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盲目开垦土地的做法可以说是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使地球上的土地资源继续陷于退化之中。如何摆脱这种困境呢?
1992年6月,178个联合国成员国的高级代表团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环发大会”的筹备过程中,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强烈要求国际社会在治理沙漠化方面应当切实合作。经过第三届和第四届筹委会会议的修改和补充,最后在“环发大会”所通过的《21世纪议程》这一国际合作的框架文件中,议定了以下几个“项目方案领域”:
(1)建立全球范围的系统观测沙漠化的观测和信息系统,以加深对沙漠化形成过程的科学认识,交流沙漠化地区的信息和治沙经验。
(2)通过加强水土保持、植草植树等活动,扩大林草植被,治理沙漠化。
(3)通过加强沙化地区的综合性扶贫开发方案与项目,适当安排沙化地区人民的就业机会,以消除贫困进而改善生活。
(4)根据国情将适当的治沙方案与项目纳入国家的发展计划和环保计划,并注意加强土地管理和旨在培养大批治沙人才的人力资源开发(包括教育和培训);有关国际组织及资金机构应在这些方面协助治沙方案和项目的执行。
(5)制定预防旱灾及拯救旱灾措施,包括建立全国性的“预警”系统以及建立必要的赈灾食物和物资储备。
(6)鼓励和促进民众广泛参与治沙,提高民众的环境意识和有关的技术知识,还应充分重视当地的经验与技术窍门。
当然,这些方案的实施还需待以时日。
现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科学家都认识到,保护土地资源,防止土壤退化,是世界环境面临的最重大的问题。例如,1977年12月,在美国召开的关于“环境质量指标”的会议文献中,把自然环境分为7个范畴,每个范畴的相对重要性分别为:土壤30%,空气20%,水20%,生活空间12.5%,矿物7.5%,野生动物5%,森林5%。其意图在于强调土壤保护的重要性。
美国巴尔尼博士曾谈到,空气和水的污染固然十分重要,但第一位的问题是水土流失,原因是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土地才能满足人类的最基本需要;土壤的形成是非常缓慢的,一旦流失,岩石裸露,将会很难恢复;从全世界看,城市人口总占少数,农村人口是多数,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如此,保护土壤就更重要了。保护土地资源,本质上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我们这一代,而且还关系到我们下一代,是人类前途攸关的战略问题。是自毁家园,还是重建地球,决策者便是人类自己。
大气悲歌
近年来,大气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据统计,人体的许多疾病与大气中的污染物,有密切关系。
我国的大气污染,主要是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SO2)为代表的煤烟型污染,而颗粒物又是大气污染物中含量最大、成分最复杂、危害较大的一种。
它包括飘尘和降尘(颗粒物粒径小于10微米的为飘尘,大于10微米的为降尘)。降尘在空气中停留时间短,易被人吸入,而飘尘则可随时被人吸入。
粒径在0.5~5微米的飘尘,能进入支气管和肺的深部,对人体的危害最大。
飘尘在空气中能互相碰撞,具有吸附性和催化作用,能促使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体,变成硫酸雾和硝酸雾,并吸附在飘尘上,经呼吸道深入肺部,滞留在肺壁上。还会把有毒金属,如铅、镉、铬、汞、铝、锰、钒、铍的化合物和致癌性很强的苯并芘等烃类化合物,附着在飘尘微粒上,随呼吸时进入人体,如长期在肺部沉积,使肺部产生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到一定程度即出现尘肺。
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燃烧的煤,使所含的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为0.1~1ppm时,即可嗅出,此时对人体无危害。如长期吸入的浓度为5~10ppm,可引起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当浓度达到20ppm时,会引起结膜炎。浓度高时,可发生肺水肿和呼吸麻痹。浓度更高,达到400~500ppm时,则可危及人的生命。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除由于工业生产和汽车排放外,还来自土壤中的氮,在高温下能形成一氧化氮,再氧化成二氧化氮,特别在使用氮肥后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更高,二氧化氮的毒性为一氧化氮的4~5倍,当二氧化氮的浓度为0.12~0.22ppm时即可嗅出,浓度为5ppm时,吸入10分钟可引起人的呼吸道阻力增高。氮氧化物与烃类化合物共存于大气时,经日光中紫外线照射,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光化学烟雾,自1974年以来,我国兰州西固地区常发生“雾茫茫,眼难睁,不伤心,泪自流”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人感觉眼酸痛、流泪、胸闷、呼吸困难、喉痛、疲乏无力等症状。
大气气溶胶粒子一般由水蒸气、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气体等凝聚而成。
随吸吸进入呼吸道的气溶胶粒子,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由气溶胶粒子吸附化学物质造成的。如二氧化硅可致硅肺;汞、铍、铬、铅、钾等有毒金属可发生纤维肺和恶性肿瘤。气溶胶中的酸性化合物,是危害呼吸道的主要物质,例如水溶性的硫酸及其盐类、硝酸及其盐类、铵盐等复合离子。这些粒子一般都比较小,可进入肺泡,造成较大损害。如吸入硫酸后可发生咽喉炎及支气管痉挛。当吸入浓度高的硫酸或浓度虽低但吸入的时间长,均可使局部上的皮坏死,造成永久损害。
一氧化碳,一般称作“煤气”。当大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为100ppm时,人尚无不适感,浓度为400ppm时,会引起头痛、疲倦、恶心和头晕;浓度为600ppm时,会使人心悸亢进,并有虚脱危险;浓度为800ppm时,人就呼吸困难;浓度为100ppm,吸入1小时,人即昏迷、痉挛甚至死亡。
臭氧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也是一种强氧化剂。在发生光化学反应过程中,臭氧在空气中的浓度很快增加。浓度为几个ppm时,就会使呼吸系统充血,肺部肿大,以致出血。实验表明,在臭氧浓度为1.25ppm时,吸入1小时后,肺部的张弛体积明显减小,受臭氧危害的症状是喉咙干燥、头痛,发展到烦躁不安,呼吸出现异常。臭氧对人长期危害,能导致支气管炎,加速肺部肿瘤的发展。
国外研究认为:80%~90%的癌症是由环境化学因素引起的,大气污染与肺癌有明显的正相关系。据统计,美国因大气污染肺癌患者增加1倍;英国一城市的肺癌,40%是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意大利的肺癌,有10%~15%是由汽车排放的废气所致,汽车司机的肺癌死亡率极高。据日本的调查表明:
肺癌死亡率与大气污染浓度基本成正比。
大气污染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我们必须对控制和减少大气污染物做出切实的努力。
垃圾山大爆炸
在1994年,还有20多天就要过元旦了,山城重庆的人们都忙着准备过节。
在这20多天中又一个星期天,位于四川重庆市江北县观山的垃圾处理场,21名工人正在高高的垃圾山上工作。突然“轰”的一声巨响,一股气浪猛地将如山的垃圾掀开,埋住了在场的部分工人。待救护人员赶到,扒开发着恶臭的垃圾时,9名工人早就停止了呼吸。
垃圾山为何会突然发生大爆炸?如何才能避免垃圾发生爆炸?这些问题牵动着人们的心。
科学家告诉我们,垃圾其实是固体废弃物的俗称。固体废弃物可分为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它们都含有许多有毒物质。大量垃圾堆积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厌氧微生物就会把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甲烷。而甲烷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当它们在空气中的浓度比率达到5%~15%时,遇到明火便会发生爆炸。发生在重庆垃圾场的悲剧就是这样发生的。
专家们认为,垃圾对人体的危害还与这些固体污染物本身含有大量细菌和病毒,堆放久了会传播疾病,污染水源、大气和土壤,垃圾产生的渗出液还会污染地下水、损害农作物,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
以往,对于固体污染物人们只能填埋了事。然而,填埋毕竟不是好办法。
首先,填埋垃圾要侵占大量宝贵土地。而且,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这种侵占会越来越严重。其次,将垃圾当作肥料,会使土地渣化严重,并且污染地下水。
例如,在上海老沪闵路,距离地铁新龙华车站不远处,早先就填埋了55万吨垃圾,堆成一座占地40.67亩(合21127平方米)、最高处达18米的垃圾山。这样做既占了土地,又污染了环境,还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1996年9月12日,上海市有关专家对垃圾山排放的甲烷浓度进行了测定,虽然测得的甲烷浓度仅为0.22%,远远低于甲烷起爆的浓度值,但有识人士认为,一旦条件成熟,这座垃圾山还是早些搬走为好。
既然填埋不是好办法,那么,该如何处理垃圾呢?专家们认为,首先要将垃圾预先分选。因为垃圾的种类实在不少,以工业废渣为例,就有煤矸石、粉煤灰、钢渣、赤泥和石油废渣。生活垃圾则有厨房垃圾、废塑料、废金属、碎玻璃和茶叶等。各种垃圾处理的方法并不完全一样,当然要预先分开了。
垃圾经预选以后,便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目前,人们想出了各种各样处理垃圾的办法:有将垃圾压制成建筑材料的,有的将垃圾研制成供农业生产用的颗粒肥料的,有将垃圾变成燃料的……眼下,我国全国固体废弃物堆存量已近60亿吨,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增加之中。2000年,全国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将从1.8亿吨增加到2.5亿吨。预计在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还要增加。因此,尽快解决垃圾处理的问题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