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最好的执行者
46775100000003

第3章 执行力就是竞争力(2)

所以,在组织里,无论是高层、中层还是基层员工,如果每一个人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就不会出现执行力不强的问题;如果组织成员能像迈克尔·戴尔讲的,在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阶段都做到一丝不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推诿扯皮现象。

其实马明哲提到的企业“怪圈”现象,就是没有一个员工在检讨自己是否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因此,执行力不强不应仅是基层员工的问题,而是每一层级的问题。我们不要再相互埋怨执行力弱,而应该首先问问自己:“我是否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在我这个环节和阶段,我是否做到了一丝不苟?”

从某种意义上讲,组织是一个执行的团队。每一个员工的执行力,将决定着组织的成员是否能形成一个好的团队、是否是一个执行力强的团队。所以,我们必须提升每一个员工的执行力,从而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世界顶尖企业的执行观

麦当劳、肯德基的西式快餐跟中国的绝顶美食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水平,因为它们除了千篇一律的汉堡包、薯条外,并没有其他特色。然而,麦当劳、肯德基却在数十年的时间里席卷世界各国,包括“美食之国”——中国。虽然总是有人在说麦当劳的汉堡包是垃圾食品、肯德基的薯条太普通,但是这些都没有妨碍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市场上取得巨大的成功。为什么呢?其实,麦当劳、肯德基的战略极为清晰、简单,应该说完全可以模仿,但是,为什么只有它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偌大的中国却没有产生竞争对手呢?

可以说,最主要的差距还是在“执行力”上,它们精细的执行体系着实令人瞠目结舌,它们在管理方面的细致、全面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正是凭借着精细的执行体系,它们才能快速地在全球复制,不断取得成功!

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可以说这家公司确实创造了太多的奇迹,其中,执行力却又是这些奇迹中的奇迹。据有关数据显示,它连续10多年完全实现预算计划,这与华尔街投资分析师的分析预测几乎完全一致;它制定一项战略后,在1年内必定产生预期的结果。对一个跨越13个行业的巨型企业集团来讲,它就像一个小企业般高效、灵活,有战斗力,可以说其执行力是惊人的、可怕的。通用电气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经常手写一些“便条”,亲自封好后交给中层经理甚至普通员工;他能叫出数千位通用电气公司管理人员的名字,亲自接见所有申请担任通用电气公司500个高级职位的候选人。

通过这些简单而有效的办法,杰克·韦尔奇的战略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通用电气公司也形成了一个具有强大执行力的优秀团队。

沃尔玛——现今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其当家人罗伯特·沃尔顿一再强调,沃尔玛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执行力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说,沃尔玛的业态再古老不过了,店面零售是最早的商业形态之一,但是,如今它已经成为优秀企业的典范。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商业形态,产生了一家全球第一的企业,只要沃尔玛想得到的,它总是能够得到。我们的确不能否认执行力是沃尔玛的核心竞争力。

IBM——全球最大的IT公司之一,其最成功的一任CEO郭士纳曾卖过烟草、饼干,然而由于他成功地领导IBM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他在神秘的高科技行业里一举奠定了“全球最成功的CEO”的殊荣,他带领着IBM公司成功地向“IT服务业”转型,谱写了一个“大象也能跳舞”的业界传奇。

郭士纳认为,一名成功的领导者应具备三个基本特征:有自己的关注点;在执行方面具有卓越的品质;具有个人领导艺术。同时这位神奇的商业领袖还认为这三个基本特征适用于所有规模和类型的组织,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无论是营利机构,还是政府机构。20世纪90年代以来,IBM尽显大家风范,进退有据、纵横捭阖、不断超越,成为IT产业中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其中,其卓越的执行力更是功不可没。一个被认为最具战略眼光的卓越公司,却如此推崇执行力,这的确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

今日中国,执行力更重要

被誉为“竞争战略之父”的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日本企业如果还期望再现竞争力,就必须在战略方面做出重大调整。

那么,战略与执行力,到底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往往会因为评论者的角度、所擅长领域、所从事工作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结论。写执行力的说执行力重要,而写战略的则往往把执行力“流放”到战术这样的低层面。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首先,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讲,两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战略是“做正确的事”,而执行是“正确地做事”。如果战略是南辕北辙的,再强的执行力也没有意义。但即使有再好的战略、全新的创意,如果执行力很弱,要想取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次,这样一个选择必须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做出判断;也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这样的选择才能成立。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组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下得出的结论都是不同的。

与日本和其他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初期,无论是衣食住行类产品,还是高科技产品,都存在广泛且庞大的市场需求。虽然企业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有一定的经营压力,但企业面临的是更多、更丰富的商业机会。所以,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讲,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来评判什么样的战略能够成功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在今天的中国,竞争仍不充分,市场还不成熟,可开发的潜在市场、潜在客户数量极为巨大,只要你能够“说到做到”,那么成功的几率是非常大的。

而与此同时,中国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还很短,多数企业的管理水平还很落后,也缺乏足够的职业人才,更不用提“德才兼备”的职业经理人了,这些都是企业提升执行力的巨大制约。所以,有了好的商业机会,最终却不能如愿以偿,这是中国企业今天所面临的最大挑战。由此可见,在今天的中国,商业机会极为众多,而“执行力”却是诸多企业的瓶颈。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在今天中国的环境下,执行力的重要性高于战略的重要性。但是,也许几十年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这个判断也会随之改变,事物本来就是螺旋式前进的。

美国企业的调查表明,只有5%的员工真正了解企业的战略。也有人说,员工的工作中只有5%与公司的战略密切相关,其余大多数工作是不相关的。

例如,公司战略是提高产品质量,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却在提高维修服务能力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投资、精力,而非提高产品质量。也有观点认为,只有5%的企业战略得到了执行,而其余的都失败了。战略执行的失败,并不意味着倒闭、亏损、破产等最坏的结果,更多地表现为企业缺乏竞争力、无竞争优势等现象。当然这些数据、观点的准确度很难确定,但是它们非常清晰地表明了这样一种现象:“执行力”是中西方企业在经营中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

执行力不仅对今天中国的企业重要,对于其他组织的管理、建设也都有重要意义。政府机构也是一种组织,大学也是一种组织,它们也会有自己的战略规划、自己的执行力建设等等。因此,本书不仅是写给企业界人士的,对于任何一个致力于实现宏伟目标的领导者,本书都会有所启发、有所裨益。

2执行力决定成败

用行动收获一切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如果你认识今天的成杰,直觉会告诉你:他是个天生的演说家!舞台上的他举手投足之间都充满了无懈可击的自信和魅力,而这种魅力一定会让你感受到其自身所衍射出的智慧能量强大无比。

但,如果你认识17岁的成杰,你一定会大失所望:那是一个自卑、内向、孤僻的少年,你在他身上找不到任何成功的特质。

如果你认识20岁的成杰,你会看到一个悲观、迷惘、失落的年轻人,你在他身上看不到任何成功的希望。

然而,他的确是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平凡做到了优秀,再从优秀到达卓越。

2001年,18岁的我外出打拼,为了谋生去摆地摊,这是迫于生存的无奈:我觉得没有学历的我,只能做这样的工作。那时候,我完全不知道在我的灵魂深处,住着一个超级演说家!我完全不知道有一天我可以成为巨海公司的创始人!我完全不知道有一天我会华丽转身,成为百亿富豪!我完全不知道有一天我的人生可以像魔术般转变!

2003年7月18日,20岁的我生平第一次听到了我的启蒙老师张广如老师的演讲,妙语连珠,语惊四座。当他讲完两小时的演说后,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也鼓掌鼓到两手通红,因为我完全听傻了……我渴望拥有和他一样的魅力和能量!

我极度极度地渴望拥有他的说服力和影响力!这也成了我人生的新起点。

后来,机缘巧合之中我加入了教育培训行业,从一无所有开始打拼生涯。我热爱学习、勇于执行并持之以恒,所有这一切只为扭转自己出身贫寒的命运。十年拼搏,现在的我已小有成就,不仅发表文章、出版畅销书,还创办了中国一流的培训公司——巨海教育集团!

回首那段令人悲观失望的年少岁月,贫困与艰难在我的脑海中是难以磨灭的,但也正是这段岁月使我积蓄了足够多痛苦的力量,让我快速改变,飞速成长……毋庸置疑,现代生活中工作已经成为人生的一部分,你只有立即着手积极行动,一件一件地完成眼前的任务,你才有可能比其他人更快地接近目标,攀上人生的顶峰。有行动才有收获!

古罗马一位大哲学家曾说过:“想要到达最高处,必须从最低处开始,想要实现目标,必须从行动开始。”

曾经有一个精明的老板想招聘一名员工,他对应征的30多人说:“这里有一个标记,那儿有一个球,要用球击中这个标记,你们一个人有7次机会,谁击中目标的次数多,就录用谁。”结果,所有人都没能打中目标。这个老板说:“明天再来吧,看看你们是否能做得更好。”

第二天,只来了一个小伙子,他说自己已经准备好测试了。结果,那天他每次都击中了标记。“你怎么能做到呢?”老板惊讶地问道。

这个小伙子回答说:“哦,我非常想得到这个工作来帮助我的妈妈,所以,昨天晚上我在棚屋里练习了一整夜。”不用说,他得到了这份工作,因为他不仅具备了工作所需的基本素质,而且表现出了积极的工作态度:看准目标,立即行动。

在职场中奋斗的人都会明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都知道坚持不懈、永恒进取的魅力,可是真正能做到并落实到行动上的人却很少。

老张和老王是邻居。凑巧的是,他俩前后只相差3天的时间都从各自单位下岗了。面对残酷的现实,老张很乐观,因为他下岗前是单位里的工程师,有满脑子的“智慧”,下岗后不愁找不到工作。而老王呢,是单位里的一名普通装卸工,干的是体力活。尽管两人以前地位不同,知识水平和性格都有极大差异,但两人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尽快找到工作,重新上岗。

每天,老张都坐在院落里翻看各种有招聘信息的报纸,并根据上面列示的招聘职务,大谈特谈如果自己去应聘,怎样说和怎样做就一定能获得那个职位;老王在一旁虔诚地听着,他非常钦佩老张的智慧与求职经验,并且开始按照老张的求职设想去付诸行动。

半年后,老王果然被一家生产奶制品的工厂聘为仓库管理员,而老张依然在那里谈着他的求职设想。

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个故事,或许对此将会有更深的理解:

远古时期,在四川的偏远山区住着两个和尚,其中一个非常贫穷,一个比较富裕。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去呢?”穷和尚回答说:“我只需要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多年来就想租条船沿着长江而下,可到现在还没做到呢,你凭什么去?”

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归来,把去南海的事情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惭愧。

上面是我们小时候都学过的一则寓言故事,但说明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说一尺不如行一寸。一切美好的愿望都需要我们去执行,没有果敢的行动,那么,再美好的梦想都只能化作泡影。

行动是成功的保证,只有行动才会产生结果。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最终必须落到行动上才能实现。正如乔治·马萨森所说:“我们获胜不是靠辉煌的方式,而是靠不断努力的行动。”

赶紧行动吧,用行动去收获丰硕的成果,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不要喊口号,关键在于执行

戴尔电脑的创始人迈克尔·戴尔说:“一个企业的成功,完全是由于公司的员工在每一个阶段都能够一丝不苟的切实执行。”

中国卓越的政治家、出版家邹韬奋曾经说过:“个人做事,在动手之前,当然要详慎考虑;但是,计划或方针已定之后,就要认定目标前进,不可再有迟疑不决的态度,这就是坚毅的执行态度。”

我在经历人生低谷的时期,我开始对自己内心的痛苦感到厌恶。但我时刻对自己说:“一定要做生命中最好的自己。”于是我化行动为力量,持续不断地行动,而行动力就是执行力。

我的改变也正是来自于——一定要做生命中最好的自己。我从开始接触销售工作,到加入教育培训行业,了解了许多成功致富的思想。短短几年时间,我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1岁,出版了励志畅销书《从优秀到卓越》;22岁,在西南百所大学做公益巡回演讲;23岁,创办了自己的教育培训机构,为600多家企业提供员工素质成长培训;24岁,成为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第一大品牌——聚成资讯集团最年轻的王牌讲师;25岁,与华人成功学权威陈安之老师同台演讲;26岁,与共和国四大演讲家之一,78岁高龄的彭清一教授为四川汶川灾后重建,捐建天山爱心学校同台做大型慈善公益演讲;27岁,创办上海巨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28岁,捐建人生第一所希望小学——四川西昌巨海百圆希望小学;直到今天,由我主讲培训过的企业超过1600家,听众超过百万人次。

现在,我依然在前进的道路上执着前行,一曲普通人的传奇故事仍在继续谱写……据载,麦金莱总统在德州一所学校演讲时,对学生们说:“比其他事情更重要的是,你们需要尽职尽责地把一件事情做得尽可能完美。与其他有能力做这件事的人相比,如果你能做得更好,那么,你就永远不会失业。”

社会学家戴维斯说:“放弃了自己对工作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己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一个人即使从事着最卑微的工作,但只要它能够以尽职尽责的态度把工作做好,所做的事情就是充满意义的,老板自然也会欣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