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学习要懂心理学
46815600000024

第24章 复习迎考与心理学——汗水与泪水背后,成功之花在开放(4)

3.自主复习

同学们复习到冲刺阶段,有一些时间供自己支配了,可以回想一下自己还有哪些方面的欠缺,从而有针对性地弥补。由于以前老师引导下的复习,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不一定完全适合自己情况,如果完全依赖老师的组织复习,没有自己的一套方案,就不能形成自己的东西。冲刺阶段,同学们一定要把学过的知识再梳理一遍,发现问题后及时解决才更有效。而且,说不定你发现的这个问题就是考题。因此,冲刺复习应该由同学们自主完成。

4.学会科学用脑

冲刺阶段,学习高度紧张,此时要善于转换兴奋中心,使学习富有弹性。精力好时,可以做一些大运算、大阅读,进行一些创造性思维的学习;精力不佳时,做一些识记、背诵方面的工作,使大脑功能保持最佳状态。

5.注意心理调节

虽然高考近在咫尺,但时间是一天一天地度过的。切莫心慌,要始终保持高昂、旺盛的求知心理,对学习充满新奇感和成就感,随时进行自我总结、调试,以提高学习效率。记住,只有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笑得最开心的人。

专家提示

高考复习,同学们应该跟着老师,做资料总结、题型总结、改错补漏、整理笔记,而不是盲目地复习。高三上半学期就该有自己的计划,每个月每个星期,都按计划进行,每一步都要有目标。考前一个月,一切都定型了,很难有太大的跨越。

对考生来说,这个时候就是比谁站得更稳。谁站得更稳,谁就跳得更高。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快乐,让自己坦然,多想一想自己曾经的努力,想一想成功的喜悦,而不是失败的痛苦。

复习备考中的心态调节——顺利走过考前关键期

一、考前心理指导与调适

心理困惑

就要高考了,可是有些同学突然感觉毫无头绪,脑子一片空白,刚刚复习过的知识,转过头就忘了,有点像“狗熊掰棒子”的感觉。有些同学很自信,甚至到了盲目自信的地步,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了,可一拿到试卷,突然发现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有些同学越是临近考试,就越是觉得紧张。经常担心、忧虑、心情烦躁,看不进书。请问,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又该如何解决呢?

专家指点

“事败先败于心,效高首高于法。”从历年的情况看,总有许多成绩很好的考生因心理压力过大、心理不稳定、考前学习状态不佳而导致高考失败。中、高考在即,对考生来说,通过埋头于各种数据、习题之中来提高自己的实力已不是最重要的事。而现在的“头等大事”便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关系到考生能否在考试时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考生要知道考场上的竞争,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角逐,也是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的较量。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每个考生都希望的。然而很多时候,考试当中出现的一些情况总是让我们惊慌失措。这就需要年考生在考前进行心理调适,使自己具备良好的考试心理。

考前心理不适大致有如下表现。

1.心理过度紧张导致怯场

所谓怯场,是指考生由于情绪过度紧张,心情不安,举止慌乱,很难控制自己,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表现出头晕、动作失常等症状,不能进行考试。这一现象的发生具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还是考生动机过于强烈而又准备不足造成的。

2.情绪低落导致丧失信心

在考试中由于考生或出于被迫应考,或认为预期目标会达不到,或在考试过程中感觉没有发挥好等,都会出现情绪低落、失去信心、不能集中注意力,以致放弃考试的现象。这是因为动机过弱所致。有时第一场考试试题难度比较大,便会对第二场考试中考生心理带来影响,表现为消沉、没有自信,甚至不能坚持后面的考试。

3.外来“刺激”对心理产生的影响

在答题过程中,考生要集中精力回忆、联想、重现知识等。而突然的外来“刺激”往往容易使考生记不起曾经学过的知识点,直接影响考试进行。如在考试中有人突然大声讲话、附近传来奇怪的声音等,都属于“刺激”。

4.突发事件对考生心理带来的惊慌

在考生缺乏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一些事件,会使考生惊慌失措,心理紧张,影响正常思维和考试成绩。

考生考前心理调适方法。

1.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考生要正确地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准确了解自己,建立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是解除心理顾虑的首要条件。目标若定得太高,实现难度大,考生在心理上会产生恐惧感;目标定得太低,又会使情绪松懈,不利于考场发挥。

目标是建立在能力基础上的。确定正确的奋斗目标,就要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根据自己的水平、在班级的名次、各科成绩的优劣等做客观的分析,制定一个符合自己情况的目标。如此,就多了一分现实,少了一分幻想,考试时心里也会踏实得多。

2.保持适当的动机

在学习中低程度的焦虑是必要的,可以促使学生产生紧迫感,加强对学习的重视程度。然而过度紧张,则常常使考生发挥不出正常水平,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学习动机过强,学习效率反而会降低。这与人的情绪焦虑、紧张有关。当然,如果考生对考试抱满不在乎的态度,缺乏获胜的动机,也是考不出好成绩的。正确的做法是,保持适当的学习和考试动机。只有当学习和考试动机的强度处于最佳水平时,才会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最高效率。

3.学会自我调适心理

考生考前应做到心态平和。

首先,是学会自我放松。可以常常在考前进行这样的练习:在全身心深度放松的情况下,想象考试时的紧张情境。开始出现最弱的情境,反复进行,渐渐地便会在想象出的紧张状况下或者整个考试过程中都不再感到紧张和焦虑。

其次,是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暗示是指自己将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通过暗示可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理定势,并引导潜在动机产生行为。通过自我暗示,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心境、意志、感情、爱好乃至能力,会产生很积极的作用。比如进入考场之前,可反复在心里提醒自己“沉着、冷静”。在这种自我暗示的帮助下,心里的杂念自会销声匿迹,从而消除焦虑心理,使身心得到放松。

4.学会倾诉

当你在考前寝食难安、心烦意乱时,不妨将你内心的忧虑说出来,让家人、朋友与你共同分担,一个忠实的倾听者能帮助你缓解因紧张带来的压抑感。另外,你还可以把你的感受写在一张纸上,然后扔到一边,给自己留出一定的“忧虑”时间,过后再去解决。绝对不可以郁积在心里,使压抑情绪生根发芽,最终忧虑成病。

5.合理作息

古语道:“人之心不可一日不用,尤不可一日不养”。这是因为心“不用则滞”而“不养则瘦”。因此,日常学习中青少年学生一定要注意合理作息,劳逸结合,切不可通宵达旦,作息没有规律。最好是制定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努力做到早睡早起,不熬通宵,不打疲劳战。这样才能保证考试时精力充沛,头脑清醒。

专家提示

初三、高三是人生的两大转折点,处在这两个阶段的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很大,如果心态调整不好,就会出现考试焦虑、失眠、厌学等问题,进而影响后面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到考场上的发挥。所以为了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度过最后冲刺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同学们必须调整好心态,做好复习,以便中、高考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心理测试

考试心理控制能力检测

本问卷共有10个题目,请仔细阅读问卷中的每一个题目,并与你的实际情况相对照,然后从A、B、C三个备选答案中选择其中的一个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A.经常;B.偶尔;C.很少

1.你是不是经常从较坏的打算去争取最好的成绩。()

2.你是不是经常认为:只要自己尽了最大努力,即使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也没有任何怨言。()

3.你有没有在考前注意稳定情绪,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4.你是不是经常注意安慰自己,相信自己,从容应战。()

5.你能不能经常在紧张的气氛下放松肌肉与神经。()

6.你是不是常以愉悦舒畅的心情去参加考试。()

7.你有没有经常在班会上或更大的集会上发表演讲。()

8.你有没有经常参加学校或班上举办的有关竞技与竞赛活动。()

9.在考试开始时,你是否做到尽量放松,避免消极的自我陈述。()

10.你有没有从过去的考试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评分标准

凡选择“A”记1分,选择“B”记0分,选择“C”记-1分。将所有题目的得分累积起来,即可得到总分。

测试结果

若总分在4分以下,表明你平时在思想上不重视心理素质的训练,在考试前的心理准备不够充分,在考试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心理控制能力。

二、怎样调节高考紧张心理

心理困惑

我现在压力越来越大,对高考产生了莫名的恐惧,虽然平时的考试成绩还是不错的,但总害怕高考让人失望。背着这样的包袱,让我自己很累,而且不能全身心投入到考试中,因为害怕失败,以至于考场上思路完全乱了套,甚至有写不下去的感觉。试卷一发下来,脑子里一片空白,好像完全没有学过一样。我为什么会如此紧张?又该怎样调节这种紧张心理呢?

专家指点

高考考生,没有必要把高考看得过于沉重,只当做平时普通的考试,保持平常心就可以了。考前不做心理假想,考试中,争取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考场上每个学生都会紧张,即使最优秀的学生也不例外。放松要从考前开始。

考生之所以紧张,就是把高考看得很神秘。很多经历过高考的考生说,高考没什么了不起,考的就是以前考过的那些东西,只不过是换了教室,换了监考老师,与平时没有太大区别。因此,考生一定要打破对高考的神秘感,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

高考就是那么回事儿,感受它,体会它,等待你的将是成功的喜悦。那么,同学们究竟该怎样做呢?

1.要正确评价考试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考试可推动同学们对所学课程进行系统的复习,从而加深理解,进一步巩固知识。比如“模考”,它的目的无非是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查漏补缺,以便今后的复习,没必要把它看得太重。应将注意力集中在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上,真正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2.认真学习,充分准备

平时刻苦勤奋、认真学习,考前全面复习,考试时就会充满自信。如果平时不用功,考前突击,势必引起考试焦虑。

3.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考试中的心理素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达到的最佳状态,二是指能减轻心理问题带来的精神压力以改进和保持上述状态的能力。

4.要注意克服总复习时出现的厌烦心理

随着总复习的深入,复习的东西越来越多,练习、模拟不断,心里不免产生烦躁情绪。这时候同学们一定要明白坚持就是胜利这个道理,克服厌烦心理,下决心坚持下去。

5.总复习时要经受住挫折

在总复习阶段有各种各样的练习和考试,不可避免地有一两次没考好,没发挥出正常水平,这是总复习阶段的正常现象。偶尔没考好的因素很多,要经受得住这样的挫折,总结经验教训。

6.考试时要放松

拿到考卷的十分钟内是最紧张的,这时候应尽可能地稳定情绪,放松自己。应该认识到,以前所有的努力到此为止了,这时候再担心、再紧张也无济于事。考卷上不管是什么题目,也已经是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了,应该以坦然的心态接受它,以紧凑的节奏完成它。

这里介绍一种考场上缓解情绪紧张的方法:身体自然坐正,轻闭双眼,双手平放桌上,在深呼吸的同时,收紧双拳及全身肌肉,然后慢慢呼出,并随之放松肌肉,待情绪趋于稳定后,再继续答题。

7.拥有自信心

即使在考试中出现了难题,突然产生紧张感或大脑一片空白,也没关系,可以用转移法、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让头脑安静一会儿,想些鼓励自己的话,如“我有能力考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只要尽力就问心无愧”。此外,学会自我安慰很重要。例如,倘若这道题自己做不出来,就可以想想别人也未必能做出来。同时,可做几次深呼吸,并在呼气时默念“放松”。

8.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

遇到平时掌握的内容考试时突然想不起来的时候,可以暂时跳过去,先去做别的题目,这是比较正确的考试习惯。待别的题目都做好了,紧张情绪已得到缓解,回过头来做这道题目时,失去的记忆就能恢复了,千万不要为了一道题影响了整体的发挥。

9.理清思路答题

在最后解答不会做的题目时,若是有能力的话,一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理出原因。如果是中下层次考生,不会做难题是预料之中的事,紧张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因为这些题不是给你做的,是给考北大、清华的优秀生出的。如被中低档题卡住,那就要冷静下来,这些凭自己的水平是能够完成的,只要理清思路,按部就班就一定会做出。若是优秀生,遇到不会做的题,则多数是难题,此时一定要有心理准备。难题之所以“难”,就是不能一眼看出解题思路,但只要发挥自己超常的思维能力,难题就一定能解出来,至少能解出此题的大部分。

专家提示

考生要以平常心对待高考。考前复习阶段最好按照平时的作息时间,不打疲劳战,保证好睡眠。睡眠不好会影响人的反应能力,降低学习效率,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要树立自信心,调整好自己的位置,目标锁定要适当。珍惜最后的时间,抓紧复习。

三、如何应对考前心理疲劳

心理困惑

我刚进入高三时信心十足、精神饱满。但到了准备高考最后的冲刺阶段,却发现自己突然变得越来越“懒”了:懒得上课、懒得看书、懒得做题,甚至连以前最喜欢的考试也不愿参加了。每天都是生活的重复,一迭迭的试卷摆在那里,好像一座山,永远也做不完。对学习的厌倦让我对什么都提不起劲来,而且最近一段时间我晚上总是睡不好觉,情绪有些低落,行为变得古怪,经常发牢骚和发无名火,医生说这是考前心理疲劳。请问,我该如何应对考前心理疲劳呢?

专家指点

所谓心理疲劳是指因心理因素引起的不良情绪,使大脑皮层受抑制而出现的心理现象。之所以产生心理疲劳,从根本上说,是受到人的体力、智力、情绪三种节律运动规律的制约。当三种节律出现运动低谷时,人就产生生理或心理上的疲劳。

现在,中考、高考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巨大的考试压力下,一些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挫折、焦虑、沮丧日积月累而形成了考前疲劳心理,一进教室就产生一种本能的厌倦。这种考前疲劳心理对人有很大负面影响。轻者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很强的疲劳感;严重的则会出现嗜睡或者失眠、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吃不下饭甚至呕吐的情况。

造成初三、高三学生心理疲劳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