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培养你的智商(名师解惑丛书)
46326500000009

第9章 智力的培养(3)

许多的杰出人物都有着超过常人许多的创造能力,我们周围也有许多爱动脑筋的小发明家,比如有的同学看到自家窗台上有许多老鼠,偷吃东西、扰乱家里人休息,就想着发明一种抓住老鼠的夹子,并且开始动脑筋去发明。还有的同学觉得由于地板上铺了地板砖和地毯,客人来了总先得换上脱鞋,十分麻烦,于是开动脑筋发明了一种有搭袢的活动鞋,两个活动的搭袢用尼龙拉锁连接,大小可以任意调节,可以套在任何大小的鞋上,客人进屋就不用脱鞋了。实际上我们青少年最富于想象,最具创造力了,许多科学家早在青少年时期同样表现了非凡的创造能力。爱迪生是美国伟大的发明家,他从小就有了自己的实验室,做各种各样的化学、物理实验,并且还搞小发明。著名哲学家萨特从小十分喜欢看书,特别是一些成人喜欢看的书,比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萨特在六、七岁就开始模仿别人的作品进行创作,写各种小故事、小小说,被家里人喻为神童。

那么创造是什么呢?心理学上讲创造是以智力为核心,以事业心为灵魂的,实践性强,社会性广,综合性大,具有开创性的特征。创造就是一个人将一种或多种智力运用到内在与外在的材料上,以产生某种独特而为社会有价值的产品或其它。创造有这样的特点,第一,创造与智力有关;第二,创造是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为动机的,从人类幻想象鸟一样飞上天,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实现了人类美好的愿望;电报电话的发明,使“顺风耳”这个神话变成了现实;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正是由于当时需要一种简便的方法去印刷才吸引人们去创造一种新技术;机器人的发明是由于人们在于一些高难度体力劳动时困难很多,因而想找到一种东西代替人类去干。第三:创造是人的脑力和体力紧密结合的活动。创造需要大量的脑力劳动,绞尽脑汁、全力以赴的去想、去动手干;陈景润同志攀登哥德巴赫猜想用了几麻袋稿纸;爱迪生发明电灯泡时,用了一千多种试验材料;曹雪芹写成《红楼梦》经过十几次删改,才产生了这部不朽名著,所以创造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劳动,需要全身心的投入。知道了创造,就会联想到创造力,创造力是人们所具有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种人需要掌握多方面领域的知识和各种经验,这是创造力的基础,这个基础越宽,越坚实,创造力的发展和实现就可能性越大。一个文盲自然不会设计出一枚火箭;一个不懂顾客心理的人,就不能想到让自己的产品加入保险,消除顾客食用的后顾之忧。另外创造力要有创新精神,要避开陈旧老套的束缚而新颖独特。鲁迅先生就赞美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英雄,是因为此英雄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布鲁诺敢于同教会作斗争而宣扬哥白尼的日心说,而哥白尼则能把自己的日心说公布于众而冲破教会神学,否定了统治西方一千多年的地心说。人云亦云,亦步赤趋,是没有创新的表现。创造力必须有社会价值,这是它的又一个特点,可想而知,一件没有社会价值反而会给社会带有负效应的新产品,是否会为人们接受?这种创造是一种无效劳动,为社会所排斥。而创造力的社会价值在于能为国家、全人类的幸福服务,解决人们和社会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黄色书刊为人们所唾弃,假冒伪劣商品为人所鄙视。

创造力与智力密不可分,但能不能说它们是等同的呢?通常智力是通过智商表示的,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测试智商的公式:

IQ=MA(心理年龄)×100%。

CA(实际年龄)

以一个五周岁的孩子为例,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智力因素方面等部分或全部地达到或超过六周岁的小孩的水平,那么,这个孩子的智商就比同龄孩子智商高。一般来说,智商超过100的就表明智力水平较高,低于100,就表明智力水平较低,而高智商一般在130以上。

智商和创造力不一定成正比,在我们周围一些人智力非凡,但是却终生禄禄无为,不思进取,而另一些人,尽管小时迟钝,但到成年却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华罗庚小时候被人称为“罗呆子”;拜伦小时候读书时是全班成绩最差的一个;爱迪生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被认为是愚钝无法上学而被遣送回去。这些都是一些智商和创造力关系的例子。美籍华裔心理学家刘安彦说道:“有些人智力高,而且又富有创造力,但并不是所有智力高的人都富有创造力。有许多智力属于中等者也都能提供创造性的活动,智力高低与否和一个人创造力并没有绝对关系,虽然基本的资质似乎是必要的,但除此之外,则需考虑到其他因素。”

因此,现阶段的教育,如果只是以学校成绩的好坏优劣与否,而沾沾自喜或郁郁寡欢,岂不是非常不明智?更何况,以学习成绩来判断一个人七、八十年的生涯,这种评量方法,事实上很不合理。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关键的因素实际上是勤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甜”,鲁迅先生也说:“实际上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高尔基说:“天才就是劳动,人们的天赋是火花。它既可能熄灭,也可能燃烧起来,而使它成为熊熊烈火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劳动,再劳动。”创造才能实际上是在一定生理素质基础上,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不断的勤奋学习和大胆实践,才逐渐形成的,在创造能力发展的过程中,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基础,我们要刻苦掌握前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识越丰富,创造力的发展和实现的可能性越大。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所以勤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走向创造能力的第一步。

一个只是有知识的大脑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创造思维的培养,创造思维与一般思维的区别在于它解决的是前人或个人尚未解决的问题,创新是它的特殊本质。创造思维具有高度集中的稳定指向,这个指向的终端是需要解决问题本身。还具有散射性,指一旦创造的定向确定下来,创造思维便开始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包括进行正向思维、逆向思维、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等。就象爆炸的炸弹,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轨道,散身开去。

社会历史责任感是创造思维能力开发的动力,造福人类是任何发明创造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我国著名生物学家彭加木,为了振兴中华,开发边疆,他不畏艰险,几次深入到风沙无情,环境险恶的新疆罗布泊地区进行考察,在他第四次进入罗布泊进行综合考察时,不幸遇难,连尸首也没找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方定,六十年代初,在简陋的工棚里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高水平地完成了原子弹点火用中子源的研制。1964年由于核武器研制工作需要,毅然告别产假中的妻子、刚出世的女儿和不满两岁的儿子,奔赴青海高原,参加并组织了多次核试验参数的测试。十年动乱,虽身不由己,遭到迫害,但对原子能事业矢志不移,1983年平反之后,又重新投入到工作,曾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以主要参加者名义获国家发明奖三等奖一项,四等奖一项。

积极向上的,正义的动机,明确的社会责任感,才可能具备健康的心理,乐观的胸怀,去克服创造活动中的各种困难,取得创造成功。

最后要说明的是创造活动和社会实践是分不开的,实践是验证创造力开发程度的具体过程,通过反复不断的实践将自己的想法用于动手活动。这样,脱离空想的虚无而把理论用于实践。因为任何一个人的创造力都是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培养出来的。

思维和思维力

说到思维,自然会让人直接联系到灵感这个词语。灵感这个词总是和天赋、素质、想象、思维联系在一起。它是指在创造活动中,新形象突然产生,某个问题迎刃而解的一种心理现象。在创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顿悟作用。爱迪生所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柴柯夫斯基说:“灵感是这样一位客人,他不喜欢拜访懒惰者。”虽然,灵感具有突发性,看似突然的自天而降,实则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知识之上的,并不是所谓的灵感从上帝那里来,是上帝的圣爱。不是心血来潮或灵机一动的产物,是长期艰苦劳动的产物。

曹植是怎样说灵感的呢?《洛神赋》中提到:“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灵就是神。“灵之分如云”。在国外灵感叫inspivation,即“神泉”。诗人是由词神谬斯的感召,才激起了创作的狂热,唤起了诗的节奏,从而创作出各种优美的诗篇。所以柏拉图认为“诗本质上不是人,而是神,不是人的制作,而是神的诏语。”将帅人才,往往是星宿下凡,诸葛亮是天上的北斗星,李白则是由于去庚星入母怀而所致;江淹是由于梦见郭璞送他一支五彩笔,才使他文思大进。古人把灵感寄于神灵的帮助,而今人却认为灵感是人脑所特有的机能。人在灵感状态时,意识处于十分清醒的状态,创造想象极为活跃。思维极为灵敏,工作效率也极高,由于灵感解决了急待探索的问题,给创造者带来了极大的喜悦。所以,灵感总是伴随着巨大的情绪兴奋状态的。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而许许多多科学家成功的发明创造都有灵感和顿悟的帮忙。这里能找到很多实例。

我们都知道阿基米德这位著名的科学家,曾被王冠的真假问题弄得焦头烂额,然而在一次洗澡时水从澡盆中溢出而得到启示,总结出了有名的际基米德浮力定理。

而《少年维特之烦恼》之所以成书是因为歌德是在听说朋友自杀后,“整个大脑皮质部汹涌澎湃好象整个灵感从四面八方一齐射来而变成一个凝聚体”。而最后凝结成维特的故事。在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的发明研究中,顿悟般的灵感从四面八方一齐射来的现象是一种既客观而又真实存在的智力活动。这个状态下人们的智力达到最佳状态,并且超过了平时的能力和极限。

灵感是人的智力发展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假设有99%的勤奋而没有1%的灵感,天才也会埋没而不被发现,人类科学的不断发展,正是这一分灵感的巨大作用。

发明了电话的科学家莫尔斯,1831年在乘坐“萨判”号邮轮从法国的勒伺费尔驶往纽约的途中,遇到一位对电学负有盛名的科学家的演说,当他听到“电流发生在一瞬间”这句话时,受到了启示,立即在笔记本上写到:“如果它能不中断地传送十英里,我就可以让他传遍全球。可以骤然切断电流;使之闪现电火花,电火花是一种信号,没有电火花是另一种信号。没有电火花的时间长度,又是另一种信号。这三种信号可以结合起来,代表各种数学和字母,数字和字母可以按顺序编排。这样,文字就可以经由电线传送出去,而远处的仪器就可以把讯息记录下来。”

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莫尔斯终于在不懈努力下发明了给人类带来便利和幸福的电话,人们远隔千里进行通话的幻想变成了现实,灵感在创造发明中的作用是那么的重要!有时就像劈空而降的感觉。突然出现的形式是灵感的主要特征。

“他的灵感有时是不可捉摸的袭来,有时与地或与人有关,有时只与自己的心情有关。并且往往来时可以预见,去时不用吩咐。”对于灵感,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如此描述。巴尔扎克处于灵感状态时,他的思绪就像一场林区大火,火舌飞快地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上,火焰越烧越旺,愈烧愈烈,笔飞快地急驰,但还是跟不上思想的发展。可以这样说,灵感是走向成功的金钥匙,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无形财富。

灵感只会拜访你一次,是不会第二次重复的,苏轼就说“作诗火急追之捕,情景一失永难摹”。一旦产生了新思想、新火花就要火速进攻,把应该记得记录下来,以免灵感这位仙人飘忽而去。

哈密尔顿在研究四位数的乘法时遇到难题,多日不得其解而紧锁眉头,一天突然在散步时突发奇想,答案找到了,但身边没有纸和笔,就立刻把结果刻在所经过的都柏林运河的桥上,人们为了纪念哈密尔顿在这个桥上所产生的灵感,就把它命名为“四号桥”。爱因斯坦在追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是怎样产生的过程中,自述道:“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对于那个折磨自己的谜,心里充满了毫无解答希望的感觉,没有一线光明。但,突然黑暗里透出了光亮,答案出现了。”灵感的来潮使爱因斯坦极为振奋,他连续工作了五个星期,终于完成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论文,爱因斯坦说:“在这几个星期里,我在自己身上观察到各种精神失常的现象。我好象处在狂态里一样。”

灵感是如何产生的呢?黑格尔在谈到美学问题时指出:“它不是别的,就是安全沉浸在主题里,不到把它表现为充满的艺术形象时决不罢休的那种情况。”灵感是与顽强的意志分不开的,一些大科学家他们都有刻苦钻研的毅力和韧劲,决不在困难面前屈服,而达到了吃饭睡觉都把自己系在问题上的境界,正是在这种持续的状态中,总有突然间的电火花“照亮满是乌云”的大脑,灵感的降临就把问题解决了,所以,顽强的意志对灵感产生起决定性的作用。门捷列夫在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买验,并且对前人发现的60多种元素做了深入研究,他为了制成周期表,一连三天三夜没有睡觉,但还是没有成功。当他因疲劳而熟睡时,他梦见了元素周期表,醒后赶快把它写在纸上,终于给人类科学献上了一个美丽的礼物。

灵感的产生与智力活动有必然的结果,有的人的灵感是长期思索的结果,而有的人是受到客观事物的启发而产生的。我们知道,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大脑的机能。对外界的刺激所引起的神经兴奋,必定会通过一定的神经传导系统——反射弧,在大脑皮层形成暂时的神经联系,而任何一个神经中枢,当它受到有机体非常重要的长时间的刺激时,在大脑皮层里就会形成一个稳固的、集中的兴奋中心。在优势中心的作用下,使其它一切反射活动都从属于这个特定的优势中心。在优势中心的作用下,一般的刺激不但不能引起正常情况下所引起的反应,相反的,它起到加强“优势中心”的作用。在创造发明中,当遇到问题一时无法进行下去的时候,如若灵感来潮,优势中心就会紧急地动员起来,对过去已有的信息进行重新的分析与综合,就这种情况下,使灵感出其不意产生,问题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