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沟通是成功的基石
●要对话不要对抗
●拥有坚定的立场
●给学生以积极的回应
●培养会“听”话的学生
有效的沟通是成功的基石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中进行的。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装扮气质,说话表情……对学生都是在传递一种信息,都是在与学生沟通。学生的思考,读书,讨论,答问,合作探索,操作实践……是对教师的回应,是生生之间的沟通。正是在这种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多向的交流中,实现了师生知识的共建和心灵的交流。新课堂就是这样,是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为基础的。可以这样认为: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系列的沟通。
一项研究表明,在教育工作中有70%的错误是由于教师不善于沟通造成的。有效的沟通,是教学成功的基石。
我们先来看蒋老师教学《天鹅的故事》一文片段。
师(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学生先默读,在文中标出自己想问的问题):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斯杰潘老人?
生:你离天鹅这么近,为什么没有开枪,却把枪挂在肩头走了?
生:你为什么悄悄地离开了?
生:斯杰潘老人为什么把枪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
生:老人说到这里为什么停住了?
师:你往下再读一句话,这个问题可以提得更深刻些。
生:老人为什么深情地说?
师:这个问题就有价值了!
生:课文中老人赞叹天鹅是勇敢的鸟儿,为什么却说是“多么可爱的鸟儿”?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哪个问题最重要,是核心问题?
生:斯杰潘老人为什么把枪挂在肩头,而且一直挂在墙上?
师:好!我们就来思考这个问题。请你再仔细读一读课文、深入地想一想。然后写下来,看谁思考得深刻。
(学生潜心思考、书写答案。然后进行交流)
生:老人从天鹅破冰中看到了它们的勇敢,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使他心里很受感动。心想:我们人类也不一定会有这样的精神。所以,他放弃了打猎。
师:勇敢、团结的精神感动了他。概括得好!
生:斯杰潘老人看到小动物生存这么不容易,人类还要伤害它们,觉得太残忍了。要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啊!我们应该保护它们才对啊!
师:保护野生动物!你将来做环保局局长挺称职!(生笑)
生:他体会到生命是很重要的。不仅是天鹅珍惜生命,许许多多的动物,包括人,都那样珍惜生命。它们为了生存,可以做任何危险的事情。
师:所有的动物都会本能地珍爱着自己的生命。你写得太深刻了,像个哲学家!
生:老人看到了天鹅破冰的动人一幕,有感而发:天鹅为了求生,奋力破冰。不仅仅是天鹅,所有的动物都是一样的,遇到困境都会不顾自己的安危去寻找求生之路。
师:动物为了求生,在关键时刻会爆发出令我们人类惊叹的壮举。写得多好!
生:老人知道了动物也是有爱心的,也会团结互助。我们如果不再伤害动物,不再乱砍树木,不再破坏大自然,那该多么好啊!所以,他把猎枪挂在墙上,每次看到时就给自己一个警告。
师:三个“不再”排列得多整齐!给人以警醒!
师:老师读完课文,是怎么思考的呢?这里有四个答案,你们猜猜看,哪一个是老师写的?
(1)斯杰潘老人认为天鹅是一群可爱的鸟儿,不能打,人类应该自觉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
(2)老天鹅不惜用自己的身体为天鹅群打开生存之门的壮举,深深地感动了斯杰潘老人,使他不忍心伤害它们。
(3)斯杰潘老人看到了天鹅在生死关头表现出的无比英勇和团结,具有人类一样的精神和品格,内心受到很大的震撼。
(4)斯杰潘老人从天鹅在危难时表现出来的壮举中,感受到了天鹅那样的鸟儿也闪现出生命的光辉、闪现出生命的美,为自己曾经伤害过它们而感到惭愧、自责,从此放弃了猎枪。
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该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这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蒋老师的这个教学片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教师是否能从学生的立场看问题并理解其看法、在对话中达成共识和行动方案,这是教师学会并运用好沟通的关键所在。在新课程中,师生之间要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在新课堂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主角,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有其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师应以一个参与者、促进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引导学生去质疑、调查、探究。
课堂是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课程实施中的自由是指学生自主而非强制地学习的一种状态。它可以分为内在自由与人身自由。人身自由,指在课程运行过程中教师允许学生随意走动,相互交谈,学生可以选择想做的事,能够按照他们的意愿参与课程实践;内在自由,指学生智力上、情感上和心灵上的自由。创设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就必须既有人身自由,更要有内在自由。内在自由是精神的自由,精神的自由就是心理的自由,就是思维与想象的自由。教学中只给学生时间和空间的自由仅仅是形式的自由,是绝对不够的,还必须真正能保证学生舒展灵性,畅所欲言,我口说我心,我口表我意。
要保证学生直抒胸臆,敢说真话,必须发扬民主。教师要在课堂上着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用自己的爱心和热情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表露自己的情绪、表现自己的才干。教师甚至必须放低姿态,做出表率,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师必须以“平等中的首席”的姿态,从注重教到注重学,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育自我精神,挖掘自我发现的潜能,提高他们自我建构的能力。
要对话不要对抗
许多孩子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孩子爱跟大人“对着干”,许多教师,尤其是处在更年期的教师也爱跟孩子“较劲”,双方各站一方,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对方,只想改变别人,不想改变自己。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成人感迅速增强,但心理却不成熟的时期,他希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又对大人缺少基本的信任,因此逆反心理很强,心灵的大门只朝着同龄人开放,这时候他特别需要心灵关怀,需要理解。
因此,作为教师,不要以教师的权威与他们对抗,而要尽量与孩子对话,了解他们,引导他们。
师生对话的方式有很多,个别谈话是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之一。
我们先来看一位教师是如何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的。
一次上课,发现坐在最后一排的一名男生正在吃方便面,我正视时,他就闭嘴不动;我视线转移,他就大嚼起来。“上课不要吃东西,把精力用到学习上。”我提醒说,很多同学都顺着我的目光看这位男生,而他却左顾右盼;并说:“谁在吃东西?”“就是你!”我说。他却毫无认错地说:“老师,不是我,我没吃,上课怎么能吃东西呢?”到了这种地步,我深知很难收拾,于是给自己一个台阶说:“只有吃的人最清楚。”我继续讲课……
课下我找到这名男生,先从这天他吃什么饭说起,他当时就不好意思地承认他上课吃了方便面,他说他有吃零食的习惯,学不进去,就想吃点。我没有教训他,而是帮助他分析吃零食的坏处,上课吃东西的不良影响等,又从中学生要特别注意自身形象谈起,什么场合要注意什么等等,讲了很多,从他的表情上可以看出,这次谈话式的教育已深入到他的内心了,在以后的课堂上,他一直表现很好。
从此以后,对有小毛病的学生,我都是个别谈话。上课时,发现谁有了小毛病,我就走到谁的面前,两眼注视他,继续正常上课,实际上就是给他一种提醒,直到他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课后再个别谈话,平等地交流和分析其上课不良行为的原因和坏处,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可以说每一次这样做的效果都令我很满意。一个班有“毛病”的也就那么几个,有了几次这样的教育后,基本上就能很好地控制上课的局面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也融洽多了。
教育是一门艺术,课堂管理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运用“机智”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使其真正认识缺点,改正缺点。个别谈话就是教育学生常用的方式,而心与心的交流最能打动学生。
个别谈话对环境的选择很重要。对那些顽皮的学生应在安静的地方与其聊天,效果会好得多,因而谈话环境的选择,要根据谈话的内容和谈话对象的个性差异灵活掌握。
谈话要有理有据。要做到语言准确、鲜明,合乎逻辑;要运用恰当的说理方法,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所涉事实要有理有据,准确无误,切忌武断;同时也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样才便于学生接受。
谈话还要注意有趣有序。为营造宽松愉快的气氛,说话尽量幽默诙谐,生动有趣,要避免枯燥、平淡的说教,要化平淡为诙谐,增强语言的幽默感。德国某著名演说家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为让人接受。”从心理学、教育学角度以及学生的各方面特点分析,同学生谈话同样需要幽默感。幽默是哲理和情感的统一,是才学、知识、灵感、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的调味品和润滑剂。在愉悦融洽的气氛中,班主任的谈话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同时,还要注意有节有度。要把握谈话尺度,讲究分寸,不能夸大事实,把犯了错误的学生说得一无是处,弄得对方垂头丧气,毫无信心,而对于要表扬的学生则说得完美无缺,使对方沾沾自喜,以至于得意忘形。同时,也不能避重就轻,语言散乱,掩盖矛盾。
谈话必须是充满爱心的。谈话不管是从哪一个点上切入,语言都应该始终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一片爱心。爱学生,是个别谈话成功的重要保证。譬如:有一个同学两天没到校上课了,班主任找其谈话,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劈头就说:“你缺了两天的课,无故旷课是要处分的。”同学马上对答道:“我生病了。”教师说:“生病必须要有医院证明,你明天必须将病假单交上来,不然就是旷课。”这种居高临下的谈话,也许能一时压服,但不能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如果将上面的问话换一种方式:“××同学,这两天你没来上课,大家都很想念你,现在你来了就好,我想没有特殊原因你是不会无故缺课的。”学生回答:“老师对不起,我生病了。”老师关切地说:“是否需要再休息几天。”短短的几句话,学生心里却热乎乎的。由此可见,不同的谈话内容和方式,产生的效果会截然不同,显然,后者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处处充满着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因而也是成功的。
情态技巧也是帮助谈话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谈话时表情要友善亲切,目光温和,看着学生的眼睛,充满爱心,不可面若冰霜,也不可嬉皮笑脸、东张西望。教师亲切、真诚的表情,不仅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和对立情绪,而且会使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关怀和爱护,从而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保证谈话的顺利进行并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与学生个别谈话时,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喜、忧、哀、乐。
谈话时还可根据内容辅以必要的手势,以便于沟通情感,但手势不宜过于频繁,幅度不宜过大,不宜手舞足蹈,也不可有跷二郎腿、交叉双手等傲慢的姿势。师生要尽量坐得近一点,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信任和尊重,而且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细微的反应,准确地捕捉到学生流露出的思想,从而有的放矢地调整自己谈话的角度、内容和方式等,有效地提高谈话的效率和质量。找学生谈话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不可给学生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感觉,要将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以消除学生的顾虑和紧张。
谈话时要随着情绪和气氛的变化,采用适当的语调,或轻或重,或缓或急,以更好地传递思想感情,增强表达效果。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话,要静静地听,正面引导,鼓励帮助;不要高声训斥,挖苦讽刺,给学生脸色看。
拥有坚定的立场
教学是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教室内,诸如学生人数过多、学生不断提出的要求、突发的问题等等,都会使教师感到疲劳、愤怒,产生挫折感。有效地处理课堂问题,并不要求教师隐忍自己的情绪。教师不是神,不是天使,教师是人,人有自己的需要、情感。在课堂上,教师没有必要老是忍耐、退让,而且,有些时候,一味地忍让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下面的案例就是最好的说明。
在过去几天中,黛布拉和黛安对哈瑞斯老师的第五节课越来越不感兴趣。她们上课总是不专心,不是和其他同学窃窃私语就是互相交谈,嘲弄邻座的男生,对班级讨论表现出强烈的厌倦。哈瑞斯老师最初就是让她们停止干扰其他同学,但是这并没有用,她就安排她们两个坐在教室的一个特殊座位。但是,她们两个还是传纸条和大叫,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
师生沟通中,当温和的方式已不奏效时,教师就应该抱定坚定的立场,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不掩饰自己的情绪以及对学生的反应。
坚定的立场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1.清楚地表述问题
学生行为的不当会造成你教学的困扰,减缓活动进行的速度,打破课堂纪律,扰乱教学秩序。当不当行为发生时,老师应该从自己的角度告诉学生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有时只要简单描述清楚问题就足以改变学生的行为,因为学生一旦更加意识到不当的行为,就会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问题的描述包括两部分:(1)明确学生的行为;(2)如果行为的后果不清楚,那就告诉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讲话或传纸条会打扰其他同学。”“不举手就发言会影响其他学生参与发言的机会。”“在课堂中随意走动会打扰课堂教学。”“骂人会造成同学间的不友好。”明确学生的行为和后果,会减少学生犯错误的机会并增加学生改正行为的机会。要注意陈述问题时应尽量避免将学生的姓名与他们的行为贴上标签,例如责怪他们行为不端、粗鲁、令人讨厌、不顾及别人或幼稚等。避免给学生贴标签是因为它可能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期待降低,并认为自己就是如老师所说的一样。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最好使用陈述句而不是问句,向学生提出类似“你为什么上课说话?”“你是否应该换一种方式称呼你的同学?”这样的问题时,会引发学生对立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