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工作重在做到位
46754900000006

第6章 职场懒病:工作到位的拦路虎(3)

对于任何一个老板来说,只有那种能够准确领会自己意图,工作积极主动,善于思考,善于变通,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好又快地把工作做到位的员工,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人。

6.“小马虎”会让你为错误“埋单”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1980年制作了一部动画片《小马虎》。主人公叫马小虎,是一个10岁的男孩。马小虎是一个超级“糊涂虫”,他把汽车的轮子画成扁的,用完墨水和颜料从不盖盖子,甚至会把自己的名字写成小马虎。

有一天,马小虎来到了马虎国。马虎国只有城墙,没有城门,原来是马虎国的人忘记设计城门了。国王派人用吊斗把马小虎吊了进去。马虎国的皇宫里简直乱七八糟,照片挂反了,国王的宝座是三条腿,国王穿了一只鞋就出来上班了。

马小虎被聘为马虎学校老师,他坐着马虎牌汽车去学校。这种汽车只要说一声“叭叭呜”就会跑。谁知因为工人一时马虎,没有把车轮和车厢连起来,马小虎刚说完“叭叭呜”,汽车轮子就跑了,车厢还在原地,他只好和士兵抬着车厢走。可没几步,马小虎就掉进了下水道——清洁工人忘了盖盖子。

马小虎终于到了学校。他教学生们做题:弟弟身高1.1米,我比弟弟高20公分,我的身高是多少?马小虎说:“11+2=13,我的身高是13米。”话音刚落,他一下子就变成了13米的巨人,把房子都顶破了。他又在13的前边加了个小数点,结果变成了0.13米,比桌子腿还矮。他又把小数点改在了1和3之间,总算恢复了正常。

经过一番折腾,马小虎说:“我要回家了,再也不在这里待了,马虎太害人了!”他回家之后,决定和马虎一刀两断!

马虎这个毛病可真是害人不浅!对此,鲁迅先生曾经深恶痛绝地指出:

“此病若不治疗就无法治中国。”

任何一家企业都是由人构成的,要想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就要求作为企业细胞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工作到位,拒绝成为糊里糊涂的“小马虎”。

恰恰,做起事来马马虎虎,正是很多人长期以来就有的一种毛病。除了一些偶发的重大事故和自然灾害,日常工作中的错误与失误,基本上都是由马虎造成的。这些人对专业技术不求精细,做事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对于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表面上将口号喊得震天响,贯彻起来不过是贴几条标语,挂几个横幅,做一些宣传册,搞一些评比活动,发表一些样板文章,然后草草了事,很少能够认真地把企业价值观宣传到位。

这种人是不可能出色地完成任务的,即便“有幸”当上了领导,也会把这种恶习传染给下属,员工们看到有这样一位马马虎虎的上司,自然会竞相模仿,放宽对自己的要求。久而久之,工作必然一塌糊涂,更谈不上整个公司事业的发展,最终为自己“埋单”的人,还是你自己,甚至你会成为别人“小马虎”的受害者。

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着名宇航员费拉迪米尔·科马洛夫,完成了任务,准备驾驶着联盟一号宇宙飞船胜利返航。但当飞船返回大气层准备打开降落伞,以减慢速度时,飞船突然发生故障——降落伞无法打开。地面指挥中心采取了一切措施,都无济于事。前苏联中央领导研究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

在人生的最后两小时,科马洛夫没有沉浸在悲伤和绝望中,而是从容地向上级汇报了自己的工作,然后向母亲、妻子和女儿告别。

他镇定自若、面带微笑地对母亲说:“妈妈,您的图像我在这里看得清清楚楚,包括您头上每一根头发。那么,您能看清我吗?”“能!妈妈一切都很好,你放心吧!”这时,他只有12岁的女儿已经泣不成声。

科马洛夫说:“女儿,不要哭。爸爸就要走了,告诉爸爸,你长大了干什么?”女儿回答:“像爸爸一样,当宇航员。”

科马洛夫说:“你真好,可我要告诉你,也告诉全国的小朋友,请你们学习时,认真对待每个小数点、每一个标点符号。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这场悲剧,也可以叫做‘对一个小数点的疏忽’。同学们,记住它吧!”

之后,他向全国的电视观众挥挥手说:“同胞们,请允许我在茫茫的太空中与你们告别。”不久飞船坠毁,整个苏联一片寂静,人们纷纷走向街头,向着飞船坠毁的方向默哀。

科马洛夫永远地走了,但留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警示:对待工作与人生,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否则,即使是一个小数点,也会让你付出沉重的代价。

一位外企的中国总裁这样批评中国的员工:“中国员工最大的毛病就是做事虎头蛇尾,不认真,不到位。”这种不认真、不到位、做事马马虎虎的工作态度,不仅会让你最终一无所获,还会让企业在不知不觉中蒙受巨大的损失。为了工作,为了企业,更是为了自己,认真起来吧,那样,你才不会为错误“埋单”。

7.不做止步于皮毛的“点水蜻蜓”

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公司,终将走向倒闭,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人,必然只能拿死工资,而且一旦面对职场竞争,就会不堪一击,败下阵来。

也许你曾经抱怨过自己的公司不够景气,抱怨过自己努力工作,收入却如此微薄,抱怨过当前的物价水平和工资水平不成比例。你是否考虑过这样几个问题:你是否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职业道路?你是否像雕刻家观察石材一样,仔细地研究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你是否曾经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为了给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为了改变自己效率低下的问题,认真阅读过相关方面的书籍?你在工作中,是否每一件事情都做好了,还是只停留在表面阶段?

如果你不能够准确地回答这些问题——你根本不清楚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你对自己的工作从来都不怎么上心,你即使发现了自己有能力或知识上的欠缺,但一直以来都是持一种放任的态度,你的工作也只是做了或者做完而已,你并不关心最终的结果,这些说明你根本就不具备核心竞争力,根本就不比别人优秀,上面的那些抱怨,根本就是你不专注、不用心、不负责的结果。

不要抱怨自己命不好,要怪就怪自己能力不够。这里说的能力,指的是核心能力,是集中在一个方向上的,足以让你获得巨大成功的核心竞争力。

俗话说,“千招会不如一招精”,不要企图掌握几十种职业技能,不要妄想什么工作你都做得来,与其如此,不如精通其中一两种,这足以支撑你的生活。现实点说,一个人的精力与能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了解,想要无所不知,只能是什么事情都只知道一些,然而仅仅了解一些皮毛,绝对不能让你显得专业。

曾经有一位大企业家如是说:做一个“万事通”,在以前的年代一定受人欢迎,但到了今天,绝对一文不值。不管是什么知识和经验,蜻蜓点水一般,泛泛地了解、学习,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多才多艺反而会让你降低成功的可能性。有想法、有能力的人有的是,只是一开始的时候不能果断地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并坚持下去,而是东学一点,西学一点,结果一直徘徊不定,犹豫不决。

文文只有大专学历,在大学生、研究生满地都是的大城市里根本就没有什么竞争力,而且机械自动化专业毕业的她自诩是一个美女,本来专业就是调剂过去的,毕业之后才不想做那种男人应该干的活儿。

于是一毕业,就得益于她的出色的外表,去了一家酒店做储备经理。可没到一年,这个“花瓶儿”一样的工作就让她厌烦了。因为她讨厌那些客人看她时色迷迷的眼光,而且要每天站八九个小时,太累人了,索性甩手不干了。

后来,文文又去了一家外企,做客户服务。她想自己多少也算是做过服务业的,做客服还不是手到擒来、小菜一碟的事情。可工作了还不到半年,她就受不了客户的唠叨了,某一天跟客户大吵了一架。她连当月的工资都没拿,就辞职去了展览公司做起了销售,同样是好景不长,做了不到三个月,就觉得销售太考验人了,实在难做,又跳到一家生产企业做起了行政工作。

可是,半年还没到,她又觉得无聊了,特别想跳槽了。一道难题摆在了她面前:她这一两年光跳来跳去了,根本就没有掌握任何赖以生存的技能,这回能往哪儿跳呢?

工作绝对不能浅尝辄止,否则只能像“文文”那样,在各个公司之间跳来跳去,而机会就在我们的跳动中白白丧失了。

要想在某个行业、某个岗位,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加强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不只满足基本的岗位需求。你越比别人拥有才能,越能够通向成功。

因为,这种核心能力能够把你和别人区别开来,让你变得不可替代、不可或缺。你的能力会帮助你把工作做到完美、做到极致,在上司眼里,无疑你就比别人具有更强的竞争力,那么有加薪和晋升机会,你将是上司的不二人选。

在现代社会,不管是哪个行业,不管是哪个公司,对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做到“精通”二字,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公司在招聘员工时,要求员工必须具备相关岗位工作经验的根本原因。

除去责任感、团队精神等因素,掌握自己职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是让自己比别人更显专业,更加精通的最基本的硬件设施,如果你做到了,就会比别人更容易获得升职和加薪的机会。而那种对工作及其相关知识与技能浅尝辄止和不求甚解的行为,只会让我们在距离成功一步之遥的时候,望洋兴叹,功败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