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圈两翼”发展战略是新阶段新形势下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选择,进行科学合理的产业选择和布局是支撑这一区域发展战略实现的核心内容。在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思想、国家区域发展格局和西部大开发进行新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促进的新阶段,重庆市政府、专家学者把握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结合重庆实际,提出了“一圈两翼”的区域发展战略,这是国际产业转移、要素流动加快、区域合作和竞争加深环境下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结合全市“一圈两翼”资源条件及环境承载能力,分析其产业发展和布局存在的不足,以促进重庆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为根本目标,在符合“一圈两翼”区域特征及发展潜力、符合与市外周边区域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产业体系的原则下,进行科学合理产业选择和布局成为实现“一圈两翼”战略的必然要求和核心内容。
产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及实践为重庆市产业的选择和布局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借鉴。产业选择理论最有代表性的是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筱原三代平动态比较费用论、艾伯特·赫希曼基准理论和比较优势基准理论。国内关于主导产业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从引进、介绍、学习和评价国外产业理论及产业政策研究到各地提出选择和培育各自的主导产业及政策,关于主导产业的研究表现出由国家层面向区域层面转移的趋势。产业布局理论主要有: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理论为代表的古典区位论;费特的贸易区位理论、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为代表的近代区位理论。成本市场学派、行为学派、社会学派、历史学派及计量学派五大学派为代表的区位理论。而以后起国为出发点的产业布局理论主要包括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及地理二元经济理论。这些理论为重庆市进行产业布局,推动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结合上述理论,对“一圈两翼”产业选择和布局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主要是:
“重庆1小时经济圈生产力布局研究”指出就未来的发展形态上看,重庆1小时经济圈是现重庆主城核心区与区域内城市群共同组成的“城市经济”概念。研究1小时经济圈生产力布局,是建设1小时经济圈的基础和前提。1小时经济圈按功能可分为城市核心区、城市核心外延区。城市核心区是城市经济主体功能和城市现代化风貌的主要展示区;城市核心外延区是核心区功能的外延和补充,承担着1小时经济圈内及周边地区的要素传递和产业承接功能。1小时经济圈的重点产业应该以现代服务业和高端的现代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一条基本的主线。产业布局的总体构想为“一带两区”:沿江经济隆起带、渝西加工制造业拓展区和渝南资源型产业拓展区,形成以“一带”为中心向西南“两区”辐射和梯次传递的总体格局。
“重庆市渝东北地区产业布局专题研究”指出推动“两翼”发展,实现与“一圈”的有机互动,有利于全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渝东北地区作为重要的“一翼”,具有三峡库区的特殊性,产业发展和布局必须兼顾对接全市产业、主体功能区要求及区域资源环境等因素。
渝东北地区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按“一核四片”展开,各区域担负着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功能。以城镇和园区为主要载体,产业布局的总体构想为“一核、一带、四板块”:“万(州)开(县)云(阳)”发展极核;沿江产业密集带;“垫(江)梁(平)”、“丰(都)忠(县)”、“巫(山)巫(溪)奉(节)”和城口等四大特色经济板块。“重庆市渝东南地区产业布局专题研究”指出在全市“一圈两翼”的发展战略下推动“两翼”发展,实现与1小时经济圈的有机互动,有利于全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渝东南地区作为其中的“一翼”,具有民族地区和生态脆弱的特殊性,产业选择和布局必须兼顾对接全市产业、主体功能区要求及区域资源环境等因素。渝东南地区应采取以“点”状开发为主的“点轴”发展模式,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按“一核一环三轴线”展开,以县级以上城市和园区为主要载体进行产业布局,重点发展水电能源、矿产品加工、民族生态旅游、特色山地农业与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
关于重庆市“一圈两翼”产业选择和布局的研究还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由于时间及课题组研究水平的局限,在产业集群的打造、具体产业链条的延伸及布局等方面将是课题组还有待深入和细化,以使本研究成果更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