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科学新知丛书-有机物世界漫游
46360700000014

第14章 人体健康与疾病(2)

在生物体内的酶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存在于生物体内的细胞和组织中,作为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使生物体内极其复杂的代谢活动不断地、有条不紊地进行。酶的催化效率特别高(即高效性),比一般的化学催化剂的效率高108~1010倍,这就是生物体内许多化学反应很容易进行的原因之一,并且必须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酶的催化还具有高度的化学选择性(例如麦芽糖酶只能使a—葡萄糖苷键断裂,而不能使β-葡萄糖苷键断裂)和立体专一性。例如酵母中的酶只能使天然D型糖(如D-葡萄糖等)发酵,而不能使相应的L型糖发酵。

一般在37℃左右,接近中性的环境下,酶的催化效率高(当然也有例外,如胃蛋白酶可在pH1~2时催化)。由于酶是蛋白质,温度过高,会使其失去活性,因此催化温度一般不能高于60℃。强酸、强碱、重金属离子、紫外线等的存在,也都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人体中存在的酶,到目前为止已发现3000多种。和我们很贴近的一种酶是淀粉酶,如吃馒头时,随咀嚼时间延长就会感到一种淡淡的甜味,这是由于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麦芽糖的缘故。因此,吃饭时多咀嚼可以让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有利于消化。

酶可诊病治病

酶缺乏所倒致疾病多为先天性遗传病。如果体内缺乏酪氨酸酶,就会使人体内的酪氨酸不能正常地转化为黑色素,从而导致皮肤、头发和眼球变白症。蚕豆病是指有人吃蚕豆后会得溶血性黄疸症,是因为人体内红细胞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许多中毒性疾病几乎都是由于某些酶被抑制所引起的。如常用的有机磷农药(如敌百虫、敌敌畏等)中毒时,就是因它们与胆碱酯酶结合而使酶失去活性。胆碱酯酶能催化乙酰胆碱水解成胆碱和乙酸,当胆碱酯酶被抑制失活后,乙酰胆碱水解作用就会受抑制,造成乙酰胆碱堆积,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如肌肉震颤、瞳孔缩小、多汗、心跳减慢等。某些金属离子引起人体中毒,则是因金属离子(如Hg2+)可与某些酶结合而使酶失去活性。

正常人体内酶活性较稳定,当人体某些器官和组织受损或发生疾病后,某些酶会被释放入血、尿或体液内。如急性胰腺炎时,血清和尿中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肝炎和其他原因肝脏受损,肝细胞坏死或通透性增强,大量转氨酶释放入血中,使血清转氨酶升高;心肌梗塞时,血清乳酸脱氢酶和磷酸肌酸酶明显升高。因此,借助血、尿或体液内酶的活性测定,可以了解或判定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测定血清中酸性磷酸酶活力可诊断前列腺癌,碱性磷酸酶的测定可以诊断骨癌。

近年来,各种酶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如胰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分解,此原理已用于化脓伤口净化及胸、腹腔浆膜粘连的治疗等。在血栓性静脉炎、心肌梗塞、肺梗塞以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病的治疗中,可应用纤溶酶、链激酶、尿激酶等,以溶解血块,防止血栓的形成等。一些辅酶,如辅酶A、辅酶Q等,可用于脑、心、肝、胃等重要脏器的辅助治疗。

“神秘”的药物

药物是具有预防、治疗、缓解和诊断疾病以及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的物质。对一般人而言,确实有些神秘。例如维生素C预防坏血病、紫杉醇治疗转移性卵巢癌及乳腺癌,杜冷丁缓解晚期癌症引起的疼痛、硫酸钡造影诊断食道疾病、炔诺酮抑制排卵调节机体功能等。科学家为探索秘密可能要耗费毕生的精力。

磺胺药

有些细菌能传染疾病,现在已经成为常识。把疾病第一次和微小生物联系起来,却还应该归功于法国科学家巴斯德(1822—1895)。100多年前,巴斯德是从研究蚕病中得出细菌能传染疾病的结论,他发明了杀死细菌的消毒方法。巴斯德的发现减少了瘟疫的流行,延长了人类的寿命。研究能杀死病菌的药物始于德国医生爱立希(1854—1915年)。1907年爱立希发现一种叫“锥虫红”的染料能把锥虫杀死,锥虫是一种会引起热带地区的昏睡病的细菌。他和他的学生还发现了一种含砷的药物,能杀死引起梅毒的细菌,编号为606。从而开始了疾病化学治疗的时代。第一代抗菌药物是磺胺类,发明人是德国人杜马克。他给被细菌感染的小鼠注射各种染料。有一次他发现在给被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小鼠注射叫做百浪多息的红色染料之后,本来会死去的小鼠竟活了下来。后来,他女儿得了因链球菌引起的败血病,治疗无效,濒临死亡。他把百浪多息用在女儿身上,竟出现了起死回生的奇迹。从此,药物百浪多息成为世界有名的抗链球菌药物。人们注意到百浪多息只有在体内才能杀死链球菌,在体外则不行。经过研究知道,真正起作用的是百浪多息在体内的分解产物,这种物质是对氨基苯磺酰胺。化学家们从它们的结构上得到启发,改变了其中的基团,得到各种磺胺药物。如磺胺吡啶、磺胺嘧啶等等。现在仍有一些磺胺药物在应用。杜马克曾获193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由于德国纳粹政府的迫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他才去领奖。

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

青霉素是一种家喻户晓的抗菌消炎药,它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1881—1955年)发明的。1922年他从某种植物和动物的分泌液(如鼻分泌液)中发现了一种能杀灭某些细菌的物质,称为“溶菌酶”。同时,发现这种溶菌酶存在于动物体的许多组织中。

1928年,弗莱明发现在培养葡萄球菌器皿中,被霉菌污染的培养基周围无葡萄球菌菌落,说明这种菌能分泌某种杀死葡萄球菌或防止其生长的物质,后来弗莱明提取了这种物质,并称之为青霉素。约15年之后,英国病理学家佛罗理和德国生物化学家查因进一步肯定了它的治疗价值,并成功地研制出了青霉素的化学制剂,因而于1945年3人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癌症可怕,但可预防

在我国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1991年城市及农村死因调查中显示:城市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23.92人/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22.4%,已经跃居城市人口死因的首位;农村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01.39人/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16.1%,居人口死因的第二位。由此可见,不论在城市还是农村,癌症都成了夺去人类生命的罪魁祸首,甚至有人已经谈“癌”色变。癌症可怕,但并不是不能预防的。现已证实,无论是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或生物因素,都必须通过诱发基因突变或激活原有癌基因活性,促其启动、转录或翻译,才能最终导致细胞癌变。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就有可能诱发癌症。因此,应尽量减少或消除致癌因素,并且要合理膳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双管齐下。

经科学家研究证实,有些食物中含有致癌成分,腌制品、酸菜以及不新鲜的食物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胃中合成亚硝胺可直接作用于DNA,也会使细胞基因突变导致癌症。主要存在于霉变食物中的黄曲霉素,在肝脏中被酶激活,也会使细胞癌变;同时,它还可以改变体内酸碱程度,有利于亚硝酸盐的形成。主要存在于煤焦油和薰烤食品中的苯并芘,可直接作用于细胞,引起基因突变而致癌。

很多食物中也含有防癌抗癌的成分,多吃这类食物是一个既简便又有效的防癌办法。在非洲、南欧等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癌症发病率较低。人们研究发现,玉米中含有一种很重要的抗癌因子——谷胱甘肽,使致癌物失去毒性,然后再通过消化道把它排出体外。

在日本,妇女的乳腺癌发病率很低。日本保健专家认为,这与日本人经常食用海藻类食品(海带、紫菜、裙带菜等)有关。科学家们通过化验发现,癌症患者的血液多呈酸性,而含钙质极高的海带,能调节和平衡血液的酸碱度。而且,海带能选择性滤除锶、镉等致癌物。

我国著名大蒜产地山东苍山县人习惯生吃蒜头,其胃酸中亚硝胺含量极低,他们的癌发病率也很低。大蒜中含有抗诱变剂硒,能促进处于癌变状态中的细胞的正常分解。而且,大蒜中含有脂溶性挥发油等成分,具有激活人体巨噬细胞、吞噬细胞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