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大事必具的十种习惯
46826400000029

第29章 立即行动——成大事应养成果断行动的习惯(3)

无论手头上的事是多么不起眼,多么繁琐,只要认认真真地去做,就一定能逐渐靠近你的理想。

8.立即行动起来

行动是取得成就的前提。成功的动力来自欲望、热情与信念。行动是最重要的,是成功的要素之一,立即行动起来。

当你大胆冒险、许下承诺、坚持到底、勇敢迈向未知的领域时,你的信念便会因此而增强,也会有更多成功的机会。如果你知道如何运用直觉与自信,大可不必把自己逼得太紧,不必承担风险,也不必当牛做马,你依然可以功成名就,可以说,自信会为你带来良机。

有时候我们不相信自己的潜能,因而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许多人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走得很辛苦,却仍然无法达到目标,那是因为他们付出的太多,一心只专注于“行动”,却忽略了信念,他们无法确定自己是否可以得到内心所求,以致阻碍了成功。

有些人则百般尝试,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耗尽所有精力,把自己逼到无路可走,心力交瘁之后,他们才开始意识到信念的重要性,情况因而有了转机。屡经挫败之后,他们仍能不懈地努力,终于找到了成功的契机。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说,发明靠的是99%的努力与1%的灵感。发明家在试验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却往往在束手无策、准备放弃时突然,有所突破。爱迪生就是如此。他不停地尝试,表现了他追求成功的决心;坚持到底,不轻言放弃,用热情点燃成功的火花。

点燃热情的火花,就会进发灵感。

如果你善用成功的秘诀,不必经历太多的挫折,照样可以点燃热情的火花;你不必冒着失去一切的风险,照样可以展现追求成功的决心;你不必经历大起大落,照样可以品尝成功的果实。一旦获取成功的秘诀,你就能够从容达成心愿。

在把意念你看,付诸实践的时候,要留意实践过程,在什么地方出现其他有利条件,以便扩张业务,或实行多元化发展。当然在付诸实践之前,需先经过意念开发、落实,认为可行,才可以予以实施。

有许多被动的人平庸一辈子,是因为他们一定要等到每一件事情都百分之百的有利、万无一失时才去做。当然,我们必须追求完美,但是人世间的事情没有一件是绝对完美或接近完美的。等到所有的条件都完美以后才去做,只能永远等下去了。事情还是当办则马上去办。

杰米先生是个普通的年轻人,大约二十几岁,有太太和小孩,收入并不多。

他们全家住在一间小公寓,夫妇两人都渴望有一套自己的新房子。他们希望有较大的活动空间、比较干净的环境、小孩有地方玩,同时也增添一份产业。

买房子的确很难,必须有钱支付分期付款的头款才行。有一天,当他签发下个月的房租支票时,突然很不耐烦,因为房租跟新房子每月的分期付款差不多。

杰米跟太太说:“下个礼拜我们就去买一套新房子,你看怎样?”

“你怎么突然想到这个?”她问,“开玩笑!我们哪有能力!可能连头款都付不起!”

但是他已经下定决心:“跟我们一样想买一套新房子的夫妇大约有几十万,其中只有一半能如愿以偿,一定是什么事情才使他们完成这个念头。我们一定要想办法买一套房子。虽然我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凑钱,可是一定要想办法。”

下个礼拜他们真的找到一套喜欢的房子,朴素大方又实用,头款是1200美元。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凑够1200美元。他知道无法从银行借到这笔钱,因为这样会妨害他的信用,使他无法获得一项关于销售款项的抵押借款。

可是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突然有了一个灵感,为什么不直接找承包商谈谈,向他私人贷款呢?他真的这么做了。承包商起先很冷淡,由于他一再坚持,终于同意了。他同意杰米把1200美元的借款按月交还100美元,利息另外计算。

现在他要做的是,每个月凑出100美元。夫妇两个想尽办法,一个月可以省下25美元,还有75美元要另外设法筹措。

这时杰米又想到另一个点子。第二天早上他直接跟老板解释这件事,他的老板也很高兴他要买房子了。

杰米说“经理,你看,为了买房子,我每个月要多赚75元才行。我知道,当你认为我值得加薪时一定会加,可是我现在很想多赚一点钱。公司的某些事情可能在周末做更好,你能不能答应我在周末加班呢?有没有这个可能呢?”

经理对于他的诚恳和雄心非常感动,真的找出许多事情让他在周末工作10小时,他们因此欢欢喜喜地搬进新房子了。

我们有很多好计划没有实现,只是因为在应该说“我现在就去做,马上开始”的时候,却说“我将来有一天会开始去做”。

以储蓄为例。人人都认为储蓄是件好事。虽然它很好,却不表示人人都会依据有系统的储蓄计划去做。许多人都想要储蓄,只有少数人才真正做到。

约翰先生每个月的收入是1000美元,但是每个月的开销也要1000美元,收支刚好相抵。夫妇俩都很想储蓄,但是往往会找些理由使他们无法开始。他们说了好几年:“加薪以后马上开始存钱”、“分期付款还清以后就要……”、“度过这次难关以后就要……”、“下个月就要”、“明年就要开始存钱。”

最后还是他太太梅西不想再拖,她对约翰说:“你好好想想看,到底要不要存钱?”他说:“当然要啊!但是现在省不下来呀!”

梅西这一次下定决心了。她接着说:“我们想要存钱已经想了好几年,由于一直认为省不下,才一直没有储蓄,从现在开始要认为我们可以储蓄。我今天看到一个广告说,如果每个月存100元,15年以后有18000元,外加6600元的利息。广告又说:‘先存钱,再花钱’比‘先花钱,再存钱’容易得多。如果你真想储蓄,就把薪水的10%存起来,不可移作他用。我们说不定要靠饼干和牛奶过到月底,只要我们真的那么做,一定可以办到。”

他们为了存钱,起先几个月当然吃尽了苦头,尽量节省,才留出这笔预算。现在他们觉得“存钱跟花钱一样好玩”。

想不想写信给一个朋友?如果想,现在就去写。有没有想到一个对于生意大有帮助的计划?马上就去实行。时时刻刻记着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话:“今天可以做完的事不要拖到明天。”

“今日事,今日毕。”成大事,就要立即行动,杜绝借口,排除万难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9.加快行动的步伐

时不我待,要成功,成大事就要不断加快行动的步伐,行动,再行动,使自己恦 目标迈进,向成功的路上驶去。

“快!快!快!为了生命加快步伐!”这句话常常出现在英国亨利八世统治时代的留言条上警示人们,旁边往往还附有一幅图画,上面是没有准时把信送到的信差在绞刑架上挣扎。当时还没有邮政事业,信件都是由政府派出的信差发送的,如果在路上延误要被处以绞刑。

在古老的、生活节奏缓慢的马车时代,用一个月的时间历经路途遥远而危险的跋涉才能走完的路程,我们现在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穿越。但即使在那样的年代,不必要的耽搁也是犯罪。文明社会的一大进步是对时间的准确测量和利用。我们现在一个小时可以完成的任务是一百年前的人们二十个小时的工作量。

每个人的成功故事都取决于某个关键时刻,这个时刻一旦犹豫不决或退缩不前,机遇就会失之交臂,再也不会重新出现。

马萨诸塞州的州长安德鲁在1861年3月3日给林肯的信中写道:“我们接到你们的宣言后,就马上开战,尽我们的所能,全力以赴。我们相信这样做是美国和美国人民的意愿,我们完全废弃了所有的繁文缛节。”1861年4月15日那天是星期一,他在上午从华盛顿的军队那边收到电报,而第二个星期天上午九点钟他就作了这样的记录。“所有要求从马萨诸塞出动的兵力已经驻扎在华盛顿与门罗要塞附近,或者正在去往保卫首都的路上。”

安德鲁州长说:“我的第一个问题是采取什么行动,如果这个问题得到回答,第二个问题就是下一步该干什么。”

英国社会改革家乔治·罗斯金说:“从根本上说,人生的整个青年阶段,是一个人个性成型、沉思默想和希望受到指引的阶段。青年阶段无时无刻不受到命运的摆布——某个时刻一旦过去,指定的工作就永远无法完成,或者说如果没有趁热打铁,某种任务也许永远都无法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