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上震下
【原文】
益①: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注释】
①益,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巽上震下)。上卦为巽,巽为风;下卦为震,震为雷。风雷激荡,其势愈增。所以卦名曰益。与损卦之义,互相对立,构成一个统一的组卦。
【译文】
益卦:筮遇此爻,利于有所往,利于涉水渡河。
【原文】
《彖》曰:益,损上益下①,民说无疆②,自上下下③,其道大光④。“利有攸往”,中正有庆⑤。“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巽⑥,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⑦。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注释】
①损上益下,正与损卦《彖辞》“损下益上”对应而言。
②说,借为悦。无疆,犹言无边。
③下下,前一“下”为动词,犹言深入;后一“下”用如名词,即下层,犹言民间。
④光,借为广。
⑤中正有庆,此以六二、九五爻象、爻位为据。六二阴爻居阴位(第二位为阴位),处下卦中位。九五阳爻居阳位(第五爻为阳位),处上卦中位,是正得其位。《彖辞》又以六二喻臣民,九五喻君王,像君臣百姓各安其位。
⑥益动而巽,益指益卦。上卦为震为动,下卦为巽为谦。敢为而谦逊,是益卦的义蕴。
⑦方,《广雅·释诂》:“方,类也。”无方,犹言不分种类,不分地域,一视同仁。
【译文】
《彖辞》说:益,就是指减轻赋役,苏解民困,这样老百姓就会欢喜无边。君上谦卑,深入民间,体察民意,那么他的道义广庇四方。益卦辞说“利于有所往”,因为九五、六二分别居于上卦下卦中位,像君臣百姓,各守其道,所以吉庆安宁。卦辞又说“利于涉水渡河”,因为益的上卦为巽,巽为木,下封为震,震义为动,这一卦象表示刳木为舟,浮水而行,平安顺利。巽义为谦逊,敢于作为而心怀谦逊,其事业必定与日俱进,不可限量。上天泽润万物,大地生育万物,天地对于万物一视同仁,泽惠无边。天地对于万物,君上对于百姓,施恩布惠的主原则是:贵在及时,要在应急。
【原文】
《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译文】
《象辞》说:本卦上卦为巽,巽为风;下卦为震,震为雷,风雷激荡,是益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惊恐于风雷的威力,从而见善则从之,有过则改之。
【原文】
初九:利用为大作①,元吉,无咎②。
《象》曰: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③。
【注释】
①用,这里用法同于。大作,犹言大兴土木。
②沙少海先生说:“《益》卦则根据周室兴衰的史实,着重阐述周室由兴到衰,即由益到损的变迁情况。”验之各爻辞,其说甚是。此爻所指,李镜池说:“联系下文及周人的历史看,这个‘大作’似指太王迁岐后作庙筑城,文王作丰,周公营建洛邑等。这些‘大作’必然要占卜。《周易》即根据占卜材料编选入书。《象辞》作者则没有顾虑这些史料的特指意义,只作了一般性的解说。
③下,这里指庶民。厚,俞樾说:“厚读为后。”厚事即后事,犹言拖拉了工程进度。
【译文】
初九:筮遇此爻,利于大兴土木,大吉大利,并无灾祸。
《象辞》说:大吉大利,并无灾祸,因为百姓努力工作,加快了工程进度。
【原文】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①。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
《象》曰:或益之,自外来也。
【注释】
①“或益之十朋之龟”二句,与损卦六五爻辞同。但与下文连看,似与文王有关。《书·大诰》:“予不敢闭予天降威,用宁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意即文王送我们大宝龟,命我们继承天命。录此以备考。
【译文】
六二:有人赐予价值十朋的大龟,不可拒违其命。卜问得长久的吉兆。君王祭祀天帝,吉利。
《象辞》说:有人赐予我们以宝龟,说明这大宝龟是从外面送来的。
【原文】
六三:益之用凶事①,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②。
《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注释】
①凶事,犹言丧事。此处似指武王逝世。用,因。
②中行,高亨说:“似为人名,疑即仲衍。行字古文作衍,从人从行??衍形近,因误为衍。仲衍乃微子启之弟。”圭,即。祭祀时要执,故以“用圭”指代祭祀。此句疑叙同公征讨武庚之事。
【译文】
六三:因为武王逝世,增加祭祀鬼神的祭物,没有灾祸。武庚乘国丧作乱,周公发兵征讨,大获胜仗,抓获俘虏。中行向周公报告,从而举行祭祀。
《象辞》说:因为有丧事,增加祭祀鬼神的祭物,这是自然之理。
【原文】
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①。
《象》曰:告公从,以益志也。
【注释】
①中行,即六三爻辞所讲的仲衍,又称微仲。依,即殷。《康诰》“殪戎段”,《中庸》引作“壹戎衣(依)”,可证衣、依、殷古音相同。此句疑讲周公听从成王之命将殷商遗民分封给各侯国之事。
【译文】
六四:中行向周公报告了处理殷室遗民之事,周公听从了,顺利地将殷商遗民分封给各封国。
《象辞》说:周公听从了王命,说明君臣上下团结更加巩固。
【原文】
九五:有孚,惠心勿问①,元吉。有孚,惠我德。
《象》曰: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注释】
①惠,贾谊《新书·道篇》:“心省恤人谓之惠。”惠心,好心。勿问,不必追问。惠心勿问,犹言安抚俘虏,不追究其罪责。
【译文】
九五:捕获了很多俘虏,安抚他们,不必追究,大吉大利。这些俘虏,将感戴我的恩德。
《象辞》说:捕获了很多俘虏,安抚他们,不要追究他们的责任,使他们感戴我的恩德,说明这样可以笼络人心。
【原文】
上九:莫益之,或击之①,立心勿恒,凶。
《象》曰:莫益之,偏辞也②,或击之,自外来也。
【注释】
①莫,不定代词,犹言没有人。益,帮助。或,不定代词,犹言有人。击,攻击。
②偏,当读为遍,即周遍。
【译文】
上九:没有人帮助他,还有人攻击他。在这种情况下,立志不坚定,就要坏事。
《象辞》说:没有人帮助他,这是周遍之辞,表示根本没有相助者。有人攻击他,说明这攻击来自外部。
【解析】
为了和“损卦”对应,“益卦”进一步用周王朝由盛到衰、行将危亡的历史事实来阐发益损相互转化之理,意在告诫周朝统治者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周朝的衰亡。
作者的良苦用心确实可以理解,说得深刻在理。然而,我们经常见到的情况是:道理与事实的背离,人的意愿与历史发展的趋势相左,以及统治者专断粗暴或刚愎自用或利令智昏奢靡淫逸而断送家国。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帝王专制制度决定了真理的力量十分有限,起决定作用的政治因素是统治者个人意志。不受任何约束的帝王权力可以无限膨胀,道理是否起作用,完全取决于统治者的个人好恶。正如我们看到的,无论《周易》的作者把损、益的道理讲得多么深刻,仍然没能挽救周王朝的衰亡。
这使我们想到:真理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同权力(包括各种形式:法律的,政治的,舆论的,制度的等等)相结合,以强制的或公众的形式诉诸于个人,而不是相反。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恐怕更为深刻。
【故事】
民悦无疆,清初统治者明白此理,功绩卓著。
清初的轻徭薄赋奠定盛世之基
清朝初年,因为经过长期的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耕地大量荒芜,农民死亡逃徙,全国各地呈现一片荒凉萧条的景象。据当时的记载,直隶南部“一望极目,田地荒凉;四顾郊原,社社烟冷”。山东“土地荒芜,有一户之中,止存一、二人;十亩之田,止种一、二亩者”。河南,“满目榛荒,人丁稀少,几二十年矣”。湖南、两广等地,“弥望千里,绝无人烟”。四川也是“有可耕之田,而无耕田之民”。在这种情况下,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极端困苦,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形势十分严峻地摆在清统治者的而前。要维持自己的统治,就要缓和阶级矛盾,安定人民的生活,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果进一步竭泽而渔,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不仅不能稳固自己的统治,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效果,因为广大农民已在死亡线上挣扎,根本不可能承受明末统治者那样大的剥削量。清统治者从明朝的灭亡中看到,苛重的剥削是造成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盗贼随在生发,屡图剪扑,卒不得其要领。所以致此者,良由赋役重烦”,认识到“收拾民心,莫过于轻徭薄赋”,“行蠲免,薄赋敛,则力农者少钱粮之苦,而从逆之心自消”。因此,采取了“轻徭薄赋”的政策。这对当时的清统治者来说,是巩固政权的唯一途径。
从顺治元年(1644)七月开始,清政府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分别减免田赋,或全免,或免二分之一,三分之一;有免一年、二年或三年不等。同时,摄政王多尔衮下令免除明末最苛重的三饷加派:“前朝弊政,厉民最甚者,莫如加派辽饷,以致民穷盗起。而复加剿饷,再为各边抽练而复加练饷。惟此三饷,数倍正供,苦累小民,剔脂刮髓,远者二十余年,近者十余年,天下嗷嗷,朝不及夕。更有召买粮料,名为当官平市,实则计亩加征。??明是三饷之外,重增一倍催科,巧取殃民,尤为粃政。”自顺治元年始,凡正额之外,一切加派,如辽饷、剿饷、练饷及召买米豆尽行蠲免。并规定,赋税征收以万历初年《赋役全书》所载为正额,其余各项加增尽行免除。
为了确定征收赋税的依据,避免地方官任意加增,顺治三年(1646)下令重修《赋役全书》,于顺治十一年(1654)完成。从该书规定的数额看,清朝对农民的赋税征收要比明朝明显减轻。为了使农民自己知道所交钱粮的数目,以防胥吏从中舞弊,清政府于顺治六年(1649)颁刻“易知由单”。单内开列各州县应征本折款项,共计起运若干,存留若干,每亩应征银米数目等,将单当众散给,收取本人亲笔领状。如果单外多征者,准许告发。此外,又将应解漕粮改为“官收官解,不得仍派小民”,从而免除了部分解户的赔累之苦。
由于顺治及康熙初期,清政府对抗清力量进行军事镇压,局势尚不稳定,因此,“轻徭薄赋”政策虽然实行,但收获并不十分明显。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之后,社会秩序稳定,这一政策才见成效。康熙帝对蠲免赋税十分重视,认识到:“政在养民,蠲租为急。”康熙初年以后,除水、旱灾照例全免外,大体“一年蠲及数省,一省连蠲数年”,至康熙五十年(1701)始,又实行“轮蠲”,即将全国各省分为三批,每三年轮免一次。当年,直隶、奉天、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九省,“漕项”除外,免征“地亩银”、“人丁银”、“历年旧欠”等三项,共免除银九百五十六万二千五百两有奇,据户部统计,康熙元年至四十九年,蠲免钱锒“已逾万万”。
清初,特别是康熙年间推行的“轻徭薄赋”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对安定人民生活,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康熙以后,全国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均与这一政策有一定的关系。可以说,这一政策的推行,为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