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网络科学伴你行-神奇的通信技术
46360200000002

第2章 击鼓传令(2)

南北朝时候,曾有一个用风筝通信而失败的故事。梁武帝太清3年(公元549年),侯景叛变,带兵把梁武帝萧衍困守在南京的台城,使梁武帝与外界失掉了联系。武帝的大将羊侃想叫小孩用放风筝的办法,暗藏告急诏书,送出城外寻求救兵。这时,武帝的儿子萧纲恰巧从太极殿出来行至殿前,闻讯便乘着风力放起了风筝。侯景突然见到风筝从城中飞起,认为那是妖道施展的一种害人的巫术,便急令士兵用弓箭射之,只听弓弦响处,那只风筝便被射了下来。羊侃想用风筝通信的计划失败了,与之相反的是《新唐书》中记载的另一个有趣的故事。公元782年,唐朝的节度使田悦发动叛乱,带兵包围了临洛城,城中守将张伾固守城中,粮食快要吃尽了。这时朝廷派遣节度使马燧等前来救援,马燧见田悦的军队封锁严密,未敢轻进,就在城外较远的地方驻扎下来。张伾探听到这个消息,便巧妙地派人放出带有联络信的风筝。叛军发觉后知道是联络用的,就纷纷向风筝发射了大量的箭,但无奈风筝飞得高达百余丈,箭又怎能射中呢?后来风筝和携带的信件终于到达援军营地,使马燧与张伾取得了联系,两军联合,很快就把田悦打退了。

从风筝的诞生以及后来人类的文明史中都可证明,它确实是与通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天灯传信

我们的祖先有过许多令后代子孙引以自豪的发明,就拿“灯”来说,就有成千上万种之多,什么鲤鱼灯、青蛙灯、兔子灯、走马灯、皮影灯……万千灯中有一种叫孔明灯的,就是流传广,深得大家喜爱并被用作通信的灯。

孔明灯的制作,与一般灯笼大同小异,也用竹蔑扎成骨架,四周用纸糊牢,在它底下开有一个小孔,使用时把装满松香的灯盏点燃后放在灯笼里,灯笼中的空气受热后就膨胀起来,一部分空气从底部的小孔中逸出,重量不断减轻,由于热空气本身又很轻,于是灯笼外面的空气浮力就把灯笼托到了空中,直到松香烧光之后,才会落下来。在不用机械,又无其他外力的帮助下,一只灯笼飘然升空,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兴趣,尤其是一群灯笼在空中飘荡更显得雄伟壮观。

相传孔明灯是三国时蜀国名相、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发明的。诸葛亮,字孔明,人们就把这种开有一孔并能照亮长空的灯取名叫孔明灯。据说此灯是诸葛亮在西南一带打仗时用来给部队传递军情和信息的,因为中国西南山地起伏又多丛林、险道,有时眼看两地只有几步路,可是要赶到那里还得走上一二天。诸葛亮就用这种能升空的灯,飞过峡谷,越过丛林,进行通信联系,所以孔明灯不能不说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现在西双版纳的傣族群众,遇到节庆,也喜欢放这种孔明灯——今天它已完全变成一种玩赏、娱乐的工具了。

热气球过海传信息

欧洲的热气球比我国的孔明灯晚了1500多年。

1783年法国的蒙格菲兄弟朝麻布上贴纸的气球里充进烧热的空气,成功地使气球升上了天,并飞行了约25分钟,高度达300米,距离约8千米。

后来人们用热气球装上吊篮,由火嘴加热,把变轻的空气存放到气球内,气球就上升,如要热气球下降或落地,人们就把火嘴熄灭,降低温度,空气变凉变重后,气球就自然下降。1783年11月23日,两名志愿者在人群的欢呼声中登上了气球的吊篮。点火后,气球渐渐上升到900米的高空,在空中飞行了25分钟,漂过88千米,最后成功地降落在地上。这是世界上载人气球的第一次飞行。

气球出现后,人们很自然地把它与通信等功能联系起来。

1784年,文森特·伦那迪用气球载运邮件,并把邮件从空中投下。

1807年,伊比利亚半岛战役期间,在英国海军上将科克伦的鼓动下,传单被空投到法国战线上空。飞飞扬扬的传单自天而降,谁也无法阻挡住它,传单起到了神效。

1809年,奥地利人成功地利用气球炸弹空袭了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

上述两例可以说是气球问世后最早被用在军事上的实例。到了1870年普法战争时,气球进一步在战争中被用作侦察、通信和运输的工具了。当时战争正在激烈地进行着,首都巴黎被普鲁士人包围得水泄不通,根本无法与外界联系,情况十分严峻。法国内政部长就利用气球飞出巴黎,普鲁士人眼睁睁地看着气球从高空掠过他们的防线,一点办法都没有。据后来统计,1870年~1871年,巴黎被围困期间,有65个气球从城市上空飞出,当时关税职员因被围困无事可作,他们于是改业做气球骨架。25%的缝纫女工日夜不停地缝制气球,在飞出的65个气球中,有18个气球由职业驾驶员驾驶,17个由志愿驾驶员驾驶,另外30个由海员驾驶,这些气球在飞行过程中有6个落在敌人之手,2个飞向大海失踪了,其他57个都安全着陆,飞行距离最短的气球是“干尔里克将军”号,它在11月18日飞行8小时45分钟后降落,飞行了354千米。

飞行距离最长的气球是“奥尔良城”号,它飞行了14小时,3142千米,在挪威福杰尔德降落,平均飞行速度为每小时241千米,这个记录在1915年以前从未被打破过。4个月中共送出了3万多封信件和150多个人,开创了“航空邮政”的先例。1870年9月5日~1870年10月3日,当法国城市梅斯被围困时,政府第一次采用31个无人驾驶气球空运邮件,后又放出古利埃·罗宾逊型大气球,其上装有3万封已付邮资信件。

在美国南北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争双方也都使用过气球作战和通信。

气球还被用作对人无法到达的地区进行联系的工具。1850年,无人驾驶的气球投下的传单落到加拿大北部,目的就是寻找约翰·福兰克林爵士率领的北极探险队。

以后,气球又逐渐发展成无动力装置的航空器,主体是气囊,通常在气囊下面挂吊篮或仪器。气囊由橡胶布、塑料等制成,内充轻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氦等,凭借空气的浮力升空,分为自由气球和系留气球两类。自由气球在空中随风移动,有的升到一定高度后,靠抛掉压载物继续上升,靠放气下降,系留气球系于地面物体上,主要靠地面绞车收放绳索升降。后来气球的出现终于导致了飞艇、飞机的发明。气球的作用也已跳出通讯、侦察、宣传之用,有的已经用于大气研究、跳伞训练,甚至在战争中拦截敌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人就在伦敦的上空放置了许多气球,有效地阻止了德国飞机的入侵。

近些年,世界各地还经常举行热气球观摩比赛,这变成了一项检测参赛者机智勇敢的体育竞赛活动了。每当热气球比赛的日子,空中五彩缤纷的气球随风飘荡,其情景既壮观又感人。前些日子,已经有人驾着热气球成功地飘过了大洋。

马拉松赛跑与通讯

讲起马拉松赛跑,不少人往往只知道它是一项残酷而有趣的体育竞赛活动,其实马拉松赛跑是人类最早期的军事通信方式之一,也可以说它是人们在通信方面的一大发明。

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地处西亚、实力雄厚的波斯帝国频频向周围弱小邻国发动侵略战争。

公元前490年,波斯帝国凶狠的统治者大流士一世又派出达提斯率领了十万大军和上千艘大大小小的战船,气势汹汹地向希腊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希腊数万精兵强将开赴战场,会同当地百姓,在杰出的统帅米尔迪亚德的指挥下,对入侵者进行英勇顽抗的反击。

但是波斯军队依仗人多势众、兵强马壮,不断向希腊领土挺进。眼见波斯军队已进入到了希腊的军事要地马拉松镇了,它是希腊首都雅典的门户,如果此镇丢失,后果不堪设想。希腊军民依靠熟悉的地形和炽热的爱国之情与入侵者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出乎波斯人的预料,庞大的波斯军队竟在小小的马拉松镇遭到了惨败。英勇的希腊人民和军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在马拉松镇击退了波斯侵略军,从而保卫了首都雅典,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战场上的希腊军民十分喜悦,为了最快地让这一喜讯传到首都雅典,统帅米尔迪亚德命令自己的传令兵菲迪波德斯去完成这一光荣的送信任务。

菲迪波德斯既是统帅的传令兵,又是一名英勇无畏的战士。此时,他刚从刀光剑影的战场上回来,身上受了伤,周身染着血迹。激烈的战斗终于取得了胜利,但他感到异常疲劳,可他一接到统帅的命令,立即向首都出发了。

胜利的喜悦和强烈的爱国心激励着他奋力狂奔。谁能相信这个血战刚罢的战士竟一口气跑了42千米的路程,满身血污的菲迪波德斯跑到雅典广场,高兴地喊道:“我们胜利了!”说完,这位英勇的战士、著名的飞毛腿、统帅信赖的传令兵就倒在了地上。人们围上来看时,他已停止了呼吸,菲迪波德斯实在太累了,他带着胜利的微笑永远地休息了。

为了纪念这个爱国主义者的壮举,著名法国雕塑家马克斯·克罗塞,根据这位英雄的形象,于1881年塑造了富于表现力的雕塑作品:《我们征服了》。

塑像为一裸体青年,大步奔跑着,右手拿着桂冠,象征胜利,左手捂住胸口,表示已精疲力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