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愿你是阳光,明媚不忧伤
46763600000002

第2章 为梦想勇敢:成长都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熬出来的(1)

_谁的青春一直步履轻盈_

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大家以为只有速成,才是走向成功的唯一标准。我们仿佛都忘了一个词语,叫作“水滴石穿”。

从古至今最传统的成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坚持和执着。

俞敏洪,两次落榜,第三次才考上北京大学,在大学里情场失意,他的理想是读哈佛,但3次都被拒签。

当时“新东方”还远没有现在的规模,只是北京地区一个小有名气的英语教学机构。俞敏洪当时租的房子因为租金不高,盛夏酷暑的夜里老是停电,于是他们就用蜡烛点灯上课。实在热得不行了,就托人找来一米多高的冰块摆在教室里驱热。有一夜北京高温三四十摄氏度,台上的老师中暑晕倒了。在把老师送到医院后,俞敏洪回到教室看到这样的环境,看着挥汗如雨的学生和老师,看着看着,就哭了。

李安大学毕业后,有一段长达6年的失业期。每天李安能做的就是目送妻子林惠嘉开车去工作,然后自己独自回家写剧本、做家务。终于有一天,李安实在无法忍受这种生活,就瞒着妻子去当时的社区大学报名学电脑以改善自己的处境。那天他惴惴不安地送妻子上班,林惠嘉站在台阶上对李安一字一句地说:“安,要记得你心里的梦想。”那一刻,李安心里突然像起了一阵风,那些快要淹没在庸碌生活中的梦想,像那个早上的阳光,直射进他的心底。妻子开车走了,李安拿出包里的课程表,慢慢地撕成碎片,丢进门口的垃圾桶。世间不缺少一个电脑员,却缺少一个名叫“李安”的导演。

龙应台的18岁,是在一个海边渔村里度过的。那些18岁的回忆,远远撑不起一个青春少女完美的梦想。但是,那个渔村、那些回忆,却成了让她从容面对黑白价值颠倒、权力更迭、帝国瓦解、围墙崩塌还有城邦兴衰的力量。让她在事物被颠倒,被渗透,被解构,被操纵到难辨真假、难分是非时保持清醒的“锚”,可以最原始的面貌存在与面对。那个18岁的小渔村,没有给她足够的知识和背景,却给了她一种能力:悲悯的能力;同情的能力。

其实,不是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一剂良药,冲水即食;不是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一条咒语,默念即灵。但是,每个人的成功,都曾是在青春里呐喊过、失望过、彷徨过、失意过,却未放弃的对理想的坚持。他们可以摒弃一切外在的纷扰和杂念,只倾听自己内心的向往和执着。就算是痛彻心扉的失败和挥之不去的烦恼,甚至身体上的折磨,都没有内心的空虚和空洞来得无力与可怕。

我们不必在青春的舞台上叹息着属于自己的那一刻还未到来。因为,不是所有的成功都是急功近利的模仿,不是所有的梦想都是人云亦云的盲从。青春,是一场自编自导的独幕剧,唯有最艰苦的等待以及最长久的坚持,才能在人生的红毯上走得步履轻盈,才值得获得最经久不衰的掌声。

_没有迷惘的青春是荒凉的_

二十来岁的青年人,谈得最多的情绪或者心态,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迷茫。

有人很写实:我现在读大一,父母让我考研,我不怎么想,我一直想创业,但感觉现在的我什么都没有,未来很渺茫,我该怎么做?有人很文艺:我就像一只趴在玻璃上的苍蝇,前途一片光明,但又找不到出路……

问题集中在22岁左右,面临大学毕业,真正要单飞了。22岁的荷尔蒙,包括轻狂、迷惘、忐忑、挣扎……

青春特有的迷惘,说明你有强大的生命力与不安分的心。像心电图,有起伏,忐忑,才正常。若一帆风顺成直线,就证明你“挂”了。难过的时候,原谅自己,你只不过是一个人而已,没必要把自己看得那么坚不可摧。

能力与阅历,都是我们要的。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努力的你。

大雨过后,有两种人:一种是抬头看天,看到蔚蓝与辽阔;一种是低头看地上的淤泥,看到的是杂乱与麻烦。或疯狂或迷惘,青春的色谱绚烂而丰富,可以单纯但是不要单薄,没有迷惘的青春,要么很假,要么很荒凉。

优米网在微博里搞了个句式接龙:我不是×××,我不会×××,我只要×××的梦想。在青春年少的年代,常常无法豪迈地说“我是什么”,而是一句否定句“我不是什么”,这有些悲哀,不过,也很励志,毕竟青春不轻易服输,因为我们有时间的成本和理想的资本。应者云集,大家都用“我”造句,自我鼓励。撑不住的时候,可以对自己说声“我好累”,但永远不要在心里承认说“我不行”!

如新精英生涯发展中心的佟海宝造句:“我不是奥特曼,我不会拯救地球。我只要做我自己,和与众不同的梦想。”更多的人喊着“我不是Sheldon(谢尔顿),我不会三国杀”“我不是刘谦,我变不出梦幻”……总之,我不是你想的那么坚强,我只要坚持照顾好自己的野心就是我的梦想。

“天增岁月人增肉,春满乾坤肉满身”,洒脱的“地主小豆”在微博里写道:2005年的我,本命年,刚毕业,过得非常不好,感情乱七八糟,工作稀里糊涂。无数次坐在出租房门外楼梯间哭……并不爱哭的我,眼泪在那一年里都快流干了……当时,一年搬7次家换3份工作不觉得有什么,现在反而好同情那时的自己;更惨的是第二年还动了大手术,男友那期间跟人跑了。我应该叫“豆小强”才对。那时日志写得也很消沉,朋友在里面留言都是:希望下次进来,悲伤不再是你空间的主旋律。所幸我们现在都越来越好,正面能量和气场会给我们带来更多幸运!

柏拉图告诉弟子自己能够移山,弟子们于是纷纷请教方法。柏拉图笑道:“很简单,山若不过来,我就过去。”

哈佛大学有一调查说,人一生平均只有7次决定人生走向的机会,两次机会间相隔约7年,大概25岁后开始出现,75岁以后就不会有什么机会了。这50年里的7次机会第一次不易抓到,因为太年轻。

最后一次也不用抓,因为太老。这样只剩5次,这里面又有两次会不小心错过,剩下的只有3次机会。所以,迷惘归迷惘,别忘记更重要的事情:抓住机会。

踮起脚,我闻到了太阳的味道。

_成长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熬出来的_

上周在南京出差,深夜拖着疲惫跟同事聊天,畅谈至凌晨两点。

他18岁出来闯荡,没念过大学,今年38岁,是一本着名杂志的设计总监。如果这是一个老套的励志故事,我可能再无兴趣听下去。但他说,我不知道你们这代人是怎么想的,我反感几零后几零后的区分和标签,我跟很多自己的同龄人聊不来。人是靠价值相互认同的,而不是年龄。其实,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苦闷,都是这么过来的。你要说奋斗什么的,我从来没有,就是一步步来。房子、车子这些东西,说真的,只要你不傻不笨,踏实做该做的事,到时间都会有的。别去想它,别去管别人怎么做,相信自己的判断。守得住,慢慢来。

原新东方老师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里写:“我们总是对短期收益期望过高,却对长期收益期望过低。”他指英语,也说人生。说来说去,还是急。

有人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到那个人身边去。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幸运,但这句话或不只关乎职业生涯,也关乎生活智慧。人们容易放大眼前的痛苦或成就,跟年长却开明的前辈交流,他们一望便知你正经历怎样的阶段,现在绊倒你的,不过是一颗螺丝钉;你愁肠百转看不穿的,或许是他们也曾有过的迷茫。

在18岁至23岁那段时间,我很爱翻阅名人履历。每知晓一个令人羡慕嫉妒的人,便去搜寻他的经历,几岁硕士毕业?何时修完的博士?多大年龄开始在职业领域崭露头角?何时达到今日的成就?

年龄,年龄,年龄,那是一种对时间的焦虑。张爱玲一句“出名要趁早”,害了不知多少人。我反感成功学,因为显而易见,不是每个人努力都能成功,但我确信自己是幸运儿中的一个。我野心勃勃、精力充沛;我狂妄自大,对自己在外形和才华上的优势得意扬扬;我思考一切严肃的话题,阅读跟这个世界奥秘有关的书籍,向古往今来浩瀚的文明致敬;我期待人们在出版物上阅读我的文字,在媒体上谈论我的名字;我向往名声、金钱,我反复阅读许知远的《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为另一个同样骄傲的灵魂而心潮澎湃。

可我才24岁。

所有的名人书籍、讲座都告诉我,一个人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做成事情。但是,你问一个刚刚告别枯燥的高中生活,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刚起步的年轻人,他想要什么?他想要优异的成绩、同学间的声望、漂亮的女朋友,他还想要毕业后找到令人称羡的工作,尽快赚钱、成名、成功。

20岁出头的年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仅不是灾难,反而可能是一件幸事。

但你一定知道自己是谁,对什么事感兴趣吧?如果连这都不知道,就真的是灾难了。

知道对什么事感兴趣,就一点点做起来吧。无论多少声音试图扭转你,说你热爱、着迷的这件事情没前途、没发展、没出息,都请悠悠地对他说:This is my own life.(这是我自己的生活。)

不为什么,因为热爱。千金难买热爱。

朋友问我,以后想做一个出色的记者吗?我说,不知道。他诧异,你不是混传媒圈吗?我亦诧异,为什么要在20岁出头的年纪就给自己的人生下一个定义呢?难道这个年纪不应该是尽一切可能伸展自己的触角,去触摸不同的、多元的事物,感知并观察丰富、蕴藏无限可能性的世界吗?

下了定义,即关上了可能性的大门。你怎知日后不会遇到更令自己好奇、亢奋的事情?我为什么不能去做职业旅行家?为什么不能在码了几年字后,突然迷上了摄影?为什么不?

若你回头梳理自己的人生履历,花些心思,会看到一条似乎清晰的轨迹和路线,进而“恍然大悟”我正是循着这样的路一步步走来的,原来我从一开始就是想要成为这样的人啊!

若日后我莫名其妙成了一名电游玩家,我在个人传记里也可以深情回顾“我从小就立志做一名职业电子游戏玩家”,因为我4岁开始玩电子游戏,至今仍不辍,算得上发烧友。

我一直对“规划”二字持有戒备,所谓职业规划、人生规划,忽悠者众。

人生是靠感知的,如何规划呢?职业生涯是靠机遇和摸索的,如何设计呢?

如果我四五十岁时有机会受邀到年轻人中去开个讲座,一定要叫作《我的人生无规划》;如果我混得灰头土脸,在世俗意义上是个无人问津的小人物,那我就跟自己的孙子吹吹牛,讲讲“无规划之人生”中好玩儿的故事。

当真连自己喜欢做什么,该如何活都不知道吗?想赢怕输罢了。该做些什么、走什么样的路,难道不是循着内心的声音一步步摸索、试探出来的吗?走岔了,就退回来;走得急,就缓一些。时不时停下来想想,望一望,琢磨琢磨,再继续走。

怎么可能不摔跟头呢?怎么可能诸事顺利呢?怎么可能有条一马平川叫作“成功”的路供你走呢?不多尝试一些怎知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呢?

从事并非自己志趣的职业问题并不大,业余时间发展偏好就是了。但我后来才醒悟,比“不能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灾难性一百倍的,是压根儿“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

我曾很喜欢一个朋友的签名“成为更好的人”,这句不疾不徐却又溢满坚定的话,曾无数次给我力量。如今我却感觉这句话充斥着“更高、更快、更强”的进步论腔调。成为更好的人?如果今天陪母亲坐在太阳下漫无目的地聊一下午天,童年、成长、家庭琐事,有没有成为更好的人?如果今天没读维特根斯坦的传记,没点击韩寒最新的博客,没有刷新微博,只是给自己做了一顿可口的饭菜,躺在恋人的臂弯里发呆,算不算荒废生命?

这一代年轻人可能面临着某种吊诡的自我矛盾,一方面,我们是前所未有早衰的一代,18岁开始苍老,20岁开始怀旧,尽管仍在青春,“你爱谈天我爱笑”的时光竟成了一代人的集体乡愁;另一方面,我们拼命地想要向前奔跑,想要稳定、无虑的生活,想要拥抱住某种确定感,焦虑着,想要立即像三四十岁的人那样,车房不缺,事业成功。

你,你,你,真的享受年轻吗?为何你一边怀旧一边还在努力奔跑?你,你,你,真的珍惜可能性吗?为何我看到你宁肯早衰也要拥抱“生活的终结”?

生活更美好的可能性,难道不在于这缓缓经历的一步步、默默感知的一天天,而在于未来的宏大勾画?

一步步,一寸寸,一点点,一天天,慢慢来。

我不知道自己最终要去哪里,还在一边晃悠一边张望,走一步停一下,摸摸这个碰碰那个,试图去感知、观察、理解这个世界。新鲜好奇着呢。但我确定,我只会走自己想走的林荫道;我确定,我会像哈维尔说的那样,遵从自己的内心,活在真实里。

所有的成长和伟大,“如同中药和老火汤,都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熬出来的”。

_别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_

什么叫吃苦?当你抱怨自己已经很辛苦的时候,请看看那些透支着体力却依旧食不果腹的劳动者,在办公室里整理资料能算吃苦?在有空调的写字楼里敲击键盘算是吃苦?认真地看书、学习,算吃苦?如果你为人生画出了一条很浅的吃苦底线,就请不要妄图跨越深邃的幸福极限。

当你看了《杜拉拉升职记》,你觉得外企真好,可以出入高档写字楼,说着让人听不懂的外语,拿着让人眼红的薪水;当你看了《亲密敌人》,你觉得投行男好帅,开着名车,漫步澳大利亚的海滩,随手签着几百万的合同;当你看到一条精妙的广告,你觉得做营销好潮,可以把握市场脉搏,纵情挥洒自己的创意;当你看到一位做房地产的朋友,每天和有钱人出入各种高档场所,发着各种挥霍的微博,你觉得做房地产钱真好赚;当你看到一位快消人员满世界出差,在各种地方住五星级酒店,你觉得做快消好风光。你疯狂地爱上了那种扬扬得意的状态,却不曾想到你日思夜想称之为梦想的状态,其实并不是你看到的那样简单。

他所吃的苦,是早就开始每天只睡3个小时,从N年前的数据查到昨天,一点点做着细致无比的分析;他所吃的苦,是为了去争取一个客户,挤在卧铺大巴上,冒着被偷被抢被撞车的风险,一边敲邮件,一边环顾周围诧异的眼神;他所吃的苦,是为了一套更合理更系统的管理方法,不断地和各个领导去磨合,去询问,去思考;他所吃的苦,是为了签下一个大订单,自己一个人在他乡,看着别人的团圆,装饰着自己的孤单;他所吃的苦,是为了一个上市项目,在自学几十万字的材料,让自己在3天之内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个行家……他也曾许多次摔倒在泥土里,甚至让别人从自己的身体上踩过去。

他成功取得了让人望尘莫及的荣耀,只因为他是一个懂得吃苦的人,能够承担得起那种厚重的魅力。他辛勤工作的身影,他随时洋溢的才华,他的一切禁得起岁月的推敲。

如果老天善待你,给了你优越的生活,请不要收敛了自己的斗志;如果老天对你百般设障,请不要磨灭了对自己的信心和向前奋斗的勇气。当你想要放弃了,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得比你早、跑得比你卖力、天赋比你高的人,他们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个你永远只能眺望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