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46317000000006

第6章 “陶冶吾人之感情”(2)

1971年,斯陶布以游戏扮演的方法对儿童进行训练实验。实验分五种情境:一个孩子在隔壁房间里从椅子上摔下来;一个孩子想搬太重的椅子;一个孩子因为积木被另一个孩子拿走而不高兴;一个孩子站在路中间,一辆自行车正飞驰而来;一个孩子因跌倒而受伤。研究者将每两个儿童组成一组,一个扮演需要帮助的不幸者,另一个扮演给予帮助者。实验先向帮助者依次描述各种需要帮助的情境,然后让其用各种自己能够想到的办法帮助“不幸者”。必要时研究者会给予提示。各种助人行动包括实际地进行帮助、口头上进行安慰,以及喊别人来给予帮助等。最后,两个儿童交换扮演的角色,再重复以上程序。斯陶布用三种亲社会行为来检测训练的效果:一是帮助一个隔壁房间里因摔倒而哭喊的女孩;一是帮助一个曲别针散落一地的成人;另一种行为是给被试儿童糖果,然后要求他与别的没有糖果的儿童分享。研究的结果表明,角色扮演的游戏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与控制组相比,实验组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并且效果至少可以保持一个星期。

体谅德育模式

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初,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菲尔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麦克菲尔忠实于人本主义德育观,系统深刻地探讨了以道德情感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理论,并淋漓尽致地在具体德育活动中表现出来。这些都集中反映在他们根据《英国学校德育教育课程的方案》,经过若干年研究后编写的德育课程《生命线》系列教科书中,该丛书集中阐述了这一理论主张多关心、少评价的基本德育思想。

《生命线》是为普通学校(中学)编制的德育教材,涉及范围广泛,但体谅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的道德教育宗旨始终贯穿其间。麦克菲尔认为,道德教育应当是人类整体和社会运动的基本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社会凝聚力,不应把道德教育降低到仅仅分析规则和禁令上,而应激发每个人作为人类一员所应具有的人性感,培养利他主义精神。

《生命线》丛书由五部分组成,其中第四、五部分各是一本书——《我们的学校——中学生民主实践手册》和《中学的道德教育》,而丛书的一、二、三部分则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常用的教材。因此,这里我们主要介绍《生命线》丛书前三部分的内容及特点。

第一部分: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这部分由三组卡片和一本《教师指导书》组成。三组卡片的主题分别为“敏感性”“后果”“角度”。三组卡片共几十张,每张卡片类似16开纸张大小,上面分别绘有彩色图案,都是儿童常见的生活中的场面。图的下面都有一句发人深省的提问。教师可逐一向学生显示卡片,然后按卡片上的问题问学生,主要是了解学生面对某特定情境时的态度。教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体谅他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道德情感。如,敏感性单元教学有这样的问题:“当你知道最好的朋友正在做给他(她)带来痛苦的事情时,你怎么办?”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断定成熟度,以决定新的教育策略。

第二部分:验证规则。这部分有五本小册子,分为五个单元,探讨了一个叫保罗的少年在不同社会背景中的遭遇,借此向14~16岁少年提出一些他们面对的社会问题,提供机会接触一些成年人的问题和为寻求解决而作好准备。五个单元的题目分别为《规则与个人》、《你期望什么?》、《你认为我是谁?》、《为谁的利益着想?》、《为什么我应该?》。

每个小册子都有图文并茂的故事内容。一般在故事之后还有供学生讨论的思考题或练习题。例如,在《规则与个人》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保罗一直在帮助学校开车,但有一天为了去看电影来不及回家取钱了,就在学校“借”钱(挪用公款),被当场抓获。学校把此事通报家长后,对他作出了停学一星期的处罚。故事之后的思考题有:你认为学校对保罗的处罚公平吗?如果不公平,你认为怎样才公平?如果你是保罗,你会怎样?最后,让学生分配角色扮演校长和保罗,并进行对话。

第三部分:付诸行动。本部分旨在提出“如果是你,会怎样做”的问题。这里共有六本小册子,都把历史上震撼人心的事件作为道德思考的出发点,让学生以当时事件中的人物为角色,以便在道德问题上进行探索。《生日》记载了1904年一名非洲儿童在美洲教会诊所出生的故事;《单独监禁》写1917年英国一个拒服兵役者的遭遇;《逮捕》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儿童遭纳粹追捕的事;《街景》描绘了1965年洛杉矶暴乱中一位酒后驾车者被击毙的事件;《1966年越南悲剧》记述了一位14岁男孩被严重烧伤的惨剧;《医院的微风》披露了1969年伦敦一少女遭受药物副作用住院的痛苦经历。这些故事把历史与现实社会问题联系起来,给学生以强烈的情感冲击。

总之,麦克菲尔的体谅德育模式倡导从青少年实际答题中评判其成熟度,把促进学生社会成熟度作为教学依据,使情感教育与发展道德认知能力结合起来,收到了引人注目的成效,这对学校德育教育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旁观者,你为何如此冷漠

××年×月×日下午1点多,在某地附近的一个小胡同里,有一个院子起火了。当时,在场围观群众有50多人,可没有一个人伸手帮忙。此时美籍华人×××挺身而出,先救出院子里的小男孩,又用脸盆打水灭火,然后又去报火警。

在这个救人、灭火、报警的全过程中,很多人只是冷眼在旁看着,有些人甚至在一旁讥笑他。邻居失火无人救,美籍华人挺身出,如今的国人何以变得如此冷漠?为什么在几十年后的今天,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现象依然存在?也许好人没好报的现实让人心越来越冷,致使冷漠者越来越多。

社会在进步,历史在发展,但在进步与发展的同时,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也丢弃了许多美好的事物与情感。冷漠似乎变成再寻常不过的事情。都说国家经济落后就会挨打,那么,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落后、情感的失落将会意味着什么呢?

多一份爱,多一份美丽

上海市某中学开展丰富多彩的爱的系列教育活动,收到很好的成效。其中,初一(8)班的“爱父母”教育活动尤为值得一提。首先,班主任进行了调研工作。该班共有46位学生,男女生各半。调查发现该班家长文化层次较低,小学程度及文盲数约占48%;家庭教育靠训斥、棍棒、放任的占58%;家庭教育以父亲为主的有33人,但有35名学生不喜欢父亲的教育。相当一部分家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有30%的学生体会不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对如何爱父母想都未想过。同学A对后父有敌对情绪,多年来还从未喊过一声“爸爸”。于是,班主任和学生干部一起设计了10个“爱父母”系列活动:

1、“幼儿·爱·妈妈”主题班会;

2、“我的成长”系列照片展;

3、计算母亲每天为我、为家花费多少时间;

4、为母亲分忧,代买菜一周;

5、“夸夸我的母亲”主题班会;

6、“父母的汗,儿女的心”演讲会;

7、录像:现场采访学生家长的辛勤工作和对子女的殷殷关切;8、“为周末添道菜”;9、“母爱是伟大的”主题班会;10、“记我的父亲(或母亲)”作文比赛。

开展“爱父母”教育活动之后,学生与父母间关系紧张的状况大为改观。春节,班主任老师先后收到25封家长来信,一方面祝老师节日快乐,另一方面反映自己的子女忽然变得懂事了,会体贴父母了,感谢老师的教育与培养。“三八”妇女节那天,在没有老师事先布置的情况下,全班有7人向母亲送了礼物,28人全包了这天的洗碗洗筷,并祝妈妈节日愉快。系列化的“爱父母”教育活动,教师的耐心启发,也深深地打动了同学A,他在周记中写道:“多一份爱,就多一份美丽。”他还向班主任透露一个消息,准备在他父亲生日时送上一份自制礼物,并写上“爸爸,生日快乐!”

“孝敬父母日”

近年来,在校的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孝敬父母的观念十分淡薄。针对这种现象,浙江省宁波市东恩中学专门开设孝敬父母亲的传统美德教育课。开展这项活动以来,全校已有1000多名学生上过了这门课。该校政教处主任介绍说:“我们学校规定每个星期日为‘孝敬父母日’。要求每个学生在这一天尽力帮助父母做一点事情,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到父母平日的辛苦,逐步树立起孝敬父母的观念。”学校在“孝敬父母日”中重点开展了“当一天家”的活动。一位学生说:“开始只是觉得挺有意思的。参加了活动之后真正体会到了当家不容易。”东恩中学副校长表示:“‘孝敬父母日’活动我们已经搞了3年,目的是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意识。让他们懂得应该多关心他人,不但是自己的父母,还包括老师和社区中的孤寡老人。我们要长期坚持这个活动,帮助学生们全面成长。”

移情训练系列法

一、操练目的

运用移情训练方法,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德。

二、具体步骤

(一)情绪追忆

要求学生追忆自己在过去生活经验中亲身感受过的情绪体验,包括:悲痛、快乐、烦恼、愤怒、沮丧、惊恐等多种情绪,从中选择印象最深的情绪诉说,并如实地表述引起这一体验的情境、原因和事件。活动主持者一再向学生强调,要自愿抒发,畅所欲言,不要有任何思想顾虑,不要受任何限制,不愿表述者尊重其个人选择的自由。

(二)情感换位

教育者从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出发,编制一些假定的替代性社会情感情境,这些情境要求学生转换到他人的位置去体验特定的事件。针对假定情境,让学生展开充分的集体讨论,使他们把握对待情境中他人状态的正确情绪反应和积极性行动。活动主持者不直接参与讨论,只是间接地启发、引导,并在学生讨论完毕后,做总结性的发言。

附:换位训练材料

1.如果你或你的亲人是残疾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有许多不便,有人因此而取笑你,你的心情如何?你觉得该怎样对待残疾人?

2.岁月的流逝会使黑头少年变成白发老翁,如果你是一个行动迟缓、无人照顾的老人,你的心情如何?你觉得该怎样对待老人?

3.如果你获得好成绩或某种奖励,你周围的人不但不高兴反而讽刺你,你的心情如何?你觉得该怎样对待别人的成功?

4.如果你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某种挫折,甚至不幸,你的心情如何?你觉得该怎样对待别人的挫折和不幸?

5.如果你所在的集体,大家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扫自己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生活在这样的集体中,你的心情如何?你觉得该怎样对待集体?

(三)作品深化

把学生对假定情境的感受和认识引向更深的层次,提出“做人应当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概括性主题,拟定“将心比心”的作文题目,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体验,做到有感而发,说理要由点到面,由具体到抽象,力求情理相融,相得益彰。

(四)作品评价

对学生作文检阅后,从中抽取符合要求、思想内容好、结构紧凑、文字流畅的优秀作文进行讲评、分析,对个别不合要求、偏离主题的作文则指出其缺点。目的在于通过这些移情训练,培养学生助人的道德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