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专家们总结到,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有些地方开展素质教育还是以号召为主,有些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实施存在简单和片面化的倾向。推进素质教育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为我国的国情促使基础教育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惯性引导之下。通过对课程方案的调查表明: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要求不完全适应;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社会实际经验;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专注于学生的学业成绩,重视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与学生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脱节。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落实和实施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和不良影响,如此种种弊端足以证明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跨入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尤其是发达国家。不管是反思教育的弊端和不足,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通常都是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他们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放在一个战略高度,把它作为增强国力、奠定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基石。邓小平就曾指出:“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九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21世纪大业的生力军。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基础教育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一定要认识到基础教育及改革的重要性。
四、各国的课程改革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虽然各国的课程改革各不相同,但其课程形成的历史及其价值取向等方面都有着许多非常类似的特点。另外,因为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对每个国家都提出了同样的要求,因此在教育和课程等方面必然都会面临着相同的问题,所以尽管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具有差异性,但各国的课程改革还是表现出这些共同趋势。
首先,政府领头参与并指导课程改革。
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从20世纪80年代起,教育便受到了各国政府高度的关注。除了大量增加拨款给予教育改革以财政支持之外,并由政府支持和组织相关专家、教师、教育管理工作者、家长等参与的各种调查,撰写各类研究报告、课程改革方案,同时一系列教育法律、教育政策等文件纷纷出台。美国仅在80年代关于此类文件即达数百份之多,并举办了各种教育首脑会议,提出了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要求。此后,又提出了关于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等学科的全国统一标准。其他如俄罗斯、德国、英国、法国等国政府也都制定了课程标准或类似课程标准的文件。日本的课程审议会议于1998年发表了关于改善中小学课程标准的审议报告,并于同年颁布了指导纲领。韩国教育部在1996年的《韩国教育》白皮书中提出了韩国第六次课程改革的目标。这些改革,无一不是由行政部门来组织和发动的,因此政府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课程改革要协调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
上个世纪的教育历程表明,满足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发展的需要是各国不同时期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而学生的发展往往都围绕这个主题服务,即我们熟知的“社会本位论”。而社会发展的事实已经表明,离开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需要而片面追求物质生产高速度发展,使人类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已经引起了人们的警觉。毫无疑问,国家发展的需要依然要作为课程改革的首选目标,但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国家目标是同样重要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一次讲话中明确指出,为了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对美国的挑战,必须要让每一个学生学到21世纪里取胜的东西。同样从上个世纪开始,日本政要的目标是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转变。但在课程改革中,却不再把学生看做是装载知识的容器,或攫取自然资源、从事物质生产的工具,而是把学生当做国家和人类社会未来的主人,从而非常注重学生的发展。因为这不仅仅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教育改革的时候就需要兼顾国家社会发展和学生的发展两个方面。
最后,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上个世纪,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课程改革,不仅历时长久,而且规模浩大,然而就其内涵来说却较为有限。尽管两国的国情以及意识形态各不相同,然而它们却表现出惊人的相似:让学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更好更多地掌握科学和文化知识。因此,两国都耗时费力地组织了各门学科的一流专家去重新编写教材,更新教学内容,以容纳各类“最先进”和“最新”的知识。这次课程改革除了重新制定课程目标外,还对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内容及其组织方法、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涉及“课程”的方方面面做了改革。这是一次整体的大改革,对促进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课程改革的目标
此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在工业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使命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合格的劳动生产者和消费者。工业生产的需要决定了学校教育课程的内容,而科学知识及其相关的技能对于工业生产的意义或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近代自然科学教育运动的倡导者斯宾塞对此曾作过详尽的说明。工业经济对于“效率”的崇拜决定了学校教育必须以简约、规范的方式来传授和传递固定的知识结构,因此,就需要对课程和课程结构加以分类,这就形成了学科课程的典型特色。此外,各门学科对于各自领域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权威性”“逻辑性”的追求,不仅促使学科之间变得壁垒重重,而且使教科书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威。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教科书为载体知识便处于核心地位,成为制约教师和学生活动的依据,知识成为了学校课程体系的目的。现代课程体系要求课程的改革要兼顾国家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两个方面,因此以学科教育为模式的教学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一、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此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目前,世界各国都把课程功能的转变作为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以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新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深刻反思了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深入比较了国际课程改革的趋势,认真分析了未来人才的需求后,此次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教育和升学取向的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全面的发展。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做了许多重大调整,减少了课程门类,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旨在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新课程重视不同课程领域(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课程结构的这种转变,与课程功能的转变遥相呼应,折射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新时期的培养目标,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