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科学伴你行-生活彩桥
46345500000010

第10章 鞋类拾趣(2)

到了1922年,德国柏林一个叫特林格的工程师,认真分析了达维杜飞鞋的优缺点,认为达维杜的复杂杠杆装置是吃力不讨好的,要使人迈步如飞,关键在于弹力要充足。因此,他发明了一种结构简单的“飞鞋”,就是在鞋底安装一根用钢丝做成的宝塔形弹簧,顶住前脚掌,再在鞋跟处也安装一根弹簧钢丝。这样,就有轻而易举地迈大步的优点了。

1923年,另一个德国人达麦采用钢带弹力环来代替特林格的钢丝螺旋弹簧,使之弹力更足。可惜钢带太硬,以至落地时老是咔咔作响,让人怪不舒服的,因而未被人们接受。

1924年,又一个德国人波普列采用了螺旋弹簧,只是改进了弹簧的安装位置,把它安装在鞋底和推力踏板之间,使它平稳而又省力。这些改进都是在特林格设计的“飞鞋”基础上作的一些小改进,没有什么大的突破。

到1928年,德国人柳多夫斯基看到汽车轮胎并不是用弹簧做成的,但也弹性十足。于是,他想出了像车胎那样用压缩空气做“飞鞋”的主意。他想,把鞋底做成空心的,里面充上空气,不是像车胎一样既轻又有弹力吗?不久,一种轻便的不用弹簧的飞鞋做成了,但试验结果表明,它的速度并不比特林格“飞鞋”快。

1930年,前苏联人也加入了发明飞鞋的行列。萨哈罗夫把特林格和柳多夫斯基发明的优点凑在一起,既用压缩空气又用弹簧,使飞鞋兼有两者的长处,曾流行过一个时期。但是,穿萨哈罗夫发明的飞鞋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行走速度太快,往往造成人的重心来不及跟着移动,使人失去重心而摔倒。

针对这些缺点,1934年美国人温克尔发明了一种“安全飞鞋”,安全飞鞋的特点是在萨哈罗大“飞鞋”上加上一个皮制的护腿,将它紧紧地绑在脚后面,起支持重心的作用。这样可以避免跌跤的危险。

说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到这时所有的“飞鞋”其实都没有使人飞起来,只不过是形容中所说的健步如飞而已。

能不能发明一种鞋,让人穿了就会“飞”呢?科学家、发明家们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他们在继续不断地努力,甚至还在美国召开了一个研究飞鞋的国际科学讨论会。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们各抒已见,大家力图发明使人真正飞起来的鞋。

前苏联一位名叫乌斯丘戈夫的发明家,在会上提出一项设想。他建议在鞋子里装上一个动力装置,这个动力装置能像喷气式飞机那样,喷出强大气流。这样,当人们穿上这种鞋子的时候,只要启动动力装置,不就飞起来了吗?

一开始,乌斯丘戈夫的设想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有人说:“如果在鞋子上装上发动机,岂不是天大的笑话,那不如干脆乘直升飞机算了。”也有人说:“在鞋里装发动机,这鞋人还能穿吗?”“喷气式发动机装在鞋子里,喷出来的火焰还不把人给吓死了?”……

然而,乌斯丘戈夫并不理会他人的讽刺打击。大会结束后,他便一头钻进了实验室,脚踏实地地开始研究他的“离奇发明”了。

经过5年多的努力,一种能使人飞起来的鞋真的问世了。乌斯丘戈夫发明的飞鞋让人飞起来的奥秘就在人的腰部,原来,他在人的腰部拴上一个能产生压缩空气机动装置——气泵。从气泵到鞋底有一根坚固的塑料管连通,人踩下去时,安在鞋底的开关就会自动打开气泵,让强有力的压缩空气冲向地面,依靠压缩空气在地面的冲力使人腾空而起,这样人就能身轻如燕,真正飞步前进了。

乌斯丘戈夫的新发明,开辟了“飞鞋”史上的新纪元。但是,它能飞的时间极其短促,而且装置容易出故障。

时隔3年以后,也就是在1983年,前苏联另外两位发明家沃洛金和利亚贝赫发明了一种能让人持久飞行的鞋子。

沃洛金和利亚贝赫都是前苏联乌菲姆航空学院的工程师,他们是研究喷气式发动机的。因而他们设想:发明一种微型喷气式发动机,把它装在人的鞋底下,不就能实现人的持久飞行了吗?

真是“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真的发明了一种微型喷气发动机,并把它装在了鞋底上,他们还在学院广场上作了一场精彩的表演。

1983年夏季的一天,乌菲姆航空学院的大操场上,人声鼎沸,万头攒动,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沃洛金的飞鞋表演。

下午3时整,表演开始了。只见沃洛金不慌不忙地来到台上,在众目睽睽之下取出“飞鞋”穿上后开关一按,顿时一团火光从他脚下喷出。随着火光,沃洛金腾空而起,他轻而易举地从高高的表演台上跨下来,越过了几个1米多高的架子,飞过两条小河。几个骑自行车的被他远远地抛到了后面,他还追上了一辆公共汽车。

飞行了半小时,沃洛金又回到了大操场的出发地。人们纷纷涌上台去,拥抱他,狂热地吻他,几个年轻人还把他抛到空中,庆贺他的成功。

沃洛金的飞鞋是很巧妙的,能使人真正地飞起来。据测定,沃洛金穿飞鞋行走的速度是每小时35千米,比步行快4倍,可以与公共汽车一比高低了。

但是,沃洛金的飞鞋还不能广泛应用,原因首先是成本太高,而且也不太安全。

虽然沃洛金的飞鞋暂时还没有真正成为实用的代步工具,尽管从达维杜造出第一双“飞鞋”到现在已经100年过去了,但科学家们正在以百折不挠的精神继续研制飞鞋。我们相信,总有一天科学家的实验会取得真正的成功,人类会穿上现代“甲马”前进的!

鞋的发展

有一句老话,说:“如果这鞋合脚,就穿。”但是,早期的人们之所以穿某一种鞋,原因有很多。不过总不是因为某种鞋合你的脚。

古埃及人大多数是穿浅口鞋走路的,但穿何种鞋得取决于他的地位:贵族穿尖头浅口鞋,一般的平民百姓爱穿芦苇编织的浅口鞋,而奴隶们穿的鞋是用最便宜的棕榈叶制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浅口鞋越来越花哨了。希腊有钱的女子每人至少有20双鞋,供在不同场合穿着。出门时,贵夫人得带着她的全部鞋子,以备好应付各种场合穿的鞋。所以,常常会见到一个可怜的奴隶拎着鞋跟着贵妇人后面跑东跑西。

人们穿什么鞋,在过去与天气关系很大,现在也是如此。在北欧,中世纪人们不穿浅口鞋,而穿一种很简陋的“满帮”鞋。这种鞋是一张兽皮,裹住脚,再用皮革制的扣子拴牢。

大家知道,在荷兰几百年来,人们一直穿木头鞋。回想到12世纪,大多数欧洲的贫民都穿用一块木头制成的木底鞋,叫做木屐。在英国和日本,有一种鞋帮是织物而鞋底是木块的木底鞋曾经风靡一时。后来,法国掀起了崇尚穿尖头鞋风。这可能是由于有一位伯爵双脚畸形,他想靠尖头鞋来掩饰,于是穿尖头成风了。

那时鞋头愈尖愈时髦。不久鞋头做得长长的,鞋头必须垫些东西,这样脚尖不会挤疼,脚踝处也不会卡得太紧。这种攀比谁的鞋头尖,实在是无聊而荒唐,结果法律规定鞋尖部分不得超出2英寸。

在那时,另一种款式的鞋在全球风行起来了,那便是高跟皮鞋。16世纪有钱的法国女贵族穿了鞋跟很高的皮鞋,简直是在用脚尖站地。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城,妇女们穿着木屐式坡形高跟鞋,鞋跟有高跷那么高。妇女们穿着这样的高跟鞋,如果没有仆人的搀扶,是没法从车船上下来的。

当时有些款式的鞋之所以流行一时,是因为人们想模仿王族人员的风采。英王亨利八世掀起过穿阔头鞋的时尚,不过亨利八世本人穿这种鞋决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因为他的两只脚因痛风而肿胀,他想借阔头鞋掩饰他那双难看的脚。法王路易十四穿高跟鞋,也是出于这种面子的需要,因为穿高跟鞋可以使自己矮的身体显得高一点。

到了19世纪,出现了鞋楦。这是了不起的发明。鞋楦是像脚形的木模,工匠可按鞋楦制作皮革鞋帮再制成皮鞋。有了鞋楦,人们才能制作左鞋和右鞋。鞋楦未发明前,鞋的大小一样,穿在两只脚上都不舒适!

制鞋方面当时又有了其他革新,这包括发明了皮鞋机,用它来缝制鞋帮,这样制鞋帮就不再用手工劳动了。

今天,确实有上千种鞋类,供人选购。其中有的款式有150种尺码。根据已掌握的资料,美国妇女平均每人一年要买5双皮鞋,而男子仅仅买2双。

不过男式皮鞋不仅较耐穿,而且式样不会很快被淘汰。

如今出现了各种价格档次的皮鞋。你可以花几元钱买到一双廉价的低帮浅口皮鞋,你也可以一掷7000美元去买一双貂皮里子的高尔夫球鞋,这种鞋有18克拉重的金饰,还镶着红宝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