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Ⅲ
46739500000033

第33章 成长和成功,一样都不能少(4)

父母错误做法:给孩子灌输成功艰难的思想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想要孩子获得成功,出人头地。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有意无意地给孩子灌输一些成功非常艰难的信息。例如,从小他们给孩子灌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等思想。

不可否认,父母的本意是好的,他们只是想要提示孩子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一定要忍受得住痛苦。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长时间地给孩子灌输这种思想,无形中会给孩子形成一种压力,让孩子觉得成功是一件很渺茫、很艰难的事情。结果呢,孩子还没有开始做,就已经决定放弃了。如此一来,成功离孩子也越来越远了。

心理专家建议:鼓励孩子敢想敢做

林肯曾经说过:“有些事情一些人之所以不去做,只是因为他们认为不可能。

其实,有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人世间的很多事情,只要想做,就一定能够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一定能够克服,渴望达到的成功,也一定能够达到。因此,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鼓励和支持,让孩子敢想敢做。只有敢想敢做了,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1.设定做事情的目标

要想让孩子取得成功,首先就要帮助孩子确定成功的目标,一旦目标确立了,孩子的日常生活才会围绕这个目标运行。鼓励孩子千万不要随意改变已经设定好的目标,否则生活就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2.鼓励孩子做事情一定要坚持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布封曾经说过:“天才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我国着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也曾说:“做学问,做研究工作,必须持之以恒。”的确,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就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管孩子遇到多大的困难,一定要鼓励孩子坚持下去。

3.要培养孩子的耐心

慢工出细活,急于求成反而不利于成功。因此,如果想要孩子成功,就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耐心。孩子只有拥有耐心,才能实现成功路上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小阶段,直至最后达到成功的顶峰。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孩子的成就动机是促使他们成功的原动力。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培养、呵护孩子纯真的成就动机。

着名心理学家麦克里兰曾经就这一成就动机问题做过深入的研究,他发现,具有强烈成就动机的人追求的是个人成就,他们极想把事情做的比以前更好、更有效;他们能够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身承担责任;他们喜欢设置有中等挑战性的目标。

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的可能性为50%时,他们的成绩最好。

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在一项经典实验中证实了这一点。他在实验中把80名大学生分为四组,每组20人,给他们一项同样的任务,对第一组学生说,只有成绩最好者(1/20)能得到奖励;对第二组学生说,成绩前5(1/4)名将会得到奖励;对第三组学生说,成就前10(1/2)名可以得到奖励;对第四组学生说,成绩前15(3/4)名都能得到奖励。

成功可能性适中的两组成绩最好,成功概率太高或太低时成绩下降。第一组大学生都认为,即便自己尽最大努力也极少有可能成为第一名;而第四组大学生一般认为肯定在前15名之列,于是这两组学生都认为无需努力了。研究表明,最佳的成功概率是50%左右,因为大多数学生认为,如果尽自己努力,很有希望获得成功;如果不努力的话,也有可能会失败。

所谓成就动机,是指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如:具有这种动机因素的孩子,就能刻苦努力,战胜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取得优良成绩。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如果想要孩子自觉地去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就需要培养、呵护孩子的成就动机。

让孩子自己依靠自己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成就动机高的孩子在生活中往往具有独立的见解,能够抵制不可靠的意见,做事情很容易取得成功。另外,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他们总是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一切障碍,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点。而成就动机低的孩子,他们自信心不足,认为自己的能力欠缺;而在设置目标的时候,他们又往往设置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可因为不付出努力,导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其实,孩子的成就动机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出来的,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学会自己依靠自己,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的父母的做法就不及外国父母的做法:

例如,同样是孩子摔交,中国的父母看到孩子摔交了会飞奔过去,小心地扶起孩子;有的父母为了安慰孩子,甚至会跺地,踢石块。而外国的父母看到孩子摔交,则往往是不屑一顾,该做什么还做什么。结果呢,中国的孩子看到父母来势凶猛,以为出了什么事,本来没有哭的也会大声哭起来;而外国的孩子呢,看到父母不屑一顾,就认为摔交很正常,反而会不好意思地朝父母看看,然后一个人爬起来,继续玩自己的。

长此以往,中国孩子留了永久的后遗症,学会了推诿责任,不管什么问题,都条件反射似的以为“这不是我的错”。再者,他们无法建立自我保护意识,不知道如何防止重蹈覆辙,下一次照样还会摔。更为重要的是,孩子学会了无需尽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来克服障碍、追求成功,他们认为遇到困难,会有人兜着。可想而知,他们哪里会有成就动机。而外国的孩子呢,他们知道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这样才能克服障碍,把事情做好。如此一来,他们的成就动机也就变得很强。

父母错误做法:反对孩子“太较真”

事实上,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就动机高一些,因为成就动机高的人具有更强的责任心,能有更突出的成就。但有时候,孩子的成就动机过高,却有可能会被父母抱怨认真过头,太较真。例如,孩子一次小测验没有拿到满意的成绩,为此耿耿于怀,这时有的父母会说:“考试不一定次次都要100分,关键是你有没有掌握好知识。”孩子上学迟到,为此埋怨父母没有按时叫醒他,而这时有的父母却说:“上学迟到一次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你不是故意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孩子追求好成绩,上学不愿迟到,其实是一种单纯而神圣的成就动机。但父母如果从一开始就不主张孩子做到最好,那么他一生恐怕也就不会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同样如果他从小就不能仔细分辨态度与行为的差异,认为迟到一次没关系,那么他恐怕也不可能那么严肃地对待以后的学习和人生。

心理专家建议:要注意激发孩子的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促使孩子获得成功的原动力,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成就动机。如果孩子天生爱“较真”,事事都想要做到最好,那么父母就应该想方设法地呵护孩子的成就动机。如果孩子天生不好强,什么事情都是凑合着过,那么父母就应该耐心地培养他们的成就动机,教会他们根据成就、胜利、成功来考虑问题,承担个人责任,从而做一个成就动机高的,也做一个有高成就的人。

1.帮孩子树立能够达到的目标

激发并帮助孩子建立适当的成就动机,也就是使他们明确知识学习、体育锻炼、品德修养等方面所追求的目标。这些目标应该是他们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而不是高不可攀;是明确具体的,而不是模糊抽象的。

2.教育孩子不能满足现有的成就

当孩子在某种活动中获得成功,他们往往感到满足。这种满足可以起自我强化的作用,使他们追求更高的成就,但由于他们水平有限,不一定能树立恰当的目标;同时,这种满足也可能使他们停止不前。所以,父母在赞扬他们已有成就的同时,要帮助他们树立进一步追求的目标。

3.相信孩子的能力并给予锻炼的机会

早在1927年,着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提出:“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的确,孩子都有尝试的愿望,父母要不厌其烦地给孩子机会,允许孩子去做一些他们能够做好的事情。这样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有利于成就动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