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句话照亮一个世界
46772900000010

第10章 难过了,请一边宽容一边流泪(1)

双琴祭

梁晓声

世上有些不同事物的美好是同样的。

在美好和美好之间为什么还要比来比去呢?

那两棵树,是生长极慢的树,最适合取其材而做琴。那位老制琴师呢,他的经验是,一棵那样的树,只能锯取一段,做成一把音质优良的小提琴。所以他打算同时做两把小提琴,使它们在音质上不分轩轾。

琴取于材,材取于树。老制琴师当年亲手栽下两株小树苗,在十余载里,它们不但增加着年轮,也像少年和少女渐渐长成健壮的青年和标致的女郎一样,深深地相爱了。它们彼此欣赏,彼此赞美,永不厌倦地诉说着缠绵的情话。

但是老制琴师却病倒了。他临终前对儿子说:“我一直想要制成两把音质同样优良的小提琴,以此向世人证明,世上有些不同事物的美好是同样的。在美好和美好之间为什么还要比来比去呢?这是由于人心的偏狭导致的愚蠢啊!我想做的事是做不到了,你一定要替我做到……”说完,老制琴师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后来,他的儿子伐倒那两棵树,锯取了它们各自最好的一段,制成了两把音质同样一流的小提琴。他把琴送到了琴店,郑重地交代:“如果有谁在这两把琴中反复比较,挑选,那么无论他最终选择了哪一把,都不卖给他。如果有人说它们是同样好的琴,那么可以将两把琴都送给他。

如果是两个人,那么一人一把。”

那时,另一个正在舞台上演出。他提琴的几根弦,随弓皆断。皆断之际,小提琴发出类似哀号的最后一声颤音……

悲剧的发生使人心趋于冷静。对死者的同情超过了人心对其他一切的表现。有同情就有憎恨。另一个还没来得及从惊愕中悟到什么,已然懵懂地成了罪魁祸首。最后,他疯了。

他那一把琴被换了弦,又摆在琴店里了。然而,无人问津。因为它已被视为不祥之物。只要琴弓一搭在弦上,便会发出号哭一般的声音。

是的,那真是一把小提琴在号哭——在为它不幸的爱人而号哭……

有一天,琴店来了两位父亲,带着两名少年。两位父亲是好友,他们是陪儿子来选琴的。两名少年不约而同地看上了那两把小提琴。于是店主取出琴让他们试一试。

他们各拉一曲后,都说以他们的耳听来,两把琴的音质同样优良。为了使大人们相信他们不后悔,他们还毫不犹豫地交换了琴。于是他们幸运地接受了赠予。

后来,他们果然都成了名家,声誉鹊起。无论何时何地,他们一直合奏着。

世人欣赏并赞美他们的合奏,但世人的心理是古怪的,不久,就开始了他们之间孰高孰低的纷纭众说。而寂寞的传媒则一口咬住那纷纭众说,推波助澜。

最后,他们不能再合奏下去了,只能万不得已地分开,各自独奏。但他们都是那么眷恋合奏,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合奏才更能发挥他们的演奏天赋。

比他们更眷恋合奏的是那两把小提琴呀!只有合奏的时候,它们才有机会相见!

但自从它们分开了,它们再没“见到”

过对方。它们被思念折磨着,它们的琴音里开始有了缕缕忧伤,正如苦苦相思着的情人们信上的泪痕。

然而两位由合奏而独奏的演奏家,竟渐渐地相互心生嫉恨,他们不知不觉坠入了别人的“阴谋”。因为他们曾经的珠联璧合,引起了同行的嫉恨。那些人想要离间他们,想要看他们成为仇敌。

终于,他们中的一个心理崩溃了。他摔毁了他心爱的小提琴,跃下阳台,一命呜呼。

一粒糖果的流言

张小平

大度地宽恕他人,将送出一片感动。

一天,美国糖果公司创始人布克正准备出门,被一位自称叫贝斯特的老人拦住,口口声声说要买糖。布克退休多年,再没过问糖果经营的事,于是婉转地拒绝:“你找错人了吧?”

贝斯特似没听见,拍着布克的肩,像阔别多年的老友重逢。接着邀布克坐下,缓缓地讲起往事。

那是55年前的万圣节前夕,14岁的贝斯特欢喜地敲着路旁的房门,挨家挨户索要糖果。他看见前方有家新开张的糖果店,庆幸自己运气真好,可以要到大堆的糖果,于是跑上前去敲门。

出来开门的是一位年轻人,贝斯特激动地喊:“给糖吃,不给就捣蛋!”年轻人不耐烦地从兜里掏出一粒水果糖,轻蔑地说:“臭小子,你可以滚了,再不要来打扰我。”说到这儿,贝斯特指着布克说:“其实,当年那个年轻人就是你。”

布克隐约记得此事。当时公司初创,经营管理的压力很大,所以根本没心思顾及其他。看着一脸认真的贝斯特,布克抱歉地说:“哦,那时的我太不友善了。”贝斯特显然不是来听道歉的,又继续说下去。

捏着那粒皱巴巴的糖,贝斯特失落极了。他重重地将糖摔到地上,怒骂着拾起,再仇恨地摔到地上……如此反复多次,贝斯特仍然觉得不解气,决心要报复布克。

想了很久,贝斯特终于想出了一个恶毒的计划。他取来父亲的剃须刀片,小心翼翼地将它塞进摔裂的水果糖里,然后带进学校给同学们看。他故作惊慌地描述:“昨夜陌生人给了我一把糖,我接连吃下了9粒,才发现糖里竟然藏着刀片……听说这牌子的糖大都被人塞了刀片,现在我的肠胃还揪心地疼。”贝斯特想,只要同学们都相信布克的糖果中夹藏着刀片,他的生意自然会受损失。

孰料,同学们惶恐地听完,便转述给家长听。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有个孩子在万圣节吃了陌生人夹藏刀片的糖果”的消息就传遍了整座城市,所有的父母都紧张起来,担心孩子吃到带刀片的糖。再到万圣节,孩子们都被家长限制出门,严禁再向陌生人讨要糖果。

“小小一粒糖果,居然改变了数十年延续的万圣节传统,令我始料未及。事后我就开始后悔,反复向同学们坦白真相,可是无济于事,他们都觉得这件事是真的。长大后,我又想尽办法将真相公诸于众,可是人们依旧对那个谣言深信不疑。”贝斯特说,“如今我老了,再没有能力去改变它,只能恳求你原谅,饶恕我曾犯下的错。”

听完整件事,布克不可思议地摇了摇头。他与糖果打了数十年交道,还从未听过一粒糖果会有这么大的威力。这才懂得,有一种错误万万不可犯,那便是误伤到父母疼爱儿女的心,哪怕它们只是冷不防地被流言击中,也将留下惊颤的折痕,再也无法复原。

事实上,在被限制吃散装的糖果后,美国父母都开始给孩子准备包装结实的袋装或盒装糖。

布克借此发现了新的商机,推出了一系列包装精美的糖果,不仅价格更贵,而且销量迅速扩增,一举摆脱了亏损的危机。他对贝斯特说:“或许父母原本就担心孩子吃散装糖不安全,而你编造的故事恰好成为他们说服儿女的最好例证。所以,对此事,你并没有什么过错……”布克从屋中取来一袋珍藏已久的散装糖,交到贝斯特手中。

那是一粒粒五颜六色的水果糖,温暖可人。贝斯特捧着它,热泪盈眶,这才终于明白,冲动地报复他人一次,也许就将令自己愧憾一生;而大度地宽恕他人,则将送出一片感动。

哭泣的椅子

玛丽·诺伍德

学会如何去关爱对方。

我的弟弟妹妹们根据自己出生的顺序依次决定自己想要的椅子。这种选择是从我开始的,因为我是老大。我选择了斜对爸爸的椅子。人人都知道这是“玛西娅的椅子”。不过,有的时候,我会把椅子让给客人坐,它还有一个更出名的名字——“哭泣的椅子”。我的家人、朋友和邻居如果想好好地大哭一场,或者希望有人能与他们分担忧愁的时候,他们就会坐在那张椅子上。

这张椅子在我的生活中利用率也是相当高的。当我的狗米莉死了的时候,当我爸爸在一次车祸中受伤的时候,每当我的男朋友甩了我或我甩了他们……我都求助于“哭泣的椅子”。不过,实际上,我是一个非常快乐的孩子。“哭泣的椅子”为我提供了一个放下我情感包袱的地方,因为哭泣能够抚慰我们的心灵。

当然,当妹妹被选为啦啦队员时,当我被誉为“最乐于助人的孩子”时,当我去上大学时,当我订婚时,我也会在“哭泣的椅子”上流下喜悦的泪水。

一年又一年,“哭泣的椅子”工作得非常出色。所以,我决定在一所教会学校的幼儿班中也这么做。我在试图安慰我幼儿班中的一个学生的时候,这个念头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在举行了一番仪式之后,我宣布“哭泣的椅子”来到了我们的教室。我把它放到教室中一块比较僻静的地方,并且准备了一盒纸巾。学生们睁大眼睛听我宣布有关“哭泣的椅子”的规则:

1.“哭泣的椅子”不是一种惩罚措施。

2.如果你需要使用“哭泣的椅子”,请举手。得到同意之后方可使用。

3.使用“哭泣的椅子”的学生不能弄出太大的声音,不应该干扰其他同学,或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

4.使用“哭泣的椅子”的时间随各人的意愿而定,以5分钟为宜,但是如果需要也可适当延长。

5.学生和老师都可以使用“哭泣的椅子”。

6.其他学生不应骚扰或者戏弄坐在“哭泣的椅子”上的人。

7.鼓励其他学生为坐在“哭泣的椅子”上的人祝福,或者特别关注这些人。

学生们几乎都对“哭泣的椅子”怀有敬意。当那个小男孩在“哭泣的椅子”上哭得难以抑制的时候,他会把脑袋深埋在手掌中,偷偷地抽泣。这个孩子让我心疼,但是看到其他学生自发地为他祈福的时候,我又由衷地喜悦。有些学生请求我允许他们走到“哭泣的椅子”边上,拍拍小男孩的背或者拥抱他一下,希望这样能够给他一些安慰。有的时候,有些同学会悄悄地在他身边的椅子上放上一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