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上兑下
【原文】
节①:亨。苦节②,不可贞。
【注释】
①节,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坎上兑下)。上卦为坎,坎为水;下卦为兑,兑为泽。水满溢于泽外,务必高筑堤防以约束之,所以卦名曰节。节,节制。用以警惕人们:天地有节度,才能常新;国家有节度,才能久安;个人有节度,才能全胜。
②苦,形容词用如动词。节,节制。苦节,犹言以节制为苦,即所谓以放肆为乐。
【译文】
节卦:亨通。如果以节制为苦,其凶吉则不可卜问。
【原文】
《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①。“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以行险②,当位以节③,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注释】
①刚柔分而刚得中,本卦上卦为坎,坎为阳卦,为刚;下卦为兑,兑为阴卦,为柔。上阳下阴,是为“刚柔分”。九二、九五阳爻,为刚,分居于下卦、上卦的中位,是“刚得中”。像君臣王位,各守其分。
②说以行险,本卦内卦为兑,兑义为悦,外卦为坎,坎义为险。临难不苟,敢行险道是节卦的含义。
③当位以节,本卦上六阴爻居阴位,九五阳爻居阳位,六四阴爻居阴位,刚柔得当,爻象相通,以象征君臣各遵节度,有条不紊。
【译文】
《彖辞》说:节卦,有亨通之象。因为刚柔分别而位象恰当。像君臣各正其位,各守其分。卦辞说:“如果以节制为苦,其凶吉不可卜问”,因为违反纲常大义,胡作妄为,必然走向穷途末路,节卦具有临难不苟,威武殉道的含义,同时又体现了恪守本分,遵礼守义的原则,因而能达到中立不倚通行无阻的境地。天地有节度而寒来暑往,形成四时节气。国家有节度,因而制定了君子教庶民,庶民养君子的社会通则。君子不可以骄奢暴殄天物,不可以残暴伤害人民。
【原文】
《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①,议德行。
【注释】
①数度,犹言制度。
【译文】
《象辞》说:本卦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卦为坎,坎为水。泽中水满,因而须高筑堤防,这是节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从而建立政纲制度,确立伦理原则。
【原文】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①。
【注释】
①塞,阻塞不通。
【译文】
初九:筮遇此爻,杜门不出,没有灾祸。
《象辞》说:杜门不出,因为其人知道所行必不通。
【原文】
九二:不出门庭,凶。
《象》曰:不出门庭,凶。失时极也。
【译文】
九二:筮遇此爻,杜门不出,也有凶险。
《象辞》说:杜门不出,也有凶险,因为坐失良机,错误已极。
【原文】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①,无咎。
《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注释】
①节,节制,节俭。嗟,悔叹。若,语末助词无义。
【译文】
六三:不节俭则困穷,处困穷则知悔过,知悔过则可以无灾难。
《象辞》说:奢侈带来了悔恨,这是谁之过?
【原文】
六四:安节①,亨。
《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②。
【注释】
①安节,安于节俭遵礼的生活。
②承,遵从。上道,君上之道。
【译文】
六四:安于节俭遵礼的生活,通泰。
《象辞》说:安于节俭遵礼的生活之所以吉利,是因为顺从了君上的旨意。
【原文】
九五:甘节①,吉。往有尚②。
《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③。
【注释】
①甘,甜。甘节,犹言以节俭遵礼为乐。
②尚,帮助。
③居位中,此以九五爻象、爻位为据。九五阳爻居上卦中位,像人守中正之道。
【译文】
九五:以节俭遵礼为乐,吉利。秉此而行,所往必得别人资助。
《象辞》说:以节俭遵礼为乐之所以吉利,因为九五之爻,所居恰当,像人居德行义,自然获得人家资助。
【原文】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①。
《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注释】
①苦节,以节俭遵礼为苦。悔,用如动词。悔亡,为败落而悔恨。
【译文】
上六:以节俭遵礼为苦,卜问得凶兆,其人将为家道败落而悔恨。
《象辞》说:以节俭遵礼为苦,卜问得凶兆,正如上六阴爻孤悬一卦之尽头,像人走入穷困不通的境地。
【解析】
节俭和遵守礼节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一个社会没有礼节,那么这个社会肯定无法发展下去。据说,周公曾经制“礼”,就是为了使社会生活有所规范,使人们行为有度。春秋时代的孔子对周礼十分向往,主张“克己复礼”,表明他对以礼治国的重视。
中国历来被称做“礼仪之邦”,大概便是指始自周代的尊礼传统。后来孔子的学说占了上风,他所推行的仁、义、礼、智、信也就成了历代治国者奉行的教条,或叫做“礼教”。
遵守礼节没有什么不好,可以算作是有教养的文明表现。节制克俭也没有什么不好,它可以使人保持清醒的头脑,懂得应当珍惜什么。这些美德,应当成为社会全体成员信奉和遵守的准则,统治者更应该以身作则,成为民众的表率。
【故事】
节俭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皇帝能做到这一点可就不容易了。
道光尚俭
道光是著名的节俭皇帝。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数百君王,就节俭而言,堪与道光相比者,为数不多。对此,史家看法颇有歧异,有人说他节俭,也有人说他吝啬,甚至有人称其为“小气皇帝”。
早在登基之前,道光就较深地接受了儒家的传统道德思想,深知创业非易,守业维艰,为君者必须崇俭去奢,节用爱人,方能使王朝万世不衰。
登基之后,道光的节俭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并将其作为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予以发挥和阐释。道光元年(1821)的《御制声色货利谕》和道光十一年的《御制慎德堂记》算得上是道光节俭思想的代表作了。
《御制声色货利谕》是道光元年十一月八日颁发的。此谕近千字,分别阐述声色、货利两个方面的危害,并引经据典,确立君臣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
道光还着重说明了节俭与悭吝的关系。道光认为,提倡节俭,并不是一切都坚持悭吝。“比如拯救饥民、赈济灾区、除暴安良等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抓紧实行还来不及,怎么可以悭吝!”所以,坚持节俭,是“永久图治之道”,务必慎之又慎,切切牢记。
道光帝不仅较为严格地约束自己和皇室人员,崇尚节俭,而且还通谕全国民人、旗人及各级官吏以俭为本,力戒浮华。
早在登基一个多月后的十月四日,道光皇帝就下了一道谕旨:近来,社会风气竞相追求浮华,特别是婚丧祭祀等事尤其严重。对于官员、士庶的婚丧祭祀活动,国家均有一定规制,理应遵守。严禁争奇斗富,追求侈糜,互相夸耀,非礼越格,这是关系到社会风气和人心取向的大事,必须严格地重申禁令。以后,凡民间婚丧等事,一律按照大清会典规定的条款办理,不准追求浮华。
元年四月十三日,道光针对各省地方官吏的奢侈现状,又颁发了一道饬禁奢侈积习的谕旨:各省州县官吏,有存贮仓廪钱粮的责任,本应节省开支,克己奉公,这样,才不会亏短公务。但目前各州县,一意讲求奢侈,衙署内又大量豢养多余之人,恣行糜费,势必导致银钱紧张。特命各省总督、抚巡严格管理所属官吏,力行节俭,节约办公。
道光不仅自己从衣、食、行等方面缩衣、减膳、裁仪仗,省侍从,力求节俭,而且还严格的要求皇室人员一切从简,崇俭抑奢。
道光皇帝这些节约的种种做法,对挽救大清王朝的中衰之势未必会起到多大作用,但其严于律己、从自身做起的节俭行为,还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