此标准来约束自己,而不会随意地去破坏自己的形象。
在学校教育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学生受到老师、班主任批评的次数越多,并不能够使他的缺点和错误减少,相反这往往会使他产生一种“抗体”,甚至面对老师的批评不以为耻,反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