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青春期心理咨询(插图)
46316000000007

第7章 一举一动终系健康(1)

——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与心理健康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可以在他的学业、工作、婚姻、家庭、人际交往等各方面表现出来,因为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如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心理矛盾、情绪紧张、忧愁苦闷等等。如果人们对这些来自身体内部与外部的刺激适应能力很差,那么,这些刺激便会成为恶性刺激,损害身心健康,并可导致心理上的失常,甚至会引起心理疾病。所以说,重视心理健康、促进心理健康,应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培养健康的、积极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学习与心理健康

心理学家彻里(E.C.cherry)做过两耳听实验:让被试者两耳各戴耳机,从两耳机中同时收听两种不同的信息,先让被试者注意收听一个耳朵的内容并大声复述,在完成后检查被试者从另一只耳朵获得的信息,结果表明被试者从没有被注意的耳中得到的信息很少。说明在学习中处于一心二用时,效率便会很低下,因为学习内容的趣味性远比不上歌曲、小说、相声,这种状态下人的大部分注意被学习以外的活动所吸引,学习活动必受严重干扰。可见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要养成制定符合个人实际的学习计划的习惯。每个人的学习时间基本上一样,可效果却大不一样,而制定学习计划是科学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首先,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一定发展,但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有了学习计划可以确保学习活动顺利进行,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有了固定的学习计划,循序渐进地学习,可预防怕完不成学习任务的焦虑心态,以免影响学习效率。再次,在制定计划时,将文理科的学习交叉搭配,可提高学习兴趣,调节大脑,提高学习效率。在执行计划中应注意,计划一旦制定,就要坚持执行。

第二,学习中应培养集中注意的习惯。战国时的思想家曾说:“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学习的成功不仅依赖聪明才智,还和一个人的注意品质紧密联系,因为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事物,在特定的对象上保持并深入下去的心理现象,只有在注意集中状态下的学习,内容才能得到清晰、深入的反映。为此,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目的,目的越明确,注意就越集中;其次要培养对学习的兴趣,以积极主动并愉快的心情进行学习,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就较快,牢固程度也就高。

第三,要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纵观古今中外等许许多多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勤学苦记的典范。首先,记笔记有助于集中读书学习的注意力,增强学习效果;其次,记笔记有助于今后的复习,在有限的次数内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要培养严谨的学习作风。在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认真、谨慎的习惯,反对马马虎虎、不求甚解;要勤于思考,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那种投机取巧、蒙混过关的心理终究是要不得的。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影响青少年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是多样的:从社会来说,要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从家长来说,应认识到让孩子多掌握现代知识是关系孩子的一生和国家未来的大事;从教育界来说,应端正办学方向,尽量使每位学生都感受到教育的益处。当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是教师,他们作为直接教授知识的专业人员,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素质,讲究教学方法。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思想业务素质、丰富全面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教授基本功。在教学方法上,优秀的教师能以教学大纲为基础,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运用启发式的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引起他们的探索欲,培养他们的能力。

第二,应下决心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的教师上课效率不高,却运用布置大量作业的“题海战术”加以补救,有的甚至以加大作业量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也不停地组织各级会考,使考试不断。这种超负荷的学业和考试压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出现厌学情绪。所以,教师应深钻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向课堂要效益,保持学生的求知欲。

第三,要重点地、热情地关心那些学业不良的学生。学业不良、长久的挫败感是导致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他们是学习兴趣最低的一群人,教师应针对个人情况给予更多的爱护、关心和帮助;对确实有学习障碍的,应注意寻找他们身上其他的闪光点,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以培养他们的自尊,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帮助他们树立可以切实达到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中注意科学用脑

科学用脑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良好的心理状态的关键。不科学用脑不仅不能发挥大脑巨大的学习潜力,还会使大脑受损伤。

第一,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的规律性不仅使大脑和神经系统获得工作和休息的交替,而且还能形成固定的“生物钟”,即大脑皮层形成动力定型,使大脑皮层在每天的工作中消耗的能量少、工作效率高。有些青少年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精力过旺,长时间应付学习负担,脑细胞因长期处于兴奋状态而受损,最终的结果是学习时兴趣降低,精力不足,效率低下。

第二,学会调节大脑的活动。一般来说,在一天的学习中,大脑的兴奋有高峰和低谷的更替。因此为保证高效率地学习,首先,应每隔一定时间转换不同的学习内容,从而转换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使学习紧张而富有弹性。其次,在课间和午休时间应积极休息,包括课间从事不太剧烈运动的动态休息和闭目养神小盹式的静态休息,使神经细胞的活动依次更替,兴奋和抑制过程重新分配。心理研究也发现,学生如在课间有10分钟的积极休息,可使脑力活动效率提高30%。

第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青少年学生处于大脑发育时期,体育锻炼可增强人的体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血流量,使大脑细胞得到充分的氧气和营养,从而提高大脑的活力,预防疲劳,以承受现在至今后繁重的脑力劳动负担。

第四,合理作息,保证睡眠。休息是解除脑细胞的疲劳,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度,维持良好心理状态的最佳方式。人在睡眠时,大脑皮层转入全面抑制状态,神经细胞也得到充分休息,并得以重新积累营养物质,为大脑从事下一步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睡眠与心理健康

睡眠同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很大,前苏联贝蒂洛娃教授做了一个实验:她让一条小狗日夜不眠,让另外一条小狗绝食,结果是,绝食的狗经过25天还活着,而那条不眠的小狗,只活了5天就死亡了。西方也有人观察连续11天不睡觉的一名大学生,发现他虽然智力没有显著下降,但疲劳感严重、手指发颤、焦躁不安。二战中,几百名美国士兵在经历了不眠之后,身体虽没有什么异常变化,但是大脑却发生了障碍。这一系列的实验和事实都证明了一个道理:睡眠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动物都很重要,充足的睡眠对于保持心理健康很有必要。

但现在的青少年学生中,有不少人对失眠、不眠等产生种种顾虑、疑虑,甚至感到神秘可怕,原因则在于不了解有关睡眠的基本知识,所以现代心理健康专家向人们提出了“你应该学习睡眠的知识”的要求。

一、何为足够的睡眠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足够”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人所必需的睡眠时间是各不相同的。睡得够不够,应视每个人大脑工作能力的具体状态而定。实际上,只要在睡醒后感到头脑清新、精神愉快、没有睡眠不足的感觉,就可以说睡眠合适了,也可以说是足够的了。由于每个人的体力和精力的情况不同,每天所需的睡眠时间差异很大,例如,相传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法国著名军事统帅拿破仑、俄国著名君主彼得大帝等人每天只需四五个小时的睡眠,他们不仅精力旺盛,智慧高度发展,而且几乎个个长寿。因此,一天睡五六个小时或一天非得睡八九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是因人而异的。

其次,“足够的睡眠”不完全是从睡眠时间的长短来衡量的,关键还在于睡眠的质量。睡眠是使身体和脑细胞得到休息,解除疲劳,睡得实在和深沉,就能使身心两方面的疲劳得到遏止。所以说,不到八小时的熟睡,比起睡得不沉的八小时睡眠效果要好得多。

再次,每个人也可尝试不同的睡眠方式达到休息的目的。传统观念中,青年人每天标准的睡眠时间是八九个小时,可由于学习工作紧张只能睡七个小时,这样有人就会抽个空打个盹、中午小睡半个小时,或者在周末白天多睡一阵,以尽快恢复精力。当然其中也有的人如不脱掉衣裤“正式”地睡,就睡不着,而有的人只需趴在桌上打个小盹就精力充沛,这些都是由于人的神经类型差异而导致的不同睡眠习惯。

了解以上的内容,就可免除因睡得少而增加的心理压力。实际上把睡眠少当成一种思想负担,并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压力,远比睡眠少本身所带来的危害更大。对待睡眠也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

二、梦与睡眠

梦是人在睡眠过程中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做梦是人脑的正常活动,一定数量的梦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可以使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得到松弛,从而可以在精神上起到缓冲、调剂和镇静的作用。有实验证实:如果人为地缩短做梦时间,就容易使人产生急躁和焦虑的情绪,而正常的做梦有利于人的智力的恢复,因为一定程度的神经兴奋,有利于神经联系的建立和巩固。

梦是来自人们身体内部的生理变化或外界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相应的神经中枢部位,从而引起神经细胞的兴奋活动,于是形成各种各样的梦。例如,听到嘀嗒不停的水滴声,会梦见淅沥地下雨;睡眠时如闻到香水和花香,可能梦见自己到了百花争艳的花园。

正常的梦是必不可少的,但有些人常会因为噩梦的惊扰而使睡眠的质量下降。从心理学上来分析,经常做噩梦是心理不够健康的表现。因为做了噩梦不仅影响正常的睡眠,不能很好恢复体力,而且醒来时头脑昏沉、精神恍惚,全身疲惫无力,有损身体健康,重者记忆力衰退、情绪沮丧、性情暴躁、不思饮食、身体显著地衰弱下去,以至产生不适应行为等。因此,应该尽量防止经常做噩梦,找准做噩梦的原因,对症下药。通常做噩梦是因为在白天焦虑、恐惧、悲恸、抑郁、忧愁、苦闷、烦恼等因素所形成,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同时,噩梦有时也反映生理上的病变,曾有心肌症患者陈述自己被查出此病前常梦见被刀刺中心脏的例子。这是因为白天来自身体外界的刺激很多,各种声音、光线、气味等通过眼、耳、鼻、舌等刺激大脑,使身体内部的疼痛等刺激被抵消了,而晚上睡着时,外界的刺激消失了,来自身体内部的生理刺激传导到大脑,就会以梦和噩梦的形式表现出来。另外,睡眠时把手压在胸部,压迫了心脏,也是导致噩梦的一个原因。

青少年处于生理发育旺盛、身心全面迅速发展时期,容易激动,对外界事物变化分外敏感,加上思想还不够成熟,人格正有待完善,因而烦恼和苦闷较多,一般容易做噩梦。所以对于青少年来说,应更多地去想那些令人愉快的、高兴的事,保持情绪的平稳和态度的乐观,即使做一两次噩梦,也不要久久不忘,铭刻在心,不必过于为做噩梦而惊慌失措。

三、失眠的原因和对策