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本书看懂中国史
46769400000045

第45章 清(1)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清朝的人口数是历代封建王朝最高的,清朝也奠定了我国今天疆域的基础。

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一系列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至18世纪中叶,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史称“康乾盛世”。于是中央集权专制体制更加严密,国力强大,秩序稳定。但是清朝后期开始出现各种弊端,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致使中国开始落后于其他国家,逐渐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鸦片战争后,中国走完封建社会的漫漫长路,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清太祖:以“七大恨”的名义起兵

后金太祖高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原姓夹古氏,后改姓爱新觉罗,名努尔哈赤。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小时受到很深的汉文化的熏陶,并担任过明朝的下级军官。公元1582年,塔克世与祖父觉昌安被尼堪外兰害死。为报仇,努尔哈赤次年率领部众去攻打尼堪外兰(当时装备短缺,仅有十三副盔甲),也正式开始统一女真的大业。

公元1584年,努尔哈赤率领部众去攻打尼堪外兰,攻克图伦城,尼堪外兰逃走到鹅尔浑。公元1587年,努尔哈赤攻克鹅尔浑,尼堪外兰逃到明朝领地。努尔哈赤请求明边吏押还尼堪外兰,并将他处死。

公元1599年努尔哈赤采用了蒙古文字而为满语配上了字母。公元1601年努尔哈赤去北京向明朝朝贡。公元1603年迁都到赫图阿拉。公元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成为后金大汗。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统一了大部分女真部落。公元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因为努尔哈赤认为明朝朝廷偏袒女真叶赫部而心生不忿的缘故,愤然颁布“七大恨”,起兵反明。

公元1619年3月,明征集十四万军队讨伐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掌握有利战机,集中兵力,“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在萨尔浒之战,大败明军,歼灭明军约六万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公元1621年努尔哈赤迁都辽阳,兴建东京城。公元1622年,努尔哈赤大败辽东经略熊廷弼和辽东巡抚王化贞,夺取明辽西重镇广宁(今辽宁北宁市),熊廷弼兵败被斩,王化贞下狱论死。公元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

公元1626年1月,努尔哈赤发起宁远之战,明朝守将袁崇焕以葡萄牙制的红夷大炮击败之,兵退盛京(沈阳)。同年4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进略西拉木轮,获其牲畜”。5月,明将毛文龙进攻鞍山,努尔哈赤回师盛京。7月中旬,努尔哈赤身患毒疽,7月23日前往清河汤泉疗养。不久,死去。

清太宗:入主中原前的准备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是后金第二代君主。公元1626年,皇太极在沈阳继后金汗位,次年改元“天聪”。他对内大力推行封建化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对外相继征服了蒙古和朝鲜,并多次带兵攻打明朝,将西部国界扩张至锦州、宁远一线。对明朝,皇太极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削弱明朝实力,志在入关夺取全国政权。

公元1627年,皇太极命贝勒阿敏、济尔哈朗进兵朝鲜,迫国王李倧遣使请盟。与明辽东巡抚袁崇焕通使议和,待机而动,5月,皇太极亲率八旗军五万余发起宁锦之战,兵败还师。次年,以使臣屡为察哈尔蒙古多罗特部所杀,率精骑奔袭,获敖木伦(今辽宁大凌河上游)之捷,俘众万余。复率满蒙联军西征察哈尔,追逐至兴安岭。

公元1629年,率满蒙联军十万绕道蒙古,自龙井关(今河北遵化东北)、大安口(今遵化西北)逾边墙,突袭明京师(今北京),互有胜负。巧施反间计,致明廷逮杀督师袁崇焕。陷京畿州县多处。东归连下遵化(今属河北)、永平(今卢龙)、滦州(今滦县)、迁安四城,留兵据守。颁发八旗临阵赏罚令。

公元1635年,命贝勒多尔衮、岳托等领兵万余赴黄河以西收降林丹汗之子额哲,得元朝传国玉玺“制诰之宝”,统一漠南蒙古,建立蒙古八旗制。是年10月,废除诸申(女真)旧号,定族名为满洲。

公元1636年4月,即皇帝位,建国号“大清”,改元“崇德”。遣武英郡王阿济格等率兵由喜峰口入长城,攻掠京畿地区,连破十二城,俘人畜十八万余。12月,以朝鲜拒绝臣服,亲领大军攻之,逼李倧乞降称臣、与明断盟,乃还师。

皇太极一生博览群史,允文允武,长于计谋,优礼汉官,建立八旗蒙、汉诸军,运用新兵器,灵活用兵,不断改变战法,所向多捷,为清朝入主中原奠定了基础。

皇太极继位之初,后金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由于多次对外掠夺,处境孤立,受到明朝、蒙古、朝鲜的包围。内部由于贵族分权势力的矛盾,冲突日益严重。他虽继承了汗位,但实际上是同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大贝勒“按月分值”政务。权力分散,事事掣肘,徒有“一汗虚名”。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进封建化的改革,皇太极采取各个击破的手段,打击、削弱分权势力,提高汗权。

另外,皇太极仿照明制,逐步建立国家统治机构,以取代八旗制度所行使的国家权力。建立了由满汉文人组成的“文馆”,职掌“翻译汉字书籍”,“记注本朝政事”,为皇太极推行汉化运筹帷幄。设立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国家行政事务。皇太极又将“文馆”扩充为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统称“内三院”,负责撰拟诏令、编纂史书、掌管和起草对外文书与敕谕、讲经注史、颁布制度等。

稍后,又建立了都察院,改蒙古衙门为理藩院。皇太极通过这套政权机构,把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中。

在经济上,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皇太极执政伊始,便提出“治国之要,莫先安民”的方针。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皇太极注意体恤民力,凡有妨农务的工程,一律不复兴筑,使百姓能“专勤南亩,以重本务”。经过几年的努力,农业有了较大发展,粮食基本上能够自给,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皇太极在国内大力实行改革时,并没有放弃努尔哈赤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政策。他认为要战胜明朝,首先要征服蒙古和朝鲜,这既可以解除后顾之忧,又可以利用他们的力量,共同对付明朝。

为了弥补满洲人数太少的根本弱点,清除北方、东北方向的威胁,斩断明国右臂,皇太极加紧进行统一漠南蒙古各部的征抚工作。漠南蒙古各部的统一及蒙古八旗的编立,为金国扩大了兵源,增加了兵马,加强了满蒙联盟,消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对金国的巩固和强大,以及对明国的征讨,均起了重大作用,从此以后,金国汗便可全力攻明了。

皇太极深知满族要想入主中原,必须取得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因此,他十分重视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和明朝降官降将的作用,对他们采取招降收买政策。另外还采用汉族的开科取士的方法招揽人才。

公元1636年4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后,全力以赴地对明朝发动侵略。是年秋,他命阿济格统兵南侵,掠夺人畜十八万。崇德三年,又命多尔衮、岳托率军南侵。攻破城池五十多处,虏获人口四十六万,金银百余万两。为了从正面打开山海关,自五年三月起,发动了锦州战役。明廷派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十三万大军往援锦州祖大寿。皇太极指挥作战,后明军因塔山粮草被夺而决定分成两路突围。承畴等人突围未成,困守松山城,松山副将夏承德密约降清,以为内应。公元1642年2月18日松山城陷,洪承畴被俘,祖大寿在锦州投降。至此,明朝在关外仅剩宁远一孤城。

清世祖:吴三桂投降,清军入关

公元1643年太宗皇帝皇太极在端坐中突然无疾而终,经过一番兵戎相持的较量,太宗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在叔父摄政睿亲王多尔衮辅佐下即了帝位,改元“顺治”,并于公元1644年在太和门举行了登极大典,成为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即顺治帝。

六岁登上皇位的福临,是在多智多勇又独断专行的叔父多尔衮,与深明大义的寡母孝庄文皇后教导之下成长起来的皇帝。在不到一年里,多尔衮为清朝立下了两件大功:一是拥戴福临,巩固了新的统治秩序;二是山海关之战中运筹帷幄,击败了农民军,占领了北京城,开启了清皇朝入主中原的历史一页。在多尔衮摄政七年间,清廷在以武力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发兵追剿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和南明抗清势力,推行剃发易服、圈地等民族高压政策。

多尔衮病逝后,顺治开始摆脱傀儡地位,对多尔衮实行了削除封号爵位、罢撤庙享谥号、籍没家财等身后惩处。为加强皇权,他废除了诸王贝勒管理各部事务的旧例,又采取了停止圈地、放宽逃人法等一系列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尽管顺治很想有番作为,也颇为中原文化所吸引,但终因他周围尚未形成一支以他为主导的强有力的政治势力,致使他在与朝中反对汉化的勋旧大臣的较量中败下阵来。政治上的失意,使顺治帝沉湎于与董鄂氏的爱情之中。随着与佛教高僧木陈忞等人的交往,他又产生了遁入空门的思想。

当他挚爱的皇贵妃董鄂氏死后,他的精神支柱完全崩溃,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二十四岁时又染上天花,很快便撒手人寰。

清朝由居于中国东北的满族人建立。在入关之前,满族统治者在关外已然推行“剃发易服”政策。对被征服的汉人一律强令改变发式、更换服装,投降的明朝将士也必须剃发易服,作为臣服的标志。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时曾颁发“剃发令”,因引起汉人的不满和反抗,于是公开废除此令。公元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汉臣孙之獬受到其他汉大臣的排挤,恼羞成怒之下向摄政王多尔衮提出重新颁发“剃发令”。其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汉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衣冠服饰。《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成年之后就不可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满族的发型与汉人迥异,该族男子把前颅头发剃光,后脑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汉人的服装以交领、右衽、无扣等为主要特色,满装的主要特点是立领、对襟、盘扣等。汉族人民为保护世代相承的文物衣冠进行了此起彼伏的斗争。清朝统治者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暴力镇压。

清圣祖:康熙盛世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顺治帝在位时,接受汤若望的意见因康熙出过天花具有免疫力而把他选为继承人。

公元1667年,康熙在其祖母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的帮助下,赢得了与顾命大臣鳌拜的斗争,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康熙执政期间,于公元1673年撤除吴三桂等三藩势力,公元1684年统一台湾,公元1688~1697年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的叛乱,并胜利地驱逐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康熙在京师东北的热河营建了避暑山庄,将其作为蒙古、西藏、哈萨克等部王公贵族觐见的场所。

康熙帝亲政不久后便宣布停止圈地,放宽垦荒地的免税年限。他还着手整顿吏治,恢复了京察、大计等考核制度。为了防止被臣下蒙蔽欺骗,康熙还亲自出京巡视,了解民情吏治。其中最着名的是六次南巡,此外还有三次东巡、一次西巡,以及数百次巡查京畿和蒙古。他还亲自巡视黄河河道,督察河工,并下令整修永定河河道。

康熙帝重视对汉族知识分子的优遇。他曾多次举办博学鸿儒科,创建了南书房制度,并亲临曲阜拜谒孔庙。康熙帝还组织编辑与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历象考成》、《数理精蕴》、《康熙永年历法》、《康熙皇舆全览图》等图书、历法和地图。

康熙向来华传教士学习代数、几何、天文、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并颇有着述。对基督教也很有好感。康熙自幼习武,精于骑射。头天晚上还在作几何证明题,第二天一早尽兴驰骋以致累垮两三匹马,足见康熙精力旺盛。

康熙统治期间对历史所做出的很大一个贡献就是亲征朔漠,和善蒙古。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经过两代人的努力完全使漠南蒙古臣服,也就是内蒙古。漠西蒙古就是准噶尔蒙古。准噶尔的噶尔丹率领军队南进威胁了中央王朝。康熙亲征,打败了噶尔丹。漠北蒙古,康熙通过一系列的笼络的措施完全解决了喀尔喀蒙古也就是外蒙古。

中国从秦汉时的匈奴到明朝,蒙古这个历史难题两千年来没有解决,康熙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历史贡献。

明末清初经过长期的战乱,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康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他下命停止圈地,六次下江南巡察黄河和水利,修黄河、淮河、永定河。康熙的重农治河、兴修水利,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就。

但是,康熙也存在保守和落后的方面。他在统一台湾后开放了海禁,但是由于担心米谷出境而明令禁止南洋贸易。清朝统治者入关后,为满足清朝贵族对土地的主导权和笼络八旗将士,派遣官员到汉族民田跑马圈地。他崇尚儒学,尤其是朱熹理学。此外,在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还发生过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事件。

康熙十三年,康熙帝立皇后所生的一岁的皇次子胤礽为太子,但数十年后由于太子本身的素质问题及其在朝中结党而废太子。废太子后众皇子觊觎皇位,矛盾更加尖锐,故太子废而复立,但康熙仍无法容忍其结党,三年后再废太子。最终在康熙六十一年临终时,传位于皇四子胤禛。而关于此传位的争议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奇案之一。

清世宗:大兴文字狱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即雍正,在诸皇子为夺储位各结死党、勾心斗角之时,他却表面上竭尽孝心,赢得了父皇康熙的好感。在康熙病逝后,雍正内倚理藩院尚书隆科多的特殊地位,外借四川总督年羹尧的兵力,在隆科多宣读的康熙皇帝“传位于皇四子”遗诏的安排下,继承了皇位。

雍正虽然登上帝位,但以皇八子胤禩为首的当年争夺储位的劲敌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散布流言、制造事端,以发泄愤懑之情,动摇刚刚易主的皇权。为此,雍正帝着手巩固皇位:他严厉打击朋党、政敌,对不服自己统治的兄弟和诸王分别予以发配、革职、禁锢;此后,雍正对倚功自傲、结党营私的大臣,如年羹尧、隆科多等予以打击、诛杀。

完善祖宗制度

为了加强皇权,雍正在祖宗制度的基础上做了各种完善。

一、强化密折制度,扩大密折的范围和内容。密折起于康熙二十年。密折有助于皇帝更好地了解下情,掌握动态,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有效地实施统治。为充分发挥密折作用,雍正帝把递密折的范围扩大到布政使、按察使、学政等,内容则扩大到生计、风俗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