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了解孩子
46755500000029

第29章 意志决定成功,成功始于坚强——认知孩子的(4)

东河区,一个初中生,因为父母不给他与同学聚会需要的几十块钱,竟然上吊自杀……刘某原是某中学的学生。2003年暑假的一天,父母都去上班了,17岁的他便到街上游逛。当他发现自己手头无钱时,便想到了抢劫。他去了自己的学校,对一名没有回家的女生实施抢劫,对方大声呼救,刘某担心事情败露,竟将其残忍杀害。

2005年11月的一天,某中学18岁学生冯某,对家长谎称去上学,而对老师则称自己要去看病,然后窜至张店一练歌房唱歌,后将练歌房小姐周某强行奸污。

青少年在生活中要扮演很多个角色:在父母面前要做个出色的孩子;在老师面前要做个出色的学生;在同学面前要做个好同窗;在朋友面前要做个好知己等。这些角色一同落在孩子稚嫩的肩膀上,致使孩子无法周全一二而产生角色冲突时,压力便产生了。

一般说来,构成压力的事件,多半都是坏的事件。然而,普通的人际关系也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这样几个方面:相互竞争,希望自己比别人表现优异;控制他人而不要被他人所控制;力图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他人的标准;取悦别人以便达到某种目的;等等。

青少年所面对的社会压力比较大。由于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加之在学校和家庭都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这就造成了他们的心理素质不高,面对压力缺乏应对能力。

这些稚气未脱的中学生,为什么会有内心压抑和冲动,甚至会有突发伤人或自伤行为等不健康的表现呢?不和谐的生活环境会在孩子心灵上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并造成心理问题。当人际关系要求过强,以苛刻的人际行为做标准时,焦虑和压力会迫使他们产生强迫行为,以缓解焦虑。社会政治生活事件也或多或少地在孩子的心中产生影响:社会存在贫富差距,一些官员腐败问题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影响心理健康发展,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教育小贴士

父母要有正确的人才观,纠正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成才,考不上大学便无出路”的错误观念,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行可创新”成才道路多渠道的观念。父母还要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照顾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盲目地要求孩子按照成人预先设置的程序成长。千万不要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注意给孩子减轻精神压力,注意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完善的品格和基本的动手能力,不要单纯地要求孩子在学业上拔尖。

生活当中,孩子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社交是展示风采的重要方面。可是有些孩子一到重要场合,或与老师、同学交谈时,就不由自主地胆怯、犹豫、心慌、手颤,久而久之,形成了社交恐惧。

一项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多,其中女生及高中学生心理问题更明显。一位十五六岁的高中生,不敢当着老师、同学的面发言。如果遇到同学轮流上台发言,实在躲不开,她宁愿装病逃学,也不敢面对朝夕相处的同班同学说话。对上台发言,用她的话说:“还不如把我杀了。”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可能在于孩子有社交恐惧。

社交恐惧通常起源于青少年时期,男女均可出现。青少年渴望友谊,希望广交朋友,希望与社会融洽,这是很自然的。但有些青少年遇到具体交往时,如找人谈话或别人找其打交道,就出现了不敢见人,遇见陌生人面红耳赤,说话唯唯诺诺,语无伦次,神经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恐惧状态,这就是社交恐惧。社交恐惧往往会泛化,严重时拒绝与任何人发生社交关系,把自己孤立起来,对日常生活与学习造成极大的妨碍,同时也危害着身心健康的发展。研究发现,社交恐惧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能够损伤人的心理功能。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社交恐惧现象十分常见,严重的会发展成社交恐惧症。

中学时期,一个人生理和心理都要发生急剧的变化,如果在这一阶段遇到心理问题,没有解决好,就可能会影响他们将来的升学、求职、就业、婚姻等一系列社会化进程。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的社交恐惧呢?

曾经失败的社交经历

社交恐惧的产生有许多是源于昔日直接创伤的经历。很多孩子曾经因为在社交场合有过一次两次的失败经历,并且遭到过众人的嘲笑,从而造成了孩子的恐慌心理,致使在以后的生活中一遇到社交场面就开始紧张、恐惧。

社交恐惧症的产生常是过去经验的泛化,通过联想而引发出来的。俗语说“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句话十分形象地说明了人的恐惧心理很多是在具体的遭遇中产生出来的。

今年15岁的明明是一名中学生,在课堂上从来不敢举手发言,即使是老师点到他,哪怕是他会的问题,站起来也是低着头一言不发。在学校里他没有朋友,因为所有的同学都知道他不爱“搭理”别人。久而久之,同学们都叫他“胆小鬼”。经老师的认真询问才知道,原来在明明上小学时,一次演讲比赛中因为紧张,忘了演讲内容,而被台下同学哄笑,造成了现在的社交恐惧。

青少年的社交恐惧,大部分是因为小的时候心理遭受过创伤,造成了日后的潜意识恐惧。如一个男生不小心踩了邻桌女生一脚,刚穿上新鞋的女生很气愤,骂了他一句:“臭德性!”这位男生听了感到很差耻,见到那个女生就莫名地局促不安,后来发展到一看见穿着相似的鞋的女生就紧张。这种恐惧反应来源于创伤性的心理因素。

患社交恐惧的孩子往往对自己在别人面前的表现非常在意,担心别人对自己做出不好的评价。所以在社交场合,越是担心自己表现不好,就越是感到身心紧张,从而影响自己与他人的正常交往。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一个人在童年时期所经受的精神创伤常可能成为成年后心理失调的根源。由于早年人际交往方面经历过的一些精神创伤事件,在经过类似联想引发出来后,又经过头脑加工,而使原来的恐惧变得更为形象,甚至更为深刻。

再如,主动登门拜访同学,同学反应十分冷淡;主动与他人交往,遭到拒绝等,在以往的交往活动中得不到积极的反馈,而尽是一些消极的反馈,从而降低了交往的欲望。这些消极情绪色彩的印象刻记在脑中难以消除,反而常以高度的敏感和暗示发挥其潜在的作用,导致害怕与人交往。长期下去,在这种不良心理的体验下,造成严重的社交恐惧。

不恰当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长久性的。同样的教育目的,方法用对了就会成就孩子的一生;用错了就会误导孩子一生。

社交恐惧的产生和父母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有的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剥夺了孩子与人交往的机会;有的父母只注重孩子的学习,忽视了孩子交际能力的培养;而还有一些父母则是经常对孩子打罚责骂,使孩子形成了胆怯、孤僻的个性。

东子已经上初一了,应该是个勇敢的男子汉了,可他却是大家公认的“胆小鬼”。因为他在学校里规矩得有些过头,不但不惹是生非,甚至和老师、同学讲话都战战兢兢,紧张得要命,严重的时候还会语无伦次。后来在老师与东子的谈话中了解到,东子原来并不这样胆小,只是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他在学校里惹了祸,老师来家访告诉了的父母。老师走后,他挨了父母狠狠的一顿揍。从那以后,老师再来家访,即使是来讲他的进步,他想起上次挨打的经历,也会有一种恐惧的心理,并且他开始变得十分害怕老师,甚至和同学在一起也会感到紧张和恐惧。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的看法比较偏激,教育方式也易走极端。他们常常对孩子的错误不是打就是罚,致使孩子内心布满阴影,再遇到相关的人和事时,就会感到紧张和恐惧。

还有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存有更不妥当的方式,比如在聚会的时候不允许孩子随便插嘴或发表自己的见解。孩子一旦出点洋相,或不小心打碎什么东西,父母就会认为自己的孩子不争气,给自己丢脸了。于是就会在众人面前或公共场合打骂羞辱自己的孩子,从而造成孩子对社会交往患有一种恐惧的心理,进而害怕见人,害怕在任何公众场合公开露面。

另外,父母的过度保护,也是造成孩子社交恐惧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导致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干预孩子们之间的正常交往,剥夺了孩子和小伙伴游戏和交往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就对群体生活很不适应,从而不善与人交往,或难于处理人际关系。

再者,一些父母只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对孩子社交技能的培养,导致孩子因难于应付社交场面而产生恐惧。

孩子过度自卑

具有自卑心理的人,总是过多地看重对自己不利和消极的一面,而看不到有利、积极的一面,缺乏客观全面地分析事物的能力和信心。有自卑心理的人大都比较敏感,容易接受外界的消极暗示,从而愈发陷入自卑中不能自拔。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在家里深受父母和长辈的重视,在外面希望得到别人更高的评价,甚至希望自己在别人面前能够表现得十分完美。但是由于自身的能力有限,往往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很一般,或者表现很不好。

这样就会使他们产生很强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行,进而在以后的社交场合表现出退缩、恐惧的心理。

张谦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她身体弱小,经常被班里同学称为“二等残废”,这使张谦感到深深的自卑。于是张谦在班上从来不讲话,总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开始其他同学还主动找她说话,但是因为紧张,她讲话总是声音很小,甚至语无伦次,后来同学们都不理她了。渐渐地,张谦变得更加内向,她觉得同学看她的目光都是不屑的、蔑视的。她觉得自己已经成为同学眼中的一只丑小鸭。所以,每当见到同学时,她总想迅速逃离。后来,见到任何人她都感觉有人在嘲笑她,在背后议论她。结果张谦变得越来越不喜欢上学,不喜欢见人,而是整天躲在自己的房间里。

人的自卑心理来源于心理上消极的自我暗示,即“我不行”“我做得没有别人好”。他们常常对自己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由于自身的某些缺陷或一次两次的失败,便开始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正如哲学家斯宾诺莎所说:“由于痛苦而将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这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不满意自己。

有一些期望较高的孩子,他们特别希望自己能在交往中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或者特别爱面子,认为所有人都喜欢他才有面子;或者具有很强的完美主义倾向,恨不得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完美无缺,那么他们便很容易患社交恐惧症。

常有这样的学生,对自己要求很高,要求在各个方面、各种场合都表现得非常出色,但本人却并不十分出色。这种高要求和低能力之间的剧烈冲突引起了他的极度自卑,从而给他的交往处世带来了高的压力和高的焦虑。他内心的高要求又使得本来达到正常交往水平的活动得不到内心的肯定的体验,总是自我否定。越自我否定,就越得不到肯定的体验,便越自卑;越自卑,也就越怕与人交往,最后导致害怕社交、恐惧社交。

孩子恐惧社交的其他原因

患社交恐惧的孩子,面对不熟悉的人讲话、在众人注视下运动或与异性交往时,往往会出现显着的、持续存在的担忧或恐惧,担心自己将面临窘境或耻辱,总感到紧张、焦虑,明知不必却又无法消除。

孩子的社交恐惧、沟通困难不仅与其个人的性格有关,还与其心理有关。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使人积极向上;反之,则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导致孩子产生社交恐惧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性格内向。从个性特征来看,患有社交恐惧的孩子多见于那些胆小怕事、害羞、依赖性强及高度内向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小时候经常被大人夸奖为听话。而那些爱说话,不认生的女孩,有时反而会被斥责为没有女孩儿样。内向的孩子在青春期如果不注意调整心理状态,许多人会更加惧怕与人交往,严重的会发展成社交恐惧症。

内心矛盾冲突。青春期的孩子由于性生理的成熟以及性意识的觉醒,开始对异性充满好感,想接近异性。若家庭对这方面管教甚严,就会使孩子认为想接近异性都是可耻的,认为“性是肮脏的”。那么这种强大的性的内驱力与性的压抑倾向之间会形成不可调和的心理冲突,这种冲突可转为对异性的恐惧,甚至泛化到对所有人的恐惧——不敢对着别人的眼神,害怕与人讲话,上课不敢看黑板,不敢与人交往。

间接经验。如看到别人或听到别人在某种交往情境中遭受挫折,陷入窘境,或受到难堪的讥笑、拒绝,自己就会感到痛苦、羞耻、害怕。甚至通过电影、电视、小说、广播、报刊等途径也可以学到这种经验。他们会不自觉地依据间接经验,来预测自己会在特定社交场合遭受令人难堪的对待,于是紧张不安,焦虑恐惧。这种情绪状态的泛化,导致了社交恐惧。

过强的忌妒心理。忌妒心理是指发现别人在某些方面优于自己,认为可能危及自身利益时,而产生怨恨情绪。孩子的忌妒心理一般都是指向身边的同龄人,而且很难自控。比如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为了保持第一名的地位,他努力刻苦地学习,生怕别人超过自己。有同学向他请教,他也一向置之不理,结果导致他的人际关系恶劣,影响了集体的团结,甚至和大家越走越远。

教育小贴士

作为父母,要理性、平等地对待孩子,不能因为一点错误而在众人面前伤了孩子的自尊心。由于孩子平时很少有朝夕相处的玩伴,父母又因工作忙而无暇顾及孩子,造成孩子不善交往,这就需要父母经常与孩子沟通与交流,并教给孩子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此外,父母还可以利用假期带孩子到外地游玩或走访亲戚,接触社会和大自然,回来后孩子能够在同学中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在同学间增加了交流的内容,从而更有利于孩子与同学们打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