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INTERNET与信息(社会科学新知丛书)
46319700000015

第15章 存在的问题(1)

Internet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它本身是中性的,用它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做坏事。几年前,北京大学的一位学生为了挽救生命垂危的学友,在Internet上发了一封求救的电子邮件,得到了全球1000多个医学专家的“网上会诊”,使其转危为安。可是,没过多久,北京大学的另一个学生却在嫉妒心的驱使下,在Internet上假冒自己的同窗,给美国密执安大学发去了一封电子邮件,拒绝了对方的入学邀请,从而使同窗痛失出国深造的机会。由此可见,Internet给我们带来一些正面效应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本部分就介绍Internet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电脑黑客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计算机黑客的报道多了起来。许多Internet的用户还没有意识到,你的计算机联网之后,也许正被黑客窥视着。你的个人资料可能被非法侵入者偷窃或修改;你硬盘里的数据可能被人删除;你的银行存款可能被他人盗用密码而在一瞬间化为乌有……。

1999年2月3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原子能实验室报告,他们的计算机被黑客侵入。随后,几所大学纷纷反映类似的情况。2月26日,情形似乎变得更糟——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重地也被黑客“光顾”,4个海军系统和7个空军系统的电脑网页遭侵入。更令人吃惊的是黑客的侵入在美国国防部已经发现的情况下,连续进行了整整一周的“骚扰”活动。

被侵入的系统资料虽然只是一些人员的名单和工资单,不属于绝密文件,但相关数据的破坏很可能会引起军事指挥的混乱和误导,这使美国国防部深感不安。而且黑客手法狡猾诡诈,在网络系统内安置了一个“暗门”,这意味着他们随时可以在此进出,而不被发现。因为当时正值美国和伊拉克在海湾地区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之际,不少人猜测案子是伊拉克人或者伊拉克的同情者所做的。

黑客在五角大楼的自由进出对美国国防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所以美国国防部极其重视此案,专门成立了特别办案组。经过细致的研究,特别办案组发现黑客的网络服务器所在地分别是美国和以色列。显然,这是有预谋的集体作案。会不会是外国的间谍和本国的恐怖分子联手作案呢?美国人的神经绷得紧紧的。

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特工在索诺码郡的郊区潜行,他们根据全国地毯式的搜寻结果,断定了案犯大致所处的位置。他们根据先进的仪器检测表明,作案用的电脑就在附近的一所房子里。他们慢慢靠近了房子,发动了突然袭击。

特工们惊愕了。他们没有想到案犯居然是个15岁的孩子。也正因为此,他们只没收了这个孩子计算机的硬盘和软盘,并没有逮捕他,而是在周围撒下了监视的大网。令特工吃惊的是,另一个案犯也是位年仅15岁的美国孩子。

事情远没有就此结束,调查显示出还有位在以色列使用服务器的黑客。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警方请来的最有盛名的计算机专家配合调查,结果发现这名黑客技术极其高超,很难搜寻到他的路径。他每次入侵时,事先总是访问很多无关的网址,然后再侵袭目标。一旦得逞,他会消灭自己的路径,而且安插“暗门”,以便下次神不知鬼不觉地入侵。由于他入侵手法几乎天衣无缝,所以警方一时间拿不出什么有效的办法。

后来经过审讯,美国的两个青少年黑客承认以色列黑客是他们的技术顾问,代号“分析家”,指导他们如何进入机密主页。但是,他们也不知道这名神出鬼没的以色列黑客的真实身份,也不知道他的地址,每次指导的时候,“分析家”从不用自己的网络地址和他们联系。黑客真是狡猾,美国警方一筹莫展,3个星期下来一无所获。

谁也没有想到,这名以色列黑客自己主动露面了。美国的一位记者通过中间人,设法和“分析家”联系上,记者提出了几个问题请他回答。奇怪的是,“分析家”没有丝毫担心自己的暴露,他详尽地回答了记者的问题。同时,他挑衅似地把同一内容的回答发给了一家网上杂志,要求杂志转发给联邦调查局。为了证实他就是侵入五角大楼的黑客,“分析家”还附上了自己入侵时进入的一个口令。联邦调查局随即展开调查,但熟悉网络和黑客的专家称,真正的黑客从不会暴露自己,这是他们的传统。

是不是黑客故布疑阵呢?美国的特工管不了这些,因为这是唯一的希望。下面的发现更是给了他们极大的鼓舞:“分析家”在上述的一系列活动中露出了一个细小的马脚,这使特工掌握了“分析家”真正的网络地址。如获至宝的美国特工立即和以色列警方联系,请求协助。

3月19日,4名美国特工带着相关的详细资料飞到以色列,在以色列警方的支援下,逮捕了“分析家”。他们又一次目瞪口呆:这是一名18岁的青少年!经过突审,警方宣布,这名代号“分析家”的青少年没有犯罪的动机,他入侵五角大楼也是出于好奇的探索和冲动。

3月21日,这名代号叫“分析家”的以色列青少年黑客供认,他是在因特网上的“聊天室”里认识的那两位美国青少年,他们3人与其他两名以色列青年共同组成了一个名叫“力量”的组织。在入侵机密网页时,这个组织集体协作:一个人进入系统,一个人写HTML文本语言,两个人负责在网上“冲浪”搜寻网址,另外一个人则负责安全工作,消灭经过的路径。“力量”的主旨是反对种族激进主义者的网页,“分析家”曾经把一个叫做“白人权力”的网页改成了新纳粹分子的活动场所,以示抗议。

“分析家”目前正在美国警方的控制中,如果罪名成立,他有可能面临3年监禁。

这就是1999年2~3月份发生在美国,但是却轰动全球的黑客入侵事件。由此可见,黑客真是无孔不入。那么,什么是黑客呢?

什么是黑客?

黑客(Hacker)原指那些酷爱电脑、热衷于程序设计的人,并没有贬义。直至后来,才逐渐演变成电脑系统的入侵者、破坏者的意思。黑客们通常都是那些具有计算机天才的发烧友,但这些人不同于普通的电脑迷。他们采用各种手段来获得进入计算机系统的口令,闯入网络后为所欲为。他们掌握了高科技,但专门用来窥视别人在网络上的秘密。如政府和军队的核心机密、企业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等全部在他们的窥视之中。黑客中有的截取银行账号,盗取巨额资金,有的盗用电话号码,使电话公司和客户蒙受巨大损失。有时,黑客这种电脑网络的蛀虫搜索到被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信息之后,就向信息管理者通常是大公司或银行发出威胁,扬言如果不定期给他们送钱,公司的电脑资料就会遭到破坏,或被植入电脑病毒,或重要资料被销毁、转移。因此,这些人也被称为“骇客”。黑客们通过远程登录的方式进入电脑网络,隐蔽作案,很难被当场抓获。

更要命的是,黑客们办起了“强盗培训班”。他们不但自己上网搞破坏,而且把黑客入门、黑客工具等放在网上“教育”别人搞破坏。BO(BackOrifice)译成中文是计算机“后门”程序,它是一种黑客程序,1997年由一位自称是SirDystic的人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召开的黑客年会DefconⅥ上发布。该程序在网上一发布立即引起黑客及准黑客的兴趣。据发布者声称,在不到3天的时间里,至少有3.5万个拷贝被下载。BO短小精悍,威力大,欺骗性强,在运行时难以察觉,用户极易上当受骗。因此,它很快引起人们的恐慌。

黑客在国内外频繁作案

在因特网非常发达的美国,黑客入侵事件经常发生。上面介绍的少年黑客入侵五角大楼的事件只是众多黑客入侵事件中的一个。

1990年4月至1991年5月,来自荷兰的一伙计算机黑客侵入美国国防部的43个站点长达13个月之久,而美国国防部却一无所知。

1995年,一个来自阿根廷的黑客利用因特网进入美国一所大学的计算机系统,并由此进入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和其他国防机构如国家宇航局及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计算机网络。这些系统中保存有飞机设计、雷达技术、导弹及卫星工程等敏感信息。至今,美国海军无法确认究竟哪些信息被偷窃或泄露出去,更无法估计损失究竟有多大。

1996年9月18日,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网页被一名黑客破坏,“中央情报局”被篡改成“中央愚蠢局”。

如果你认为只有美国这样的因特网发达的国家才会发生黑客入侵事件,在中国,没有黑客,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黑客眼中是没有国界的,他们不会置中国这块正在兴起的网络热土于不顾。

1997年4月23日,对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妙的日子。上午,像平时一样负责系统监控的技术人员查看了系统的运转情况,突然他惊呆了。熟悉的网络主页画面不翼而飞,屏幕上赫然呈现的是一个狰狞的笑嘻嘻的骷髅头像,系统被入侵了。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紧急动员!技术人员迅速用备份的文件把主页恢复原状,查找系统的安全漏洞,追踪入侵者……终于,警报解除了。

当天下午,狡猾的黑客又故技重施,再次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主页改成了骷髅头。此时,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严阵以待,立刻顺藤摸瓜,跟踪追击,很快查明入侵者是美国西南贝尔互联网络服务公司的一个拨号网络用户。经过与该公司的协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通过电子邮件向黑客发出警告。事后分析,该黑客只是借此进行智力挑战,因此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以后投入了专项资金用于强化网络安全措施。

这并不是中国互联网第一次遭到黑客的袭击。早在1992年,刚开通不久的Chinanet就受到某高校一位研究生黑客的攻击。1993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刚通过专线接入Internet时,就有国外黑客前来造访。

随着中国Internet的发展,中国的黑客们也成熟起来,Chinanet哈尔滨节点和上海节点也于1997年遭到袭击。在哈尔滨节点,黑客设法破坏服务器。系统管理员被迫重新安装系统软件,使服务器恢复正常工作。而上海节点遭受的袭击相对较小,系统管理员没有重新安装系统软件就恢复了互联网的接入。经初步分析,两次袭击都是国内黑客所为,并很有可能出自同一人之手。在这种情况下,广东数据通信管理局为了预防可能发生的袭击,在其网站上警告:“如果GdNet的某位用户使网络出现异常情况,广东电信局将采取必要措施——不排除暂时中断可疑用户的接入,以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1997年初,北京某ISP被国内黑客成功入侵。该黑客事后得意洋洋地将如何免费使用该ISP的文章张贴到了清华大学“水木清华”BBS站的“黑客与解密”讨论区。1998年元月,广东佛山就有两位Internet用户的上网密码被广州的用户盗用,损失4000余元。

1997年3月,世纪互联网络发现有黑客在公司主机上开设了一个叫“小芳”的非法账号,并侵入该公司商业网络系统,造成系统经常出现死机。不久又发现主机的口令文件被修改,整个系统无法进行。在该公司另外一台专用服务器上也发现了3个非法账户,并总在半夜0~3点上机。在该公司把这些非法账户删除后,黑客为了报复,又修改和删除了重要文件,使合法用户无法上网。经过北京市公安局计算机管理检察部门的检查,发现黑客是在该公司做过临时工的某研究所在读研究生。

黑客所造成的危害及解决方法

据《今日美国报》报道,黑客每年给全世界电脑网络带来的损失估计高达100亿美元。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大金融公司在发现有黑客闯入之后,通常采取自吞苦果的做法,宁可自己受损失也不举报、不声张。因为他们认为那样做的后果只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客户会感到该公司的网络不可靠,从而丧失消费者的信赖。有的则存有侥幸心理,认为黑客捞了一把就会转向别的公司或机构,姑息养奸的结果使黑客更加猖狂。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许多大公司每年得支付给电脑网络的蛀虫巨额资金,以求保护自己的网络软件不被破坏。有的采用将闯入者赶走的办法,还有的则把黑客引到自己的竞争对手那里,转嫁危机。这些公司均没有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事实上,要用现有法律来有效地防范电脑犯罪十分困难。此外,现有科技手段也难于侦察到电脑恐怖分子的行踪。有报道说,黑客在一年内曾渗透到美国五角大楼的电脑系统中达16万次。

为了打击黑客的犯罪活动,美国政府计划成立一个由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司法局和商务部联合组成的特别小组,来保护美国的重要电脑系统不受恐怖分子的攻击。中央情报局计划动用上千人来开发攻击性和防御性的电脑程序。五角大楼则筹划组建一个国家安全情报交流小组,其中包括通信公司和安全情报部门的专家,定期研究对策。目的是要给电脑系统加一个“保护罩”防止电子世界发生“珍珠港事件”。

人们普遍认为,阻止黑客的最可靠有效的办法是开发一种难以破译的网络加密软件,而政府又能对其加以控制,来自美国国会、企业和科技的600多名代表前不久聚会美国斯坦福大学讨论加速开发新型电脑网络的加密软件。但是,对投入巨额资金开发这样的软件,克林顿政府仍然显得犹豫不决,担心收效不大,甚至适得其反。看来,电脑网络受黑客困扰的状况短期内还难以根本解决。

随着中国各个网站受黑客攻击的增多,1997年12月30日,经过国务院批准,我国公安部门正式公布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工作的行政法规,对国内单位在安全建设方面有了明确的规定,对如何处置黑客行为也作了规定,为与危害网络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武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也增加了惩处计算机犯罪的条款,对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等行为,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人员,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这表明中国正在采取一些具体措施以制止网络犯罪。

网络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