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黑洞(科学探究丛书)
46366600000005

第5章 什么是黑洞(3)

人们对这三个对称深信不疑,认为这是宇宙完美的体现。直到1956年,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发现,弱相互作用力不服从P(宇称)对称,他们的同事吴健雄女士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她将放射性元素的核在磁场中排列,使它们的自旋方向一致,然后看到电子在一个方向上比在另一个方向上发射出更多。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奖,非常有争议的是,获奖者却不包括吴健雄。杨李二人提出将奖金与吴健雄平分,但被吴谦逊地推却了。他们是我们华人的骄傲,杨、李的发现意味着弱力使宇宙镜象的发展不同于我们宇宙!人们还发现。弱力也不服从C(电荷)对称,也就是说,由反粒子构成的宇宙和我们的宇宙不同!

当时杨振宇和李政道认为弱力服从CP联合对称——将所有的粒子以反粒子代替,由此构成的宇宙的镜象,其行为和我们的宇宙相同。然而1964年美国人J.W.克罗尔和瓦尔·费兹发现,在K子的衰变中,甚至连CP联合对称也不服从!他们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奖。他们进一步得出推论:由数学定理证明科学定律必须服从CPT联合对称,我们将不难理解:如果定律服从T对称,同时不服从CP联合对称,那么定律将无法服从CPT联合对称——而这种对称是被数学定理证明了的。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定律在时间方向颠倒的情况下必须改变,也即科学定律不服从T(时间)对称!

虽然看似牢不可破的对称守恒已经终结,但我们对宇宙的疑问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由于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不服从上述对称,在大爆炸及宇宙早期的膨胀过程中,虽然粒子成对产生,但粒子向其他种类转变时是不对称的——反电子变成夸克要比电子变成反夸克容易,于是早期宇宙产生的粒子中夸克和电子的数目就多于反夸克和反电子。当反夸克和反电子找到“同伴”并与之湮灭后,宇宙中过剩的夸克和电子就留了下来,组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以及我们自己。

1981年在梵蒂冈举行的一次宇宙学会议上,教皇作了演讲。他宣称:“大爆炸之后的宇宙演化是可以研究的,但我们不应该去过问大爆炸本身,因为那是创生的时刻,因而是上帝的事务”。然而奇点定理的真正意义在于指出了引力场必然会强到某种程度,使我们不能再忽视量子力学的效应。当采用量子力学的观点来研究奇点理论时,以霍金为首的科学家们加入了虚时间(用数学中的虚数计量的时间)的概念。虚时间是基于费因曼的“对历史求和”原理。所谓“对历史求和”是指粒子可以沿着任何时空中的任何路径前进。该原理是从“测不准原理”推导出来的。

如果时空从一个奇点(例如“大爆炸”)开始向前发展,那么它将沿着任何可能的路径延伸,结果时空将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例如球面)。时空将如同我们的地球一样——当宇宙膨胀的最大尺度就是“时空赤道”,而大爆炸和大挤压是“时空北极”和“时空南极”,这就形成了一个有限但无界的曲面。它们如同地球的南北极一样,虽然纬度为零,但比起地球上的其他点来说并没有任何奇异之处。通常的科学定律在这里同样有效,我们不用针对奇点提出新的理论,因为量子力学中没有任何奇点。

我们看到,在虚时间中,奇点消失了!随着黑洞向外辐射粒子,导致黑洞最终蒸发殆尽,它会形成一个微小的并且是自足的“婴儿宇宙”。霍金研究发现,这种“婴儿宇宙”可以从时空分岔中重新回到我们所在的区域,这种情形在我们看来则是物质落入黑洞中,并且从另一个黑洞中被辐射出来。虽然这些物质回到了我们的区域,但其形态已经完全不同,甚至其粒子的种类也大相径庭,唯一相同的是它们的质量和能量。大爆炸和黑洞的周而复始就是宇宙的循环往复。

空间——时间形成一个在尺度上有限而没有任何边界的曲面,这个论断对于上帝在宇宙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非常不利。时空没有边界,也就没有使科学定律失效的奇点,所以也不需要上帝来给定宇宙的定律和边界条件——因为宇宙的边界就是“没有边界”!正如霍金教授精辟地指出:“宇宙是完全自足的,而不被任何外在于它的东西所影响。它既不被创生,也不被消灭。它就是存在!”

黑洞的性质

研究黑洞的性质,有助于我们同时理解大爆炸奇点,因为他们之间实在是太相似了。广义相对论预言,运动的有质量的物体(光子等轻子是没有静止质量的)会导致引力波的辐射,它是以光速传播的空间——时间的涟漪。如同物体辐射出的光子带走了它们的能量一样,物体辐射出的引力波同样将带走它们的能量,因此物质系统将最终会趋向于一种稳定的状态。这好像往池塘里扔一块木头,使水面产生涟漪。涟漪将木块的能量带走,使木块最终平静下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而产生的引力波使地球能量损失,其轨道逐渐改变并最终落到太阳上,只是这种能量损失极小,要过一千亿亿亿年才会相撞。当恒星坍缩成黑洞时,运动会快得多,这时能量的损失也快得多,所以坍缩过程将很快达到不变的状态。这种不变的状态是如何的呢?由于坍缩之前的恒星的状态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它的物质形态、质量、旋转速度及恒星内部的复杂运动等等,似乎对坍缩的最终状态很难作出预言。加拿大科学家外奈·伊斯雷尔在1967年的研究非常出人意料。他指出:“根据广义相对论,不旋转的黑洞必须是非常简单的、完美的球体,其大小只依赖于它们的质量并且任何两个不旋转的等质量黑洞必定是完全相同的。”最初,包括伊斯雷尔在内的许多科学家认为,既然黑洞只能是完美的球形,那么黑洞应该由具有完美球形的物体坍缩而成。然而任何恒星都不是完美的球形,所以黑洞只能坍缩为一个点。而罗杰·彭罗斯等人提出了另外一种解释:恒星坍缩的快速运动释放出来的引力波使恒星越来越接近球形,当它最终达到静态时,就成为精确的球体。因此,“任何不旋转的恒星,无论其组成物质、质量和内部结果如何复杂,在其引力坍缩后都将终结于一个完美的球形黑洞,其大小只依赖于它的质量。”这就是著名的“黑洞无毛”定理。这个观点得到了进一步的计算支持,并很快为大家所接受。与此同时,新西兰科学家罗伊·克尔计算出广义相对论中描述旋转黑洞的一族解。这些解表明黑洞以恒常速度旋转,其大小形状只依赖于它们的质量和旋转速度,旋转速度越快,黑洞的赤道部分就越鼓(这和地球、太阳等星体是一样的)。如果旋转为零,黑洞就是完美的球体。伊斯雷尔的发现其实就是克尔解中的特解。“黑洞没有毛”意味着,物体复杂的和大量的特征信息在形成黑洞的过程中损失了。

1963年发现了一个暗淡的类星体红移。这个红移是如此之大,如果看做是引力红移的话,那么它的质量应该很大,而且离我们很近,因此会干扰太阳系的行星运动。所以它只能是宇宙膨胀引起的红移。红移很大则说明它离我们很远。如果在这么远的距离还能被我们观察到,那么它一定非常亮,也就是说它必须辐射出大量的能量。这么大的能量不可能仅仅是一个恒星发出的,它很可能是一个星系整个中心区域的引力坍缩。人们发现了很多这样的类星体,但它们都离我们非常远,由于很难观测而不能为黑洞提供结论性的证据。1967年中子星的发现为证明黑洞的存在带来了鼓舞。因为中子星的半径约10英里,只是黑洞坍缩临界半径的几倍而已。恒星能坍缩到更小尺度应该是理所当然的。由于光线无法从黑洞中逃逸,因此观测黑洞有些像在漆黑的夜里寻找黑猫。但值得庆幸的是,黑洞的引力效应仍将作用到其临近的星体上。人们观测到一些伴星系统是由一颗可见恒星和一颗不可见恒星互相围绕旋转组成。

这类系统中有一些是强X射线源。对这种现象最好的解释是,物质从可见星的表面被吹起来并落向不可见的伴星,这些物质在强大的引力作用下发展成螺旋轨道(如同水从浴缸中流出的情形),同时变得非常热而发射出X射线。这颗不可见伴星必须小到像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那样,才能引发上述机制。“天鹅X-1”就是这样一个伴星系统。通过对其可见星轨道的研究,科学家们推算出了不可见星的最小质量——大约是太阳的6倍。按照强德拉塞卡的结果来看,它只能是一个黑洞。宇宙漫长的岁月中,许多恒星应该已经耗尽了燃料并且坍缩了。黑洞的数目甚至比可见星还要多得多。以我们的银河系为例,巨大数量的黑洞的额外引力就可以解释为何银河系会有如此的转动速率,仅考虑可见星的质量是不足够的。

某些证据说明,银河系中心有非常巨大的黑洞,其质量大约是太阳的10万倍。

恒星若是太靠近这个黑洞,它近端和远端的引力差就会将它撕开,并被黑洞吸引而落到上面去。虽然落到黑洞上的物质没有像“天鹅X-1”那样热到发出X射线,但可以用来说明在银河系中心观测到的非常紧致的射电源和红外线源。在类星体的中心被认为是质量更大的黑洞,大约是太阳质量的1亿倍。当物质旋转落入黑洞时,它将使黑洞向同一方向旋转,使黑洞产生强大的类似地球的磁场。落入黑洞的物质会产生高能的粒子,它们在黑洞强磁场的作用下聚焦,形成沿黑洞北极和南极方向向外喷射的粒子流。在许多星系和类星体中我们观测到了这种射流。

也可能存在着比太阳质量小得多的黑洞。它们由于低于强德拉塞卡极限而不可能由引力坍缩形成,只能由巨大的压力压缩而成。在早期宇宙的高温高压条件下会产生这样的小黑洞。一个质量在10亿吨(一座大山的质量)的太初黑洞可以由于对其他可见物质的影响而被观察到。

迄今为止,已知的X射线双星系统最亮者达到太阳光度的100万倍程度,M82星系发现的X射线天体在此基础上又增高了10倍。由此估计这个黑洞的质量约为太阳的460倍到最大为1亿倍。总之,这个黑洞的质量很可能远远超过了太阳。

这说明,在M82星系发现的是待确认的黑洞,而不单纯是超新星爆发后残存物。

由于大爆炸和黑洞奇点是如此的小,以至于其尺度趋向于零,所以科学家们不得不考虑其量子效应。在使用量子力学的理论对黑洞进行分析时,黑洞令人完全意想不到的性质被逐步揭示出来。我们将会看到,我们生活的宇宙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神秘,而且十分完美。

1970年,霍金博士意识到并且成功证明了“黑洞边界定理”——当有物质落到黑洞中,或两个黑洞相撞并合并成一个黑洞时,新黑洞的“事件视界”面积将大于或等于原先黑洞“事件视界”面积的总和。

霍金博士为此发现激动不已,并认为是自己值得骄傲的几个发现之一。

相信一定有人会问:“1+1=2离奇在哪里?”我们不要忘记黑洞的特殊性质。

黑洞是一个区域,从黑洞中发出的光所能到达的最远距离就是黑洞最外层的边界,也就是事件视界。掉进黑洞中的物质再也没有任何信息能被我们所观察。在经典的定义中,黑洞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区域,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是“0+1=0”,掉进黑洞的物质犹如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般地彻底消失。

因此黑洞边界不减的发现有重大的意义。

用热力学来分析一下就会更清楚了。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一个孤立的系统的熵总是增加的,并且两个系统合为一个系统时,其合并系统的熵大于所有单独的熵的总和。”(熵就是物质运动的无序度、混乱度)例如有个被中间的一个挡板分割为两半的密封盒子。盒子的左半部充满空气,右半部真空。当抽去挡板后,气体分子会均匀地充满整个盒子。

由于气体所占的体积增大了,它的无序程度也就增加了,我们说气体的熵增加了。

如果盒子的左半部充满氧气,右半部充满氮气。当把挡板抽去后,两种气体将均匀地混合并充满整个盒子。这种状态比原先分开的气体的状态更无序,熵也增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