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粒子”和“波”的知识,大家并不陌生。一谈到粒子,人们就会想到它有一定的大小,占据一定的位置,有确定的质量等。至于波,它具有确定的波长和频率,这是描述波性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量;干涉和衍射等现象这是波的重要表现,相干性和叠加性是波的本质特征……这些描述都是经典概念下“粒子”和“波”的图景。在经典理论中,粒子就是粒子,波就是波,它们是完全独立的概念,永远也不能统一到一个客体上来。
对于微观粒子,比如电子、质子、原子……情况会怎样呢?在微观世界,波的涵意是什么呢?粒子和波能同时融于一身吗?这些有趣的问题,正是这一部分要讲述的内容。
“紫外灾难”带来的新奇
任何一个物体,在任意温度下都会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也就是以发射电磁波的形式向周围空间释放能量,这些电磁波的波长是连续变化的。物体辐射的波长和能量的多少都是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在常温下,物体主要辐射出波长较长的不可见光(即为红外线)。因此,通常情况下看不见物体发光,而只能看到它们反射的光。当把物体逐渐加热时,在连续分布的波谱中短波成分越来越强,这时便可看到物体发光;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物体的颜色由红变白;当温度相当高时,则变为青白色。这种与物体温度有密切关系的辐射称为物体的热辐射,辐射出来的能量称为辐射能,具有热辐射的物体称为辐射体。
物体为什么会产生热辐射现象呢?热辐射的微观机理是怎么一回事?这是19世纪后期物理学领域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课题,也是揭示微观世界秘密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知道,一切物体在向外释放能量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从周围吸收能量,而且对于不同波长的能量吸收能力是不一样的,实验中发现,物体向外辐射的能力越大,它从周围物体吸收辐射的本领也越大;反过来也是如此。我们把温度不相同的3个物体放在一个密闭的、有理想绝缘的容器内,并将容器抽成真空,这样,物体与物体之间,物体与容器之间只能通过辐射方式进行能量交换。温度高的物体向外辐射的能量多于从周围吸收的能量,从而使物体的温度逐渐降低;温度低的物体情况刚好相反,它的温度会慢慢升高。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整个系统达到相同的温度,这种情况称为热平衡状态。处于热平衡状态的各个物体,包括容器,在单位时间内辐射出去的能量与从周围吸收的能量刚好相等。这样,辐射本领大的物体,吸收本领也大;而辐射本领小的物体,吸收本领自然也小。物体辐射与吸收之间的这种规律,是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1824—1887年)于1859年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称为基尔霍夫定律。定律的内容为:物体的辐射本领与吸收本领的比值与物体的性质没有关系,只是波长(或频率)和温度的函数。如果用rλ表示物体的辐射本领,用aλ表示同一物体的吸收本领,那么基尔霍夫定律的数学表示形式为:
rλ/aλ=f(λ,T)
λ和T分别表示波长和温度。当λ和T一定时,f(λ,T)便是一个与物体性质无关的常数,这是一条实验规律。
一般情况下,投射到一个物体表面的辐射能量,一部分被物体吸收了,另有一部分则被物体散射掉了。假如一个物体,在任何温度下,投射到它表面的任何波长的辐射都能够全部被吸收,这样的一种物体叫做“绝对黑体”,简称黑体。对于黑体来说,它的吸收本领恒等于1。自然界中真正的黑体是找不到的,这只是一种理想模型。因为一切实际物体,都不可能将投射到它表面的能量全部吸收掉,总会或多或少地有一部分被散射掉。例如煤、黑色珐琅质等对太阳光的吸收本领也不会超过99%。有一些物体可以近似地看作“黑体”,比如,利用不透明材料制成的空腔,在腔壁上开一个小孔,如图3-1所示。一旦有一束光从小孔射入空腔后,被腔壁多次反射和吸收,很难再通过小孔射出来,具有这种开口的“空腔”就可以被看作是黑体,开口很小的暖瓶胆就是一个近似的黑体。
如果对腔壁均匀地加热,使它的温度升高,腔壁将向腔内辐射能量,其中有一小部分能量会从小孔射出,通过对这部分能量性质的分析,就可以研究黑体辐射的基本性质和规律。
研究一般情况下的热辐射是非常困难的。可是,由基尔霍夫定律已经知道,rλ/aλ仅是λ和T的函数,与物体的性质没有关系。不论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形状如何,对于同一个λ和T,rλ/aλ是一样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选择黑体作为研究对象,从而使问题大为简化。实验中,通过对辐射情况的分析发现,黑体辐射本领rλ的大小与波长λ和温度T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组曲线来表示(图3-2),这组曲线通常称为黑体辐射曲线。
从这组曲线,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以下特点:
(1)给定一个温度值T,便有一条曲线与它对应,各条曲线之间彼此不相交。
(2)对于同一个温度值,比如T2,给定一个λ值,只有一个rλ值与它对应,也就是说,辐射本领rλ是λ的单值函数。
(3)当波长λ→0或λ→∞时,rλ→0。
(4)每一条曲线都有一个极大值。
对于这样的实验结果,需要从理论上做出解释,也就是建立起rλ与λ和T之间关系的表示式。在这项研究工作中,许多人做出了很有价值的贡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维恩、瑞利与金斯等。
1898年,维恩假设黑体辐射出来的能量随波长的变化情况,类似于热学中麦克斯韦的分子速率的分布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建立起rλ与λ和T之间的表示式,称为维恩公式。运用这个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与实验情况相比较,仅在短波部分与辐射曲线相符;在长波部分,两者相差较大(图3-3)。图中实线表示实验的结果,虚线表示理论结果,称为维恩曲线。相应的温度为1600K。
1899年,瑞利和金利运用经典电磁理论和统计物理学的规律导出了rλ与λ和T的关系式。形式可以表示为:
rλ,T=CTλ-4
式中,C为常数;T表示温度。从公式可以看出,rλ,T与λ-4成正比。对于波长足够长的情况,公式给出的结果与实验曲线符合得相当好。但是,对于短波部分,随着λ的减小,rλ,T将会无限地增大,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因为再热的物体,它辐射出来的能量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是无限大的。对于这一理论结果,当时称为“发散困难”。由于出现在短波部分,属于紫外光区,故又称“紫外灾难”。
“灾难”产生的原因,在于用已经建立起来的经典理论去解释这样的实验结果是行不通的,实质上反应出经典理论在新问题面前遇到了困难,同时,也预示着新理论的诞生。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1858—1947年)提出了一个新的黑体辐射能量分布公式,并于1900年10月19日,在德国物理学会议上公布于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就是著名的普朗克公式。按照这个公式计算的结果,不论短波部分,还是长波部分,都符合得很好。而且在短波与长波两种极限的情况下,由这个公式还可以过渡到维恩和瑞利-金斯建立起来的公式。
普朗克公式纯属于经验公式。为了使它有更强的生命力,需要从理论上加以说明。为此,普朗克大胆地提出了全新的假设,给物理学带来了新的惊奇。主要内容有:
(1)黑体是由无数带电谐振子组成的,这些谐振子不断地向外发射电磁波;同时,也不断地从空腔中吸收电磁波,进行着能量交换。
(2)这些谐振子的能量不是连续的,只能取一些分立的数值。并且,这些分立的值都是一个最小能量值ε0的整数倍,即表示成ε0、2ε0、…、nε0,n为正整数。ε0的大小与谐振子的振动频率ν成正比,表示为ε0=hν,h为比例系数。为了纪念普朗克在这方面研究中所做出的贡献,h称为普朗克常数。
(3)谐振子能量的改变也是不连续的,增加或减少的能量必须是ε0的整数倍。
谐振子能量取值这种不连续性称为能量量子化。ε0称为能量子,简称量子,是谐振子能量的基本单元。
在这些假设条件下,依据有关定理,运用求能量平均值的方法,便可得到普朗克公式。
普朗克在推导公式的过程中,破天荒地提出了能量子的思想,为量子论的建立奠定了第一块基石。这不仅在解决热辐射问题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之后,经许多物理学家的推广、发展,逐渐形成了近代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支柱。许多物理学家指出,1900年是20世纪的开始也是量子论的开端,它标志着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步人了一个新纪元,从宏观领域已进入到微观领域,为人类探索物质的微观结构打开了方便之门。
普朗克关于能量子的假设是与经典理论不相容的,它冲破了经典物理学传统观念对人们思想的长期束缚,为人们建立新概念、探索新理论开拓了一条新路。在这一假设的启发下,许多微观现象得到了正确地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量子理论体系,成为近代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冲破旧的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做的事情,就连普朗克本人也不例外。关于能量子假设提出以后,他还一直为量子化的思想不能纳入经典概念的轨道而深感不安。事情已经过去了很久,他在对别人谈起这件往事时,还认为这是一个绝望的行动,并表示要不惜任何代价,找到一个符合经典概念的理论解释。并为此,他奋斗了长达10年之久,然而,一切尝试均以失败而告终。最后,他才不得不放弃这方面的苦苦追求而面对事实,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与选择。回顾这段历史,确实耐人寻味。
光电效应遇到的困惑
电荷分布随时间改变在周围空间会产生变化的电场,变化的电流会在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电场也会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又会产生电场,这种变化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的传播便形成了电磁波。1865年,麦克斯韦(1831—1879年)曾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1887年,赫兹(1857—1894年)通过莱顿瓶的放电实验,的确发现了电磁波,从而证实了麦克斯韦理论的正确性,这就为电磁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因此,电磁波的发现,麦克斯韦理论被证实,在物理学的发展史册上占有光辉的一页。
赫兹在研究电磁波的性质时,观察到一种奇妙的现象:当用紫外光照射负极板时,放电现象就比较容易发生。赫兹的论文《紫外线对放电的影响》发表以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霍尔瓦希斯对这种现象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他发现带有负电荷的锌板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会失掉电荷;而不带电的金属板在紫外光的作用下会带有正电荷,表明金属板失去了一部分负电荷。1899年,J.J.汤姆逊设计一个非常巧妙的方法,依照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情况,计算出它的荷质比,所得结果与用其他方法测得的电子的荷质比数值相符,证明了这种带有负电荷的粒子不是别的,正是电子。1900年,勒纳德为了研究这种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时所具有的能量,在两电极之间加上反向电压,并改变它的大小,使得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不能到达阳极板,借此可以推算出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时的最大速度。勒纳德采用不同的材料做阴极,使用不同的光源进行照射,总结出了非常重要的规律。
当光照射在金属表面时,金属中有电子释放出来,这种现象称为光电发射,或者叫做光电效应。放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由此形成的电流叫做光电流。
图3-4是早期研究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的一个示意图。图中A与K是封闭在高度真空玻璃管内的两个电极,W代表石英窗,表示检流计,○V表示电压表。
光通过石英窗照射到负极板K上时,便有光电子产生,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阳极板A运动,形成了光电流,其大小借助检流计可以显示出来。经过大量的、反复实验,总结出了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如下:
(1)照射光强度一定的情况下,光电流的大小随着两极间电压的增加而增大;当电压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光电流的数值达到最大值,这时的光电流就叫做饱和光电流。饱和光电流的大小与照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2)负极板可以采用不同的金属,但每一种金属释放光电子时,对照射光的频率ν都有一定的要求。能够产生光电效应的入射光最低的频率,给它起个名字叫做阈频,它的大小用ν0表示。如果入射光的频率ν大于ν0时,光电效应就会发生;若ν<;ν0时,不论入射光多么强,照射时间多么长,都不会产生光电效应。
(3)光电子动能Ek的大小仅由入射光的频率ν决定,而与入射光的强度没有关系。
(4)对于负极板来说,从入射光照射,到金属表面释放出电子,其时间间隔仅有10-9秒,两者几乎同时发生,真可谓一触即发,正因为如此,称光电效应为瞬时效应。
对于这样的实验结果,运用已经建立起来的经典电磁理论来解释是无能为力的,遇到了不可越愈的障碍。按照电磁波的知识,光波的能量多少是与光波振幅的平方成正比的。因此,只要光波振幅足够大,对于任何频率的光来说,都能够提供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所需要的能量,根本不会存在什么阈频的限制。显然,这与实验的结果是矛盾的。
另外,依照光的波动知识,光波的能量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波阵面上。这样,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每个电子从中吸收能量的有效范围只有原子尺度的大小。电子从这样小的范围内连续吸收能量,累积到电子逸出所需要的能量,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假如使用波长为4000埃(1埃=10-10米)的紫光照射,大约需要50分钟,这一结果与实验相差十万八千里。
针对用光的波动理论解释光电效应所遇到的困难,1905年,爱因斯坦(1879—1955年)在普朗克能量子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1)光的能量不仅仅在辐射过程中是一份一份的,而且在传播以至吸收过程中,能量也是一份一份的,从而发展了普朗克能量子的思想。
(2)光束不是连续分布的,而是由大量粒子组成的粒子流,这些粒子称为光量子,简称光子。频率为ν的光子,相应的能量为:
E0=hν
h就是普朗克常数。
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能量为E0的光子被电子吸收后,这份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表面对它的束缚,变成一个可以自由活动的粒子;另一部分被电子带走,也就是电子具有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