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外语英国学生科学读本
46382900000001

第1章 序

孩子的眼中,一切都是新鲜有趣的。我们每个人的童年回忆,都带着挥之不去的神秘感。这种神秘感,不是来自遥远的外星球和异国他乡,而是来自我们身边见惯不惊的事物。花儿是怎么生长的?为什么会下雪?小猫走路为什么没有声音?我们吃的糖、盐、巧克力,是从哪儿来的?当孩子们牵着爸爸妈妈的衣角,问出这些问题的时候,或许谁也不会想到,这些问题中,蕴含着人类最光彩夺目的智慧。

大自然很大方,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给人利用;但它也很小气,总是不告诉人们,到底怎样才能把这些资源利用得最好。于是,从人类的老祖先出现在地球上以来,每一代人都在拼命地寻找,直到最近的几百年间,才拥有了目前为止最靠谱的办法--现代科学体系。

这个体系正在影响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的步履艰难而反复,却扎扎实实。没有1946年那台重达30吨的电脑“ENIAC”,就没有我写这篇文章用的轻巧的笔记本电脑;没有这套书里提到的瓦特蒸汽机,就没有我现在听到的、窗外川流不息的汽车声音。我写下这些字的时候,房间里至少有几百件物品,每一样都浸透了人们的心血,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和失败。

更重要的是,这伟大的脚步仍在继续。科学永远不是写在书本上的教条,而是永远年轻,永远不断自我纠正、自我更新的。大自然超乎想象地复杂,研究自然的科学,也就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完善。在近现代,科学像坐了火箭一样飞速发展起来,但还远远没有达到高峰,甚至连山脉的高度也没有。很多科学领域,比如一些新材料科学和生物科学,才刚刚起步。而它们无一例外,都要回到我们身边,成为幸福生活的助推器。这是一个无比奇妙的轮回。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套《英国学生科学读本》,就是英国教育家们的一次尝试,想从孩子身边不起眼的小东西开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奇妙的科学殿堂,跟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有点儿相似。书中提到的东西,都是人们天天见到的:狗、猫、麦子、铁、煤、铅笔、大头针……当然,有些毕竟是那个国家特有的东西,比如英国的硬币--便士。它们看起来平常得很,但每一篇文章背后,都建立了不止一个专业学科,有成千上万的人,在为它们孜孜不倦。另外,也许是为了照顾“全面发展”,这套书还包括了一些优美的英语诗歌,描述了种种美丽的自然现象和孩子们的日常活动。

让中国读者接受面向英国儿童的科普作品,是对我这个译者的一大挑战。我力图让行文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为了弥补原文的某些局限性,我还尽量仔细地做了查找工作,力所能及地加了一些注解,试着纠正和补充。万幸我赶上了互联网的时代,让这份工作方便了不少。我的亲朋好友们给我提供了很多资料,还有同样重要的精神支持。但我毕竟没有受过系统的科学训练,恐怕最后你看到的东西,错误还是难免的。

那么,也请你来给本书挑毛病吧。希望你和我,都能为这人类最辉煌的事业做点儿什么,就从这里开始!

刘巍2012年12月17日于望京花园

THE HO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