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了解孩子
46755500000002

第2章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做了解孩子的(2)

在日本,为了让孩子能早日独立自主,增强他们的自理观念,家长常常有意识地给孩子一定的钱,让孩子去决定买什么玩具。家人准备外出旅游,也会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孩子升入初中后,大部分衣服由他们自己上街购买。由于家长放开手脚的信任,使孩子学会了货比三家、精打细算,养成了节俭的习惯。而这正是父母尊重他们的结果。

在美国,大多数的父母认为,孩子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他们的行为。比如,美国人讲究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法,孩子同大人讲话,大人不但要认真听,而且要蹲下来同孩子对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并可避免他有“低一等”的感觉。

美国人反对父母在人前教子,更不允许当着别人面斥责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因为这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吃饭时不能硬逼;孩子做错了事不能横加训斥;要孩子换衣服时也不用命令的口吻。家长带孩子外出做客,主人若拿出食物给孩子,美国人最忌讳代替孩子回答“不吃”“不要”之类的话,也不会在孩子表示出想吃的时候对孩子呵斥。他们认为,孩子想要什么或是想看什么,本身并没有错,因为孩子有这个需要,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来指责,只能根据情况适时适当地做出解释和说明,以做引导。

尊重孩子当然还要爱和严相结合。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要多交流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动向,及时给予鼓励和理解。答应的事情要一定照办,这样才会赢得孩子的信任和尊重。孩子的成长过程更多的是需要家长给予鼓励、支持、理解和尊重。给孩子营造这样的家庭环境,才能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而在鼓励与尊重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也必然充满希望和自信。

伟大的教育家洛克说过:“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父母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他们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已受到打击,维护自己名誉的意识也就越淡薄。”

事实证明,受到父母尊重的孩子大多都很愿意与父母合作,他们待人友善,懂礼貌,同大人说话没有拘束感,自我独立意识很强。

有人甚至预测:未来的社会没有固定的精英模式和成功的标准,你是否有所成就,完全取决于你个人的主观价值判断和所付出的努力。由此可见,作为家长没有必要总是按自己的愿望塑造孩子,要学会尊重孩子,使孩子在被尊重中树立面对未来和挑战的信心。

当孩子小时候不知道什么是赏识时,我们给了他们无尽的赏识,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在他们最渴望赏识的时候,却发现赏识离他们越来越远。我们做父母的是不是应该反省,我们是否应该让赏识重新回到每个孩子的身边。

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就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可实际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能够做到认真、衷心地赏识自己孩子的父母,却寥寥无几。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由老师组织的,父母和孩子都要参加的自由主题班会上,正在讨论“怎样教育淘气的孩子”的问题,一个看上去挺“蔫”、好像并不淘气的男孩却站起来说出了这样的话:“每次我爸给我做思想工作的时候,都要说:你看人家孩子是如何的好,再看看你自己是这样的差;你看人家孩子既聪明又听话,再看看你不但笨还老是让父母不省心……这时我心里就很不服气,我常常在想,你要觉得人家孩子好,你就把人家的孩子拉过来当儿子好了,干吗要我当你的儿子!”

这时再看家长席那一边,小男孩的爸爸眼睛瞪得跟灯泡一样,嘴咧得那么大,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等班会结束后,这孩子的爸爸流着泪来找老师:“我是一个普通工人,就这么一个儿子。我把希望全都寄托在他的身上,挣钱还不全是为了他,他凭什么这样说我?我比他还冤呢!”

也许很多父母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或感受,我们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可是我们的孩子却不知道。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表现出对自己孩子的爱和赏识,我们赏识的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所以,孩子才会觉得我们并不爱他。

现如今,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这方面,心理都有些错位,不是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而是用挑剔的眼光在孩子身上寻找毛病。最可怕的是很多父母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比,比的结果往往是我们的孩子处处不如人,更要命的一点是我们常当着孩子的面说“你看谁谁哪哪比你强”。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自信,那孩子还有什么成功的资本呀。没有了拼劲,再聪明也没有用的。我们当然也要做对比,但不是做横向的而是要纵向对比,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那就应该祝贺他、表扬他,这就是父母对自己孩子的赏识。

还有就是在比的时候存在的另一个误区,总喜欢拿自己孩子的弱点与别的孩子的强项做比,比的结果只能是失望。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点,或者说特点与专长。只要我们用真心,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他,就可以发现其实自己的孩子也是与众不同的,在他的身上同样有着其他孩子无法比拟的优点。

因此,做父母的最好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盲目的比较,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反而更容易使孩子对自己失去自信心。孩子在经过比较后常常会错误地认为,他的“一无是处”都是因为他的伙伴太优秀造成的,于是他就会对伙伴产生一种嫉妒心理,甚至是忌恨心理。这样,他不但不会产生向伙伴学习的欲望,还有可能在他今后的生活中拒绝向任何人学习。

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被尊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他曾指出:“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尊敬孩子。”的确,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在孩子幼小的内心世界里,他们更为渴求的是得到大人的赏识与表扬,只有在赏识与表扬中,他们才会有信心去做好下面的事。要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坏孩子是骂出来的。每个生命似乎都是为了得到人们的赏识而来到这个世界上,谁也不是整天为了挨骂而活着。

不光是年纪尚小的孩子,就是我们做父母的,没有不喜欢被领导表扬和赏识的,谁都喜欢和赏识自己的人一起共事,谁也不愿意和整天挑自己毛病、说自己不好的人待在一起。

然而孩子和我们还不一样。我们在一个单位或部门得不到赏识,干得不顺心,就可以辞职不干,或者重新换一份工作就成了,而孩子则不行,如果他们得不到父母的赏识,就可能真的没地方去了。

所以,父母应该抱着“自己的孩子最好”的观点,时刻记住赏识自己的孩子。

就如一位聋童的父亲在改变女儿命运的坎坷中所说的那样: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我们的孩子,做父母的都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称颂他、赞美他,为他感到自豪,这才是每个孩子的成才之本。

我们做父母的,没有任何理由说自己的孩子不好。因为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充满了竞争与失败,他们多么希望父母能够站在自己这一边,肯定自己的能力和优点,为自己欢呼呐喊、加油助威。那么孩子哪怕跌倒一千次,他们也会第一千零一次站起来,继续争取人生与事业的辉煌。

远洋的巨轮,迟早要驶回平静的港湾,加油、维修、装货、卸货……以迎接第二次远航。离家的孩子,早晚要回到温馨的家庭,吃饭、休息、添衣、减衣……以迎接新的黎明。

家庭,是个温暖的地方,它不仅是成年人停船靠岸、放松自我、尽情歇息的港湾,而且也是孩子成长和依恋的港湾。这个港湾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却有着父母无尽的关怀与照顾。父母见证了孩子的进步与微笑,也见证了孩子的错误和眼泪。

即使是全天下所有的人都不喜欢我们的孩子,而我们却不能,我们必须喜欢他,爱他,因为他是我们的孩子,是我们爱情的结晶,是我们血脉的延传。

即使是我们的孩子犯下了最不可饶恕的错误,我们都不要对孩子说:“你给我滚出去!”因为,家是一个人最终的归宿,更何况孩子没有独立能力,我们若真的让他走出这个家门,他就再也没有地方可以去,也再不会有另一扇温暖的门会为他而打开,等待他的也许只有冰冷的坟墓。

孩子是需要保护的。而很多时候,我们做父母的却忽略了这一点。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孩子离家出走的现象并不少见。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因为受了挫折,心理难以承受,或者成绩考得很不好,或者犯了非常大的过错,以至于不敢见父母。他们痛下决心离家出走的那一刻,似乎已经听到了父母对自己的责骂:“你给我滚出去!”

孩子真的“滚出去”了,可结果却让我们感到揪心。

曾有一则新闻报道:有一个河北省的初中男生,因为期中考试考砸了,又害怕挨父亲的拳头,于是不敢回家,在街头游荡,结果被坏人打着为他找工作的幌子骗到乡下一个“地下血库”,和其他被骗去的孩子一样,天天被逼去抽血。

没过多久,几个孩子就已经变得面黄肌瘦,身体虚弱不堪。一个偶然的机会,其中的一个孩子趁人不备时逃了出来,求助于大人,报了警,那些可怜的孩子才得救。出来时,这几个孩子已经奄奄一息,身体虚弱到了极点。那些“滚”出去的孩子,无论在心灵上,还是肉体上都受到了极大的创伤。而这些创伤,却是刻骨铭心的,是孩子一辈子都无法抚平的疤痕。

那么,作为孩子的父母,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孩子呢?

对女孩来说,父母要教女儿学会自我保护。不管在哪里都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讲话,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带路,也不要随便吃喝陌生人的食物和饮料;看好自家的房门钥匙,以防被别人拿去入室盗窃;放学回家太晚如父母不能去接,最好和其他同学结伴而行;一个人待在家里时要记得把门锁好,有陌生人按门铃一定不要开;不要让男人碰自己的身体;如果在路上或公交车上遇到有人图谋不轨,一定要大声呼喊,或者往人多的地方跑;有人对自己无理,若情况不严重可以不去理睬,若严重了就要大声斥责,不必害怕……对青春期的女孩,父母就要更加关心,要多抽些时间陪陪女儿,与女儿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女儿明白,一个女人最重要的德行操守就是自尊、自重,否则就会被人鄙视和唾弃。

做父母的一定要对女儿多用心,发现女儿心态不好或情绪低落,一定要耐心询问;遇到什么意外情况,一定要镇定自若,泰然处之。世界这样大,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就当是“经一事、长一智”,孩子遇到一件麻烦事,解决了,就是多了一种智慧,多了一种处事的能力。

也许大家都会觉得,男孩子是不需要保护的。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男孩子虽然比女孩高大,比女孩强壮,但他们依然需要有自我保护的能力。

父母要告诫男孩子,从小要自立。男人就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也是一家人的顶梁柱。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出力时,男人要挺身而出,毫不犹豫,而不能畏首畏尾,袖手旁观。但是,出力的时候也要实事求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逞强,要动脑子想办法或找大人帮助。这就是所谓的要勇敢也要机智。

父母还要告诉男孩子,做人要安守本分,待人要尊重,尤其要尊重女性。男人的强大与勇敢要体现在保护女孩子上,而不是去欺负女孩子;男人的风度儒雅,要表现在对女性的谦让与友好上,上车、入座要懂得“女士优先”。作为男人,一定要懂得幽默、有礼貌,这样才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而一个粗暴、野蛮的男人只会被世人所厌弃、所孤立。

作为父母,我们有义务保护孩子、关心孩子,也有义务教给孩子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本领。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不只是能够遮风挡雨、提供吃喝的屋舍,他们更需要一方慰藉心灵、排除烦扰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父母为孩子精心营造的那个安全、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