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笑着读完心理学
46881400000024

第24章 引导心灵的力量——展现神秘的心理轨迹(3)

伊索寓言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一只狐狸在旅行的途中,感到饥饿难耐,就在四周找吃的,不久狐狸就看到一架葡萄,葡萄长得很茂盛,狐狸口水都流出来了,狐狸就沿着葡萄的枝蔓使劲往上爬,狐狸原本就不善于爬高,而且枝条柔软,爬了很多次也没有摘到葡萄。狐狸心想也许跳起来就会吃到葡萄啦,狐狸往后退了几步,憋足了劲,使劲往上跳,但是还是没有够到葡萄。如此几次,还是没有能如愿以偿。

折腾了好久,狐狸不仅没有摘到葡萄,还弄了一身的伤,但是此时它却突然笑了起来,它对自己说:“那葡萄一定不熟,又酸又涩,肯定不好吃,到嘴里也会很难受的,不呕吐才怪呢!哼,这样不好吃的酸葡萄,送给我,我还不稀罕吃呢!”同时,它又拿出了几个又小又轻的柠檬,说:“天底下最甜美、最好吃的莫过于柠檬了。只有傻瓜才会想着去吃葡萄呢!”于是,狐狸饿着肚子,又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狐狸没有吃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因为拥有柠檬,柠檬是酸的却要说成是甜的。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像狐狸那样的境遇和心态,当我们很想得到一样东西,但现实却无法得到时,我们就会下意识地丑化那些得不到的东西,借此来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安慰,这种心理被心理专家称为“酸葡萄心理”或者“甜柠檬心理”。

“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当人们遭遇挫折或者失败,并由此产生挫败感的时候,就会不自觉产生消除或者减缓这种挫败感的倾向,总会无意识的运用一些心理防卫方式来满足自己这种心理。其中,“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就是人们较为常用的也是典型的心理防卫方式。

“酸葡萄心理”,就是人们的一种自我安慰心理,实际上也可以算做是一种自欺心理,这种心理能实现人们的自我保护,像狐狸吃不到葡萄而说葡萄酸一样,使自己的内心恢复到平衡的状态,而不至于十分沮丧。

人生路上总会有坎坷和无法实现的愿望,这就会使人们产生一种挫败感,从而也就需要给心灵一定安慰,心灵没有安慰的话,也许就可能因为过分沮丧而陷入某种误区而对生活失去希望。而“酸葡萄心理”是人们自我安慰的有效方式,人们会不自然的丑化或者扭曲得不到的东西,以此来实现心理上的平衡,来减轻自己的挫折感。用得不到的就是不好的来弥补自己真正无法得到的需求,编造一些“理由”进行自我安慰,从而达到解除内心不安,以缓解紧张,消除压力的目的,将自己从困境、不安等消极的心理状态中释放出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也就是说,当个体在追求的过程中受挫而无法实现目标时,人们就会以贬低原有目标来冲淡内心的欲望,达到自我保护、自我安慰的目的。

狐狸吃不到甜葡萄,只好吃酸柠檬,却把酸柠檬硬说成是甜的,即美化得到的东西,从而达到安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甜柠檬心理”。因为有些愿望是永远无法实现的,但是有些愿望是很容易就可以实现的。用这些得到的愿望来替换那些不能实现的愿望。并认为自己已经拥有的、已经实现的目标是最好的,从而消除了那些不能实现的愿望带给自己的失落感。这也是一种自我心理调适的过程,是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熟悉的人面前都会表现得比较放松和自然,而陌生人面前就会有些拘谨,这是因为我们在自己人在一起,没有什么防备,而与陌生人在一起就会产生警戒心理。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在买东西的时候,明明我们是第一次到某个商场或超市,导购小姐都会热乎地像是老熟人,还总是用甜甜的嗓音一口一个“咱们”地说:“这是咱们店里刚到的新款。”“今天是咱们店里搞活动,全场8.8折。”“咱们的办公室在楼上。”“咱们公司的总部在上海。”听起来,好像这家店甚至公司都是自己家的。即使拒绝你,也会用上“咱们”“不好意思啊,咱们的特价商品是不让试的。”在其他场合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去饭店,服务员也会殷勤地介绍:“这是咱们店的特色菜,欢迎您品尝。”

虽然初次见面,就亲切地称呼“咱们”觉得有些怪怪的,但绝大多数人听到之后心里还是很受用的。如果对方不说“咱们”,而换成“我们”,“这是我们店新进的产品”、“我们的特价商品不让试”,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呢?觉得人家把自己排除在外,关系一下子疏远了很多,容易让人产生抗拒心理,而不愿意多接触。所以,商家“咱们”的称呼其实是拉近自身与客户关系的一种方式。

一般来说,双方关系的亲疏和对彼此的印象决定着两者之间使用何种称呼。反之亦然,一个人被对方如何称呼,往往影响着彼此间的印象和关系的亲疏。在人的潜意识里,都希望他人对自己抱着强烈的关心、重视。对于一个对我们表示强烈关心、重视的人,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把他当成自己人,就会对其产生好感。心理学家认为,要赢得对方的好感,可以通过使用有效的称呼方式来缩短心理距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可以说商家用的是人际交往中的“自己人效应”。所谓“自己人”,是指对方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自己人效应”是指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接受。

生活中,很多人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或者是与陌生人打交道,总是会产生一种戒备心理,害怕自己被欺骗或者受到某种伤害。而人们的内心一旦产生戒备,就会对彼此的相处和交往带来困难。而如果自己面对的是自己的亲人或朋友,或者熟悉的人,内心的戒备就会减弱或者消除,交往起来就更加融洽。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就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把自己与对方归为一类,成为自己人,这样就更容易相处和沟通了。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人是不防备的,并且很容易接受和赞同。

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和别人喝酒可能还有戒备,不敢多喝,而和知己在一起,就会很放心,很坦诚,很放得开,喝得也就比平时多。只有彼此在同一个立场上,同属一个团体,在平等的地位上,才能够在心理上拉进彼此的距离,消除对方的戒备。

例如,为矫正中学生早恋倾向,有位教师不是站在长辈的位置上批评教育,而是讲起来了自己的初恋史,通过这样的谈话,和学生拉近了距离,然后指出这是青春期性萌动的正常反应,再接着谈自己对早恋的看法。这样的效果就比较好,中学生们会觉得亲切可信,从而听取了老师的建议。可见,这种心理效应能够帮助我们有效达到影响对方的作用。

在生活中,人们接触的信息是在不断更新的,如果有更多的新信息的刺激,人们就可能会忘记过去,而对最近的信息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才会喜新忘旧,娶了媳妇忘了娘。

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

读了很多书,但是真正能够回忆起具体情节的也就是最近读的几本;考试前把所有的资料都复习了一遍,但是在脑海里,印象最深的就是最后背的那部分内容;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惹你生气,可是谈起具体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而且是源于最近才发生的事情。

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还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用自己编撰的两段文字作为实验材料,文字材料主要是描写一个名叫吉姆的男孩的生活片段,第一段文字将吉姆描写成热情而外向的人,另一段文字则把他描写成冷淡而内向的人。在实验中,洛钦斯又把两段文字加以组合:第一组,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第二组,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三组,只显示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第四组,只显示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

洛钦斯让四组被试分别阅读一组文字材料,然后回答阅读之后觉得“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中有7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二组中只有18%的被试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三组中有95%的被试者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四组只有3%的被试认为吉姆是友好的。

这项研究结果证明,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但是,洛钦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如果在两段文字之间插入某些其他活动,如做数学题、听故事等,则大部分被试会根据活动以后得到的信息对吉姆进行判断。也就是说,最近获得的信息对他们的社会知觉起到了更大的影响作用,这个现象叫做近因效应,是与首因效应相对的一种心理现象。

“近因”,是指个体最近获得的信息。所谓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当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

研究发现,近因效应一般不如首因效应明显和普遍。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当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或者原来的印象已经淡忘时,新近获得的信息的作用就会较大。此外,心理上开放、灵活的人容易受近因效应的影响。虽然近因效应不如首因效应明显和普遍,但是它的影响也是存在的。例如,生活中“娶了媳妇忘了娘”的现象,就是因为近因效应引起的。因此新婚之初,丈夫新近获得了信息都是来自于妻子,而且刺激性更大,更能引起丈夫的兴趣,因此就会对老娘那边的信息不很关注或者暂时遗忘,所以,就会产生只想着媳妇而忘记老娘的现象。

既然,新近的消息会影响人们形成的印象,人们就应该积极地改变它带来的不良影响,比如,在批评过程中,难免有些情绪化,但结束的时候要多些安慰和解释,这种打一巴掌之后赶紧给揉一揉的做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前面的一巴掌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