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出土的谜团(下)
46402500000008

第8章 沙漠深处的古代绿洲国家:精绝

1.遥远的未知世界

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素有“死亡之海”的别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深处,有一个叫做尼雅废墟的地方。尼雅废墟是汉代精绝国的故址,当时这里林木丛生,河水潺潺,牛羊遍野,阡陌纵横,房屋鳞次栉比,一派繁荣的景象。然而。现在这里完全是一个另外的世界:河流干涸,林木枯死,不见绿色。天上无飞鸟,地上无走兽,就连苍蝇、蚊子也见不到。这里完全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世界。风沙主宰了一切,到处都是黄色的沙丘,稍有风起即黄沙滚滚,不见天日,枯萎的林木在瑟瑟发抖。尼雅废墟成为一个被人们遗忘的地方,只有老人在给小孩讲神奇鬼怪故事的时候,才偶尔提到它。在当地维吾尔语中,“尼雅”是遥远的意思。是尼雅路途遥远,人迹罕至呢?还是尼雅的历史遥远,人们无法回忆?没有人能给予确切的回答。

尼雅从兴盛到衰亡的巨大变化,给人们提出了许多疑问。在“死亡之海”中,为什么会出现古代的精绝王国?尼雅是怎样退出了历史舞台?古代的尼雅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他们为什么离开了这里?他们去往何方?尼雅的生命是怎样断绝的?古代的尼雅人与现代的维吾尔人有无关系?这些问题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只是作为闲谈的话题而已。然而对于科学家和学者来说,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因为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解决各种各样的难题。凡是有成就的科学家,都是以攻克各种难题、解决科学之谜作为己任。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和学者,为了解决科学之谜而奋斗终生,贡献了宝贵的年华乃至生命。正因为如此,自本世纪初以来,有许多中外的科学家到尼雅来探险,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弄清尼雅之谜。其中成就最大的是英国人斯坦因,他先后两次进入尼雅,出版了报告、专著、论文、游记,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后,日本和中国的学者也相继进入尼雅考察。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1993年10~11月的中日尼雅遗址联合考察。

2.风蚀残丘提供的信息

塔克拉玛干沙漠被称作“死亡之海”,尼雅遗址被称作“没有生命的世界”。

在尼雅遗址的地区,触目皆是黄沙,到处都是连绵不断的沙丘。这些沙丘的形状大体相同,从高处看,仿佛是初生的月亮,因而沙漠地貌学家称之为新月形沙丘。一个一个的新月形沙丘连接在一起,仿佛是一个大链条,因而又称作新月形沙丘链。沙丘的高度一般都在5~10米左右,也有的高度能够达到20~30米。

看到这茫茫的沙海,人们心中不免都要产生一个疑问:古代的尼雅也是这个样子吗?古代的尼雅人为什么选择这种地方建立自己的家园?这个问题正是尼雅考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过多方面的研究,可以肯定地回答:古代的尼雅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现在所见到的茫茫黄沙,是后来出现的。

在人类的童年,对自然的依赖性特别强,他们几乎离不开森林,因为那里有可食的山果和块茎。在农业出现以后,人类虽然走出了森林,但是由于生产技术的低下落后,改造自然的能力很弱,因此,往往选择自然条件特别好的地方居住生活,这是许多古代人类活动的遗址,多分布在河流沿岸的主要原因。即使到了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仍然愿意在自然条件比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居住,而不愿意到干旱少雨的西北地区生活,甚至出现了“孔雀东南飞”(指人员外流)的现象。根据这个道理,我们不难推测,古代的尼雅曾是水草丰美的绿洲,沙丘是后来出现的。

从逻辑上来说,上述的推测可以说是合情合理。然而作为科学的结论,必须拿出充足的证据,才能使人信服。经过仔细的考察,证据终于被找到了,这就是孤立于流沙中的风蚀残丘。它向我们提供了许多科学的信息,把我们引向历史的过去。

风蚀残丘,这是地理学常用的术语,它是风蚀地貌的一种。如果用通俗的语言来表示,就是突出于地表之上的土墩子、土台子,它是强风对地表长期吹蚀、磨蚀的结果。风蚀作用能够塑造出许多奇特的地形:有的像蘑菇,有的像宝塔,有的像柱子,有的像城堡,惟妙惟肖,真是鬼斧天工,令人惊叹不止。风蚀残丘只是这诸多奇特地形中,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从远处看,它很像呼和浩特的昭君墓,或陕西汉代的诸王陵。在风蚀残丘的四周,通常都是风蚀洼地,即由风蚀作用而形成的低洼地。

在尼雅所见的风蚀残丘中,有两座最典型、最重要。其一是在佛塔营地以北6.1公里,其地理位置是北纬38°01′35″、东经82°41′33″,高约7米,残丘表面的海拔高度为1224米。风蚀残丘的上面,原是一处古代的房址,后来房架被风吹落在残丘的西南坡下,在残丘上只保留有少量的陶片和红烧土。房址的编号为93—A7.其二是在佛塔营地之西,距考察队住的单人帐篷约50~60米。其地理位置是北纬37°58′34″、东经82°43′08″,高约5米,残丘表面海拔高度为1234米。残丘的顶上,原来也是一座古代的房址。房架也是由于风吹的结果,大部分散落在残丘西侧的沙地上,有榫卯的梁柱随处可见。在残丘的顶上,堆积有很厚的灰土,在灰土中夹杂有陶片、红烧土、草木灰、红柳枝、芦苇、麦秸、羊骨、羊粪球以及带有榫卯的残木。在其东侧,还发现一处“凹”字形的炉灶,灶中充满了草木灰,灶壁略呈暗红色。这些遗迹表明,抹有厚泥的房盖沉落时,将房内的一部分东西覆盖在底下,没有完全被风吹落到丘下,仍然埋没在灰土之中。

从这两座风蚀残丘的剖面来看,在灰土层之下为黄土层,相当厚,在3~4米左右。黄土层相当致密、坚实,后一个风蚀残丘,由于风力塑造的结果,在侧面出现了许多水平层次,很像是流水冲刷的痕迹。在黄土层以下,则是颗粒很细的粉沙层。由于没有挖掘,粉沙层的厚度不太清楚。

上述两座风蚀残丘的构造及人类活动遗迹,向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信息:

在很早很早以前,尼雅地区的上部,普遍存在黄土层,将整个地表覆盖,黄土层之下,则是深厚的粉沙层。这是地质时期自然演变的结果。据地质学家研究,塔克拉玛干沙漠所在的塔里木盆地,在地质时期原是一个大海,被称作“古地中海”,与现在欧洲与非洲之间的地中海相连通。后来由于地球的板块运动,印度板块猛烈地撞击欧亚板块,使“古地中海”海水消失,而海中沉积的大量粉沙,便成为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来源。发源于昆仑山南麓的河流,如和田河、克里雅河、尼雅河、安迪尔河等等,都流入塔里木盆地。后来由于风尘的堆积,在粉沙之上又覆盖上了黄土层。这就是尼雅地区黄土之下是粉沙,粉沙之上覆黄土的由来。

黄土层就是古代的地表。尼雅河在黄土层上流动,沼泽在黄土层上出现,森林在黄土层上生长,耕地在黄土层上开垦,古代居民的房屋在黄土层上修建。由于人类长期在黄土层上活动,人类生活的垃圾越来越多,于是在黄土层上又出现了新的灰土层(或称活土层),这在人类定居的村落中,很容易见到。这是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的第一个结果。

人类在生产活动中,经常破坏黄土层。犁耕要破坏黄土层,开水渠要破坏黄土层,挖蓄水池要破坏黄土层。这些生产活动使平坦的黄土层出现了凸凹不平的形状,为风蚀作用提供了突破口,很快就将黄土层突破。风蚀残丘和风蚀洼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当黄土层大面积破坏以后,黄土层下的粉沙随即露出,在狂风的吹动下四处飞扬,结果出现了流沙的堆积,形成了流动沙丘。这个过程,就是沙漠学家所说的沙漠化。这是人类影响自然的第二个结果。

上述的这种现象,在中国西北地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类似的沙漠化现象,在内蒙古西部的额济纳河流域,也同样地存在。在那里,黄土层下是粉沙,黄土层上也是粉沙。黄土层上的粉沙,是黄土层下粉沙飞扬再堆积的结果。在尼雅地区,有的风蚀残丘的上面也发现有流沙堆积。由此可以推测,尼雅地区沙丘的下面,应有大面积的黄土层存在,建筑在黄土层上的房屋,被流沙掩埋,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那么尼雅地区的流沙,是尼雅遗址废弃以后出现的呢,还是尼雅遗址存在的当时就已产生?尼雅古代墓葬的发掘,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线索。考察中曾发掘了一些墓葬,发现有些墓圹(即埋棺木的地穴)是开在黑色的沙层中,在黑沙层之上则是黄沙层。黑沙层是埋葬棺木之初就已存在,而黄沙层是晚些时候出现的新堆积。据此分析,古代人居住在尼雅之时,这里就已出现了沙漠化,风沙活动很剧烈,出现了流沙堆积的沙岗、沙丘。但是,当时的沙漠化尚处于初期阶段,只表现在局部地区。尼雅的沙漠化,从汉代以后逐步加剧,最后形成了现在这样的局面。

尼雅地区沙漠的出现,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直到现在,这里的沙漠化过程仍在不断加剧。沙漠化的产生与人类活动有关;而沙漠化又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生活。尼雅文化的消亡,应该说与这里地理环境的不断恶化,有直接的关系。

3.古代精绝国的王城在哪里

尼雅是汉代精绝国故地,精绝国是西汉时代西域36国之一。精绝既然是一个国家,就要有国王,作为一国的统治者,国王所居住的地方,被称作国都;由于国都筑有城池,所以国都又有王城之称。那么,古代精绝国的王城在哪里呢?这是考察过尼雅的人,都在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古代的精绝,是一个只有3000多人的小国。受其国力的限制,其王城也很小。玄奘曾途经尼壤城,他在《大唐西域记》中说:“至尼壤城,周三、四里。”唐代的尼壤城,就是汉代的精绝城。在唐代的时候,精绝国已经灭亡,成为古于阗国的一部分,因而精绝城改称尼壤城。据玄奘所见,尼壤城周长只有3~4里,如果是正方形的城,每面城墙尚不到一里,确实规模很小,仿佛是清代的一座军营。在和田市西部,保留有清代的军营,其规模比尼壤城还要大一些。

一般来说,汉代的精绝王城,自然在古代尼雅遗址的范围内。然而自本世纪初以来,进入尼雅遗址考察的人员虽然很多,但都没有提到王城所在的问题。近年来,在No。2遗址有古代城墙的残迹,这一发现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所谓城墙遗迹,在No。2遗址的东南部。No。2是一个包括有20多个房址的遗址区,在其中编号为No。4的房址附近,有两座高大的长条形土丘。高约2.5~3米,长约20~30米,两座土丘相隔约50~60米。从侧面观察,这两座土丘的中间,是层次清楚的黄土层。其下部的黄土层,已经坍塌破坏,层次不清;其上部的黄土层则乱作一团,如同烂泥堆积。由于这两座土丘呈长条形,彼此在一条直线上,在两座土丘西方200米的延长线上,还有两座小土丘,仿佛是断断续续的城墙,因而有人认为这就是古代的城墙。

中国古代的城墙出现很早,都是以夯土筑成。由于夯土是一层一层筑成的,因而层次分明,甚至连夯窝都还保留,很容易识别。在尼雅No。2遗址的土丘,看不出夯土的层次,显然不是人工筑成。土丘上部烂泥状的黄土,是由于风蚀作用所致,不是人有意堆积的。况且以烂泥堆积城墙的方法,在中国还没有前例。因此,这两座土丘应是自然形成的结果。在黄土层坚硬的地区,风蚀作用可以塑造各种奇形怪状的地貌,其中有的极像城堡,有风蚀城堡之称。风蚀城墙,也是风蚀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古代的王城,多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四面都有城墙。如果No。2上述土丘是城墙的话,由于它在No。2遗址的南方,应是南城墙。此外,在No。2的东方、西方、北方还应当有城墙,才能组成一个方形或长方形的城池。然而,迄今为止却没有发现东城墙、西城墙、北城墙,这说明No。2南方的土丘是孤立的、偶然的现象,不会是城墙。

再退一步说,如果土丘是城墙,No。2便应当是精绝国的王城。作为王城,国王居住生活之处,必须有华丽的宫殿,雕梁画栋,才能显示出国王至尊的地位。浮雕梁头、柱头的现象,在尼雅的其它房址中屡有发现,然而在No。2却没有发现。又如在No。3的墙壁上有彩色的装饰画,地上发现有彩色地毡的残块,还有浮雕的木椅,显示出房主人有很高的身份;在No。4发现有装饰狮头、马腿、鸟翼的木椅和吉他,也显示了房主人的高贵身份。但是,在No。2房址中除了文书以外,却没有见到这类珍贵的生活器物,这都反映出No。2并不是高贵人士所居住的地方,更不像是国王所居住的王宫所在。

如果我们将尼雅遗址中,比较讲究的房址综合分析,那么,王宫之所在应当具备以下的条件:

房址的规模比较大,应当有十余个房间,各种生活设施比较齐全,大厅、厨房、竖炉等应有尽有;

房间应有华丽的装饰,如彩色壁画,彩色的地毡;

房间内应有浮雕艺术的桌、椅、床等高贵的家俱;

房间内应有金、银、玉装饰品的残迹;

房梁和房柱应有浮雕装饰,有雕梁画栋的气氛;

房址周围应当有凉亭、果园、水塘之类,作为国王散步游玩的场所;

房址应当地处交通方便的地方,距尼雅河不会太远,甚至就在尼雅河边,便于取水用水。

王城可以有土筑的城墙,但是不一定必须要有土筑的城墙。在东北地区,曾有以木栅栏组成的木城。古代尼雅地区森林资源丰富,取之方便,王城也可以是木城,甚至是比较讲究一些的红柳篱笆墙。

尼雅王城在何处?这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随着尼雅考察研究的深入进行,这个问题将来是可以解决的。

4.留给人们的思考

尼雅遗址上的古代居民,曾创造了相当高的古代文明。然而现在的尼雅,却沦为没有生命的死亡废墟。这沧海桑田的变化,给每一个进入尼雅考察的人,都提出了一个巨大的问号,这就是尼雅的巨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尼雅废弃的原因是什么?

有生命的东西,都离不开水。无论是对动物,或植物,都是如此。作为人类来说,对于水的需求,要比其它动物、植物更为迫切。我们不必说现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严重缺水,影响了城市的正常生活,准备实施南水北调的计划,即使是在没有现代工业的古代,人们的衣食住行也需要大量的水。到过沙漠的人都知道,在这里水比其它食物还要重要,死于沙漠的人,大部分是干渴而死的。

古代尼雅人是以农业耕种为生,当时的农业耕种,完全是一种水浇地。没有尼雅河水的灌溉,耕种即无法进行。现在的尼雅遗址范围内,全部都处于干涸状态,见不到一滴水。河流干涸了,森林枯萎了,苍蝇、蚊子、老鼠都见不到了。在这种情况下,人类自然无法生存,要离开这里。因此,尼雅河下游河水的消失、干涸,是引起尼雅文明衰落的基本原因。斯坦因在考察尼雅遗址以后,曾指出尼雅河“河道干涸,三角洲无可置疑的后移,应必然是遗址放弃的直接的或惟一的原因”。斯坦因的看法是很有道理的。

尼雅河的退缩,已经成为千真万确的事实。然而尼雅河的退缩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尼雅河同和田河、克里雅河、牙通古孜河、安迪尔河一样,都是发源于南部的昆仑山,由高山冰雪融化所形成。在民丰、于田、策勒、和田之间的315国道上旅行,可以清楚地看见昆仑山上白皑皑的冰雪,它就是这些河流的水源。冰雪融化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河流的水量。冰雪融化得多,河水就充足,流程也就越长;冰雪融化得少,河水就贫乏,流程也就随之而短。

昆仑山上冰雪融水的多少,受气温的影响。气温高,雪水就多,气温低,雪水就少。气温的变化,主要是由大气环流决定的,常常出现周期性的变化。据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的研究,周代的气候比较寒冷,前后持续了一、二百年。到春秋时期,气候又变暖和了,历经战国时期,一直持续到西汉时期。到了东汉时期,气候又转冷,一直持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南京出现了冰房,说明相当寒冷。

从春秋到西汉,温暖的气候持续了八百多年。在此期间,冰山积雪自然要大量融化。于是,发源于昆仑山的各河流,呈现河水充足的局面,尼雅河自然也不例外。这是西汉时期尼雅经济昌盛,汉军大肆屯田耕种的重要条件。自东汉气候转冷,但是这种变化要有一段过程,并不是短期内即下降到低谷。由于气候转冷,冰山积雪的融量减少,尼雅河水逐渐萎缩,农业灌溉用水出现了短缺不足,这在尼雅出土的文书中,是有所记载的。由于水源的不足,官府采取了管水、节水的措施。征收水费,就是管水、节水的一种表现。尼雅出土的文书,主要是东汉至魏晋时期的遗物,所记载的缺水,就是这个时期的情况。自此以后,尼雅河水的退缩在不断加剧,最后退缩到现在的大麻扎附近。

有一种看法,认为尼雅文明的衰落,是由于民族间的争斗和战争所引起的。在尼雅出土的文书中,屡见苏毗人威胁的记载。有一件文书称为了防止苏毗人的掠夺,曾将“州邦之百姓安置于城内”;又有一件文书说:“现有众多的苏毗人已到达纳缚县”。有人据此提出,尼雅人是受到苏毗人的威胁,而逃往其它的地方。这种说法有些不近情理,当时的尼雅是在于阗国的管辖之下,于阗国怎么能坐视不救?于阗国在尼雅设立有州县,怎么能允许尼雅人全体逃亡?再说尼雅人世代居住于此,又怎么能轻易地放弃自己的家园?许多历史的事实都表明,在一个民族遭到侵略的时候,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势必要同敌人进行拚死的战斗。然而在尼雅遗址中,有那么多的房舍,却都没有见到战火的痕迹,说明这里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于阗统治尼雅,也是武力威胁的结果,但是,尼雅人却没有逃亡。为什么苏毗人的威胁,却可以使他们逃亡呢?这恐怕很难说出道理来。

再退一步说,如果说尼雅的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恶化的话,即使是尼雅人离开了这里,也会有别的民族到这里居住。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西辽河流域,原是鲜卑人所居。鲜卑人走后,契丹人来居住;契丹人走后,女真人来居住;女真人走后,蒙古人来居住。这里始终没有中断过人类活动。然而尼雅人走后,这里却没有发现再有别的民族来居住。这就说明了一个很清楚的道理,尼雅河下游严重缺水、少水,人类已经再也无法在这里继续居住生活了。

如果说尼雅的废弃与人类有关的话,那么可以说是尼雅人的活动破坏了这里的地理环境,引起沙漠化的结果。尼雅河是在黄土层上流动,黄土层是不漏水的。在尼雅人的耕种破坏了黄土层以后,导致地下的粉沙层暴露出来。粉沙层的透水性很强,河水流到粉沙层上,就会漏入地下,变得无影无踪。在河水非常充足的条件下,河水挟带的泥土会沉积下来,形成黄土河床,这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由于尼雅河水的流量不断减少,它已经失去了这种沉积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说尼雅人的活动,对于尼雅河的退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尼雅文明衰落了,尼雅人离开了尼雅,但是尼雅人不会消失,而是迁移到其它地方居住生活。至于尼雅人是什么时候离开尼雅的?尼雅人离开尼雅以后,迁移到什么地方去了?现在的尼雅人是什么人?尼雅人与现在的维吾尔人有无关系?这些重要的问题,由于资料的不足和研究水平所限,目前还很难作出确切地回答。

城市是文明的结晶和象征,远古的人类曾经建起了无数的城市,只是由于数千年的天灾人祸,有的已荡然无存,有的已面目全非。然而,岁月的灰尘掩盖不了昔日的辉煌,随着考古的发现,那古代的城市一个一个地重新展现在现代人的面前,放射出耀眼的光茫。人们为那高度的文明所倾倒,发出啧啧赞叹之声。那一座座古城就是远古文明的一个又一个的活化石。特洛伊古城如何由神话变成现实,“酒色之都”庞贝城如何毁灭,“黄金之城”迈锡尼如何走出荷马史诗……人们的眼光穿过岁月的隧道,直插向远古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