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奇妙的微观世界(科学新知丛书)
46354400000011

第11章 揭开原子核的秘密(2)

为了纪念居里(Curie)夫妇对放射性研究做出的杰出贡献,便以他的名字居里作为放射性强度的单位。若某一放射源每秒钟能产生3.7×1010次原子核衰变,它的放射性强度就规定为1个居里(Ci)。这个单位太大,有时使用起来太不方便;小一些的单位还有毫居里(mCi)(1毫居里=3.7×107次/秒)、微居里(μCi)(1微居里=3.7×104次/秒)。国际单位制中,放射性强度的单位使用贝克勒尔(Becguerel),通常简称为贝克(Bg),一个放射源每秒钟产生一次原子核衰变,就是一个贝克(Bg)。显见,1居里(Ci)=3.7×1010贝克(Bg)。放射性强度单位对于测量一个放射源的放射性强弱有着重要的意义。

衰变链

某一种具有放射性的核素A,衰变以后,变成了一个新的、但仍具有放射性的核素B;核素B继续衰变,又产生了一个具有放射性的核素C……这样持续下去,直到衰变为一个稳定的核素而终止,形成了一个衰变系列,即A→B→C→…→稳定核素,比如铅(Pb)。相邻的两个核素称为母核和子核,如A为母核,B就是子核。连续衰变中产生的核素构成一个“大家族”,这样形成的放射性系列又称为放射系。

目前自然界中存在有4个放射系或称衰变链。其中3个属于天然放射性系列,1个属于人工产生的放射性系列。这4个放射系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参看图5-7、5-8、5-9、5-10。

(1)每个放射系都起源于一个半衰期很长的重核素,称为始祖。

它们分别是铀-238(23892U)、钍-232(23290Th)、钚-241(24194Pu)。

(2)各放射系的母核经过α衰变或β衰变以后形成了子核。

(3)各放射系经过一系列的衰变后,形成一个非常稳定的核素,它们分别是铅-206(20682Pb)、铅-207(20782Pb)、铅-208(20882Pb)、铋-209(20983Bi)。

(4)各放射系核素的质量数A分别满足下列关系式:

A=4n+2,4n+3,4n+4,4n+1

n取正整数。

为了便于比较这4个放射系的基本情况,有关内容列表如下:

人工放射系的各个核素都是通过人工方法制造出来的。这个放射系的始祖元素是钚,它的半衰期只有14年。而其中的镎元素(23793Np)半衰期最长,为2.14×106年,于是就以这个元素的名字命名这个放射系,称为镎系。人类生活的地球,至今已存在了46亿年。因此,镎系中除了稳定的核素铋外,其余的各放射性核素在地球上早已不存在了。由于近代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通过人工的方法才发现了这一重要的放射系。最早是1935年由居里夫妇等人发现的,全部收集的数据直到1947年才公布于世。

典型的衰变方式

放射性核素进行衰变时主要有3种类型的衰变方式:

(1)α衰变

一个放射性核素放出一个α粒子而变成另一个核素的过程,称为α衰变,这是1899年发现的一种核现象。在α衰变过程中,衰变以前的母核与衰变以后的子核和α粒子的质量数、电荷数是保持不变的。这种过程的衰变方程式表示为:

AZXA-4Z-2Y+42He(α)

大写字母X表示母核,A是母核的质量数,Z是母核的电荷数;大写字母Y表示子核。母核放射出一个α粒子以后,它的质量数减少4,电荷数减少2。因此,生成的子核质量数便为(A-4),电荷数便为(Z-2)。α称为出射粒子。例如:

22688Ra22286Rn+42He(α)

23292U22890Th+42He(α)

每经过一次α衰变,母核的质量数减少4,电荷数减少2。于是,产生的子核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比母核向左移动了两个格:母核与子核的这种关系称为位移定则。掌握这条规律,对于正确书写衰变方程式,利用元素周期表由母核确定子核,或反过来,由子核推断母核都是非常重要的。

(2)β-衰变

放射性核素放出一个β-粒子变成另一个核素的过程,称为β-衰变,这也是1899年观察到一种核现象。在β-衰变过程中,母核的质量数不变,而电荷数减少1。因此,生成的子核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比母核向右移动1格。β-衰变过程的方程式一般表示为:

AZXAZ+1Y+0-1e(β-)

例如

2712Mg2713Al+o-1e(β-)

21483Bi21484Po+o-1e(β-)

(3)γ衰变

放射性核素经过α衰变或β衰变时,产生的子核往往处于能量很高的状态,这些状态称为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子核是不稳定的,当它由激发态向较低的能量状态跃迁时也要发射光子。由于原子核内能级的间隔要比原子内能级的间隔大很多,因此,发射出光子的能量非常高,可达到几万电子伏,甚至十几兆电子伏(1兆电子伏等于100万电子伏),通常称这种高能量的光子为γ光子或叫做γ射线。原子核发射γ射线时,母核的质量数、电荷数都没有发生改变。于是,子核与母核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一样的,只是它们的能量不同而已。

例如,钴-60(6027Co)经过β-衰变,生成的子核镍-28(6029Ni)处于激发态,当它向低能级跃迁时就会发射出γ射线,其能量有两个数值,今别为1.17兆电子伏和133兆电子伏。过程参看图5-11。钴-60是典型的γ射线源,在医疗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放射性的应用

具有放射性的核素在科学研究和许多其他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是人类和平开发利用原子能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示踪原子

同一种元素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与非放射性同位素,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完全相同的。因此,为了研究某种物质在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中的变化与作用情况,往往在非放射性元素中加入一些放射性同位素,由于这些元素能够不断地向外放出射线,很容易用仪器探测出来。这样,利用放出的某种射线作为标记,从而显示出变化和作用过程的“踪迹”。这种方法叫做示踪原子法,掺入的具有放射性的原子称为示踪原子。

在农业方面,利用示踪原子可以研究给植物施肥的效果、农药的使用方法及害虫活动的一些规律。比如,在棉花成熟期,把含有放射性3215P的磷肥施在棉花的根部,这是古老的传统的一种施肥方法、祖祖辈辈沿用至今。对施肥效果的实际测量中发现,在棉株中放射性磷很少,表明在这个时期将肥料用在根部效果不好。于是,有人提出根外施肥的方法,将磷肥喷洒在叶子上。结果发现,很快就在棉株中测量到比较强的放射性,显示出这种根外施肥方法的优越性。这是放射性应用在农业上一项非常突出的成果,如今已被广泛使用。

在工业方面,示踪原子的应用也是多方面的。诸如机械磨损情况的检验,了解混合物中各种成分的分布情况,半导体生产中杂质含量的测定及杂质扩散情况的分析,流体流动速度的测定等。例如,地下管道中的石油或水的流速不便于直接测量。假若在液体中掺入少量的具有放射性的溶液,用探测器在相距一定间隔的两个固定点跟踪测定液体的进程,便很容易测得流体的速度。

在医学方面,利用示踪原子检查人体各部分组织的功能及病变情况,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情况等更是常见的事情。比如,在肿瘤患者的食物中掺入微量的磷-32。病人食用后,肿瘤所在位置探测的放射性强度比周围要强得多,依此,便可确定肿瘤的位置与大小,病人不会有任何痛苦的感觉。同时,对于手术的实施是非常有益的。

(2)射线的应用

射线的穿透本领、电离作用以及由它们引起的一些化学效应和生物效应在工业、农业等方面可以直接加以运用,给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造福了人类。

在工业生产中,利用射线可以测定产品的厚度、探测产品的伤痕和砂眼,可以用于静电除尘等方面。比如,利用γ射线探伤仪可以检查金属材料或制品的内部伤痕。当γ射线穿过金属时,根据对射线的吸收和散射的不同情况,分析“诊断”金属内部是否存在裂缝、气孔等缺陷,而且还能准确地判断出它们的位置和大小。在金属加工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射线穿过金属板的强度变化情况,来自动检查和控制金属板的厚度。化纤、纺织生产中,利用射线使空气电离作用,可以中和掉聚集在物品上的电荷,保证生产安全正常进行。

在农业方面,利用射线的生物效应进行辐射育种,可以提高发芽率,促进作物早熟,还可以培育优良品种。例如,用一定强度的γ射线照射水稻的种子,就可能得到变异的后代,从中选出良好的种子,再经过几代培育,可以获得高产、抗病虫灾害能力强、成熟比较早的优良品种。若用射线照射谷物,可以防止谷物发芽,能够长期贮存。其他如水果、蔬菜等用一定强度的射线照射后,能够防腐,起到保鲜的作用。

在医疗上,利用射线照射可以杀菌、消毒;可以用来治疗甲状腺亢进;利用射线可以抑制或杀死癌细胞,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放射性衰变规律的应用

(1)利用放射性可以推断地质年代

地壳中一些重核素,如铀-235、铀-238等,具有很长的半衰期,它们衰变得非常缓慢,几十亿年过去了,至今仍能在地壳中找到它们。因此,利用这些重核素放射性衰变的特征和规律,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地球存在的年代。

例如,铀-238(238U)在岩石中经过一系列的β衰变或β衰变,最后变成了非常稳定的核素铅-206(20682Pb)。假定在岩石形成时,单位质量中含有铀-238的个数用N0表示。经过漫长岁月的衰变,到如今,岩石里面每单位质量中没有衰变的铀-238的个数用N表示,铅-206的个数用N表示。中间的衰变产物由于半衰期都比较短,经过久远的年代,存在的数量非常少,同N与N′相比完全可以忽略。于是有

N0≈N+N′

N=N0e-λt

化简后得到关系式

t=1λln(1+N′N)

铀-238的衰变常数λ是已知的。只需测量出岩石中N与N‘的数值,代入上式中,便很容易计算出地球存在的年龄。运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最古老的岩石年龄长达3×109年,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谈的地球的年龄。宇宙大爆炸以后,地球形成至今已经历了46亿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我们的地球几经磨难,几经沧桑,才逐渐变成今天这样美景。人人都应珍惜她、爱护她,用我们的双手把她建设得更好,装扮得更美,为人类生存创造出更灿烂的明天!

(2)考古工作中的应用

具有放射性的核素碳-14(146C),在考古工作中常常用来鉴定古生物的年代。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在空气中碳-14与稳定的核素碳-12(126C)含量的比值为1.2101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在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被吸收和放出。因而,生物体内碳-14与碳-12含量的比值应与空气中相同。当生物死亡后,新陈代谢也就停止了。这样,生物体内的碳-14由于不断衰变,含量就会逐年减少,使得死亡的生物体内碳-14与碳-12的含量比值也必然减少。假定生物活着的时候,碳-14的个数为N0,碳-12的个数为,那么有

N0/N′0=1.2/1012

而出土后的古生物体内,这两种元素的个数分别用N与N′表示。由于碳-12非常稳定,不论生物体活着还是死亡,体内碳-12的含量是保持不变的,也就是有

N′=N′0

依据放射性衰变规律得到

N0/N′0=N0e-λt/N0′

整理后为

t=1λln(1.2N′1012N)

碳-14的衰变常数λ是已知的,只需测定出古生物遗骸中N′/N的比值,利用上面公式,便可计算出古生物生存的年代。

例如,1972年,在湖南长沙发掘的马王堆一号墓,利用出土的陪葬品梅核壳作样品来鉴定这座古墓的年代。通过上面公式推算出的年代为公元前165年,这一计算结果与有关文字记载的年代仅差30年。

放射性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是对人们有利的一面,但由于各种射线对人体的细胞组织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因此,人们受到过量的照射,就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为避免受到伤害,应注意防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点金术

要揭开原子核神密的面纱,侦察内部的结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就必须变革原子核。如何实现呢?途径主要有两个:一个就是我们前面已经介绍过的,通过原子核的自发衰变,来研究原子核内部的情况;另一个途径,我们可以主动出击,利用具有一定能量的粒子作为炮弹轰击原子核,迫使它变革,原子核这种人为的变化过程叫做核反应。历史上第一个实现人工核反应是80多年前,由著名的物理学家卢瑟福来完成的。

1919年,卢瑟福以氮原子核当靶子,用天然放射性元素钋(21284PO)放射出的α粒子当炮弹轰击靶核。经过大量的实验,观察到其中有五分之一的α粒子与靶核发生了作用。产生了以下的核变化过程:

42He+147N178O+11H

氮原子核被α粒子打击后,变成了一个性质与氮原子核完全不同的新原子核——氧原子核,同时还产生了一个氢原子核。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破天荒的重大发现。人类在很早以前,就一直幻想把一种元素“炼成”另一种元素,即所谓“点金术”。卢瑟福首次通过实验完成了元素的人工转变,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用人工的方法实现了“点金术”,把人们的夙愿变成了现实。

卢瑟福做实验的装置如图5-12所示。A是一个密封的容器,α粒子放射源R放在可以左右移动的支架上,位置由刻度尺D表示。B是银箔,S是荧光屏,M是观察镜。C是气体进、出口,可以将气体灌入,也可以将气体抽出。R与B之间的距离刚好满足这样的条件:当容器内没有充气体,或者充有氧气(O2)、二氧化碳(CO2)时,银箔刚好能阻挡住由放射源射出的α粒子。由于α粒子打不到荧光屏上,观察镜自然看不到闪光。卢瑟福先后将不同的气体充入容器进行实验,当他把氮气充入时,却观察到了荧光屏上许多的闪光,表明已有粒子穿过银箔打在荧光屏上。当然,这种粒子一定不是α粒子。实验中观察到的这种现象说明,放射源发射出的α粒子,首先与氮原子核相碰,从而产生了一种能够穿透银箔的高能量的粒子,这种粒子打到荧光屏上引起闪光。为了确定这种新粒子的性质,卢瑟福让它通过电磁场,由测出的电荷与质量,可以确认引起闪光的粒子就是氢原子核,并命名为质子,用字母p表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现质子的实验。质子的发现,为人们逐步揭开原子核内部的密秘,迈出了非常可喜的一步,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原子核整个变化的过程,利用云雾室这种探测装置,可以清楚地观察到α粒子、新产生的氧原子核以及射程很长的质子的径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