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妖孽横行
4634300000030

第30章 命运转折出城

第30章命运转折出城

银色的杆子,蓝色的小野花,一些细微的彩片……这,不是她早晨看中的那支簪子是什么?!

绾流眨眨眼,不可置信地向前两步,指尖的颤抖轻轻拂过簪子,然后一把抓住了它。

她从来没有真正拥有过什么属于自己的东西,而这个簪子,会属于自己吗?然而,兴奋劲还没过,绾流就强迫自己缓过神、冷静下来。簪子,绝对不可能是自己跑来这里的,那么,是谁放的?

突然,绾流想到了什么,惊得一身冷汗。

是谁?是谁那么“在意”自己?监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连自己早晨赶集是偶然看上的簪子都知道得一清二楚,那么,自己又有什么是他们不知道的呢?若是一般对她“有兴趣”的人到罢了,万一是永王的人……不会吧?!

想到这,绾流突然手一抖,掌中紧纂的簪子不留痕迹地悄悄脱落,好在绾流反应快,在空中胡抓了两下就再次攥紧了那簪子。一口气尚未吐顺,另一件足以使她吃惊的东西又接踵撞入她的视线。

那桌子下面,居然黏着一封信!

有没有搞错,这种地方也可以放信吗?

像是做贼似的左顾右盼了两眼,右手稍稍一扯,那信便落入了她的手中,而那信封上“姑娘亲启”四个大字也毫无保留地勾起了她的好奇心。

轻轻揭开尚未封口的信,里面的聂荣不由得令她眉头一皱。

姑娘:

可惜,言某至今不知姑娘芳名,却无妨,相信有缘人终会相见。闻姑娘好此簪,言某送之,望不弃。

言卿敬上

言卿?她认识这个人吗?绾流的脑子转了又转,就在决定不想的前一秒,终于想起这言卿所谓何人——这便是那看似柔弱、轻功绝顶的白衣公子的名字啊!

可是,自己何时与他扯上了这不明不白的关系?他们有过交集吗?

掂量了一下掌中的簪子,绾流不由得幽幽地叹了口气,放下那簪子,转身去睡觉了。罢了、罢了,爱如何便如何吧,只要不是永王的人,她也懒得管了——这,又不是她能左右的。

无意间瞟见窗外如水的月色,一丝疑惑不由得袭上心头。自己“出宫”那么久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永王难道就没有派人搜寻过自己吗?还是……

他放过她了?

自嘲地笑了一下,绾流不再想那些此时对她来说虚无缥缈的东西,解下外衣,钻进了温暖的被窝。

能安安稳稳的睡一觉,真好。

永国,天朝二十九年四月,西北方的小国——阎国派宗教圣贤出使永国,永王闻讯,立即赶派千人大军立即护行,得知此消息的永国百姓,不少人欣喜不已,举家欢庆。

阎国岁只是一方小国,却时代与世无争,发源自本土的宗教——法家教在上云天都这一方(指上云天都的东方,即永国、黑沅国等国的这一方)流传颇广,其信徒不计其数,阎国的刘云寺观也成为了圣地。

一大早,城门口就挤满了出城和进城的人,只待那城门一开,两边的人们就一哄互挤,各朝着自己不同的目的地奔去。

那日,绾流最终还是把那簪子收入锦囊。第二日起床之时,发现大家如同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般,喝茶闲谈,样样不少,神态自若。绾流不了解那些人在想什么、为何能够如此镇定,只好带着疑问吃下早饭,匆匆上路,离开那个仅有一日之缘的千水镇。

至今,距离那日已是五天,这五天倒是很平常,没遇到什么记忆犹新、非比寻常的“怪人”,一路平常的很。好不容易来到了这个城镇,正打算第二日出城的时候,城门口的喧嚷却引起了她的主注意。因为人多,她根本无法靠近城墙上的告示,自然不知上面写了什么。好在靠前边有识字的人在,按照习惯,那人还大声地念了出来。

原来,那是本地的官爷贴的告示,大意内容就是阎国圣贤即将光临本国,为了保护圣贤的安全和让圣贤满意之类的种种,除去那些有的没的的废话,就只剩下一句最关键的话了:通往邻城的官道,那位阎国圣贤要过,为了那位圣贤,此官道要谢民(即不让平民通过)数十天,期间,平民百姓们就只好走另一条偏僻的小道了。

语尚未毕,全场一片哗然,胆大一些人纷纷指责官爷的不是,胆小一些的只好“呸呸”两声,抱怨自己的霉运。

这官道和千百人的生计、活动都有着莫大的关系,突然之间就这么封锁了,教他们如何信服?毕竟这官道看似普通,却对他们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这是唯一通往下一个邻城的路了,若是走小道,万一遇上个盗贼什么的,那是绝对的得不偿失。

听完了那人念的告示,绾流也不由得一皱眉。她不知道那小道可能会有什么盗贼,因此她并非为此而皱眉,而是因为,她觉得走小道会耽误她许多行程及时间。

不过,皱眉又如何?她最终也只能和那些百姓一样,等待着第二日城门大开,然后紧随着去邻城的队伍慢悠悠地走去。

又是漫长的一夜等待。

次日,算准了开城门的时间,在天刚亮的时候,绾流就起了个大早,梳洗一番后便直奔城门口。刚到,就发现原来早到的并不止她一人——一群人,有男人,女人,小孩,不知为何都很自觉地围在了一起,等候着城门打开,顺便到处问有没有要去邻城的人,并请那些人加入他们的队伍。

绾流不知道他们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小道有山贼,只觉得有路人相伴好过一个人就这样陌陌生生地独自走在那小道上,便加入了那群人的行列。

那群人中有一个约三十左右的妇人,她独自带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那小男孩长的十分清秀,若非身着男装,或许真有人会把他当成小女孩吧。不知为何,见到绾流的加入,小男孩居然把一直珍藏在包袱中的冰糖葫芦拿出一串,毫不犹豫地递给了绾流——即使是多年以后,当绾流不经意间问起,当年为何要给自己那一串糖葫芦时,他也仅仅是淡淡一笑,说了一句:“直觉吧”。

是的,直觉吧,直觉把绾流引到了这座城,而非另一座同样可通往下一邻城的城镇;直觉让绾流加入了这一群人的队伍;直觉告诉绾流,不必等那数十日过,今日就出城……

若非直觉,那么一切便是早已注定好了的?

只是,那些已是后话。即使多年后的绾流回忆起当年的这些决定,仍是无法下定义,那些决定,究竟有没有使她后悔。

也就因为这些由“直觉”来决定的决定,在那艳阳高照的早晨,开始了改变绾流命运的计划——被迫,从一介平民女流,到朝临天下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