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生态与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46342400000004

第4章 农业的生态问题(1)

随着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农业集约化发达地区都面临着资源紧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压力,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如何

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并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开展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草原和生态农业建设,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50多年来,全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万平方公里,修梯田、建坝地、治沙造田1067万公顷,人工造林保存面积3425万公顷,飞播造林2533万公顷,封山育林34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392%(按郁闭度大于03计算,如按国际通行的郁闭度大于02计算,相当于1525%)。建成50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和2000多个生态农业示范点,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地保留面积1482万公顷。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作出的各种努力正在并将继续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自然生态环境仍很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遏制住,主要表现在:

1.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近年来,很多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侵蚀强度、危害程度呈加剧的趋势,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

2.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3.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大大降低其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毁林开垦、陡坡种植、围湖造田等加重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4.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以下简称“三化”)面积逐年增加。全国已有“三化”草地面积1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一些地区为了短期利益,不合理开垦草原,加剧土地的荒漠化。

5.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我国已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剧贫困程度。目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90%以上生活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是当地群众贫困的主要根源。二是加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我国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匮乏,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将严重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由于降雨量减少和水土流失等原因,黄河河道淤积越来越严重,加之超量用水,断流时间越来越长,长此下去,黄河有可能成为间歇性河流;由于不合理开发,长江流域植被减少,土壤流失,崩塌、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泥沙量逐年增加,威胁中下游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国每年因干旱、洪涝等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呈大幅度增长之势。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是什么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农业开始进入常规现代化的阶段,显著标志是高产作物品种的大批育成、种植业的化肥施用量迅速增长,并保证了过去30年间相对于人口增长(16%)较高的粮食增长速度(34%)。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生产已经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

在占国土面积2/3以上的山区、农牧、农林等生态脆弱地区,普遍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破坏。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沙化面积年均扩大2460平方公里,治理速度赶不上扩展速度,多数地方仍是沙进人退;全国草原面积约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18%,但由于草地盲目开垦、草原超载滥牧以及其他人为的破坏,全国可利用草原90%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牧区饲草料灌溉面积仅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04%,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天然草原载畜能力下降了约30%,而载畜量却增加了46%;由于生态破坏加剧,包括生物多样性丧失,近几十年来我国农业灾害趋于频繁,20世纪90年代成灾面积已相当于50年代的273%。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也加剧了生态脆弱区的贫困,全国90%以上的贫困人口都生活在这类地区,由于水土流失的加剧以及坡耕地的不断开采,不少地区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中,群众的贫困程度加深,脱贫的难度增强。

在我国广大的农业主产区普遍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合理并导致环境污染,影响到了农业生产力的持续稳定提高。目前,我国化肥、农药施用量已接近或超过某些发达国家的施用水平。如1995年全国每公顷化肥施用量已达375千克,即使按复种指数折算(242千克),也已高出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造成污染而设置的安全上限(225千克)!我国农药施用量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化肥、农药的超量施用必然引致地表及地下水污染的加重,我国地面水体多已受到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染,太湖等地的富营养化中化肥氮即贡献了入湖氮的29%。据日本学者研究,目前太湖的污染防治需投入2000亿元。

水资源贫乏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尤其是降水量南北分布严重不均和年际间变异过大,使约占粮食播种总面积55%的重要农业区,即淮河以北的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水资源只占全国总量的144%。大面积发展灌溉农业特别是使用地下水灌溉的地区,如华北已形成15万~2万平方公里的地下水位漏斗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约15米,导致灌溉成本不断上升;由于黄河上游及中游不断引黄灌溉,加上近几十年干旱频繁,黄河已连续十几次断流,1997年长达226天,创历史记录。据预测,全国将在21世纪整体进入水资源的危机阶段。

我国一些地区如东北黑土区,土壤有机质已由开垦时的8%~10%降至2%~3%,表土层因水蚀、风蚀而逐年变薄,面临土壤基础耗竭的威胁。

机械化养殖场的迅猛发展则使大量的畜禽粪便不加处理进入地上和地下水,造成水体污染及富营养化。全国1988年畜禽粪便排放量为1884亿吨,到2000年已达27亿吨以上,其危害不亚于生活垃圾。

乡镇企业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已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1%提高到1997年的45%。“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1000万公顷,比1983年增加了25倍,约有15%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因污染减产粮食100亿公斤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达125亿元,给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农业的高速增长是靠拼资源和牺牲环境利益来换取的,我国农业的高速发展事实上付出了高昂的生态、环境及资源代价。

21世纪中我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在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首先面临着来自资源及能源短缺方面的制约。我国的主要农业资源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土地、水、化石能源的缺乏使得中国不可能得到发达国家完成常规农业现代化中具有的廉价石油条件,也承受不起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模式造成的后果。以化肥为例,化工部规划化肥生产能力要达到15亿吨,即要求年增率为41%方能满足粮食总产达5亿吨之需。而由于资金、原料及能源不足,这项规划的目标迟迟不能实现。

与此同时靠现有技术继续提高粮食单产及生产率已面临严重挑战。首先,近10年来世界粮食生产出现了衰退或停滞的趋势,中国的粮食生产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也表现出徘徊的局面。其次,近几十年来农业灾害趋于频繁,如水灾受害面积就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前5年成灾率达到5151%,远高于70年代的314%。这些预示着中国农业的资源基础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利用已受到损害,并影响到农产品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中国农业的小规模经营以及近年来农业的低比较效益已迫使农业开始进入需要保护的阶段,但受多种因素的牵制,中央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费用不但无大的增长,还有所下降;而且国家企图通过提高粮价维持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潜力已尽,因为目前主要农产品,包括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的价格已接近甚至超过国际市场价格。这种情况大大降低了我国粮棉的国际竞争力,它不仅影响到出口,还会因“入关”形成重大冲击。

另外,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力严重过剩已成为农业发展难以克服的障碍因子。据统计,种植业劳力一年在农田的有效劳动时间不足20日,由此制约了农民农业收入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另据预测,我国农村的过剩劳力将达到3亿,若按常规模式安置全部3亿劳力,将需要3万亿资金和400万公顷土地,这是我国财力和土地资源绝难以支撑的。

所有这些表明,未来,我国农业发展将面临来自资源基础、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同时挑战,国家必须对现有的发展模式进行深刻的科学判断和分析,并提出调整战略,以指导未来我国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农业生产活动对农村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

农村生态环境与城市生态环境有很大不同,这里人口较为稀疏,就组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大生物部分来说,生产者是足够充分的,多余的生产量也有足够的分解者进行分解,除了太阳能外,它不需要得到外界系统的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即可维护自身的平衡与运作,因此,在农村生态系统中不会产生像城市生态系统中那样的交通紊乱、废物堆积、污染严重,需要从外界大量引入能量、物质流等问题。

但农村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也不同,当自然环境开垦为农田后,生态系统就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来多种动植物并存的稳定生态群落变成了单一物种的人工生态群带;原来生态系统中正常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原先的生产物质通过微生物的分解把营养物质还给了土壤,而现在的农业生态系统则是大部分随着作物收获被带到土壤之外,被城市、农村的居民所消费,土壤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被带走,而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补充,于是使土壤质量趋于恶化;原先的土壤常年有稳定的生物群落所保护,因而水土流失强度很小,土壤温度大,而现在的农田生态系统则因物种单一,覆盖面小,加上疏松土壤等人工过程,使得水土流失强度很大,并易于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因此,人类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满足人类对各种农作物需求的同时,也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许多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也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急需得到人类的重视和关注。

我国自然环境的现状如何

我国土地总量虽然较大,土地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只有08公顷,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山地、高原、丘陵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27%,所构成的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在重力梯度、水力梯度的外力作用下易造成水土流失,再加上地质新构造运动较活跃,山崩、滑坡、泥石流危害严重,同时,还有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演变迅速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如沙漠、戈壁、冰川、永久冻土及石山、裸地等面积就占国土面积的28%,此外还有沼泽、滩涂、荒漠、荒山等利用难度大的土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我国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季,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我国降水量地区和年内、年际变化大,导致全国范围内旱涝灾害频繁,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我国暴雨强度大、分布广,是易造成洪涝、水土流失乃至泥石流、山崩、塌方、滑坡的重要原因。在我国独特的地质地貌基底上,一旦植被破坏,水热优势则立即会转化为强烈的破坏力量。

我国水土流失情况怎样

据国务院公布的遥感调查结果,1989年底我国轻度以上的土壤侵蚀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8%,其中水蚀面积179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88平方公里,全国平均每年因人为活动新增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土壤总量达50亿吨,占世界年流失量的192%,其中有33亿吨是耕地土壤。随着地表沃土的流失,带走了大量的有机质和碳、磷、钾养分,土层越来越薄,直接导致土壤肥力降低,耕地面积减少。建国以来,因水土流失而毁掉的耕地已达270多万公顷。经过建国50年来的治理,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好转,但总体上我国水土流失仍然严重的形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20世纪80年代末到1997年底,我国七大江河治理水土流失仍然严重的形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20世纪80年代末到1997年底,我国七大江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共1249万平方公里,只占七大江河水土流失面积的776%。长江流域现有水土流失面积高达5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流域面积的315%,年土壤侵蚀总量达24亿吨,其中上游水土流失面积352万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量达156亿吨。黄河流域年土壤侵蚀总量达24亿吨,其中上游水土流失面积达454万平方公里,占该区土地总面积的709%,约占全流域面积的60%,土壤侵蚀模数平均每平方公里达400吨,每年流入黄河的16亿吨泥沙有80%都来自该区。海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08万平方公里,约为全流域面积的1/3,淮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约564万平方公里,为全流域总面积的1/5,珠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约为548万平方公里,为全流域的1/8,太湖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约为026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