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批判中国人的教子方法
46797700000029

第29章 你会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吗(3)

按照中国一些传统的观念来看,夫妻间的争吵原本是很正常的,不吵不闹反而不能称做是好夫妻。其实这种观念是片面的。争吵不但会伤害了夫妻间的感情,而且更会伤害到孩子。在哈尔滨市的一次调查中调查涉及855名初、高中生,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1.68%,离婚家庭的为30.30%,和睦家庭的为18.88%。可见夫妻长期争吵,对孩子的伤害是最大的。有些家长口口声声说为了孩子才不离婚,却终日“硝烟”不断,殊不知经常面对家庭“战火”的孩子,容易陷入人际交往障碍,焦虑、多疑,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尤其易对婚姻产生恐惧感。在哈尔滨市的调查显示,有些孩子为此表示“不想重复父母的悲剧,长大坚决不结婚”。

夫妻间的争吵大多是因为日常琐事,完全可以克服,然而不理智的父母却经常把因琐事而产生的争吵升级扩大化,据某网站对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9%的孩子父母会当着孩子的面争吵,还有33%甚至会动手。其实,父母如果相互理解与容忍,稍微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很多冲突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在冲突发生后,父母任何一方稍加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很多冲突根本不会爆发。

巴尔扎克曾经说:“爱情浓厚夫妻的孩子,往往富有爱情的特色:温柔、活泼、快活、高尚、热心。”在一个家庭中,夫妻之间互相依恋,互相赞赏;在困难面前互相激励,互相支持;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家庭所面临的压力和危机,彼此谅解扶助。这就是家庭快乐的源泉。对孩子而言,父母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满和谐,也是培养孩子快乐性格的一个主要因素。有资料表明,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成年后能幸福生活的比在不幸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要多得多。因此父母有责任和义务保持和睦的家庭生活,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如何避免或者尽量减少父母之间的争吵给孩子带来伤害呢?

首先,父母要相互体谅。任何人因为工作、生活、学习等原因,总会有心情不顺的时候。作为父母,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也就存在更多爆发夫妻冲突的诱因。因此,夫妻之间要在生活、事业、情感上多相互支持、体谅,帮助对方克服困难。

其次,父母之间如果相互存在怨气,可以采取暂时的隔离,这样可以减少冲突爆发的几率。传统习惯认为,眼不见,心不烦;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让一个人单独静静地待上十几分钟、半个小时,都能够让人内心爆发冲突的诱因大大缓解。父母如果有吵架的诱因,相互保持距离,反而可以减少冲突。

第三,父母如果的确有矛盾和冲突,如果非吵不可,也应避开子女换个环境,或让孩子暂时离开,使孩子相信,父母只是有些不愿让孩子知道的问题需要解决。

第四,如果父母之间的冲突发展到必须分手才能解决问题,必须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尽量减少对孩子的伤害。父母必须做到:帮助孩子接受父母离婚的事实,使其相信这不是孩子的原因,也不可能经他(她)们的努力使父母和好;不要强迫孩子作出跟谁的选择,不要设法使孩子去憎恨某一方;不要向孩子撒谎说对方“死了”之类的话,因为谎言终有被揭穿的那一天;帮助孩子克服被拒绝感、羞耻感、无能感,让孩子知道并相信父母仍然爱他(她)们,父母虽然分手,但还是孩子的父母。

让孩子生活得有安全感是为人父母最起码的责任,大人不要认为感情是两个人的事,便相互攻击、谩骂,这对孩子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将终生难以弥补,孩子不应该成为夫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牺牲品。

“隔代教育”失败是谁的错

“隔代教育”成为一个专有名词还是近几年的事情。它一般是指由于激烈的社会竞争,父母忙于工作,没有很多时间来照顾孩子,于是将教育孩子的事情交给爷爷奶奶,而父母主要是从经济上保证孩子的供给,也有祖辈父辈一起教育孩子的现象。这种祖辈父辈一起教育第三代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故事一:某居民小区,一位母亲为督促儿子改掉粗心习惯,要求他每天把家庭作业记下来,回家做完后再大声朗读检查一遍。可孩子嘀咕嫌麻烦,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经常瞒着媳妇去学校抄题目,再悄悄替孙子改正错题。孩子毛病未改,期中考试数学刚刚及格,结果母亲发火、奶奶垂泪,乱成一团。

故事二:济南的一对家长由于忙于事业,孩子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现在14岁。上初二了,学习成绩较差,在班级倒数第二名,还有很多科目不及格。对家长不尊重,夫妻俩想教训几句,奶奶还护着。夫妻俩觉得很着急,孩子如此下去,长大后不是更与自己没有感情了。

故事三:曹大爷受长期在外工作的儿子媳妇委托,在家毕恭毕敬地伺候着曹家的“香火”——今年刚满14岁的孙子。孩子刚读初中,看到高年级有同学用手机,回家非要让爷爷买一个。曹大爷经不住孙子的纠缠,掏钱买了手机,结果孩子在课堂上收看黄色短信息,被老师发现,没收了手机。孩子不服气,邀上一帮“街仔”到老师家闹事。

上述三个故事中,祖辈、父辈对孩子的教育都存在失误。故事一中,母亲为了督促孩子,严格要求,而奶奶却心疼孙子,替孙子遮遮掩掩,两代人教育方法不一致,结果孩子依然旧习未改。故事二,父母都忙于事业或者为饭碗而辗转奔波,从小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了爷爷奶奶,等到父母想教育孩子的时候,由于奶奶的庇护,孩子对父母的教育已经不以为然了。故事三中,父母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儿推给了爷爷,但老一辈对孩子却是一味溺爱,使孩子染上了社会恶习,成为一个“小流氓”。从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孩子教育不成功,与其说是祖辈过于溺爱,还不如说是父母放弃了自己责任的结果。

不管“隔代教育”是好是坏,这在我国已经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据全国范围内一项关于中国“隔代教育”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北京,有70%左右的孩子接受着“隔代教育”。全国有近五成孩子接受着“隔代教育”。而据上海市妇联的调查显示,上海目前0-6岁的孩子,10个中就有五六个主要由隔代老人教育。对于“隔代教育”,人们褒贬不一,有人认为,”隔代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老人对孩子的溺爱。由于祖辈几十年的风雨和坎坷,老人已经别无所求。但是,许多老人在对待孙子辈的教育上,却或多或少带着某种感情色彩,总认为自己在感情上对子女有所欠缺,想利用对孙子辈抚养弥补一下感情,以导致教育失败。也有人认为,没有必要将“隔代教育”当做“洪水猛兽”。“隔代教育”的优点也是明显的,比如祖辈富有经验、耐心,社会阅历丰富等,只要“借用”得当,是有益处的。但调查显示,以祖辈为主教养的幼儿中,在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和发展总体上不如以父辈为主教养的孩子,可见,“隔代教育”的现状是弊大于利。

隔代教育的失败,问题到底出在谁的身上呢?事实上,“隔代教育”并不是说父母完全把教育孩子的重任全部推给了孩子的祖父母一辈,父母自身没有承担一点教育孩子的责任。只是由于残酷的社会竞争,许多年轻的父母因为事业和饭碗而奔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对孩子进行全面教育,于是把教育的重任推给了祖辈。但等父母缓过气来,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试图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父母的影响却被祖父母的包庇、溺爱所替代,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例如故事二中的情形;另一种情况就是祖辈与父辈在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态度上没有协调一致,例如故事一,这些才是“隔代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所在。

“隔代教育”已成事实,而且今后在短期内不可能迅速改变,那么如何让“隔代教育”扬长避短,培养好第三代人呢?

第一,由于祖父母们没有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拖累,比较有耐心去陪伴和教育孙辈;老人历尽沧桑后的返璞归真,自有一种“儿童心理”,特别喜欢与孩子玩乐,易与孙辈建立融洽的感情,为教育孩子创造良好的感情基础。因此,在孩子小的时候,可以让祖辈多承担点“抚育”担子。

第二,当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祖辈务必不要出面干涉,应努力维护孩子父母的权威,这样孩子就不至于唯我独尊,懂得尊重父母。

第三,祖辈无论有无专门的学习机会,都应该自觉学习新的知识,特别是在培养孩子的理念上,老年人一定要跟上时代步伐,多注重对孩子品质的培养。

第四,祖辈和父辈一定要加强沟通与协商,在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态度上务必保持一致,不要助长孩子的投机取巧心理。

总之,要克服“隔代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发扬其中的优势。一方面父辈与祖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应当多沟通,尽量为孩子多想一些;另一方面,祖辈家长也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这样才能培养出健康的新一代。

父母的贫困不是溺爱孩子的理由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原本是倡议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孩子健康,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口号语,当前却被一些家长一分为二,只强调前者,“再苦不能苦孩子”成了一些家长的口头禅,成为家长溺爱孩子的借口。更有意思的是,溺爱孩子不是富人的专利,中国许多贫困家庭对孩子的溺爱较富裕家庭有过之而无不及。

故事一:小宝和小乐两人从小在一个院子里长大,小宝的爸爸是个教授,青少年时曾经尝过忍饥挨饿的滋味。因为发明的成果获得了专利并进行了成功的市场开发,收入增加,住进了高层大厦。妈妈每天不仅给小宝备足了小宝爱吃的红烧肉、炖排骨,爸爸不回家时,妈妈还经常带小宝去饭馆吃,当爸爸妈妈都忙不过来时,就让小宝自己去吃快餐。而小乐仍然与当技术员的父母住在家属院的平房里。小学毕业,小宝摸着自己的“将军肚”不无感慨地对小乐说:“随着我们家越来越发,我的小肚子也越来越鼓了。”

故事二:在一家大商场里,一个衣着讲究的男孩子正和满脸疲惫的妈妈“谈判”。妈妈很为难地对孩子说:“咱们家的条件不好,为了你上学妈妈的压力已经很大了,咱们就买一个1000元左右的手机,也一样使。”孩子却坚持:“不行,我就要那个3000多的,我们同学的就是那样的。”母子俩的“交涉”没有结果,妈妈的眼里一直都含着眼泪,却没有训斥孩子一声。

故事三:一位家庭特别困难的母亲,丈夫常年患病,女儿是全家唯一的希望。现在,女儿终于大学毕业了,可是找了很长时间的工作也没找到,有大企业要她,她嫌太远;有几家公司让她去做文员,她嫌工资太低;私营企业要她,她又嫌不稳定,工作太累。于是,妈妈就把很多职能部门都跑遍了,希望能得到帮助,给孩子找一个稳定、清闲、收入高的工作。妈妈说:“我们虽然不富裕,可从小没让孩子受过苦,我们孩子可不能像我们一样受一辈子累。”

故事一中,教授青少年时期吃过苦,在改革开放之际,把知识变成了财富。生活富裕了,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吃过苦、受过穷的父母要好好享受生活,更不想再让孩子“吃苦受穷”。于是孩子出门坐车、上楼乘电梯,看电视时间越来越长,运动时间越来越短,培养出小宝这样的小胖墩儿,这在中国,尤其在城市随处可见。故事二中,被孩子上学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母亲,面对不知母亲辛酸,蛮不讲理的孩子,宁愿自己含着眼泪,也不肯训斥孩子。孩子不体贴母亲,明显是过于溺爱的结果,溺爱的结果是使孩子变本加厉,母亲委曲求全,但这样的道路还能走多远呢?一旦母亲竭尽所能都不能满足孩子的奢望时,溺爱下的孩子会怎么样,那是不言而喻的,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实在太多太多。在故事三中,家庭极端贫困的母亲,把自己受过苦,却没有让孩子吃苦当做引以为豪的事情,把帮助孩子找份稳定、清闲、收入高的工作,当做“奋斗目标”,不让孩子像自己一样受一辈子苦,简直让人啼笑皆非。

可怜天下父母心,上述三个故事中,尽管家庭条件不同,但父母的共同点都是自己受过苦,都希望孩子不再受苦。这种心态本无可厚非,但他们希望孩子不受苦的方式,不是让孩子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积极进取的心态,而是在物质生活上,一味让孩子吃好、穿好、玩好。让孩子觉得父母劳苦,他们享受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结果培养出来一群好逸恶劳,不会关心他人的“垮掉的一代”。

温室里的花朵长不成参天大树,蜜罐里长大的孩子成不了家庭的支柱、国家的栋梁。由于他们缺乏生活的免疫力、竞争力、创造力,他们甚至成不了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在未来的社会中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天地。孩子不能永远都在大人的羽翼下生活,他们迟早要展翅高飞。我们大人所能做的就是给他们一片天空,让他们自己去面对风雨,面对困难与挫折。当然我们没有必要让他们再去尝试父辈忍饥挨饿的日子,过父辈所过的生活,但父母必须让他们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让他们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

从苦难中走出来的父母如何培养自己的下一代,如何让吃苦耐劳的精神代代相传呢?

首先,父母要端正态度。不管家庭生活是否富裕,要把过去的苦难当做精神财富而不是负担,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是从苦难中走出来的,苦难是磨砺人意志的工具。

其次,富裕家庭要让孩子知道,今天的舒适生活是建立在父母努力奋斗的基础上,如果他们不继续努力,同样会失去一切。贫困家庭的父母千万不能对孩子有过分的物质补偿心理,要时时用自己乐观向上的精神去感染孩子,让孩子理解和尊重自己的父母。

再次,无论家庭条件如何,让孩子参加社会劳动,通过劳动获得生存的本领与成功的喜悦,这样一方面可以增长他的见识,增强他们的生活、生存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他们学会珍惜劳动,养成吃苦和在困境中生存的韧性。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为了孩子和祖国的明天,让孩子吃点苦,让他们了解父母过去的苦难,从而珍惜现在的生活,加倍努力地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