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成善,可以进行道德教化,但如何进行道德教化呢?儒家性善与性恶的争论,反映出他们对成善途径的不同认识。孟子主张人性善,善的根源在天赋的心性中,所以成善途径就是进行心性修养,就是要养心、尽心。养心就是要保护天赋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不使它失去;尽心就是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善的本性。总之,从个人来说,成善的途径就是修身养性。荀子反对性善论,主张性恶论,他认为恶是人先天的本性,人之所以成善是靠后天点滴的积累。因此,他强调教育与环境的影响作用。
先秦儒家的人性学说给我们指出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可能性及其途径。从社会来说,我们应该实施系统的道德教育工程,尤其在学校中应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全面的道德教育,以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从学生个人来说,掌握一定的品德自我修养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品德自我修养的方法
品德自我修养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三种:
(一)内省慎独法
“内省”、“慎独”是我国古代自我修养传统中的精华。内省,即对自己内心的省视,是一种自律心理。《论语》上记载曾子的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说的就是对内省的重视。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即,自觉地以他人的贤为学习的榜样,以他人的不贤为鉴戒,警惕反省自己。明代王阳明在总结以往“内省”等修善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省察克治”方法。他说:“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出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这里讲的就是在内心深处用道德标准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对于坏念头、坏毛病要坚决地加以克制和摒弃。总之,内省是一种自觉的自我反省的精神,通过内省,深刻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种种表现,进而作出自我评价,进行自我批评,调控自我行为,提升自我社会价值,达到自我完善与实现。
与内省相比,慎独则是侧重于自己的外在行为表现,它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也是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一种崇高境界。慎独,就是在“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朱熹语),即个人独处、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慎于自处,不违道义。《礼记·中庸》中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远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堵(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强调道德主体内心信念的作用,是一种“理性的自律”,是一种自我监督。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东汉杨震升任荆州刺史,上任途中路过昌邑。昌邑的县令王密是杨震过去的学生,夜里来看杨震,带来许多钱币送给他。杨震拒绝了。王密说,现在已是深夜,没人知晓。杨震回答:“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是没人知道呢?”王密只好惭愧地走了。这是对慎独的生动的说明。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说:“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作出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这就知行是慎独的境界。慎独的前提是慎思,只有慎思,才能做到慎言和慎行,从而达到慎独的境界。
(二)统一法
知行统一,对于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具有特殊的意义。道德知识必需由道德行为来体现,没有道德行为,就等于没有掌握道德知识。因此,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并不是只看他掌握了多少道德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考察其是否落实到了行动上,是否做到了知行统一、言行一致。《论语》中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有道德的人以言过其行为可耻,因此总是首先力行而慎于言论;不能身体力行的,不如不说。又提出对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以其行动为评价他的主要标准。古人说:“履,德之基也。”亲身践履是道德的基础。学而不行,停留在口头,等于未学。宋代儒者读《论语》时说:“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这里强调的也是要学以致用,身体力行,知行统一。
(三)积善成德法
这是个体道德发展的质量互变规律的体现,但它在主体机制上又是一种修养方法。所谓“积善成德”,就是积累善行、善德,使之连成一体,扩张升华,巩固强化,以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当一个人有了某种善行和善德的幼芽之后,就得精心保持、培植和发扬,使其不断积累壮大,由一时的善行变成长久牢靠的善德,由小善变成大善,由小德变成大德。人们按照这种方法来修养,既可以养成其善德,也可以防止其德性的退化。一个人的美德不是一夜之间养成的,它总有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是一个人注意积善,那么其美德必定会逐渐光大起来。所以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青少年学生要做到像刘备说的那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好事、善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好事,日积月累,良好的道德品质就逐渐养成了。
提升道德境界
一、道德境界的概念与层次
“境界”一词,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原指“疆界”、“地域”。后来,一些思想家把它用来说明人们的精神状态和涵养程度。在伦理学中,则主要用来说明人们道德品质状况和自我修养的程度。由于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不同方面达到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的程度和水平是不尽相同的,因而便有个体道德的不同境界或个体道德境界的层次构成。个体道德的境界层次,可以从个体道德发展的成熟程度和善恶性质两个方面把握。
个体道德境界在发展水平上的层次构成,是指一个人在内化特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的过程中所达到的阶段或水平,它包括他律的道德境界、自律的道德境界和自由的道德境界等三个层级或阶段。
第一,当一个人履行某种道德要求时,如果他只是听命于他人,被动地从众随俗,模仿别人而行事,那么他就处于道德上的他律阶段或境界。现实生活中,儿童的道德水平多处于这种境界,但也有不少成年人仍停留于这种境界。
第二,如果一个人在履行某种道德要求时,是由自身的主体责任意识和明确的角色使命意识所驱动的,并且是在明白了有关事理之后进行的,那么他在道德上便进入了自律的阶段或境界。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道德要求对他还具有一定的外在性。他虽然明白了应当那样立身处事,但他往往会有受到限制和约束的感受,他想摆脱限制但又知道他不应当寻求摆脱,因而他总是要同自己的任性进行较量,较量的结果是他选择了应当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程度地对自我的超越。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有道德教养的成人,都处于这种阶段或境界。
第三,如果一个人在履行某一道德要求时,已经没有了外在服从的心理体验,达到了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也就是我们平时讲的“习惯成自然”的自在自如状态,那么,他便进入了道德上的自由境界。处于这一境界的个体,道德对其来说已不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内在的欲求,社会的东西已完全变为他个性化的东西了。现实生活中,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很少,但不是没有。一个人要进入这一境界不易,但这一境界并不是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