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名城背后的故事
46641900000023

第23章 世界名城亚洲篇(7)

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烟雾缭绕。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其中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六宫、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故宫是几百年前劳动人民智能和血汗的结晶。初建时被奴役的劳动者有工匠十万,夫役百万。在当时社会生产条件下,能建造这样宏伟高大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能和创造才能。同时,为了修建故宫,如所需的木材,在明代时,大多采自四川、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无数劳动人民被迫在崇山峻岭中的原始森林里,伐运木材。所用石料多采自北京远郊和距京郊二三百里的山区。每块石料往往重达几吨甚至几十、几百吨,如现在保和殿后檐的台阶,有一块云龙雕石重约250吨。

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标志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站在高山上看故宫,根本看不到一个窗户,是为了防止刺客找路。大门前有两个铁缸,是防火的,里面盛满了水。冬季为防止缸内的水结冰,还在四周垫上棉被,下面用炭火烧烤。

1911年辛亥革命后,紫禁城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按照那时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爱新觉罗·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即“后寝”部分。溥仪在此居住14年后,即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宫禁,同时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故宫。溥仪被迫出宫后,段祺瑞以及清朝遗老们都策划着让溥仪再次回宫,形势紧迫,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在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对外开放。1925年以后紫禁城才被称为“故宫”。随着清王朝的没落,特别是1949年前的38年中,故宫建筑日渐破坏,有多处宫殿群倒坍,垃圾成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1年,国务院宣布故宫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五六十年代起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辟为“故宫博物院”。

开封——七朝之都艺术名城

城市名片

国别:中国

位置:黄河流域豫东平原的中心位置

地位:中国六大古都之一

年代:春秋时期

名城掠影

开封地处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域,这个地区曾有相当数量的石镰、陶器等新石器时代的珍贵文物出土,这表明在五六千年前,其农业和手工业就已有相当发展。远在春秋时期,郑庄公分封于此,营造城池,取“开拓封疆”之意,而定名为“开封”,这也就是这座古城的名称的由来。战国时期,开封属于魏国,由于魏的旧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常受强秦侵扰,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5年)便迁都到这里,当时叫做“大梁”。从汉至隋,经过千年经营,开封又逐渐发展,北周(公元557~581年)时,因为城临汴水,改名为汴州。隋统一后,隋炀帝为了获得江淮流域丰富的物产,在这里开凿运河。唐王朝把这里作为军事防守的重点,以确保这交通中枢的安全。

五代时期,后梁朱全忠在开封建都,称为东都,并升汴州为开封府。此后,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在这里建都,称为东京。由于这四个小朝廷在此建都的时间都不长,总共才26年,加上当时战火不断,政局不稳,因此,除后周增筑外城,初步奠定了开封城市的规模以外,开封的发展并不大。

古代开封的黄金时代是在北宋一朝。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开封,改名为汴京,也叫东京、开封府。据载,当宋太祖新修京城时,宰相赵普献上方直形的图样,太祖阅后极为不满,亲执御笔勾划涂抹,结果城垣曲折,宛如蚯蚓。当时人们看到这不伦不类的城墙,很不理解,只觉得难看。宋徽宗时重新修筑,一律改为方矩形,非常壮观。靖康年间金兵南下,在城四隅安炮轰击,引直的城垣极易命中,京城失守。人们才佩服太祖的远见。

北宋建都开封,历经九帝,共167年。公元1127年,金兵攻占开封,城市惨遭破坏。汴河漕运中断,河道逐渐湮塞,依靠交通发达而繁荣起来的开封,便每况愈下。金时仍称开封为汴京,后又改称南京并迁都于此。元明清三朝,开封是河南地方中心。但几经战火,又加之水患频仍,这座古城日趋衰落。清亡后,这里又成了军阀中原逐鹿的必争之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作为省会的开封,景况更为萧条。

开封市中心,坐落着我国古代著名的佛教寺院相国寺。相传这里在战国时代是魏公子信陵君的故宅。信陵君是魏昭王的儿子,他窃虎符率兵败秦救赵的故事,历来为人所称道。据载在开封城东南十二里的杨州门村附近,还有他的墓。因此宋代的相国寺前就修有一座信陵亭,并称这一带为信陵坊。

相国寺初名建国寺,创建于北齐宣帝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后为兵火所毁。唐延和元年(公元712年)重修,睿宗梦见佛显灵,于是亲笔题额“大相国寺”,以后不断增修,北宋时拥有八个禅院,占地百余亩,有“大相国寺天下雄”之称。寺院内藏有大量的艺术珍品,如唐代吴道子的画像,石抱玉的壁画等,在唐朝被誉为寺院“十绝”。宋代也有许多优秀的艺术品藏在寺内。但北宋以后,寺院屡遭兵火、水灾,屡毁屡修,面积大大缩小,现仅存的大雄宝殿、二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都是清乾隆时的建筑,距今200多年。而藏在寺院中的大量艺术珍品,经过千年变迁,几乎荡然无存。仅存的几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高约二丈,全身贴金的千手千跟观世音巨雕,存在八角殿中,相传是以一株大白果树雕成,精美异常,巧夺天工。

作为历史名城,开封留下了许多著名历史人物的遗迹。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的陈桥驿;战国末期韩国张良所派的力士椎击秦始皇的地方博浪沙都在开封附近。

开封城内龙亭公园中的潘杨二湖,有着动人的传说。相传东湖是潘美的故宅旧址,西湖是杨业昔日府第所在。潘美和杨业同是宋太祖时宋军将领。潘美不断在太祖面前谗毁杨业,在抗辽的一次战争中,由于潘美指挥错误,使杨业身受重围,而潘美却临阵脱逃,致使杨业得不到接应。这位英勇善战、令敌丧胆的勇将终因寡不敌众而重伤被俘,不屈就义。人民按照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赞颂、同情着抗敌英雄,痛恨,鞭挞误国奸臣。从前,东湖水浊,名潘家湖;西湖水清,称杨家湖。人们传说由于他们二人一奸一忠,因而湖水也就一浊一清了。其实这一带在宋代属于宫城范围,绝无臣下在此建宅之理;而湖水的清浊是由于东西湖附近人口的稠密不同所致。不过,这关于湖水清浊的传说不正反映了人民群众强烈而鲜明的爱憎吗?

开封市内的铁塔公园是中国100家名园之一。在铁塔附近,是艮岳的遗址。艮岳是宋徽宗时仿浙江余杭的凤凰山修筑的人造山。徽宗迷信道士把城东北隅增高便可长寿多男的说法,于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十二月开始营造。艮岳上的无数奇花异石,珍禽异兽,都是在各地搜刮而来,这就是所谓“花石纲之役”。艮岳中,埋有雄黄数万斤,以防毒蛇恶蝎;还埋炉甘石数万斤,为的是等雨后日出、水汽蒸腾弥漫山谷。并命令近山居民“贡云”,即人造云雾,供徽宗玩赏享乐,耗尽了人民膏血。最高统治者的穷奢极欲,使阶级矛盾急遽激化,著名的方腊起义便是由“花石纲之役”直接引起。宋徽宗的昏庸无道,终于导致他国破被俘。用人民血汗建筑的艮岳,也随着北宋灭亡而被摧毁。

在开封城外东南部,有著名的禹王台,相传大禹治水时曾在台上住过。禹王台中部的禹王庙,是明代修建的。正殿之南有御书楼,曾悬挂着康熙御笔“功存河洛”的匾额,明清时在这里奉祀着远古贤君夏禹王。

名城故事

作为大帝国的首都,开封的地理条件是不太理想的。首先,它无险可据,不像长安有黄河与秦岭做天然的屏障,阻隔着来自中原的攻击,甚至也不如洛阳,西有函谷,东有虎牢,多少能起到御敌于都门之外的作用。开封,则暴露在豫东平原的中部,从任何一个方向都可以长驱直入。当年孙膑围魏救赵的作战计划之所以能够奏效,就是由于充分利用了开封(大梁)的这个弱点。其次,它既然外部防御条件差,也就更谈不上拥有像关中一样在有效防御圈内的后方基地,后勤供给没有保障。开封得以成为帝都,并见证中国历史上极其辉煌的一页,真有点勉为其难的味道。

到公元960年北宋立国时,赵匡胤接手的是一个破败、毫无帝都气象的开封。

对于开封在地缘政治上的局限性,赵匡胤是有足够认识的。但他即位于仓促之间,一开始决不可能打算重新建都,而在此后十七年的当政时期,他却不止一次地产生过迁都的构想。但是,统一国家的战争终究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对于迁都这种伤筋动骨的事,条件不具备时,谁也不敢草率从事。当统一战争基本结束以后,赵匡胤便启动了西巡洛阳的壮举。他之所以一定要去洛阳,除了重返故地去追寻儿时的旧梦,主要目的就是实地考察洛阳,为迁都的决策做准备。他在自己的出生地夹马营,面对毁于战火的旧日兵营(赵匡胤的父亲是禁军军官,后唐时全家随军住在营内),发出感叹说:这地方还是要修复供禁军驻屯。大臣们听出他话里打算迁都的意思,内心反对但不敢表示。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追随赵匡胤二十余年,作战勇敢,很受信任,他认为开封有汴水的漕运之便,“八十万禁军”的给养不成问题,委婉地反对迁都,但赵匡胤听不进去。群臣便通过晋王赵光义来做说服工作,道理还是迁都如何不便之类。兄弟俩感情虽好,此刻却话不投机。赵匡胤说:“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赵光义听到他说以后还要迁往长安的话,更不理解——关中自唐末战乱以来,残破荒凉,较河南更甚,如何去得?也许哥哥在和大臣们赌气?于是跪倒在地,进行更恳切的劝谏。赵匡胤只好进一步解释:“吾将西迁者,非它,欲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这是他的真实想法,但赵光义并不认同,反驳说:“安天下在德而不在险,秦据关中,苛政虐民,不二世而亡。”这句话当场令赵匡胤为之语塞,事后他对左右说:“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他虽然是武夫出身,却很有政治头脑,深知政事与兵事两者的关系不容易处理好:穷兵黩武一定带来民生疾苦,而武备不修最终会陷于内患蜂起、外衅丛生的危险局面。面对着赵光义这个“在德而不在险”的命题,他并不以为然,但却很难反驳。于是,迁都之议被搁置下来。

从洛阳回到开封不过半年,赵匡胤就病死了。赵光义继位,国都西迁的问题自然再不会有人提起。虽然以开封为永久性的首都有违赵匡胤的初衷,但北宋一朝的帝王们(从赵光义到钦宗赵桓,包括长期垂帘听政的仁宗养母章献皇太后)却大体上都遵循着赵匡胤倡导的政治路线。150年间(从赵匡胤死后算起),北宋在封建社会史上,以最开明的政治、文化形态和最软弱的军事、外交格局,写下了独特的篇章。其时,开封在发展中走向繁荣的顶峰,成为远胜于君士坦丁堡和巴格达的全世界最大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这是赵匡胤政治理念带来的成果),最后在异族的入侵中以罕见的悲惨方式被毁灭,这也是赵匡胤政治理念所造成并基本被他预见的结局。

开封的城市建设也反映着上述的历史逻辑。由于赵匡胤并不属意定都开封,而且他又是个一贯强调节用惜物的开国之君,所以,开封始终没有像隋、唐经营长安那样追求气魄宏大,它也不是按照一个完整的规划所修建,而是在汴州旧城的基础上,经多次改造扩展而成。开封城内外共有三重,最中心的叫“大内”,也就是皇城,原来是唐代节度使的衙署,自后梁开始被改修成宫殿。皇城外面是内城,也就是汴州旧有的州城。内城以外的是五代时修建的外城,北宋各朝曾多次重修或扩建,但周长不过20千米,面积约30平方千米,较唐时的长安(面积84平方千米)小了一半有余。由于经济的发展,更由于大国首都庞大的寄生群体居住和消费的需要,开封的商业区向城外大大拓展。这当然给防务造成了很大的被动,以致后来京师保卫战的前线必须设在数千米外的黄河以北,因为只要敌军过了黄河,开封就完全暴露于敌前,它的城墙基本失去了守险的意义。

赵匡胤深知开封在防务方面的缺陷,他更懂得京师安全对帝国的重要,在不具备迁都条件的情况下,他不得不着力建设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禁军”,集中驻屯在京畿及要冲之地,拱卫首都。为了保证禁军的质量,他一方面多次有计划地从饥民、流民和地方保安部队(厢军、乡军)中选拔孔武有力、弓马娴熟的壮丁入伍,一方面积极推行士兵职业化,终身不退役。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使禁军的数量不断扩大,他本人通过政变上台时,禁军不足20万,一百年后翻了三番有余。《水浒传》里称“80万禁军”,其实早在仁宗庆历年间, 就已经达到125万。正如赵匡胤所预料的,庞大的军费开支最终给北宋百姓带来不堪承受的负担,成为导致社会动乱直接和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