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自然界之谜
46790900000019

第19章 司马迁死因之谜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所撰写的史学巨著——《史记》,堪称史学领域的一座丰碑,具有极高的文史价值,后人谓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后世人都知道,司马迁得罪汉武帝遭受宫刑,发愤著《史记》。但司马迁到底是怎么死的呢?众说纷纭。

我们先来看看司马迁为何受宫刑?

李陵是名将李广的孙子,他武艺高强,爱兵如子,深受汉武帝喜爱,授骑都尉职。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李陵率五千步兵策应主帅将军李广利抗击匈奴。李陵挥师南还时,遭遇三万匈奴骑兵围堵。

李陵率部浴血奋战,杀死敌兵万余人,令匈奴单于心惊胆战,准备退兵。不幸的是,李陵部下管敢投降匈奴,招供出李陵孤军无援,且已弹尽粮绝的内情。匈奴大军疯狂反扑,李陵拼死厮杀,五千精兵只剩十几人。看着越围越深的包围圈,看看伤痕累累,赤手空拳的部下,李陵不由得流泪道:“全军覆没,还有何面目去见汉朝皇帝?只能日后见机立功吧!”说罢,下马投降匈奴。

匈奴单于佩服李陵的英雄气概,把女儿嫁给他,让他有尊贵的地位,期望他能效忠于匈奴。

汉廷上下得知李陵投降的消息,朝野震惊。汉武帝盛怒之下,竟下令杀害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孩子,以报复和惩罚李陵。汉武帝召集群臣廷议李陵罪行。大臣们都顺着汉武帝的看法,痛斥李陵贪生怕死,投降变节的不忠行为。只有太史令司马迁替李陵辩解:“李将军以五千步兵,剿灭万余匈奴骑兵,对得起天下人了。如果不是孤军奋战,弹尽粮绝,李将军绝不会投降的。再有,李将军未必会是真降,或许日后会寻找机会,报答皇恩。”司马迁的看法很客观,但却激怒了汉武帝。武帝大怒道:“你的意思是我派李陵出兵就错了?对李陵亲属处理不对啦?”汉武帝不容司马迁分辨,直接把他打入监牢。

司马迁为什么会让武帝如此忌恨呢?

作为史官,必须有坚持真理,客观记述史实的精神。司马迁没有虚伪地给统治者歌功颂德,而是如实地记录和评价他们的得失。对汉武帝的毛病,也是毫不客气地指出来。汉武帝早就对司马迁恨之入骨了,早就准备收拾他了,此次借李陵事件,把他下到监狱加以迫害。

司马迁被判宫刑,被剥夺了作男子汉的权利,这种令人备受污辱失掉尊严的刑罚,并未摧毁他的钢铁意志。他从周文王囚里演《周易》、孔子遭困厄作《春秋》、屈原被放逐写《离骚》、左丘明双目失明著《国语》……这些苦难中见坚强的事例,汲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发愤著书。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完成了伟大的史学巨著——《太史公书》,即《史记》。

太史公呕心沥血完成了《史记》,此后是否安度余生了?又是何年辞世的呢?

司马迁命运多舛,受过宫刑,任中谒者令,继续史学研究。然而,他秉性不改,又在《报任安书》中直言贬损当朝皇帝,惹下杀身之祸。他被汉武帝以大逆不道的罪名逮捕下狱,不知是严刑拷打,还是不堪病痛,太史公暴死狱中。

后世人根据《汉书·旧仪注》中“陵降匈奴,故下迁蚕室,有怨言,下狱死”这一记载,推断司马迁死于前93年年底,因为,这年十一月,司马迁因写《报任安书》而下狱。

也有人从《史记·孝景本记》和《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出现“孝武垒帝、武帝”称谓,司马迁能以汉武帝刘彻的谥号称呼他,必在武帝死后,那么司马迁应死于公元前86年,即汉昭帝即位的初年。

有人依据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郭穰已任中谒者令的事实,推定司马迁这时已被罢官,或死去了。

因为没有具体的记载,所以后世人只能推测。太史公的死因和卒年始终是个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