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现代管理学
4635600000021

第21章 管理理论的发展(9)

这个学派的最早代表人物和研究活动就是梅奥和霍桑试验。德国学者卡特·卢因于1944年首先提出“团体动力学”的概念来描述团体中人与人相互接触、影响所形成的社会关系。

它对以后的团体行为的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后来美国管理学家克里斯·阿吉里斯在1957年发表的《个性与组织:互相协调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提出所谓“不成熟——成熟交替循环的模式”,并指出,“如果一个组织不为人们提供使他们成熟起来的机会,或不提供把他们作为已经成熟的个人来对待的机会。那么人们就会变得忧虑、沮丧,甚至还会按违背组织目标的方式行事。”他认为,如何解决个体成长和组织原则之间的矛盾是管理者长期面对的挑战,领导者的任务之一就是努力减少这种不协调,从而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

四、管理科学学派

这一学派注重定量的数学模型,管理科学学派又叫做数量学派,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继续和发展。管理科学学派正式作为一个管理学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这一学派的特点是利用有关的数学工具,为企业寻得一个有效的数量解,着重于定量研究。

代表人物有布莱克特、丹齐克、丘奇曼、阿考夫、贝尔曼、康托洛维奇和伯法等。

管理科学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符合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企业的目标,这个学派还提倡依靠电子计算机管理,提高管理的经济效率。管理科学学派似乎是有关管理的科学,其实它主要不是探索有关管理问题,而是将科学的管理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

管理科学学派强调数量分析,主张用先进的技术成果和科学研究成果对管理学进行研究,其意义也是十分明显的。但管理活动纷繁复杂,并非有的管理问题都定量化,能用模型来分析,因此,过分依赖于模型也会降低决策的可信度,所以在管理活动中,应用一分为二的态度来对待数学模型。认为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这一手段,可以把问题(管理问题也不例外)的基本关系表示出来,并在确定目标后求出最优结果。

1、理论目标和依据

管理科学学派的理论目标是应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生产和作业中的管理问题。这里“作业”

包括任何一种组织(或盈利或非盈利)的产品生产和服务活动。

管理科学学派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两方面:①组织是一个追求经济利益的系统。组织是一个输入(投入)和输出(产出)的系统,它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来换取整个系统的最大收益,物质手段刺激的程度不同导致组织的成员努力程度不同。因此,系统分析的方法便可用于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②可用数学模型来表示系统中各个方面(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管理科学学派认为数学模型可以描述一个实际系统的各种关系,并且数学模型能帮助人们更准确地理解、解决问题。这是管理科学学派的一个重要假设。

管理科学学派对管理过程和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借用和发展了很多科学方法,如统计学、概率论、线性规划、排队论、对策论、探索论、决策树、网络技术、模拟措施等。

2、解决问题的程序

管理科学学派在利用这些科学方法和模型解决管理问题时一般遵循以下程序:①提出问题。包括确定目标、变量、各变量的权数(即变量的相对重要性)以及约束条件。②建立模型。

用数学方式表示所要解决的问题各变量之间的关系。③利用模型推导出解决方案。利用规范性模型可求出各种方案的有关数据,而描述性模型则可精确地描述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情况。

④验证模型和方案,必要时进行修正。⑤寻求解决问题方案的控制方法。⑥实施方案。

五、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是以组织理论为研究重点,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的。社会协作系统学派又称为社会系统学派。该学派认为,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就是一个社会系统,它是人们在意见、力量、愿望以及思想等方面的一种协作关系。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要围绕着物质的、生物的和社会的因素去适应总的协作系统。这个学派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各类组织。它的特点是将组织看作是一种社会系统,是一种人的相互关系的协作体系,它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受到社会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该学派的创始人是切斯特·巴纳德,他于1909年进入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工作,1927年起担任新泽西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一直到退休。

在漫长的工作经历中,巴纳德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并深入分析现代管理的特点,写出了许多重要着作。其中最有名的是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该书被誉为美国现代管理科学的经典着作。这本书和他10年后出版的《组织与管理》,可以说是其管理学理论的代表作。他将社会学概念应用于分析经理人员的职能和工作过程,并把研究重点放在组织结构的逻辑分析上,提出了一套协作和组织的理论。

巴纳德把组织看作是一个社会协作系统,即一种人的相互关系的协作体系。这个系统的存在取决于3个条件:①协作效果,即组织目标能否顺利达成。②协作效率,即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协作的成员损失最小而心里满足较高。③组织目标应和环境相适应。巴纳德还指出,在一个正式组织中要建立这种协助关系,必须满足以下3个条件:①共同的目标。②组织中每一个成员都有协作意愿。③组织内部有一个能够彼此沟通的信息系统。此外,巴纳德还对一个管理者提出如下的责任要求:①规定目标。②善于使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做出贡献。

③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系统。这一学派虽然主要以组织理论为其研究的重点,但它对管理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

巴纳德创立的社会合作系统学派主要以组织理论为研究重点,虽然组织理论并非全部的管理理论,但它对管理理论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并对其他学派的形成如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等有很大影响。

六、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是在社会系统管理学派的基础上。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着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教授赫伯特·西蒙和詹姆士·马奇。该学派认为决策是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因而应集中研究决策问题,尤其是西蒙提出的行为决策观对现代管理理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在社会系统学派的理论基础上,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运筹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知识,形成了这个新的管理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吸收行为科学管理学派的观点,运用计算机技术和运筹学的方法发展起来的。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管理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他于1960年发表的《管理决策的新科学》是决策理论学派的“圣经”。

这一学派是在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当代西方影响较大的管理学派之一。西蒙认为,决策程序就是全部的管理过程。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决策过程是从确定组织目标开始,再寻找为达到该项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案,经过比较做出优选决定,并认真执行控制,以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西蒙采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传统决策理论的“最优化原则”。他认为,不论从个人生活经验中,还是从各类组织的决策实践中,寻找可供选择的方案以及创新的程序、时机、来源和群体处理方式等一系列有关决策程序的问题。

西蒙的决策理论是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的,以后又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运筹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内容,既重视了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又重视了人的积极作用。在《管理决策的新科学》一书中,西蒙从逻辑实证主义出发,对传统的管理理论中的命令统一原则、特殊化原则、管理幅度原则和集团化原则等展开了严厉的批判,他认为这些理论虽然看起来简单、明了,但在实际管理活动中根本无法确切地运用这些原则,不仅如此,这些原则之间还存在矛盾,它们在实践中并不起作用。为此,西蒙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与众不同的观点。

1、管理就是决策

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①组织是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构成的系统。组织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所有成员做出了参加组织的决策,这也是任何组织、任何成员所作的第一次决策。②组织活动的本质是决策。组织的活动分为决策和作业两部分。决策是组织活动中最为本质、最为核心的问题,任何作业开始前要进行决策,决策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作业的成效。③对组织活动的管理包含着各种类型的决策。对组织活动的管理本质上就是制定一系列决策,这些决策包括计划制定、方案选择的决策,包括组织设计、机构选择、权力分配等组织决策,包括检测、监控等的控制决策。

2、决策的过程

管理的实质是决策,它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工作构成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四个阶段:一是情报活动。其任务是搜索和分析反映决策条件的信息,为拟定和选择计划提供依据;二是设计活动。其任务是在情报活动的基础上设计、制定和分析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三是抉择活动。其任务是从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适宜的行动方案;四是审查活动。其任务是对已做出的抉择进行评估。

3、决策的准则

决策的核心是选择,而要进行正确的选择,就必须利用合理的标准对各种可行方案进行评价。西蒙认为,人们习惯上运用“最优”或“绝对的理性”作为决策的准则。根据这个准则进行决策需要三个前提:一是确切地知道所有的可选择的方案及其执行结果;二是决策者有很强的判断能力和估算能力;三是决策者根据“全面而一贯的优选程序”来进行方案选择。

事实上,由于决策者受自身能力和时间、经费及情报来源上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具备这些前提。所以,西蒙提出了更为合理、更为现实的标准,即“满意标准”。“满意标准”有两个可行的前提条件:一是有一套可以表示最低满足程度的标准;二是具有选择符合满意标准和超满意标准的手段。

七、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这是一个较新的管理学派,其创始人是英国的特里斯特(E.L.Trist),他和他的同事认为,组织是由技术系统和社会系统形成的社会技术系统,个人的态度和行为都受到人们在其工作中的技术系统的巨大影响,管理只分析社会系统是不够的,还需要研究技术系统对人的影响,因此,必须把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结合起来考虑,管理者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确保这两个系统相互协调。他们提出:“一个从社会技术观点考虑的、尽力从组织的社会和技术两个方面来改进组织的变革,将创造出一个既能使生产效率更高而又使组织中成员更为满意的工作系统”。他们的研究也因此主要放在技术与人及工作的密切联系方面。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西方兴起的一个较新的管理学派。它是社会系统学派的进一步发展。这一学派是由英国的特里斯特等人通过对英国达勃姆煤矿采煤现场的作业组织进行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他们根据对煤矿中“长壁采煤法”研究的结果认为,许多矛盾的产生是由于只把组织看成是一个社会系统,而没有看到它同时又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技术系统对社会系统有很大的影响;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同周围环境中的其他企业、机构和个人进行着经常的交流;而技术系统在企业组织同外部环境之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对于企业组织的规模、目标以及生产的过程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对一个企业组织进行考察时,就不能只是考察其社会方面,而要考察其技术方面;不能只是孤立地考察某些技术特点,而要完整地考察整个技术系统;不能只是分别地考察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而要综合地考察整个“社会——技术系统”。只有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两者协调起来,才能解决这些矛盾,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管理者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确保这两个系统相互协调。

这一学派认为,就环境对企业的影响而言,可以发展:①企业产品的市场变动在多大程度上可为企业承受,而不至于引起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动,取决于企业的技术系统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