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Ⅱ
46879500000029

第29章 有个好的心理,才有美好的未来——打造孩子的心理资本(3)

不要强迫孩子

要避免对孩子进行强迫教育,若想让孩子形成某种特长,就必须重视对孩子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不管让孩子学什么,都要先启发,培养兴趣,不能硬逼着孩子去学。如果父母不顾孩子的心理特点,采取强迫、命令的手段硬逼着孩子学,那么,其结果是扼制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成效,损害他的身心健康。

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

父母要让孩子多接触各方面的事物,大胆尝试,充分接受各种新的生活体验。

除了让孩子做多种多样的尝试外,父母还应注意为他提供各种学习的条件和施展才华的机会。然后在这些过程中,观察了解孩子喜欢干什么,擅长干什么,再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培养孩子,发展他的长处。

满足孩子的兴趣要求

当父母发现了孩子兴趣志向后,还要设法满足孩子的兴趣要求,这是通过兴趣培养特长的关键一环。生活中,常有父母抱怨,刚开始孩子学习某一技能兴致挺高,可略知皮毛后,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没有恒心和毅力。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缘于父母过高的期望与要求。

7诚信是孩子终身可依靠的资本——培养孩子讲诚信的品德

没有谁必须要成为富人或成为伟人,也没有谁必须要成为一个聪明的人,但是,每一个人必须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美国经济学家本杰明鲁迪亚德

在CCTV《对话》栏目中,主持人请微软公司的副总裁李开复根据微软招聘人才的标准给以下三个条件排序:创新、诚信、智慧。李开复毫不犹豫地把“诚信”放在第一位,并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李开复面试了一位应聘者,这名应聘者在技术和管理上都非常出色。在交谈的过程中,应聘者主动向李开复表示,如果录用了他,他将把原来公司的一项发明带过来。李开复说:“不论这个人的能力和工作水平怎样,微软都不能录用他。因为他缺乏最基本的处事准则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罗塞尔·赛奇说:“坚守信用是成功的最大关键。”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赢得他人的信任,就一定要讲信用。

在美国有一个青年,父亲因病去世,并留下了一堆债务。这个青年本可以借口父亲去世而逃避债务,但是,他没有,反而一一拜访了债主,向他们保证自己一定会替父亲还清所有的债务。债主对这位青年的遭遇感到非常同情,于是表示可以延期归还债务。这个青年通过20年的努力,终于还清了所有的债务。知道这些事情的人都非常感动,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这位青年是个讲信用的人,于是都来找他合伙做生意。结果青年的生意做得非常红火。

事实也正是这样,诚信是人性一切优点的基础,世界上有才华、有能力的人比比皆是,但是,只有诚信的人才总会被颂扬。

诚信这种品质比其他任何品质更能赢得尊重和信赖。诚信是立身之本,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它能让孩子忠诚正直、堂堂正正地做人,还能给孩子以力量和耐力。

在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市,9岁的德比正在同小伙伴们在家门口的空地上玩棒球。不小心,德比将球扔到了邻居的汽车上,把车窗玻璃打坏了。

小伙伴们见闯了祸,立刻都逃散了。德比呆呆地看了一会儿,决定主动上门承认错误。刚搬来的邻居原谅了德比,但还是把这件事告诉了德比的父母。当晚,德比向父亲表示,他愿意用自己攒的零用钱赔偿邻居的损失。

第二天,德比在父亲的陪同下,又一次来到邻居家,表示自己愿意赔偿。邻居听后笑着说:“好吧,你如此诚信,又愿意承担责任,我不但不要你赔偿,还乐意将这辆汽车送给你作为奖赏,反正这辆汽车我也打算弃掉了。”

由于德比年级尚小,不能开车,所以车暂时由父亲保管。不过德比经常倚在那辆1978年出厂的福特“野马”名车旁说:“经过这件事,我更懂得诚信是可贵的。

我以后都会诚信待人。”

由此可见,诚信自有它的报偿。如果你的孩子付出诚信,他就会收获信赖;如果你的孩子付出虚伪,他就会得到惩罚。如果父母从小就注意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孩子就可以养成讲诚信的好习惯。

教养加油站

孩子是否讲诚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经常出现不守信用、不履行诺言的行为,父母要从孩子的认识发展上找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父母要从小就培养孩子讲诚信的品德。那么,父母该怎样做呢?

父母要给孩子树立诚信的榜样

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孩子一定要诚信,不要说话不算话。有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去做不情愿的事时,就会许诺孩子某些条件,但是事后却没有兑现。孩子的希望落空后,就会发现父母在欺骗自己,他就会从父母身上得到启示,那就是不守信用的许诺是允许的,大人也是说话不算话的,等等。如果这些启示转化为孩子的不守信行为,后果就非常严重了。

对孩子进行诚信品质的教育

父母可以讲一些故事和生活中的实例给孩子听,让他知道诚信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诚信品质的教育必须从小培养,而且要始终如一地要求孩子,教导孩子出现缺点和错误时要勇敢承认,绝不隐瞒。这样,孩子长大以后才能成为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鼓励孩子讲真话

孩子小,做事往往不会考虑后果,一旦做错事时,父母不要急于打骂,而是要鼓励孩子讲出事情的原委。如果父母见孩子惹出祸来就打,孩子势必要编造谎言,逃避责任。因此,如果父母平时对孩子勇于承认错误给予赞扬和鼓励的话,孩子就不会说谎了。

父母不能教孩子说谎

如有的父母不愿意给人帮忙,于是对孩子说:“假如有人来找我们,或打来电话,你就说爸爸妈妈不在家。”结果大人避免了麻烦,可孩子却学会了说谎,这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要想孩子诚实守信,父母就要做孩子的榜样。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我们坚定不移的冒险精神,常常是取得胜利的唯一法宝。”也可以说,人的冒险精神就是一种人生的魄力和自我确证,它能给人带来超越自我的力量。

这是农村的一个三口之家,父母正在不声不响地吃饭。突然他们的宝贝儿子说:“我今天找到了一个鸟窝。”

母亲抬起头来,望着儿子,父亲也聚精会神地听着儿子往下说。小男孩儿兴奋地说:“今天下午我在回家的路上,一抬头,忽然看见一只金翅雀从一颗大松树的树冠里飞出来。我抬头一看,浓密的树顶上竟然有一个鸟窝。”

小男孩儿说到这里,父母的眼睛里已经露出了兴奋的神采。

小男孩儿继续说:“我就脱了鞋开始往树上爬。大松树又粗又高,我花了很长时间才爬上去。”

听着儿子的“历险记”,父母都惊呆了,但谁也没有吱声。“爬到树顶鸟窝周围,我探头一看,嗬,窝里有一只可爱的雏鸟。我腾出一只手,拿起可爱的雏鸟,情不自禁地吻了它一下,然后小心地把它放回了巢里。”

如果你的孩子就像故事中的男孩儿一样,为了看鸟窝而爬上高高的树顶,或做出其他一些冒险的举动,你能否做到安然自若、泰然处之呢?

故事中的父母就没有呵斥、惩处儿子。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一点儿危险都不发生。坐汽车有倾覆的危险,坐火车有脱轨的危险,坐飞机有失事的危险,甚至走路也有绊倒的危险……如果有谁拒绝任何危险,那就难以存存了。所以,对孩子自己做主的冒险行为多一些宽容,鼓励孩子适度地去冒险,有利于培养他的勇敢精神和自立能力。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之一,他对许多问题的看法都入木三分。他对儿童的教育尤其有许多闪光的见解,其中蕴涵了“学会尝试”的呼唤。

他以“小儿学步”为例,深刻揭示了尝试的意义。他说:“孩子初学步的第一步,在成人看来,的确是幼稚、危险,不成样子,或者简直是可笑的。但无论是怎样的愚妇人,却总以恳切的希望的心,看他跨出的第一步,决不会因为他的走法幼稚,怕要阻碍阔人的路线而‘逼死’他,也决不至于将他禁在床上,使他躺着研究到能够飞跑时再下地。因为她知道:假如这么办,即使长到一百岁也还是不会走路的。”

鲁迅指出,没有尝试的学习,永远不能学会学习。与此相适应,鲁迅对于长者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长者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

孩子天生就是积极好动的,从张开眼睛那一刻起,就尝试着到处看,当他能自由行动时,就喜欢到处爬,到处摸,什么都拿起来啃,大人做什么,他也学着做什么。当然,有很多事情都是他第一次做,如果每次尝试大人都报以厉声呵斥“不准……”或大呼小叫“危险!不要……”时,孩子就好像被电击了一样,久而久之,孩子就变“乖”了,什么都不摸、不碰、不尝试,他想这样才是大人眼中的好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胆小懦弱,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这样的孩子生存能力也会变得十分差。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视从小培养孩子适当的冒险精神。

教养加油站

那么,父母究竟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冒险精神呢?

培养孩子“敢”字当头的勇气

生活中,要让孩子学会勇敢地去做事。当然,孩子需要父母的保护,但这种保护应随着孩子的发育成长越来越少。每个孩子都应具有单独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这需要成长中不断地锻炼。父母千万不要凡事包办,使孩子养成胆小怕事的依赖心理。

要让孩子敢于尝试新事物

当孩子做出某种尝试时,只要不是危险的和损害别人利益的,大人就应该鼓励,并且提供机会让他大胆尝试。要让孩子明白,谁都有失败的时候。这样,孩子每次尝试做一件事情时,他得到的都是奖励而不是“电击”,他当然会很有自信,并乐意去做自己不会的事情了。

在游戏中激活孩子的冒险精神

孩子好奇心特别强,他总是对这个世界充满新鲜感,所以父母可以在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中激活孩子的冒险精神。比如鼓励孩子荡秋千、玩滑板、溜旱冰、学游泳等,让孩子玩玩“心跳”,从而锻炼孩子的冒险能力。

正因为溪流有阻碍,所以才能有潺潺的流水声;正因为有了秋霜的锤打,所以秋天的枫叶才会红得那样透彻。人生的乐章,正是因为有了各种困难、挫折,才变得愈加壮美!微笑对于一切痛苦都有着超然的力量,甚至能改变人的一生。

有三个人在一起谈论一个话题:即“讲讲你知道这个世界有坏人是什么时候,什么样的情况”。

第一个年轻人说:“是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有一个朋友说要卖车给我,我想是朋友,也没叫他先过户,就付了20万给他。最后,这位朋友连人带车跑得无影无踪。这就是我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坏人。”

第二个年轻人说:“我小学二年级有一次带集邮册到学校,被偷了。我明明知道是谁偷的,却又没办法证明是那个人。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坏人。”

第三个年轻人笑着说:“所以还是早一点儿遇到坏人比较好。你看,小学就遇到坏人可能只赔200块,到大学毕业才遇到坏人,就要赔20万。”

孩子遇到挫折不见得就是坏事。如果父母能够保持正面积极的态度,就会知道这是上天赐予孩子的考验,而自己的责任是去帮助孩子渡过这个难关,让他下次遇到挫折时,有足够的信念去解决问题。

派蒂·威尔森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诊断出患有癫痫病。但由于她有一个喜欢晨跑的父亲,所以她也爱上了跑步。

有一天,小派蒂告诉父亲:“爸爸,我要打破女子长跑的世界纪录。”于是父亲帮她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发现女子长跑的世界纪录为80英里。当时派蒂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高一的时候要从橘县跑到旧金山(400英里);高二时,要到达俄勒冈州的波特兰(1500多英里);高三时目标在圣路易市(约2000英里);高四时则要向白宫挺进(约3000英里)。父亲对此表示大力支持。

派蒂满怀热情与梦想,虽然她的身体状况与常人不同。对她而言,癫痫只是偶尔给她带来不便的小毛病。她并没有因此而消极退缩。

高一时,派蒂穿着上面写有“我爱癫痫”字样的运动衫,一路跑到了旧金山。

父亲陪她跑完了全程。做护士的母亲开着旅行车紧随其后,照料父女二人。

高二时,她班上的同学拿着巨幅的海报为她加油。但在跑往波特兰时,她的脚伤了。医生劝她停止跑步,她的脚踝必须打上石膏。但派蒂却让医生用粘剂先将受损处结合,忍着疼痛到达了波特兰。俄勒冈州州长还陪她跑完了最后1英里。

高四时,派蒂用了4个月时间,从西岸长征到东岸,最后抵达华盛顿,并被总统亲自接见,她告诉总统:“我想让其他人知道,癫痫患者与常人无异,也能过正常人的生活。”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他们总是尽最大的能力给予孩子更多,照顾孩子更周到,其实这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更不利于其在社会上生活,因为经得起风吹雨打的花朵绝对不会长在温室里。我们经常能够在报纸上看到学业顺遂、家庭条件不错的青年,人生稍遇不顺,就闹自杀;我们也听说有些被家里当成宝贝的青年,因为婚姻不顺就一蹶不振。这不能不让我们忧心。

让孩子感知逆境,让他勇敢地面对困难与挫折,培养其逆商,才能使其健康茁壮成长,并在人生道路上无所畏惧,畅通无阻地取得成功。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各个方面都没有遇到过挫折,你反倒要担心。因为孩子小的时候遇到挫折,恢复能力比较强,等到二三十岁才遇到困境,那时人都定型了,会很脆弱,反而不好。因此,不要把孩子照顾成温室的花朵,除非你可以保证他一生顺利。

教养加油站

人生的历程,失意与得意,成功与失败总是相伴相随,孩子终究要插上自己的翅膀,飞向属于自己的天空,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生,所以让他学会在逆境中成长,能够独立处理棘手的问题,至关重要。那么,父母该怎么做呢?

对孩子进行提前教育

要经常告诫孩子,人生道路不可能都是布满鲜花的坦途,要有遭受挫折的思想准备,“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一定要教育孩子有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以免在挫折发生时,惊慌失措,心理失常。

为孩子做好榜样

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遇到什么事不能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自暴自弃,我们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对生活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利用各种活动加强逆商训练

父母可带着孩子野营、登山、自炊、支农、学工等,从室内拓展到室外,从单纯追求安全保险趋向于敢于承担风险,从“坐而论道”发展到“起而力行”。在“吃苦活动”中“自讨苦吃”,自我锤炼。

启发孩子走出逆境

孩子有时会拒绝尝试新的或他认为困难的事,如果父母能启发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或者帮他将目标确定成“试一试”,孩子的内心会轻松许多。如有启发性地问孩子“你觉得该怎么办呢”,允许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犯错误和改正错误,即便是尝试中失败,也要让孩子觉得从中有所收获。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学会自我调整心态,克服困难去追求下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