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印度以重工业和基础工业为主的工业化政策带来产业结构与区域布局方面的不协调。例如1970~1971年度工业发达的旁遮普邦人均收入为1084卢比,而同年工业不发达的比哈尔邦人均收入为406卢比,两者相比为27∶1。除重工轻农的政策外,印度在农业内部还实行重视粮食作物种植,忽视经济作物及林牧业发展的政策,使北部以及东北部喜马拉雅山区的林业未能充分发展,拉贾斯坦塔尔沙漠周围草原地区以及中部干旱牧业区、东北阿萨姆平原的畜牧业发展缓慢。实施绿色革命的地区,特别是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生产水平高,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较高;而南部和东部地区,如比哈尔邦、奥里萨邦、中央邦等则生产水平和粮食产量较低。边际农、小农、大农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且随经济发展程度日益加深。
二、印度农村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内容
1.实施农村综合发展计划、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印度政府力图通过发展农村小工业和执行农村综合发展计划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减少贫困人口。1980年7月,重新执政的国大党英·甘地政府宣布了一项工业政策,强调在原有工业政策的基础上,通过优先发展落后地区工业来改变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通过向以农业为基础的工业提供优惠,加强农业基础,建立经济部门之间的最佳联系;通过对城乡小型企业公平分配投资促进经济联合等。
同时,为了解决广大农民贫困问题,人民党的“六五”计划(1978~1983年)提出了一项农村综合发展计划。该计划从1978~1979年度开始,在2350个发展区实行,后来发展到全国所有各区。该计划采取只对家庭,不对个人的原则,扶助农村最贫穷阶层,即无地雇农、小农和边际农、乡村工匠、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等。计划主要是政府帮助贫困家庭购置一些生产性资产,如奶牛、耕牛、小型灌溉设备、奶制品加工设备等,并对参加者进行短期技术培训,通过实行一揽子技术、服务和财产转让计划,使他们生活达到贫困线以上。
2.加强农村设施建设。印度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把乡村道路、田间水道的维修、排水系统的疏通修复、土地的重新整治、通讯设施的兴建、信贷机构的设置以及市场储存设施的建设等统筹考虑,投资建设,有利于形成完整的农村和农业发展体系。
政府对干旱农业区的灌溉、管井、水利工程等作了重点发展安排。“六五”计划以来,印度政府扩大对灌溉事业的投资,从“五五”计划投资的4287亿卢比,增加到“六五”计划的9123亿卢比、“七五”计划的1408亿卢比,“八五”计划投资又增加到2097亿卢比,占“八五”计划农业总投资的466%。
3.加强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印度政府制定了中央援助发展山区、部落地区和干旱地区的专门计划。此外还面向落后地区制定了旨在改善诸如小农和农业劳工等集团生活条件的农村发展计划。
(1)1996年印度政府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首先放在东北地区的公路、铁路、机场、能源和电讯设施建设上。此外,为促进东北地区与邻国的经贸往来和交流,积极与孟加拉国磋商,请求给予东北部各邦跨境铁路、公路运输的权利。
(2)政府加强落后地区的资金投入。除注重政府对东北地区各邦增加预算资金投入外,还促进各种机构对东北地区发展的资金支持。1996年印度政府出台了一项“看东北”的政策。要求所有中央政府部委将年度预算资金的10%定向投入东北部地区。同时政府又专门成立了一个“中央结余资金管理委员会”,负责统一收集和使用各部委剩余的东北部开发资金。1998~1999财政年度,该委员会将约2744万美元的剩余资金用于由该委员会研究制定的东北地区开发项目上。
4.发展农业生产和扩大农民就业。印度在继续实施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绿色革命”和70年代发动的“白色革命”基础上,80年代印度开展了以扩大渔业资源为目的的“蓝色革命”,促进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的发展。“白色革命”是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帮助下实施的“使牛奶成河”的计划。它通过良种杂交,极大地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并为印度在乳制品和兽医科学方面建立了较强的教育、研究、推广和训练基础。“蓝色革命”主要是发展增产淡水鱼、虾的技术和养殖珍珠的技术,它促进了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研究。
在扩大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多年来印度政府采取了许多计划和措施增强农民就业能力。例如建立小农发展机构,旨在向小农提供贷款,以使他们能够采用最新技术开展农业和多种经营活动;又如实施综合旱地农业发展计划、农业服务中心计划、地区发展计划等。地区发展计划涉及大型灌溉工程和建设公路和综合市场等基础设施。这些计划对于改善农民就业状况起到了很大作用。2000年印度国家农业政策中明确指出要创造农村地区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不鼓励农民向城市转移。在“九五”计划中政府明确指出农业发展战略注重实现增加就业。“十五”计划(2002~2007年)中政府还提出要提供5000万个就业机会,到2007年将贫困线以下人口比例降低5%的目标。
5.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印度政府高度重视改善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条件和生活环境。在发展农村教育上,1986年印度颁布了《国家教育政策》,提出在部分区域为开办小学提供优先权;用正规教育基金,按照全国农村就业计划、农村就业保证计划等,在这些区域优先建造校舍;向农村教育落后地区提供适当激励等。1992年印度政府进一步修订了《国家教育政策》。新教育政策明文规定在全国实行统一的教育体制,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把教育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消除教育上的贫富差距。在“九五”计划(1997~2002年)中,政府提出了普及基础教育,消除15~35岁的人口文盲。印度政府还通过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建立师资培训机构、广泛实施非正规教育计划、加速了印度农村教育的发展。
印度政府一直着手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为贫困人口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在2002年的国家卫生政策中,印度政府进一步明确表示要缩小城乡医疗条件差别、改善农村表列种姓、表列部落等弱势群体的医疗卫生条件和公共服务。由于印度农村人口众多,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在农村建立社区卫生中心、初级卫生中心和保健站三级医疗保健网,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按不同比例拨付。
在生活环境改善方面,印度政府努力解决农村及偏远地区的饮水困难。1985年政府拨款200亿卢比用于解决除山区和沙漠等困难地区以外的所有村庄的饮水困难。在“八五”计划(1992~1997年)期间,政府拟定为全国人民提供安全的饮用水,在“九五”计划(1997~2002年)中又提出了2000年前向所有人民提供干净饮水的目标。
此外,政府还在“六五”期间计划向所有无屋地基家庭分配屋地基,向25%(约360万户)够条件的家庭提供建房援助。在“九五”计划中提出要使乡村道路通向每一个村庄,对贫困线以下人口实行基本生活必需品平价供给等。
三、印度农村建设和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
1.制定实施各种政府计划。印度政府在开展农村建设过程中,制定实施了很多扩大农村就业、减少贫困的计划,如早期的以工代赈计划以及后来调整的全国农村就业计划、农村综合发展计划、农村就业开发计划、农村无地劳动者就业保证计划、农村手工业、工业企业计划等。这些计划虽然实施内容和资金来源及规模上有所不同,但目标一致,都是重点扶持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农业工人、无地劳动者、佃农、小农、边际农、表列种姓、表列部落以及经济地位极低的广大妇女。
2.中央和邦政府共同对农村投资。印度中央和邦政府共同出资加强农村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教育、医疗等。根据计划不同,中央和邦政府出资比例不同。如农村就业计划的经费中80%由中央政府负责,余下的20%由邦政府负担;地区发展计划费用由中央和邦政府均摊等。
在邦社会发展方面,中央政府对发展起指导作用,但大量计划和政策都由邦政府处理。根据印度宪法,卫生保健完全是邦政府的事务,教育由中央和邦政府共同负责。减少贫困在宪法里没有明确提及,但大多数农村发展项目都是由邦政府负责。邦政府负担的关于教育、卫生和减少贫困的开支占邦总开支的90%。
3.政府对农业采取支持政策。
(1)最低保护价政策。
在1965年以前,印度农产品价格政策的思路是“以农养工”,为了保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相对稳定,政府低价收购和卖出农产品。该政策使生产者利益受到极大伤害,以至带来了农业生产发展缓慢、政府收购量无法增加而粮食进口剧增的后果。1965年以后,印度的农产品价格政策发生了转折性变化,把重点放在保护生产者利益上,同时兼顾消费者利益。政府通过规定农产品(主要是粮食)的购销价格、政府配售制度、缓冲库存等措施来实现稳定农业收入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2)对农业生产投入的补贴政策。
该补贴主要以肥料、电力和灌溉三大补贴为主。近年来,印度对农业生产投入的补贴逐渐增加,肥料补贴从1993年的456亿卢比上升到2002年的1260亿卢比,几乎增加了两倍。灌溉补贴从1993年的587亿卢比增加到2002年的1331亿卢比。2002年的电力补贴达到934亿卢比,是1993年的4倍。
(3)农业信贷支持政策。
印度政府先后对14个商业银行实行了国有化,后来又建立了地区农业银行和农民的服务合作社机构。经过多年努力,印度形成了以农业信贷合作社系统、商业银行和地区农业银行为主的信贷体系。2000~2001年度,经过以上各金融机构渠道流入的农业信贷总量为5150亿卢比,比上年度增加15%,2001~2002年度这个数字又增加了24%,达到6400亿卢比。
4.改革土地占有结构。2000年印度农业政策明确提出重新分配最高限额剩余土地和废地给无地农民、失业青年,并提供一定启动资金;在租佃改革方面,承认佃农的权力;发展租借市场;更新和完善土地档案;承认妇女拥有土地的权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