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优生胎教必读
46847200000033

第33章

二、自我检查所见:

①体重:千克②腹围:厘米③子宫底高度:厘米④血压:千帕⑤下肢浮肿:无、轻、中、重⑥脉率(安静时):次/分⑦胎动:次/小时⑧胎动:次/分其他:

三、产前检查:

四、医生嘱咐和用药情况(种类、数量):

五、精神状态及其他该记的事:

六、胎教记录:

丈夫趁现在带着妻子和肚子里的孩子做一次短期旅行,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胎教。对胎儿来说,空气清新、宁静的地方较理想。旅行不一定要离家很远,可以去离家较近的场所,如绿色草原、温泉等都很适合孕妇。妈妈愉快地吸收清新的空气,肚子里的宝宝也会感觉心旷神怡。如果能边进餐边和先生讨论肚子里的胎儿,不但可以充分享受野外用餐的乐趣,也能增进彼此的感情。制定旅行计划时,必须考虑到胎儿是否也能愉快地参与,比如在旅行中,夫妻一起讨论胎儿的命名,也许这种经验会成为日后的美好回忆,行程不要安排得太紧凑,千万不要让母亲和胎儿过度劳累。不要将“旅行”想像得过于盛大,回娘家、回婆家住几天,享受悠闲的生活,既对消除孕妇的疲倦很有帮助,又可以从现在起,和即将成为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多接触,培养三代之间的感情。

如果不能出远门,到附近的公园走走,或在家里看有关旅游的书籍,也可以调整孕妇的心情,有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

联想与胎教母亲与胎儿具有心理与生理上的相通,孕妇的想像是通过母亲的意念构成胎教的重要因素,转化、渗透在胎儿的身心感受之中。同时母亲在为胎儿形象构想中,会使情绪达到最佳状态,而促进体内具有美容作用的激素增多,使胎儿面部器官的结构组合及皮肤的发育良好,从而塑造出自己理想中的胎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许多相貌平平的父母却能生出非常漂亮的孩子,这与怀孕时母亲经常强化孩子的形象是有关系的。因此,母亲在怀孕期间要经常设想孩子的形象,那么,出生后的宝宝一定会与孕妇所想像的孩子有某些相似之处。

胎教第七月胎儿发育(1)体格身长约35厘米,体重约1千克。(2)外表虽然已具有婴儿的模样,但脸上仍有许多皱纹。

(3)不易养育由于尚未成熟,因此本月出生的婴儿,不会吸奶或喝奶。即使放入保温箱中,生存的可能性也很小。

(4)位置与心音如果到本月末,还听不见胎儿的心音,或不清楚胎儿的位置,就可能是发生异常了。

孕母状况子宫的变化随着胎儿的迅速增长,子宫的变化也比较突出,此时宫底高度已在脐上3横指,尺测耻骨联合上的子宫长度达26厘米(22.4~29.0厘米)。由于孕妇的肚子越来越大,给人以一种非常突出的感觉,身体重心移到了腹部下方,而且孕妇的身体更加臃肿,手脚更加不灵便,因而走路时更加不平稳。

孕妇的脚这时会有肿胀的感觉,用手按压脚背,即使过了一段时间,凹陷也不会消失,这就是浮肿。浮肿是由于胎儿压迫孕母腹腔静脉,使血液回流受阻,体液外渗到组织间隙所致,是孕中、后期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不必多心。

乳房的变化妊娠期由于受垂体催乳素、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影响,使乳腺管和腺泡增生,脂肪沉积,乳头增大变黑、易勃起。乳晕变黑,乳晕上的皮脂腺肥大形成散在的结节状隆起,称为蒙氏结节。于妊娠中、后期,挤压乳房,可有少量稀薄的黄色液体溢出,称为初乳。

由于乳房内部有许多新的管道分支正在形成,原来具有的管道网也迅速地生长发育。这些管道,就是将来哺乳时输送乳汁的通道,由于乳房的发育非常旺盛,皮下的静脉往往很明显。

胎动的变化胎动是孕妇最为关心的现象之一。正常的胎动常常意味着胎儿情况良好,大多数胎动不活跃的胎儿是慢性病态,例如宫内发育迟缓等。

孕妇一般从18周左右才感觉到有胎动,一般在孕20~30周之间,身体运动逐渐协调并开始形成休息—活跃的周期,此后胎动更趋成熟,34周左右开始活跃直至38周,此后略有减少。由于很多因素均影响胎动的感觉,因而个体差异较大,重要的是每个孕妇应熟悉自身胎动的规律、频率和特征。

有的学者认为,正常足月胎儿可长达75分钟无胎动,因此,胎动计数不能凭1次或l小时减少认为异常。动态计数胎动对判断胎儿宫内状态更具意义。胎动1天内减少30%以上应高度重视。正常胎动是可信指标,但胎动不好时需结合其他方法进一步判断。

有的学者研究胎儿行为,提出几种类型,将胎儿行为、眼运动和胎心变化结合在一起。

Ⅰ型胎儿处于睡眠状态,胎儿心率的变异度较小。

Ⅱ型频繁胎动,持续眼运动,胎心率变异大,胎儿处于活跃睡眠期。

Ⅲ型无胎动,眼快速运动,心率无加速,这种状态的存在有争议。

Ⅳ型胎动持续,眼运动和心率加速,这是胎儿清醒状态。胎儿极大部分时间表现为Ⅰ、Ⅱ型,在研究正常妊娠时发现,胎儿处于Ⅰ、Ⅱ型状态和胎儿的尿量也有关。Ⅰ型时膀胱容量增加,心率变异小;Ⅱ型期间,心率变异明显,膀胱容量减少,可能与活跃睡眠期肾血流量减少有关。胎儿的睡、醒周期和母亲的睡、醒状态无关,睡眠周期的范围为20~75分钟,胎动数和羊水量多少有关,羊水量下降时胎动减少,可能与宫腔内有限的空间限制了胎动有关。

母亲的胎动计数虽有个体差异,但多数观察表明:自数胎动和仪器计数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超声波见到的胎动,其中80%可被母亲感觉,因此,胎动的明显改变,甚至停止,若被及时发现可获得挽救胎儿的机会。

由此可见,孕母对胎动变化的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全身的变化由于胎儿长得很快,对营养的需求与日俱增,全身各系统均有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①心脏负担日益加重。因子宫增大迫使膈肌升高,心脏向左、向上、向前移位,表现为心界稍大,心脏血容量增加(约增10%,增加的主要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即血浆的含量),心率加快(增10~45次/分,使心跳由正常时65~75次/分增加到80~90次/分),心搏出量增加(最高达30%),血压正常或轻度升高,下肢静脉压升高等。

②表现为相对性贫血。因血容量增加约1500毫升,其中血浆增加l000毫升,红细胞增加约500毫升,由于液体增加多于红细胞的增加,因而孕妇在怀孕期会出现相对性贫血。

③消化系统功能旺盛。饭量往往会增加许多,但因受增大的子宫挤压,使胃肠蠕动减弱,胃酸分泌减少,经常出现饱胀感、胃灼热和便秘。肝的工作量增加,但肝功能无明显受损。

④呼吸系统的变化。由于子宫增大,迫使膈肌上升和活动度减少,致使孕妇以胸式呼吸为主,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这是氧气消耗量增加的缘故(比正常情况下增加了几乎近1/4);另外,孕期上呼吸道黏膜增厚,充血水肿,使局部抵抗力降低,易发生感染。

⑤泌尿系统的变化。由于妊娠血容量增加,孕妇及胎儿的代谢产物增加,肾负担加重。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均增加,可出现生理性糖尿。膀胱因受压,易出现尿频,也容易发生尿道感染。由于受激素的作用,使孕妇体内出现明显的水钠潴留。

⑥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和胰腺的体积均相应增大,分泌都有所增加。

孕母的心理到了妊娠中期,孕妇的身体、情绪一般都会很好,期待自己的孩子出生后就有良好的物质准备是每一个母亲对孩子表现出的最大爱心,所以,有些孕妇把为即将出生的孩子准备东西当成自己最大的乐趣和工作。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是我们要提醒孕妇注意,如果孕妇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过急的心理状态,整日忙个不停,甚至连孩子2岁内所用的东西都准备出来,不仅孕妇自己得不到良好的休息,更对胎儿不利。所以,这一时期的孕妇要努力调整心态,不要太劳神。孕妇除注意好休息以外,还不能长时间坐着编织毛衣,以免压迫胎儿,使血液流动不畅,进而影响胎儿的供氧。为新生儿准备必要的用品也可由丈夫或家人代劳,不要经常去人多的商场,因为那里的空气不好,病原多,容易被感染或碰撞。

这时的丈夫,要努力把妻子从过多的准备工作中拉出来,自己尽量多做些或和妻子共同准备,最好为妻子安排一个舒适的环境,满足妻子迎接孩子的心愿。此外,丈夫还要抽时间与妻子一同继续胎教,让胎儿在母体内感受到浓浓的父爱,更要帮助妻子做好胎儿发育和变化的监测工作,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帮助妻子处理。

胎教内容对话与胎教胎儿听觉器官发育,是在胎龄为26周时(6个半月)发育成熟,其结构基本上和出生时相同。只有中耳的鼓室与乳突部分,在出生前鼓室内仅有极小量的空气,乳突的气化也未完成。直到出生时随着哭叫与呼吸,空气经由咽鼓管进入鼓动室,鼓动室的气化才完全完成。另外,胎儿在宫内时,中耳内充满中胚层的胶状物。所以,胎儿从妊娠26周开始,耳已有了接受声波,将声波的“机械振动能”转换为“神经冲动”的能力。这一点与正常人的功能相同。但是,这时胎儿的耳又有与正常人的功能不尽相同之处,即胎儿的耳朵对声波的传导以骨传导为主。

胎儿的神经发育,从胎儿几个月开始,一直延续到2~3岁,许多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神经纤维其外周由磷脂构成的髓鞘才逐渐长出和完善起来。对神经纤维来说,髓鞘除保证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同时还有绝缘作用,使传导的兴奋不至于互相干扰。胎儿时期由于神经发育尚存在的不足,决定了在胎儿听音乐或与其对话时频谱不宜过宽。因此,有人认为父亲的音频以中低频为主,频谱较窄,适合与胎儿对话。

语言刺激是听觉训练的一个主要内容,尤其是父亲的对话很容易透入宫内,每天屋子安静的时候,孕妇觉出胎动较活跃的时刻可以向胎儿对话,对话的内容要简单。在与胎儿进行对话时可以给胎儿起个乳名,一直用这个乳名呼唤他,他会感到亲切,并有安全感,对于将来健康人格的形成是很有利的。每次和胎儿的对话时间不要太长,内容简捷、轻松、愉快、丰富多彩。有的内容可以重复的讲,诸如“宝宝,真乖”,“爸爸在和你说话”,“听见爸爸的声音了吗”等。

其次,如父母在做什么,天气如何,有什么感想,要到那里去等都可以与胎儿说说。早晨起床了,可以告诉胎儿“起床了,早上好!今天晴天,天气真好”,或告诉胎儿“今天刮风了,阴天下雨了,飘雪花了”等等。在生活中还可以告诉他“天天要洗脸、刷牙,便后要洗手,爸爸要刮胡子,妈妈要梳妆”等。

母亲还可以把自己每天穿的服饰、漂亮的颜色、舒适的布料感觉讲给胎儿听,这也是美感胎教方式。

在吃饭前,孕妇还可以把吃什么饭菜告诉胎儿,吃饭之前深深地吸一口气,问胎儿闻到香味了吗?这样有利于摄取各种营养。

散步时,可以把周围环境、花草树木、清新空气、池塘中的活鱼儿,讲给肚子里的宝宝听。

总之,可以把生活中的每个愉快的生活环节讲给孩子听,通过和胎儿共同生活、共同感受,使母子、父子间的纽带更牢固,并且为今后智力发展打下基础。使胎儿对母亲、父亲和其他人有信赖、安全感,生活适应能力强,会感到人间的幸福。

抚摸与胎教抚摸胎儿是胎教的一种形式。抚摸胎教是孕妇本人或丈夫用手在孕妇的腹壁上轻轻地抚摸胎儿,胎儿可以感受抚摸的刺激,以促进胎儿感觉系统、神经系统及大脑的发育。

抚摸胎教一般在6个月左右开始进行,最好定时,每次5~10分钟左右,这样可以使胎儿对时间建立起信息反应。

在抚摸时要注意胎儿的反应,如果胎儿是轻轻的蠕动,说明可以继续进行;如胎儿用力蹬腿,说明你抚摸得不舒服,胎儿不高兴,就要停下来。

抚摸顺序由头部开始,然后沿背部到臀部至肢体,要轻柔有序,请记下每次胎儿的反应情况。

语言与胎教通过讲故事,母亲可以将画册中的每一页所展示的幻想世界,用富于想像力的大脑放大并传递给胎儿,从而促进胎儿心灵健康地成长,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以及进取精神。讲故事时,母亲应取一个自己感到舒服的姿势,精力要集中,吐字要清楚,声音要和缓,既要避免高声尖气地喊叫,又要防止平淡无味地照书念,而应以极大的兴趣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的内容。母亲一定要注意把感情倾注于故事情节中去,通过语气声调的变化,将喜怒哀乐传递给胎儿,使胎儿受到感染,单调和毫无生气的声音是不能唤起胎儿的感受性的。

故事的内容宜短小、轻快、和谐,最好选择那些色彩丰富、富于幻想的故事。内容可以选择提倡勇敢、理想、幸福、友爱、聪明、智慧等的故事;那些容易引起恐惧、伤感以及使人感到压抑的故事,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等,就不适宜讲给胎儿听。除利用幼儿读物进行讲述外,也可以由父母自编,任意发挥故事内容。此外,母亲还可以给胎儿朗读一些轻快活泼的儿歌、诗歌、散文以及顺口溜等。下面就介绍几则小故事和儿歌,给妈妈们作为参考:

星星树夜空中有一颗快乐的小星星,发出灿烂的光芒。可是,它很想到地面上来玩,于是便在一个有着皎洁月光的晚上,悄悄地落下来,掉进了一个花园里,变成一颗星星种子,在地里悄悄发了芽。

花园里开着茉莉、蔷薇等许许多多美丽的花儿,小星星跟它们一起健康、愉快地生长着。

一个月以后,它长成了一棵光彩夺目的星星树,树枝上竟然挂着三颗小星星。

晚上,一个小女孩走过来,看到了星星树。“咦?小星星,你怎么在这里呀?”她好奇地问。

“我要为人们做一些好事。”

星星树自豪地回答。

小女孩听了,迟疑地问道:

“我可以摘下一颗星星,给婆婆治病吗?”星星树点点头,慷慨地让她摘下一颗最大的星星。

过了一会儿,小流浪狗跑过来了。它问星星树:“我可以许一个愿吗?”星星树答应了。小狗便摘下一颗小星星,捧在手心,默默地许愿,它祝愿天下所有的小狗、小猫们每一刻都健康快乐。

现在,星星树上只剩下最后一颗星星了。

小星星哭着对星星树说:“小树哥哥,你不要把我也送出去啊!不然,你一个人会很孤单的。”星星树笑了笑,安慰小星星说:“傻孩子,我们做了好事,自己也会快乐,对不对?而且这里还有那么多的花儿,我不会寂寞的。”说完,星星树许了一个好大的愿望: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幸福、健康。然后,星星树闭上眼睛,让最后一颗星星升上天际,照耀着大地。

最后一颗星星升上天后,星星树马上黯淡无光,变成了一棵普通的树,可它的心,仍然是一颗闪亮的星星。

大嘴巴青蛙从前,有一只大嘴巴青蛙。由于它的嘴巴比别的青蛙大,所以,它认为自己的生活也应该与别人的不一样。

于是,它站在一根树枝上“呱呱呱”地大叫:“我是特别的大嘴巴青蛙,我再也不想吃那些低级的食物了。我应该吃特别高级的食物,可是,谁能告诉我,什么食物最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