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殷商时代,就出现了较丰富的藏书,春秋战国时代帛书流行,书籍大为增多。东汉时纸的发明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条件,据史书记载,唐朝总藏书量为78979卷。宋代有了活字版印刷术,因而从宋代起,我国书籍数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宋史·艺文志》记书9819部,119972卷。《明史·艺文志》不记前代之书,只记明人著作,计收书4629部,105974卷,光是一代人的著作就有这么大的数量,这说明我国的书籍越到后来越丰富。
“正史”中艺文、经藉志所记只是皇家图书馆藏书,不包括私人藏书,实际上由于书籍的增加,私家藏书也在与日俱增。私家所藏之书往往也有珍本、善本,很有价值,而且数量也十分可观。宋朝司马光藏书万余卷,明代王世贞有书三万卷,“天一阁”王范钦有书七万余册。
类书和丛书的编纂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业。类书是从现成的书籍中辑录出相同门类的资料分门别类编集后成书,而丛书则是把类的书整部整部编集成一套书。类书大约在魏晋时已出现,唐朝也编了不少,但大都散失了,宋朝人编的著名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至今犹存。前三种书或作鉴戒,或作科举参考,各有1000卷之多;最后一种书是自汉至宋的小说总集,有500卷。明朝人编的一部空前规模的类书《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成祖永乐年间,参加编纂工作的先后有2169人,共编了22927卷,汇集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各类著作七八千种。经、史、子、集、释藏、道经、戏剧、平话以及医药、工技、农艺等,“无不类而列之”。尤为可贵的是,它在辑录各类材料时,完全据原书整部、整篇地收入,许多古籍珍本,后世未能留传,但在《永乐大典》中可见其面目。《永乐大典》编成后,1557年藏此书的“文楼”发生火灾时险些被焚。后来明世宗怕孤本再遭意外,命109人,用五年的时间,摹写一部副本。明末“文渊阁”被焚,正本被付之以炬。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永乐大典》惨遭浩劫,部分被毁,未被毁的几乎全部被侵略者掠去,运往英、美、法等国,解放后,我国多方收集,仅得原本200多册。清朝编的著名类书有《古今图书集成》,全书一万部,分6篇,32典,6109部,约一亿字,成书于康熙末年,雍正年间用铜活字印刷,后来又用石印、铅印加以翻印,是古代著名类书中最早用活字版印刷的一部。丛书首推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编入从古代到清初的著作3457种,共79070卷,分成36000册,若将《四库全书》的4000万页摊开,逐页相接,可绕地球一周又三分之一圈。到目前,无论中外,尚无一部书籍的规模可与之相比。因此有人把《四库全书》比作东方的金字塔,将其与万里长城、大运河相并列。
在中国历史上还曾大量编辑刻印过专题书和乡邦文献。专题书多得不胜枚举,主要有《全上古三代两汉三国两晋六朝文》、《全唐文》、《全唐诗》、《笑林广记》、《迹语大全》、《楹联丛话》、《棋谱》、《菜谱》、《茶经》等。或以朝代为编书主题,把几个朝代或一个朝代的诗文编集在一起;或以一种事物或游戏为主题,把有关的内容编集在一起。乡邦文献也是丛书的一种,由一个地方的人独资或集资征集本乡先贤作品加以编辑刻印,目的是为一乡争光,也为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这是中国人热爱乡土、仰慕先贤的优良传统的体现。
此外,工具书和碑帖在中国文化典籍中也占着很重要的地位。西汉刘歆编成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称为《七略》,是工具书的一种,是帮助人们查找要读的书,起引路作用的。而更为普遍地为人所使用的工具书则是文字、韵书和碑帖等。看书遇上不认识或不明白意思的字或词,有《说文解字》、《尔雅》、《经典释文》、《玉篇》等书可查;学写诗把握不准平仄声韵,有《文韵》、《集韵》、《佩文韵府》等书可提供帮助;想要练习书法,有碑帖可供临摹。
中国古代的图书事业,无论是在年代的久远上,还是规模的浩大上,都居世界前列,这是中国文化传统博大而深远的具体体现。
“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王氏家族是西晋末南迁的最著名的大族,在东晋南朝时门第最高。
当时门第高贵的士大夫往往喜欢谈论玄虚的道理,相信服药求仙之类的说法。王羲之也不免沾染一点这类风尚,但是这并不是他的主要方面。他做官做到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即今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长官,所以人们叫他王右军。他对当地人民的疾苦,议论颇多感慨,可见他对东晋的社会矛盾,很有点认识。他的文学修养很高,他写的《兰亭集序》是历代传诵的名文,共28行324字,是他和朋友们在浙江绍兴兰亭集会时乘兴书写的。在书法方面,他先师从卫夫人学书,后来博采魏、晋各家的精华,自成一家。他的楷书,进一步摆脱了隶书的痕迹;行书、草书也写得气势雄伟而多变化。相传他写的《兰亭集序》行书真迹,被唐太宗用为殉葬品。有人不相信真有此事,但也反映了人们喜爱他的书法的情况。他的手迹久已不传,现在只能看到唐人摹本的刻本。除《兰亭集序》外,草书《十七帖》最为有名。此外,唐朝僧怀仁集王书写的《圣教序》也保存了右军行书的风格。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
陶渊明,名潜,是我国东晋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曾祖陶侃统兵40年,做过江州刺史,都督荆、江、雍、梁、交、广、益、宁八州诸军事,是东晋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陶渊明却只就过州吏之职,一度做过彭泽令,时间都很短,以后就隐居不仕。他做彭泽县令时,叫县吏在公田里统统种糯米,说:“我有酒可醉就心满意足了。”夫人和儿子再三要求种粳米,他才改为二顷五十亩种糯米、五十亩种粳米。年底的时候,郡里派督邮到县里督察,县吏向陶渊明报告,说必须束好腰带,穿戴得整整齐齐,前去参见。陶渊明叹道:“我怎么能为这区区的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行礼?”当天就解印去职,并写了一篇《归去来辞》。
六朝人的诗一般文彩很浓,他却只是淡淡的几笔,然而语言极优美,意境很深远。六朝人喜欢写闺情离思,他却专门写些恬淡的田园诗。当然他的笔触有时也会跳出这个圈子,他写过一篇《闲情赋》,情深意挚,可以和曹植的《洛神赋》相提并论。梁昭明太子萧统说他“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不免带有迂腐的头巾气,难怪苏东坡批评这个太子是强作解事者的小儿。他以恬淡为主要倾向,然而像《咏荆轲》却慷慨愤激,颇有豪放的气概。他的散文《桃花源记》,写一个避秦时丧乱者世代相居的乌托邦。他本人显然是要寻一个“避秦”的所在而不可得。他要避的究竟是什么?古人多认为是刘宋。然而陶渊明是否仅仅为晋朝一姓兴衰而逃避呢?还是对当时此起彼伏的统治集团纷争的现实表示强烈的抗议呢?从作者来看,后一种说法似乎较有说服力。
陶渊明死后,被私谥为靖节徵士,后人因而称陶渊明为陶靖节。昭明太子为他作了传。
《晋书》、《宋书》、《南史》也都有他的传。
开展家乡民俗风情调查活动
一、操练目的
民俗风情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些风俗习惯。具体包括行为习惯、民间传说、特殊的劳动工具、艺术品、服饰、建筑、剪纸、仪式、游戏、民歌、民间口语、儿歌、情歌等。它们中间大多是我国文艺宝库中的遗珠。通过调查,让学生们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吸收其精华,弘扬民族优良传统,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组织方法
第一,宣传发动。老师讲解有关民俗风情的基础知识,确定活动范围为学生各自的家乡,并明确活动要求,调查后每小组写一篇调查报告,每人写一篇民俗风情的说明文。
第二,组织调查。将学生分成若干调查小组。活动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每个学生利用节假日,先调查家乡的民俗风情,掌握第一手材料;第二步,制定调查计划,集中时间集体开展活动,各小组走村串户,以老年人为主要调查对象,并注意调查要广而全,必要时还可看实物。
第三,查阅书刊。组织学生收集查阅本地区的历史志、反映本地民情的文学作品、本地区主办的报刊杂志等。使学生通过阅读有关文献来充实、完备自己的调查内容。
第四,汇总加工。每人将调查到的内容在小组内汇总,各小组由一人执笔,将本组所有的调查结果加工、润色,写成一篇民俗风情的调查报告。每个学生写一篇有关民俗风情的说明文,在教师的指导下编成一本家乡民俗风情集。
第五,总结评比。开一个小型交流会,每个人谈谈自己的活动体会。评出本次活动的先进个人和优秀文章。如条件许可,可将活动所得拍成照片在校内展览。
开展收集名人手迹活动
一、操练目的
通过广泛收集名人手迹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通过分析名人的思想品格,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通过分析名人的书法艺术,增进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二、组织方法
第一,动员学生从报刊、杂志、书帖等刊物上或现实生活中广泛收集古今名人的书法手迹。
第二,指导学生将所收集的名人手迹按古、今或字体等类别进行归类整理,并装订成册。
第三,老师有针对性地结合名人手迹内容分析名人的思想品格,讲述名人故事,让学生真知其人、真知其事,真正受到教益。
第四,分析名人书法艺术特色,从同一个字不同人的不同写法上讲解汉字的字型特征以及“字如其人”的道理,使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并有志形成各自的书写风格。
第五,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名人手迹册,轮流讲解与名人有关的故事,并写一篇心得体会。
第六,老师总结活动的开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