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农业上采用工厂化生产。采用工厂化生产意在通过工业的连续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农业生产过程是一种生物学过程,采用工业连续生产工艺要符合不同的生产过程的生物学规律。举例来说,牛羊等草食动物是反刍动物,人类需通过在草地放牧、或在牧草缺乏时,或在某一生长阶段补充干草、精料等饲料来生产动物蛋白食品,而不可以采用违反反刍动物生长规律的方法,即用反刍动物蛋白(肉骨粉等)作为饲料再提供给反刍动物来生产动物蛋白。采用这方法虽然效益提高了,但是,食物生产的安全性受到了破坏。例如疯牛病是一种病毒,是牛吃了被绵羊痒病病原因子污染的牛羊等反刍动物蛋白做的肉骨粉所致。虽然第一批反刍动物肉骨粉怎样被感染疯牛病病原因子还不得而知,但越来越多的专家趋于这样的看法,即这种蛋白毒是因为同类吃同类产生的变异而产生的,并逐步积累使其扩大。欧洲的农民在实行肉类工厂化生产时,用牛羊肉骨粉来代替植物蛋白作饲料,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使疯牛病病毒潜伏越来越多,才酿成了今天的疯牛病灾难。
2.食品供给的链条越来越长、环节越来越多。一种食品从农场到餐桌,要经过生产、加工、流通等诸多环节,食品的供给体系趋于复杂化和国际化。在如此长的产业链条中,每一个环节都有食品被污染的可能性。1999年,比利时的二恶英事件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经调查,比利时的这次二恶英事件,是由生产动物饲料原料的厂家向生产动物饲料的工厂提供含二恶英的原料造成的。这家工厂叫福格拉公司,该公司的某些员工在原本是装废植物油的一些油罐里注入了大量的废机油,在动物油和废植物油混合加热时产生了二恶英。该公司将含有二恶英的原料提供给油脂加工厂比利时维克斯特公司。该公司在油脂加工后,将8万多公斤混有二恶英的动物油脂卖给了10家比利时饲料公司、1家法国公司和1家荷兰公司。这些公司把添加了维克斯特公司油脂的饲料卖给了比利时500家鸡场、500家猪场、70家牛场,从而引起了这次污染事件。
3.转基因食物出现。2000年,世界在转基因研究上取得了较大进展。转基因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动植物的产量,而且可以改变其品质,提高产品质量。但是,2000年,反转基因作物势力也有所发展,一些国家的有关人士认为转基因作物制造了“基因污染”。现在,赞成者无法证明生物技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反对者也难以证明农业生物技术不安全。
因此,生态环境保护呼唤生态农业和生态食品的出现。进入20世纪70年代,全球用于对付害虫的农药达12000多种。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每年生产的农药品种约200多种,加工制剂500多种,原药生产40万吨,位居世界第2位,每年使用农药达3亿公顷次。农药的大量使用破坏了自然界原来的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威胁。尤其是那些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使粮食、蔬菜、水果和其他农副产品中有毒的成分增多,影响食品安全,并危害人体健康。加上农业生产大量施用化肥,引起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和地下水污染,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摧残。
生态农业建设的内涵是什么
生态农业建设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第一,生态农业是协调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关系,解决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发展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的指导原则;第二,生态农业是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做整体和长远考虑的一项系统工程;第三,生态农业是一套按照生态农业工程原理组装起来的,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实用技术体系。
我国政府是怎样关注生态农业建设的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生态农业建设,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方针、政策。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出现恶化趋势,农业部提出了建设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并组织和开展了一系列的试点示范。1993年,在总结全国生态农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农业部、国家计委、科技部、财政部、林业部、水利部和国家环保总局等7个部委,联合在全国组织开展了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针对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加剧问题,力争通过改造坡耕地,推广垄沟栽培等技术,把坡耕地逐步建成高产稳产农田。同时,大力推广“粮农-林果-草牧”型生态农业模式,发展了一大批农牧型、农果型生态户;推广农膜回收和生物防治、合理利用农药化肥等技术。通过实施“沃土计划”,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秸秆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对于25度以上的陡坡地实行有计划的退耕还林还草,推广草灌乔结合,提高植被覆盖率。1997年,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并实施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之一。1998年,农业部在三峡库区启动了“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把生态农业建设与三峡移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生态农业成为三峡库区移民搬得出、稳得住和能致富的有效途径。
经过10多年的努力,全国已基本形成了国家、省、试点县三级生态农业管理和推广体系,初步建立起生态农业的理论体系,颁布了全国生态农业建设技术规范,生态农业建设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随着生态农业建设的深入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范围日益扩大,全国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县、乡、村已达到2000多个,遍布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生态农业建设面积1亿多亩,占全国耕地面积7%左右。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受到国内外的高度评价,已有7个生态农业示范点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据对35个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的不完全统计,通过近五年建设,粮食总产年均增长842%,总产值年均增长79%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4%。同时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普遍提高,草坡得到保护,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与1990年相比,示范县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49%,土壤沙化面积减少了21%,提高了农业抗灾能力和持续发展的后劲,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今后,我国的农业要实现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须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农业是由资源浪费的粗放经营向资源节约的集约经营的成功模式,是由破坏生态环境的掠夺式经营走向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将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紧紧围绕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重点地区治理开发为突破口,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兼顾原则。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是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功能的体现,三者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生态农业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就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经济效益是进行生态农业建设的前提,没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就失去了经济目的和动力。而生态效益可以保证明天取得更大、更好、更持久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则不但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保障。
2.全面规划、整体协调原则。生态农业系统整体中包含着各个部分(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内又包含着许多部分和环节,所有这些部分,不是单独、个别地存在和起作用,而是组装、构筑或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发挥着更大的整体增益效应。生态农业系统的整体协调和整合主要是指:农业部门,即农、林、牧、渔和加工之间的协调和整合;发展生产和开发利用资源以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还有城市和乡村一体化,工业和农业一体化的更多宏观的整体协调和整合。
3.物质循环、多级利用原则。所有农业的有机物质包括“废物”(指死体、残体及排泄物)都实行多次利用、多级利用、循环利用和深度加工等。通过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包括食用菌生产)配套,实现植物性生产、动物性生产与腐屑食物链的结合,提高生物利用率。
4.因地制宜原则(空间分异原则)。生态农业建设十分强调具体的生态环境经济条件,所以搞生态农业建设必须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等,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粮则粮。从而因地制宜地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5.合理利用、增殖资源原则。对无需更新的“恒定”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空气、降雨、地热等资源采取充分利用的原则。因为这些资源不加以利用就会自然消失,系统资源白白浪费。对可再生资源如森林、牧草、野生动物等资源实行永续利用原则。这些资源有其自然生长和再生增殖的过程,实行永续利用就是合理开发与它本身自然增长和自身繁殖力同步协调、不能超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然资源的再生增殖。对不可再生资源如煤、天然气、石油、金属矿物等资源实行节约利用原则。因为这类资源经过开发利用不能再生,其数量随利用资源数而递减。
6.发展经济和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原则。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注意与保持水土防止流失、保护资源禁止过度开采利用、改善生态环境等各方面有机联系起来。一定要避免那种牺牲生态环境利益,只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
7.系统有序原则。按照系统工程原则和方法以及非平衡系统从无序到有序发展的原理,农业系统本身有着内在的相互联系。因此可以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合理的计划和规划,并按规划来实施。
8.利用生物种间互补原理的原则。自然界的生物种与种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相互关系,有竞争、捕食、寄生、抗生等负相互作用和共栖、原始合作和互利互生等正相互作用,所以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可以利用生物种之间的各种关系,将不同生活型的物种通过间作、混种与混养建成人工复合群体,利用它们之间的互利合作关系,收到增产、增益效果。在生态农业建设中有效合理地利用物种间互补原理可以起到以下作用:可增强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使产量稳定;改善农作物生长条件;提高土壤肥力,复合群体比单一群体有机残落物多,可增加土壤有机物质;减轻病虫害的危害,由于复合群体的覆盖度大,可抑制杂草生长,利用鱼捕食水稻田中害虫和杂草,化害为利。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用大约50年左右的时间,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依靠科学技术,加强对现有天然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强综合治理力度,完成一批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工程,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力争到21世纪中叶,使全国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适宜绿化的土地植树种草,“三化”草地基本得到恢复,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预防监测和保护体系,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中华大地山川秀美。
1.近期目标。从现在起到2010年,坚决控制住人为因素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努力遏制荒漠化的发展,使生态环境特别脆弱的黄河、长江上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地区以及严重荒漠化地区的治理初见成效。主要奋斗目标是:到201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万平方公里,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2200万公顷;新增森林面积39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9%以上(按郁闭度大于02计算,下同);改造坡耕地670万公顷,退耕还林500万公顷,建设高标准、林网化农田1300万公顷;新建人工草地、改良草地5000万公顷,治理“三化”草地3300万公顷;建设一批节水农业、旱作农业和生态农业工程;改善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达到8%。在生态环境重点区域建立预防监测和保护体系。
前期要力求起好步,开好局。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土地治理步伐,有效遏制黄河上中游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有计划地停止天然林的采伐和湿地开发,坚决禁止毁林毁草开垦和围湖造地,对过度开垦、围垦的土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还林还草还湖,逐步将25度以上的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25度以下的坡地实现梯田化。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稳定解决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减轻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压力。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万平方公里,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960万公顷;新增森林面积25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76%以上,新增自然保护区面积800万公顷;改造坡耕地300万公顷,退耕还林300万公顷,建设高标准、林网化农田面积600万公顷;新建人工草地、改良草地2000万公顷,治理“三化”草地1500万公顷。在重点区域建设一批水土保持、节水灌溉、旱作农业和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建立全国生态环境预防监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