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辉煌
——献给“兰总”的歌
七十年的时光
七十年的日月轮回
七十年的路程
七十年的栉风沐雨
七十年的岁月
七十年的云水激荡
七十年的历史
七十年的风云变幻
七十年
仿佛是流星划过天际
在回眸的刹那间
绘出一幅多彩的画卷
七十年
仿佛是大僧漫游天国
在潇洒的飘逸中
留下一路艰辛的足迹
啊!七十年
在“兰总”人的记忆里
是一道延伸闪光的印辙
是一条泛着浪花的大河
是历经风雨的锤炼
是引吭高歌的自豪
七十年的辉煌
是一段引人注目的回顾
七十年在历史的长河里
是一道蜿蜒曲折的山路
是一首铿锵有力引人奋进的赞歌
七十年
在兰州军区总医院的履历簿上
镌刻着先辈们创业的艰辛
记载着奋斗者不屈的跋涉
展现着一代代“兰总”人日新月异的精神面貌
和开创未来的鸿鹤大志
兰州军区总医院
您是母亲河畔一颗耀眼的明珠
兰州军区总医院
您是黄土高原上健康的守护神
当夜幕降临
我看见您深情的目光
迎着璀燦的霓虹
映照着千家万户的笑脸
当晨曦薄露
我听见您轻柔的脚步
伴着黄河的涛声
拉开了继往开来的序幕
当我们迈着豪迈的步伐
伴随着累累硕果
在拥抱明天灿烂的太阳时
迎来了“兰总”七十周年华诞
此时此刻
岁月的年轮也悄悄转动着时光的指针
诉说着风雨兼程的往事
吟唱着流金岁月的欢歌
让我们沿着时间的隧道
回到前辈们创业的起点
感受“兰总”人的艰辛与光荣
感动兰州军区总医院的发展与壮大
1937年
一个让中国人难以忘却的年月
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我们的国土
法西斯的魔爪蹂躏着我们的同胞
为了我们承受屈辱的祖国
为了我们饱经伤痛的勇士
在延安拐峁镇
中央组织部的一个干部休养连
改编为军委卫生部直属卫生所
这就是战火纷飞中
兰州军区总医院的雏形
这时的她
仿佛是一只蹒跚学步的小鸟
没有丰硕光滑的羽毛
没有展翅翱翔的翅膀
风吹雨淋的破窑洞
就是她挡风避雨的病房
几把钳子、镊子和剪刀
就是她驱除伤痛的拐杖
随着战火在中国大地上的燃烧
面对千疮百孔的民族
面对流离失所的同胞
一批批爱国人士不畏敌人的枪口
一批批国际友人穿越敌人的封锁
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来到了黄土地上的卫生所
带来了显微镜
带来了X光机
带来先进的医疗技术
更带给我们打击侵略者的勇气
1939年初
中央军委卫生部直属卫生所
正式改编为“八路军军医院”
苏井观、鲁之俊先后任院长
汪东兴担任政治委员
在他们的率领下
第一代“兰总”人
在艰难中前行
在艰苦中奋发
从不同的侧面
丰富了延安精神的内涵
1939年3月15日
这个让“兰总”人难以忘却的日子
毛泽东
这个历史伟人
迈着坚定的脚步
走进黄土地上这所小医院
紧紧握住创业者们的双手
用期待的眼光
注视着忘我工作的医务人员
正是这双大手
正是这种深情
使医院成长的步伐如疾风一样
使医院发展的脉搏如鼓点一般
1939年5月1日
“八路军军医院”正式成立
军委副主席王稼祥亲自揭牌
历史的大手
替这座黄土高原上的小医院拧紧了发条
从此
齿轮上的她
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不到前线,还算得上八路军军医吗?”
就是这句可谓石破天惊的口号
让整个中国都听到了“兰总”人的声音
让整个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的无畏
正是这嘹亮的声音
正是这坚定的无畏
让多少爱国人士为她赴汤蹈火
让多少国际友人为她前赴后继
白求恩、柯棣华、巴苏华等
成为八路军军医院的代名词
诠释着八路军军医院的精神内涵
他们作为国际力量
为这所小医院支撑出一片晴朗
1939年11月12日
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逝世
为纪念这位跨越国界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黄土高坡上的小医院被整编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宣告成立
“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成为先辈们浴血奋战的精神支点
这所抗战中诞生的医院
随着战火的蔓延
在变迁中担负着民族的重任
在颠簸中承受着战争的创伤
正是这所医院
医院跟随主力部队两次攻打榆林
三次挺进山西
四渡黄河
面对艰难繁重的救治任务
院长徐根竹带领大家深入前线
在敌机的轰炸下
我们的好院长等五位同志
牺牲在抢救伤员的手术台前
这段悲壮的历史
让“兰总”人难以忘
却成为战争留给“兰总”人深刻的记忆
历经血与火的洗礼
“兰总”在一场场战斗中不断壮大
“兰总”在一次次战役中不断发展
1949年8月26日
历经辗转的“兰总”正式进驻兰州
她不再流离转徙
她不再曲折迂回
她终于有了自己安营扎寨的土地
她终于有了自己歇息停顿的家园
因为
新中国坚强的胸膛就是她的依靠
大西北碧蓝的天空就是她的眷恋
这时的“兰总”
是百废待举
彭德怀司令员亲自视察选址
又将国民党兰州中央医院接管
与第二野战医院合并
整编为西北军区第一陆军医院
这时的“兰总”
开始走向一条正规的创业之路
黎秀芳、张开秀、黄德方等
一大批中国的优秀知识分子
来到西北这块贫瘠的土地
无怨无悔献出他们毕生的心血
只为“兰总”能有今后的繁荣和昌盛
这时的“兰总”
仍肩负着保家卫国的职责
伟大的抗美援朝
让中国军人跨出国门作战
也再次让“兰总”人担负使命
因为
在任何时候
祖国的召唤就是她前进的号角
战伤的救护就是她神圣的职责
这时的“兰总”
已进入正规化发展
“一切为了伤病员,一切为了治疗”
这创造性的口号
如雨后彩虹般亮丽
鼓舞了多少人心和信念
赢得了多少掌声和称赞
一大批敬业的先辈们
对病人高度负责
对工作精益求精
对业务刻苦钻研
对技术不断创新
许多西北第一不断诞生
尤其“三查七对”为全国首创
为医院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5年5月1日
兰州军区总医院正式挂牌
此后
“兰总”走向不断发展之路
各类优秀人才
各种创新技术为
她推陈出新为
她添砖增瓦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随着一次次运动的此起彼伏
“兰总”也经历了一次次的颠簸
但她始终没有忘记白求恩精神
没有忘记一路创业走过的艰辛
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她始终如一的座右铭
救护伤员
巡回医疗
深入高原
参加演习
抗洪抢险
扶贫调研
“兰总”人的脚步踏遍了西北的土地
“兰总”人的无私感动了西北的万物
一面面锦旗是对她最美的赞誉
一座座奖杯是对她最高的奖赏
时代的年轮在不断前行
“兰总”人始终坚守西北这块辽阔的土地
他们用坚韧不拔的毅力战胜困难
他们用精湛优异的技术妙手回春
为患者去除病魔
为医院屡建功勋
20世纪80年代
改革的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
也吹拂着“兰总”这块凝聚热血的土地
多少科技新星
多少业务尖子
多少劳动模范
多少护理能手
如雨后春笋
脱颖而出
如夏日玫瑰
竞相开放
为医院的发展标新立异
为医院的前进推波助澜
黎秀芳
美丽的东方提灯女神
放弃家庭的优越
拒绝亲人的挽留
只身一人
风尘仆仆
来到西北
无怨无悔
用她的微笑为患者带去安慰
用她的精神为医院打下基石
江泽民主席为她亲自颁发南丁格尔奖章
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
成为护理界永不熄灭的神灯
葛宝丰
这位学术泰斗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博学多才
博大精深
终身耕耘医学这块田地
从不放弃他执著的追求
从不动摇他坚定的信念
他就是“兰总”的一面旗帜
在西北的天空中迎风招展
在西北的土地上光彩夺目
张华麟、陈文庆、樊毓麟、张开秀
俞天麟、魏若林、庆秀荣
数不清的医学精英
数不清的奉献者们
甚至许多默默无闻的职工和家属
他们为“兰总”的创业奠基
艰苦奋斗
前赴后继
他们为“兰总”的蓬勃发展
任劳任怨
他们为“兰总”的繁荣昌盛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他们为“兰总”的薪火传承无私奉献
流芳百世
20世纪90年代
科技兴国的策略震撼人心
吹响了中华民族飞跃的号角
也打响了科技建院的战役
“兰总”人
争分夺秒
争先恐后
废寝忘食
夜以继日
用前所未有的热情追赶着明天的太阳
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
时代也赋予“兰总”更多的责任
1993年2月22日
“兰总”成为“亚洲国际紧急救援中心”救援点
自此打开了涉外医疗服务的窗口
国家级“爱婴医院”
“三级甲等医院”
“全国百佳医院”
成为“兰总”科技建院和创新发展的见证
曾经的“兰总”
是西北这块土地上的耕耘者
付出了她的青春
洒下了她的汗水
此时的“兰总”
已成为西北这块土地上的勇士
随着经济基础的不断雄厚
随着技术力量的不断壮大
一批批先进设备大量引进
一项项科研成果层出不穷
“兰总”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
沧海桑田
斗转星移
时间的齿轮
再次沿着历史的潮流顺时转动
步入2000年以后
中国这条东方巨龙日益腾飞
世界的眼光聚焦中华民族
时代也赋予“兰总”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
春风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浪潮
拂面而来
时不我待
时不再来
医院各级领导在科技兴院的思想引导下
大批引进人才
大量培养人才
一个个重点学科的成立
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实力和平台
一座座医疗大楼拔地而起
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方便和舒适
一条条绿荫大道
一块块草坪花坛
让“兰总”成为闻名远近的医疗公园
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
为医院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更是科学发展观的真诚实践
新的时期
有新的使命
没有硝烟的战场在一幕幕出现
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
我们“兰总”人舍生忘死
在出国援外的征途上
我们“兰总”人舍家离子
在抗洪抢险的洪流中
我们“兰总”人奋不顾身
在汶川大地震的余震中
我们“兰总”人不辱使命
为我们的兄弟姐妹
伸出一双双温暖的手
送去一颗颗滚烫的心
用真诚的微笑
证明了谁是最可爱的人
用无价的汗水
体现了谁是最可敬的人
也充分印证了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
是人民最忠诚的卫士
是祖国最可靠的保障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緬怀艰苦奋斗的先驱
赞美厚德敬业的先辈
回顾历经风雨的“兰总”
面对日新月异的“兰总”
我们新时代的“兰总”人
没有理由贪图享受
没有理由固步自封
没有理由知难而退
没有理由墨守成规
光荣与梦想
属于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人
现实与辉煌
属于励精图治、与时俱进的人
谁能阻挡雄鹰的展翅翱翔
谁能遮住太阳的七彩光芒
“兰总”人
还有壮志未酬
“兰总”人
仍是任重道远
创新发展
必定是“兰总”人奋发图强的支柱
走向辉煌
必定是“兰总”人展望未来的目标
爱党为民
救死扶伤
精益求精
务实创新
让我们精诚团结、众志成城
让我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兰总”历史
必定成为滚滚潮流中最绚丽的浪花
“兰总”精神
必定成为中华民族发扬光大的盾牌
“兰总”
必定走向放眼世界的康庄大道
“兰总”
必定迈向灿烂辉煌的美好未来
在沙漠腹地的日子
1998年冬,笔者任某特种大队政治委员期间,带领部队官兵在零下40℃的腾格里沙漠腹地厢根达赖地域进行野战生存训练。官兵单兵负荷65公斤,每人一张地图、一个卫星定位仪、一张饼子、一枚鸡蛋、一壶水、一根火腿肠,在沙漠里奔袭200余公里,生存三天三夜,完成了规定的训练内容,胜利返回营地。笔者深夜检査部队露营情况时,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
每当冷月照射在我的双瞳
总会飘来一股黄沙烧焦的味道
风寻觅一处旮旯取暖
终日流泪的沙堆旁
西北狼在悄悄进化
神速匍匐,奇特破袭
或是偷偷溜进沙海里
挑战生命极限
日出日落
大漠重复着四季
我们重复着自己
酣睡在沙海里的帐篷啊!
向着—40℃起誓
我们是全世界最爱你的骆驼
醉和风沙起舞
鼾也感动天地
故乡情思
2005年5月,笔者陪同兰州军区杨旭华副参谋长去西安片检查部队工作,应兴平市武装部部长李建怀、市委副书记张英名、《兴平报》总编王孝军之邀,参观汉武帝刘彻墓和杨贵妃墓。看到了家乡的巨变,笔者感想颇多。
那条大河依然从古城墙下萦绕而过
我依偎在她的怀抱十分暖和
老人们曾说
这里是滋润贵妃的瑶池
于是
流水变得甘甜
养育生命
呵护小心翼翼培育的希望
白云变成了彩霞
枯叶变成了蝴蝶
男人顶天立地
女人妩媚倾城
梦中的绝代佳人
隔世空尘的红颜
一帘幽梦
如镜花水月
似雁过秋风
那棵老槐树依然站在老宅门前
我摸着它的粗糙十分亲切
老人们曾说
这里是董永牵手七仙女的风水宝地
于是
老树枝茂叶盛
儿孙满堂
猪羊满圈
汉武大帝躺在地下
標骑将军坐于坟头
英灵何处
我拜谒黄沙煙没的墓碑
垂首倾听你铁骑纵横的呐喊
沿着这隔世传来的呼啸
戎装的筋骨变得坚韧
那座老土屋依旧坐落在尘封的记忆
我想起她慈祥的面容十分眷恋
老人们曾说
这里是庄稼人的窝
于是
老屋用泥土垒墙
用草封顶
清贫如洗
勤奋顺着一条羊肠小道
远走他乡
慈爱挂在胸前
接纳天地之灵
智者在这里如鱼得水
愚者变得品行端庄
一棵棵榆树枣树
在老屋的檐下日益茁壮
注:
(1)大河,即渭河,黄河最大的支流,在陕西省中部。源出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东流横贯陕西省渭河平原,在潼关县入黄河。长818公里,流域面积13.49万平方公里。上游以及北岸有泾河、洛河等支流,流经黄土高原,夹带大量泥沙。中下游渠道纵横,有泾惠渠、洛惠渠等灌溉工程。流域内农业发达,是陕西省的棉、粮基地。沿岸有宝鸡、咸阳、渭南等城市。
(2)贵妃,是一个等级。清朝皇帝的妻子级别从高到低依次是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答应、常在。皇贵妃的级别仅次于皇后,因为皇后只有一个,所以实际上要比皇后受宠。但废后在封建社会是一件很大的事,一般很少有皇帝会废后,所以皇贵妃称号是皇帝对其最宠爱的妻子的最高奖赏。
(3)七仙女,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个女儿,她心灵手巧,且心地十分善良。一天,七仙女得知丹阳境内(今孝感)有一年轻人姓董名永,因家贫无钱安葬死去的父亲,只得卖身为奴。七姐深受感动,私下天庭与董永结百年之好,在大槐树下成就姻缘。可惜做媒人的大槐树一时高兴,把“百年好合”说成‘百天好合’,害得董永七姐只有百日缘分。七姐用巧手金梭织出了10匹锦绢赎出了董永,准备整治家园恩爱白头。不料玉皇大帝得知十分震怒,急召七姐回宫,七姐不得不忍痛飞去。她的织布机化成了飞梭石,留在了人间,人们在夜深人静时仍能听到“咔嚓、咔嚓”的织机声。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身着盛装的姑娘聚集在飞梭石旁,手捧针线盒向七姐乞巧,唱乞巧歌。唱完乞巧歌后,还要询问年成好坏、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